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38900000047

第47章 父亲的故事(2)

父亲事后回忆道:“当时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在乎这七十个亿(指制片成本,为旧人民币)’之说统治了整个会场,再后来则发展到大有勒令影片停映、编导人员停职检查之热。”这毕竟是解放初年,还没有经历过反右与“文革”的“洗礼”,憨直的父亲合不得自己的创作成果,他书生气十足,整日抱着一摞摞的史书,在中宣部那一次次令人望而生畏的会上为宋景诗作着无力的辩护。《宋景诗》后来总算是“起死回生”了,据说是周扬领取到了“最高指示”。然而父亲却不寒而栗,这样的写作真可谓“如履薄冰”。

《鲁迅传》的上马则是上海市委的直接点名,那年正是鲁迅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父亲一生以写作为最大乐趣,然而对于这次的前后三年,反复六稿的“奉命创作”,他却形容为“味同嚼蜡”。由于被塑造的人物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思想家”与“伟大的革命家”,因此把关者除上海市委外,更有中宣部的诸位领导。父亲的手被众人牵制着,他不敢去描写鲁迅的常人情感与凡人生活,也不敢按照写戏的规律,赋予他一定的性格。

一层层的审查,一遍遍的修改,父亲已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到最后,鲁迅到底是人还是神,连他自己都搞糊涂了。1964年影片终于准备开拍,又哪知一道指令,据说是主要演员在“生活作风”上有了什么问题,摄制组便被莫名其妙地解散了。数年的心血只得任其东流!悲夫,哀哉!父亲经过了这一次的折腾,对于“奉命创作”真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第二个回合》写于1964年,虽说并没有奉什么具体的指令,但那可是一个“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更何况父亲已经二度参加了“四清”,能不紧跟党中央,向人民汇报自己的“收获”吗?于是乎就凭着几个月的“生活”,父亲硬是编出了一个与暗藏的地主分子作斗争的故事。他写得好苦,且不得不频频地向长于农村题材的高手如沙汀等人请教。本子总算是写出来了,但是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能这样去欺骗观众吗?父亲终于没有交出去。然而“文革”一起,这个油印的本子竟也没能逃脱批判的厄运:“你把地主分子写得那么狡猾,是妄想变天吗?”父亲真叫有口难言,我也更加后悔不迭了。

“文革”之中所有的作家都搁了笔,父亲当然也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这次的磨难应该算是他“咎由自取”了——一生的创作无疑成为他全部的“罪行”。

我曾经问过父亲:“你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后悔过吗?”他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讲起了他在干校期间的牧鸭生活。他说他每天都要出入没膝深的沼泽地,屡屡看到被溺死其中的牛的骨架。一日他不慎陷进泥淖,且四周空寂呼唤无应。父亲说他当时很恐惧,脑中的念头只有一个:“不能死!一一这样死,死得不是‘其所’!”父亲的“其所”又在哪里昵?上个月广州的黄秋耘叔叔寄来了他写的悼念父亲的文章,他无限深情地回忆起当年他俩同关一间“牛棚”时的苦难经历。

他说父亲总是那么乐观、那么自信,一再劝慰他应该振作,应该达观,还说他不相信全国的监狱能关得下这么多的“牛鬼蛇神”。这岂不正是父亲的暗示他的朋友要争取自己的“其所”吗?

就在造反派严密监视的空当里,在一次次接受批斗的喘息之中,父亲竟以各种他人所无法认识的符号记下了整整五大本日记。他说他并没有想到是为了“翻案”,也没有想到是为了“变天”,他当时的这一做法,仅仅是习惯使然一一这可真是“本性难移”了。1973年父亲因冠心病频发而被“恩准”回南京治病,闲暇中“翻译”整理出五本日记的全文。这无疑是一部中国作协七年间的“文革简史”,当然更不乏父亲的“负隅顽抗”与“老奸巨猾”了。造反派在田头召开他的批判会,他竟大开“小差”,拾起一根竹棍专心致志地剔除鞋底的泥巴。

为此他又被冠以“伺机反扑”的帽子,连续接受了三天的批斗。父亲不无幽默地写道:“这下可要命了,我实在是找不到回答他们的话了!”干校举办“文革成绩展览”,其中一幅漫画讽刺了父亲的“拒不认罪”,他看后揶揄道:“我真想给那位从未谋过面的画家去一封信,告知他画中有三点不符:一、陈某不曾秃过顶,虽然头发早已斑白;二、陈某不再敢以胖子自居,干校数年来的‘成绩’

早已令我摘此帽子矣;三、手中所持之‘反共剧本’非日《石达开之死》,其正确的书名为《石达开的末路》也……”

人们都知道,父亲于浩劫之后曾写有一部回忆体的长篇散文《云梦断忆》,发表在1983年的《收获》上。他于嬉笑之中痛斥丑恶,于诙谐之下鞭挞罪孽。

一位读者评价说:“那才叫‘潇洒”呢!一一是对‘文革’生活的真正‘潇洒’!”

