登陆注册
19416000000162

第162章 吏政十一吏胥(4)

復鄉職議

馮桂芬

治天下者。宜合治亦宜分治。不合治。則不能齊億萬以統於一。而天下爭。不分治。則不能推一以及乎億萬。而天下亂。柳宗元封建論云。有里胥而後有縣大夫。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後有天子。此合之說也。封建之合。不如郡縣之合尤固。故封建不可久。而郡縣可久。反而言之。天子不能獨治天下。任之大吏。大吏不能獨治一省。任之郡守。郡守不能獨治一郡。任之縣令。縣令不能獨治一縣。任之令以下各官。此分之說也。顧氏炎武曰。大官多者其世衰。小官多者其世盛。蓋大官所以治治民之官。小官所以治民。分而又分。其數不能不多。其位不能不小。今世治民之官頗少矣。縣令藐然七尺耳。控一二百里之廣。馭千百萬戶之眾。其能家至戶到。而周知其循莠勤惰飽饑甘苦哉。至令以下各官。非貲選。即吏員。流品既雜。志趣多庸。加以間關跋涉。千里萬里而來。身家妻子。惟一官是食。犬馬於富民。魚肉乎貧民。視令以上尤甚。蠹民而已。何有乎治民。然則今之小官。如顧氏之說。更多其數。患不滋甚耶。不知顧氏之意。固欲復古鄉亭之職也。攷周制。鄉大夫之下。有州長黨正族師閭胥比長。遂大夫之下。有縣正鄙師酇長里宰鄰長。以鄉人為之。皆官也。以今十萬戶之州縣計之。當有鄉遂大夫十。州長縣正五十。閭胥里宰五千。比長鄰長二萬五千。此今日斷不可行之事。漢制。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嗇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循禁盜賊。亦以鄉人為之。亦皆官也。以今方二百里之州縣計之。當有三老嗇夫游徼各四十。亭長四百。視周已大減。然猶之多也。隋文始一切罷之。蓋亦一時矯枉過正之舉。乃遂為萬世定制。唐六典。漢氏縣丞尉。多以本郡人為之。三輔縣則兼用他郡。及隋氏革選。盡用他郡之人。今州縣設佐。四五人。撥二三人分治各鄉。至都圖則有地保地總。司民事。其流品在平民之下。論者亦知其不足為治也。於是保甲之法。十家一甲長。百家一保正。一鄉一保長。然率視為具文。詔書憲檄。絡繹旁午。而卒不行。閒行之而亦無效。軍興以來。各省團練民勇。有圖董。有總董。大同小異。顧行之轉視保甲為有效。然則其故可思也。地保等。賤役也。甲長等。猶之賤役也。皆非官也。團董。紳士也。非官而近於官者也。惟官能治民。不官何以能治民。保甲之法。去其官。而存其五四遞進之法。不亦買櫝而還珠乎。吾甚不解論保甲者。謂得周官遺意。則何不徑師周公。乃必以隋文為主。而周公為輔也。茲為之酌古斟今。折衷周漢之法。縣留一丞或簿為副。駐城。各圖滿百家公舉一副董。滿千家公舉一正董。里中人各以片楮書姓名。保舉一人。交公所彙核。擇其得舉最多者用之。皆以諸生以下為限。不為官。不立署。不設儀仗。以本地土神祠為公所。民有爭訟。副董會里中耆老於神前。環而聽其辭。副董折中公論而斷焉。理屈者。責之罰之。不服。則送正董。會同兩造族正公聽如前。又不服。送巡檢。罪至五刑。送縣。其不由董而達巡檢或縣者。皆謂之越訴。今州縣門或署越訴笞五十。蓋指越里老而訴州縣。非謂越州縣而訴府。詳見日知錄。然則里老聽斷小事。固舊制矣。不與理。緝捕關正副董指引。而不與責成。徵收由正副董勸導。而不與涉手。滿五千家。地廣人稀之縣量減。設一巡檢。全乎為官如今制。惟以鄰郡二三百里內。無山川間阻之地。諸生幕職薦舉者為之。丞簿由巡檢升除。丞簿月。給養廉三五十金。巡檢半之。正董薪水月十金。副董半之。正副董皆三年一易。其有異績殊譽。功德在間里者。許入薦舉。有過者。隨時黜之。見令丞簿尉用紳士禮。文用照會。有罪即與凡民同。如是。則真能親民。真能治民。大小相維。遠近相聯。庶幾顧氏所謂小官多者乎。無事而行保甲。必有循名責實之功。有事而行團練。更得偕作同仇之力。風俗有不日新。教化有不日上哉。

