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7800000089

第89章 “东临碣石”的碣石今何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孟德在建安十二年(205年)北征乌桓回军途中,在碣石登临观海时写下的壮丽诗篇。曹诗描绘的这处幽州观海胜地,令人神往,难怪乎史载北魏太武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等都曾登碣石,临沧海,舞文弄墨,刻石赋诗。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当年曹孟德登临的碣石至今在何处呢?自汉代以来,古碣石的位置问题,聚讼纷纭,悬而未决。各家说法基本可分为四种:一是以《汉书·地理志》、《明一统志》、《永平府志》、《读史方舆纪要》、《昌黎县志》为代表的“昌黎说”;二是以《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补志》、《通志》、《通考》为代表的“卢龙说”;三是以东汉文颖说、《水经注》、郭璞《山海经》注、《新唐书·地理志》、《舆地广记》为代表的“临榆说”;四是以胡渭《禹贡锥指》为代表的“沦海说”。

近几十年来,关于古碣石位置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息过,但各种意见基本趋向于“临榆说”和“昌黎说”两家。主“临榆说”者以史学家顾颉刚为代表。《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注引东汉文颖说:“(碣石)在辽西絫县。絫县今罢,属临榆。此石着海旁。”郭璞《山海经》注、郦道元《水经注》均从之。顾颉刚逐一分析了历来关于古碣石在渤海沿岸的多种解释后,认为“以《禹贡》著作年代在战国时看来,文颖说比较可靠”,“汉初期传的碣石在景县(故城在今昌黎县南),应该与《禹贡》作者的观念一致”。另外,冯君实据历代记事和诗篇的描绘,考察了碣石的自然面貌和它的重要战略地位后指出,传统的四种说法中,“沦海说”根本靠不住;昌黎境内有碣石山是人们公认的,毋庸置疑;“卢龙说”实际很笼统,所说在乎州(卢龙)东离海三十里,指的还是昌黎碣石山。他以古籍记载证明,临榆海边确有碣石存在,“如果没有理由证明临榆碣石沉于大海或为积层所掩埋,那它在今天就不但存在,而且可以从榆关镇以南沿海找到它,可能就是今天的北戴河海滨,具体地说就是金山嘴。”此外,黄盛璋、李长傅认为,秦汉碣石在金山嘴附近或即是絫县的小碣石山。

胡渭的“沦海说”影响极大,以致清末杨守敬、熊会贞等人合撰的《水经注疏》及《水经注图》,又基本因袭了此说,其影响直至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古典文学选本和中国文学史著作对《观沦海》中“碣石”的注解,几乎都认为它早已沉沦于海。而谭其骧1976年发表的《碣石考》一文,以充分的论据,否定了碣石“沦海”的观点,指出魏武东临的碣石即今昌黎县境之大碣石山。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有关图幅内,亦标明碣石山位于昌黎之北,可谓“昌黎说”之代表。嗣后,不少人从有关古碣石的各个侧面,加以论证,发表了与谭氏相同观点的文章。陈可畏通过西汉后期的一次大地震来考证碣石山的地理位置,王育民从考古发现以及《水经注》等古籍有关碣石的记载加以考证,于祥则以正史《地理志》、地理总志及方志等史料和实地考察为据,均确认碣石即今昌黎县北的碣石山。高洪章、董宝瑞基本赞同谭其骧的上述结论,但不同意谭氏认为碣石“不是沦于海,而是没于陆”的解释,并指出《辞海》对碣石的解释,并不符合《水经注》的原意。近年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如修订本《辞海》、《辞源》、《中国名胜词典》,几乎都主张碣石“昌黎说”。这个公案至今谁也未能说服谁,孰是孰非,难以定夺。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 旧时光的味道

    旧时光的味道

    美食与时间一样,弥足珍贵,常留念想。我们吃过的东西,有些已吃不到、见不到,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借着对那些美食的回忆,怀念昔日美好时光。有时候,吃几碟菜,喝一杯酒,看一篇文,怀念几个人、几件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本书是《旧时光的味道》全新姊妹篇,堪称升级版、豪华版,内容更加丰富,感悟更为深刻,文字愈加老练,而又不失活泼,读来时而令人怅惘,时而令人捧腹,口齿生香,久久回味。
热门推荐
  • 木咒:远古洪荒的阴谋

    木咒:远古洪荒的阴谋

    一块神秘的黄花梨木,一宗诡谲的交易,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一次必将震惊世界的旅程。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在那洪荒的起始,原来还有一个巨大的……
  • 逆战不一样

    逆战不一样

    一天,徐浩然和郭树辰在小区里玩,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会进入逆战世界。。。。。。
  • 夜夜笙歌:狂少十三夜

    夜夜笙歌:狂少十三夜

    一朝穿越,她成了女扮男装的十三皇子,豪门望族,一昔之间,血溅门庭。这是一个久病难医的朝代,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乱世,她的穿越,注定给这个朝代致命一击。慵懒少年,坐拥高城,指挥若定,左右了一个朝代的更。这是一个属于她的传奇!
  • 天境欲雪

    天境欲雪

    一世修行驱不散你的拥吻,千江曲水化不开你的清泪,万里芙蕖敌不过你的笑颜。史诗级古神话魔幻言情小说,颠覆传统玄幻小说的所有构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许重阳

    谁许重阳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双生姐弟——更生,重阳,一样的面容不同的命运。更生受尽家人宠爱,而重阳却遭尽冷漠。混沌之中继子远蹊如命运降临般撞入他们的生活中,性情高傲却因寄人篱下不得不卑微渺小。当意外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更生的眼,重阳的心,远蹊的泪,如同不同的经纬线交织纠缠。结束的结局,谁能许她一个完整的重阳?
  • 通关基地

    通关基地

    穿梭万千位面,掠夺无数资源!打通任务关卡,获得非凡能力,纵横宇宙星空,登上无上王者之位!
  • 尸生子

    尸生子

    我婆婆是接生婆,长大后我替她给女人接生,成了一名男稳婆。我不止给活人接生,也给死人接生……给女尸接生以后总是忍不住……
  • 天降神女:风云再起

    天降神女:风云再起

    她,一个在25世纪的丑陋女特工穿越到架空时代,且看她如何在这风云世界混得风生水起,坐拥天下美男!一国太子为她放弃皇位,只愿与她笑看人生;一代神医为她放弃一切,只为得她盈盈一笑;他的亲生哥哥为了她,不管舆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他的后宫。本文为女强文,不喜勿喷。还有强大的系统君哦!
  • 刁民总是想害朕

    刁民总是想害朕

    一觉醒来,楚歌突然发现脑袋里多了个「神坑系统」。系统终极任务:想要续命,必须被坑!“刁民们,快点来坑害朕!”
  •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本书所选名言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除了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外,大多数还具有劝世的功能。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沛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