然而这毕竟是事后的回忆了,如果要寻找父亲当时的真实思想,这数本“牛棚日记”才是真正的记录!一一它记下了他所苦苦追求的“其所”。

父亲是写喜剧的,是否喜剧作家观察人生的角度与一般人不同?否则他又怎能凌驾于一切苦难之上,傲然面对人生?又怎能于笑声之中将一切丑陋与荒唐剥露殆尽,以唤起人们生活的勇气?鲁迅先生说过:“人们谁高兴做‘文字狱’

中的主角呢?但倘不死绝,肚子里总还有半口闷气,要借着笑的幌子,哈哈的吐它出来。”这大概就是指像父亲这种性格的人,于“笑”中所采取的“迂回出击”吧?今年年初我将父亲这上百万字的“牛棚日记”摘抄出来以期发表,凡是牵涉到的人和事大都删去,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实要保留者,仅以××替代之。病中的父亲亲笔为它写下了前言,他希望后世的人们不要忘记这段痛苦的历史。孰知稿件寄出后竟石沉大海,父亲于去世的前一天还在问我,编辑部为什么没有回音。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部当年靠着一定胆量与信念而写下的东西,今天会给改革开放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父亲匆匆地走了,既是遗憾,也是有幸一一他没有看到编辑部的退稿信,当然也没有听到《牛棚日记》的最终下场。

1975年的夏天奇热难当,父亲回宁治病已是第二个年头,此时外边频频传来了某某已解放、某某已分配等等扰人不宁的消息。本是一“棚”之“牛”,均无出头之日时,心中亦死水一潭,无半点涟漪;然而一旦春风吹及“‘牛棚”,诸多之“牛”纷纷变为了“人”,那对仍被冠以“牛”之称呼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熬煎。父亲在苦苦地等盼,等盼着为他平反昭雪的结论,然而谁又能料到,被他最终等来的竟是如此的一张“判决”:“以敌我矛盾论处。永远开除,出党”!父亲沉默了,他连申诉的权利都被剥夺。那是一个挥汗如雨的季节,满滥的愤怒使他又重新坐到了写字台边,有似在当年的牢房中,又有似在昔日的“牛棚”里,父亲再次开始了他非法的“地下创作”!他悲愤地记载下“四人帮”如何残害革命干部,记载下深挖“五·一六”如何打击无辜,还有国家与社会的岌岌可危,以及“救救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呼喊……父亲将这部笔记体的书稿取名为《听梯楼随笔》,他在“代序”中写道:“我国古代尚且还有稗官,我这个‘无所事事’的人何不去充当一名‘义务稗官’呢?有朝一日当敬爱的周总理离开了病榻,前来民间了解‘闾巷风俗’时,我将捧出这本书稿作为我的芹献!”哪知就在他书稿写成后的第十二天,他最崇敬的人竟与世长辞了。父亲流着眼泪又连续地写下了若干“续篇”——《总理之丧侧记》、《批邓奇谈录》、《大树歌》……这是一部在当时足以将人判下死刑的书稿;它当然只能永久地尘封在那个历史的黑洞里了!

《牛棚日记》与《听梯楼随笔》是父亲这一生中唯一没有发表过的两部作品,然而我却由衷地喜爱它们。我爱它们的超然无畏,爱它们的藐视尘寰;从它们的字里行间中我仿佛能听到父亲的心跳,能触到父亲的鼻息。说实在的,我真正为父亲自豪的是这两部从未见过天日的书稿,它甚至超过(《升官图》!一一写《升官图》时,我毕竟还没出世,还体会不到它当时那种足以令万众欢腾的威力。

我曾经问过父亲:“你这个满清的‘遗民’,可是经历了数朝数代,究竟哪个时期你生活得最愉快呢?”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粉碎‘四人帮’以后!”

我明白,他的标准无疑是将能否自由创作放在了第一位。“文革”结束时,父亲已近古稀,然而在他身上所焕发出来的青舂,实令人不敢相信。我粗粗地为他排列出一个年表一一1978年,应匡亚明校长之聘,出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完成大型历史剧《大风歌》的舞台本与电影本,是年父亲七十岁;次年,七十一岁,开始招收戏剧创作硕士研究生;1980年,七十二岁,改编电影剧本与舞台剧本《阿Q正传》;1983年,七十五岁,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985年,七十七岁,招收首届戏剧历史及理论博士研究生;1987年,七十九岁,完成长篇回忆录的第四部《漂泊年年》……在此期间,他更写有上百万字的各类文论及散文,那竟是在旅美途中、讲学路上、会议之余,甚至是医院的病房里。

有一次父亲因冠心病于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一日他跑到住院医生的值班室里,“抗议”病房内过于吵闹。“是影响您休息了吗?”医生颇为抱歉地问。“不是,是吵得我不能写作!”医生惊愕了,望着眼前的这个病人不知说什么是好。父亲没有豪言壮语,当《人民日报》的记者前来采访他时,他告诉记者的是:“我只怕时不我待!”