省則例議

馮桂芬

談者謂今天下有大獘三。吏也。例也。利也。任吏挾例以牟利。而天下大亂。於乎。盡之矣。夫例何以設。曰。為治天下也。例之大綱。尚不失治天下宗旨。至於條目。愈勘愈細。其始若離若合。其繼風馬牛不相及。其終則鄭聲譫語。不知所云。遂於宗旨大相背謬。偶一道破。無不啞然失笑者。試以吏部言之。丁憂服闋稽覈月日是也。命官親供之不信。乃憑之里鄰之結。本官身至之不信。仍待之置驛之文。劉文清服闋到京。 命署缺。部以原籍文未到駮之。 特旨准署。近年擇授選人。以服闋文不到扣選者。不知凡幾。外官赴選。更用本籍驗看之條。服闋者亦然。其理安在。猶是人也。三年中非驟能衰老。若謂哀毀滅性。舉動改常。設有其人。曾閔之流也。方將旌之以風厲天下。而驗看何為者。如有甄別。豈非冤抑。既無甄別。曷取具文。旗員道府服闋 引見。分別內外用之例同。蒙則以為以禮去官。正宜優加體囗。實缺勿開缺。候補勿扣資。服闋赴官。自遞親供。即任事如常。惟逾期限年不至者。開缺扣資。其餘繁文一切可刪。又如親老告近是也。顧親年六十五以上准告近。則年六十四之親不向隅乎。家無次丁准告近。則有次丁而或篤疾或遠出或不慧雖有如無者不向隅乎。而且迎養在寓有別。迎親送親假有別。告養告近而服闋者有別。剖晰可謂精矣。而於人情動多窒。惟有一切以欺應之。始可無事。設有老病之親。而年歲不合例。又不得無疾稱疾。至誠無偽者。處此計無所出。將齎咨涕洟以赴官耶。方寸已亂。曠官瘝職。曾何益於 國家也。然則非以防其欺。乃以導其欺也。不特導其欺。且以逼其欺也。其於治天下。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惟於胥吏則為大利之所在。而例固非吏為之也。 朝廷為之也。 朝廷亦何德於吏。而必為之濬利源哉。偶舉二事。他事可知。他部可知。大凡治病者。必探其病根而除之。而後病可已。吏之病根安在。在例案太繁而已。若非是者。非一編菅。一秉囗。拉雜摧燒之。則天下不治。宜囗諳習吏事大小員數人。紬繹會典則例等書。囗存其要。名之曰簡明則例。凡則例等書關涉銀錢者。尤如牛毛繭絲。令人不可猝瞭。此皆舞獘之經傳也。每部不得逾二十萬言。舊冊存之。舊例舊案。無論遠近。一切燬之。以新例頒發大小官員。惟囗戒自今非新例不得援引。小事兩可者。卿貳督撫以理斷之。傳曰。用人勿疑。卿貳督撫大官。而必束之以例案。且束之以無一定之例案。是疑大臣而轉信吏也。傎孰甚焉。至咨移詳札。實敘處無可簡略。其首尾複述套語。皆刪之。並頒一成式。無論上下行文書呈狀。紙長闊若干寸。葉若干行。行若干字。皆一之。令可裝為一帙。照例知照事。月一報。一類為一冊。按行續寫。文從極簡。以不能損一字為準。連葉用騎縫印。板心署年月日。又各署皆創一公事表。仿諸史表式。別類分門。事經月緯。如目錄然。使易於稽考。亦一便也。夫二十萬言。不過兩帙。縱中材暮齒。不習吏事。亦能通曉。凡戶工二部紀銀錢之書。皆胥吏舞獘之書也。即如蘇松重賦。數倍於他郡。二三十倍於他省。未嘗不載於賦役全書。而賦役全書具在。驟閱之。但見款項之繁多。名目之猥瑣。分合雜糅之離奇。非老於此事者。無從得其每畝徵稅之數。尚書侍郎。起家文史。不習會計。雖囗閱全書。亦不能知其數倍二三十倍者安在。此何理耶。必宜改定體例。但著某縣田若干畝。一畝之稅。米若干。銀若干。以大目通曉為主。他可類推。即用吏。吏已無權。況可不用今日之吏也。如後議。

易吏胥議

馮桂芬

後世流品。莫賤於吏。至今日而等於奴隸矣。後世權勢。又莫貴於吏。至今日而駕於公卿矣。冊府元龜。唐元和中。敕曾任州府小吏。不得申送進士。與虧禮教。被科罰。皆謂之不入清流。明太祖實錄。吏胥心術已壞。不許應試。吏之賤舊矣。至近日江蘇州縣漕書閽人。更迭為之。衣冠不與齒。其賤也如彼。而權勢之盛。則又莫盛於今日。州縣曰可。吏曰不可。斯不可矣。猶其小者也。卿貳督撫曰可。吏部曰不可。斯不可矣。猶其小者也。天子曰可。吏部曰不可。其不可者亦半焉。於是乎其權遂出於宰相大臣之上。其貴也又如此。夫所謂可不可者。部費之到不到也。漢書云。所欲生則與生比。所欲死則與死比。專指廷尉言。今則轉於吏戶工兵四部為甚。無他。利之所在耳。每部不下千人。其渠數十人。車馬宮室衣服妻妾之奉。埒於王侯。內外交結。隱語郵書。往來旁午。輦金暮夜。蹤跡詭秘。莫能得其贓私都數。嘗與一紹興人擬議。吏部四司歲約三百萬。兵部官少而費更鉅。戶部有鹽漕。工部有河工。計四部歲不下千萬。外省大小衙門。人數尤眾。婪贓更多。更不啻千萬。究銀所從來。 國家之帑藏居其三。吾民之脂膏居其七。今天下之亂誰為之。亦官與吏耳。而吏視官為甚。顧氏炎武謂之養百萬虎狼於民間者是也。虎狼何知。但知搏噬。噬民不已。繼以噬 國。無足怪。獨怪 國家之必養此虎狼何居。正名定罪。非盡殺不可。然非一殺之而即已也。殺一虎狼。復養一虎狼。其噬人自若。是今之吏之不可復用也明矣。攷周禮太宰。陳其殷。置其輔。鄭注。殷。眾也。謂眾士也。輔。府史庶人在官者。夫輔非賤簡之名。又與士同列。知古不以吏為賤役。漢武帝時。卒史皆用通一藝以上者。唐高宗詔諸司令史考滿者令試一經。吏宜通經。古之道也。元時小吏可致宰執臺諫。明亦有吏員累官卿貳者。況鍾為郡。尤有賢名。中葉以後。始賤吏不用。非初制也。錢氏大昕曰。元時士人。皆樂為吏。而吏亦知自重。自士大夫之於吏。以奴隸使之。盜賊待之。而吏遂無所用。旨哉斯言。今日之用吏。殆以 國計民生全付之奴隸盜賊也。可乎哉。既不能不用之。即宜有以尊之。惟今日吏之賤。中於人心。驟尊之。清流猶不就也。竊以為既如前議改例之後。案牘減大半。外官可并其事於幕。而名之曰幕職。略仿唐制。與以入仕之途。不得以游閒之人為之。由郡縣學山長擇諸生中有才有行。而文學中平。歷三試不中式者。送郡縣充選。兼準應試。九年無過。敘丞簿官候選。始脫試籍。丞倅佐貳等官。於郡縣分聘一人。大吏及部院。皆由郡縣擇其尤上之。今制。惟軍機處不設吏。以章京治文書。蘇拉僅供奔走之役。故流獘較少。亦部院可以幕職代書吏之證也。此幕職一途。與科目薦舉二途並用。惟不得入翰林。及為大學士。稍示區別。其餘遷擢。無稍軒輊。又薦舉可不由諸生。而幕職不得不由諸生。著為令。如此。則人知自重。舞文黷貨之風。庶幾少衰息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死亡高校

    死亡高校

    一封神秘的录取通知,让萧林被迫进入曙光学院,这是一座以殖民异界为目标的学院,萧林在这里开始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大学之旅。选修课程:基础感知,基础剑术掌握,初级药剂制作……什么?还有龙语初级课程,兽人语四六级考试?这是什么鬼,难道不知道我最痛恨外语吗!学期考试:天空之城攻防战,死亡城堡守卫战,各种模拟场景实战……什么?死亡要扣寿命值!萧林表示压力山大!暑假实践:开启通往异世界的大门,开始殖民和统治吧!(本书不是无限流不是无限流不是无限流!重要的事说三遍!)死亡高校读者群391685119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以心御魔