这确实是父亲最为惧怕的事情。人为的坎坷他一一走过来了,而自然的规律他却无法抗拒。父亲于八十岁以后终于感到了自已身体上的无奈一一先是头晕,继是手抖,再后来心脏则必须依靠起搏器相助了。他给上海的范泉先生写信:“一个作家到了不能执笔,是比死还痛苦的!”他答应过凤子同志,却没能把那部反映现代题材的剧本写出来;他答应过范用先生,也没能把已经写到抗战初年的回忆录续写下去……父亲对自己的病体烦躁不安,对自己的“江郎才尽”更痛苦不堪。有人建议他口述而由他人帮助整理,他不允,说是别人写不出他的风格一一他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他自始至终要对他的读者负责。

父亲的执拗是令人难以劝解的,我多少次地感受到了他那“比死还痛苦”的折磨。学生来向他祝寿,他却苦笑作答:“长寿就是活受!”朋友来看望他,他告知日:“无所事事,不知何以终日!”他自1988年停笔以后,就几乎是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度过的。我们曾经试着培养他其他方面的兴趣,竟一无所获,就连“抽乌龟”他都抽不过才上小学的外孙。一日他摸着我右手中指上因握笔而磨出的老茧,不无感慨地说道:“以前我也有,要比你的硬!”是的,别人的茧子都是圆圆的隆起,而父亲的茧子却是尖尖的凸出,有似一根斜生的骨芽,雄赳赳地挺立着。这是他六十余年来辛勤笔耕的结果,这是他笔下数百万字作品的见证,这更是父亲的骄傲、父亲的自豪!然而如今它渐渐地消逝了,消逝得让父亲心中失去了平衡,失去了支撑。

父亲开始在回忆中度日。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当年怎样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写《秋收》;怎样在特务的追踪下写《升官图》;还有怎样为逃脱敌人的搜索,将《乌鸦与麻淮》的剧本藏在了摄影棚的棚顶上;又怎样为避开造反派的监视,将日记本的封面写上“学习笔记”……只有这时,父亲才又重新漾起往日的欢乐;只有这时,父亲才又再次沉浸在遐想的幸福中。一日他突然对我说:“我死后,墓碑上不要别的称呼,仅‘教授’二字即可。”不知是戏言,还是遗嘱,我当时竟没有留心。今天当父亲真的走了,当我抚摸着他书房中遗留下来的一切时,我才真正地懂得了他的用意。他一定是认为:只有身为教师者,才能够使心中的理想之火久久延续,代代相传一一他是多么割合不下他毕生的事业与毕生的追求啊!

父亲是5月28日凌晨走的,25日我去看他,他还在对我说:“我还有一段‘庐山遇险’至今没有写出呢……”那是抗战胜利以后,父亲在庐山的岳父家小住。为了给下一个剧本搜集有关袁世凯的资料,父亲竟误入“白虎堂”一一闯进了三青团中央会议的会场。此时蒋介石与马歇尔也均在庐山,周恩来同志得知后立即托人带信给他:“赶快下山!这不是你呆的地方!”父亲曾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过这个故事,他终于难忘总理这恩重如山的关怀。我鼓励他:“爸爸,你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到时由你亲自执笔,又是一篇绝妙无比的文章!”父亲笑了,笑得很甜,还一个劲儿地问:“我真的还能写吗?”不知怎的,这个笑容竟如定格一般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拂之不去。我多么希望28日的凌晨父亲就是带着这样的美好愿望上路的。我相信,在另一世界里,他一定会圆了他这个能够再继续写作的梦……

1994.11.28,父亲六周月忌日

同类推荐
  • 精美卷首语

    精美卷首语

    挡不住的青春无遮无掩,让我们揭开人生的序言,映着青春年华的生命火花,读我们的身影,读我们的心灵,读我们的感情,读出我们自己。
  • 山道绿草

    山道绿草

    本书为诗歌集,以古体诗词为主,有少量新词。主要内容或赞美祖国壮美河山,或歌唱新生活,或抒发人生感怀,或吟哦亲情、友情、爱情之美好,友情实意,凸现笔端,可谓“无边风景来天地,万缕诗情上笔端”。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蒙马特遗书

    蒙马特遗书

    深深堕入生命中最黑暗的痛苦里,挣扎着爱与死的意义——死亡,也是创作的一部分吗?一九九五年夏天,才华洋溢的台湾小说家邱妙津在巴黎以惨烈的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这二十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在文字中喷薄而出,而关于爱与艺术的纯粹追问,也永久地震撼着世上所有苍白的灵魂。本书甫一问世就引爆了整个台湾,对于整整一代尚未有机会深思爱与死真谛的青年来说,邱妙津的文字提供的,不仅是经典的阅读对象,更是一个朝圣的坐标,以及面对诚实爱欲的灵魂自白。“我对我的生命意义是真正诚实与负责的,尽管我的肉体死了,形式的生命结束了,但是我并不觉得我的灵魂就因此被消灭,无形的生命就因此而终止。”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必得贴近身心,贴近灵魂,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热门推荐
  • 太平御览道部

    太平御览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候在你的风中

    守候在你的风中

    如今,他赶上了青春的尾巴,追逐上它的芳华。这里,兴许有你怀念的过去,兴许有你憧憬的未来,许下无数个心愿,无论宁静安详,抑或充满忧伤,只要我们心里怀青春,青春就可以停留,那她也依旧守候在你的风中……
  • 穿越之少年四大名捕

    穿越之少年四大名捕

    她来自于二十一世纪遇见了他。对他一见钟情,只可惜他的心思并不在她的身上······
  • 嗜心首席:想说爱你不容易

    嗜心首席: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不起。”他满目伤痛,满面愧疚。当年是他,没有保护好她。若时间能重来就算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他也不会再让她受到那样的伤害。那年,牵手时,他说会保护她一辈子。怜她、宠她、爱她,将她小心收藏、妥善安放,护她一生周全、不受风雨。可最后,他却连退路都没有的,任她满身伤痕消失在了他的世界!七年后,她再度归来。带着骄傲和冷清站在了他的面前。看他痛,任他伤,游走在别的男人身边,不为挑衅只因伤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宗鉴法林

    宗鉴法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恋:善始善终

    恋:善始善终

    楼尾终,我想我小时候遇到你就是我的一场劫数。逃也逃不掉,甩也甩不开。“那就不要甩开好了。”她还记得当时男子眸如星月,语气冷淡可让人忽视不了的是他温柔地能暖人心房的神情。“叶初始相信我,我会护你一辈子,不离不弃,不死不休。”或许在那时候她就栽倒这个男人手中了吧。
  • 小蜗牛的好朋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小蜗牛的好朋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池塘边大榕树下的小蜗牛有许多好朋友,像蚂蚁、蜜蜂、青蛙、燕子等。本书中通过描写小蜗牛及其好朋友们的故事,实际上描写了这些动物与气象变化的关系,是一本关于气象知识的科普书籍。
  • 受用一生的财富

    受用一生的财富

    你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对自己的未来、 人生目标有过思考和计划吗?许多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 疑惑,要知道,你对未来、职业、金钱、人际关系等现实 问题认识得越早、越深刻,就越有可能成功地掌控自己的 人生。理财是少年独立生活的基础,安全是少年健康成长 的保证,朋友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从理财、 健康安全、交友礼仪等方面,带领少年踏上自我发现之 旅,帮助少年成为自己人生的管家,让你了解自己真正想 要的和需要的东西,从而快速克服各种障碍并取得成功、 得到幸福。
  • 女皇幻想夜

    女皇幻想夜

    她是谁?她是被遗众人遗弃的那个孤儿还高高在上的女皇?她穿越回了本该属于她的时代、在她回去的时间里,她都经历了些什么?她都做了哪些蜕变?她到底还能不能回到现代?她到底何去何从......她叫若陌,是个孤儿,今年上高二,17岁。十年前在孤儿院的她被养父母接回了家。泼辣幽默坚强的如男孩子的她和本班的一个同是孤儿的男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还有什么天大的隐情隐瞒着她呢?ps:本作品内含丰富庞大的后宫系统~~能够满足腐女萌妹子清纯女傲娇的各种喜好~~
  • 海明威(世界十大文豪)

    海明威(世界十大文豪)

    1899年7月21日,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的郊区小镇“橡树园”的海明威,孩童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及与众不同的性格。六岁时,进入霍姆斯文法学校开始了他的学生时代。在学校里,以他的多才多艺以及争强好胜成为学校的“名人”。毕业后,在堪萨斯城任《堪萨斯星报》记者。在这里,年轻的记者看到了真正的社会。1918年4月,应召入伍,使他有了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战争伤痕。从此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初升的太阳》、《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伴随着他独特而传奇的经历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战士,他开创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