    以心御魔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意欲平凡的孩子——张雨。遭受世界折难、堕入红尘迷惘。为了复仇堕入妖道,哪知自己苦苦追逐的仇恨竟是梦幻泡影!从此抛名弃姓,更名逆无名。又遭受际遇,被赋予逆天的使命。意欲平凡的张雨本不愿背负逆天之命。谁知天意弄人,一波又一波的磨难挫折,一次又一次红尘的陨落……从此,他怨天恨地,誓要逆天改命,追溯那凄美的身影…踏破三十三界,征讨天外九天……
  • 微观世界奇异旅程

    微观世界奇异旅程

    中国社科院的科学家们为了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科学探索,建造了一艘可以缩小体积的航行器,而进入到里面的人也可以随之变成微观形态。科考活动共有4个站点,队员们的足迹先后涉及到峡谷、雨林、深海和沙漠,途中不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景观和奇遇,还遭遇到了一伙神秘日本科学家的追杀,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最经队员们顺利的完成了科考活动,结束了这次无与伦比的微观世界的奇异旅程。
  • 醉挽清羽

    醉挽清羽

    君清羽,异世孤魂,自幼于道观中长大。某日,芊芊问:“我说清羽,你老看着学堂干嘛?”答曰:“芊芊,你觉得我们建个书院如何?”某女抽了抽嘴角,绝尘而去。
  • 男性营养菜

    男性营养菜

    本书根据男性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中易出现的健康问题编定了这本男性营养菜谱。所列的例子不仅考虑到了男性所需的营养,食物的保健作用,还考虑了男性的饮食特点和口味偏好。让男性朋友们,不仅吃出营养健康,而且吃得开心。
  •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月亮的女儿·日本卷》收录了《大战大盗鬼同丸》;《日出王子和日落王子》;《海之神须佐之家族故事》;《大国娶八上姬公主》等故事。
  • 圣魔大陆之女神降临

    圣魔大陆之女神降临

    原本一个变态猥琐屌丝宅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迦马帝国超级天才魔法萝莉身上,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然而一天之内家族崩溃,由于当时不在场逃过一劫,但是面对国家机器的追捕,在好友的帮助下逃出王都,却逃不过全国通缉。不得已进入绝境魔兽山脉,在绝境中逃出生天。遇到小魔兽,结交新伙伴,组建佣兵团,一路东行去往大秦帝国。然而在大秦帝国,又有新的考验等待着主角……神器、战争、阴谋。没想到,等到这一切的真相都大白于天下后,主角竟然也被人们推上了神坛,成为了——曙光的战争女神。
  • 御宠嫡妃

    御宠嫡妃

    她是当朝公主,端庄贤淑,聪慧不凡,不负皇家尊严。她有最高贵的血统,最尊的身份,世人公认最优秀的夫君。然而一日宫倾,父母惨死,幕后凶手却是她的枕边良人。高台面敌,怡然不惧,她含笑点火,以死维护她陈氏之尊,亦为幼弟留一条复仇的暗道。怨气冲天,尘缘未了,她莫名成为了苏家的小姐,可惜虽为嫡,却生母早死,后母歹毒,一个嫡小姐比之庶女都不如。前世不共戴天的仇人,个个身居高位,享尽不属于他们的荣华富贵。她沉静睿智,步步为营,誓要将仇人毙于刀下。原本属于她的东西,她要一点不落拿回来。一念成魔,手染鲜血仍不悔,乾坤大定之时,可有人渡她成佛?
  • 逍遥情仇

    逍遥情仇

    武林神秘教派逍遥派,第二十五代传人逍遥王子郭燊和逍遥公主闽红在完成清理门户任务的过程中,神秘的死于朝廷之手,留下了一个年仅三岁的儿子郭运国城。逍遥圣士啸笑天和逍遥圣女雪梅夫妇便担负起了既要扶养自己女儿又要扶养郭运国城并重振逍遥派的艰巨任务。两年后,他们的行踪暴露,遭到贪恋逍遥神剑的各派高手的联手追杀。啸笑天夫妇在九华山天台峰上终因寡不敌众,被打下万丈悬崖,两个小孩带着逍遥神剑不知去向。为了报仇,为了完成历代传人未完的任务,为了重振逍遥派,长大成人的郭运国城和啸玉开始了艰难血腥的江湖生活,并引出了一桩宫廷争夺皇权的秘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