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41700000008

第8章 道家的政治哲学(2)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本性,有其常然,方者自方,圆者自圆,dfl者自曲,直者自直,不待钩绳规矩而方而圆而曲而直,此即物之“常然”,若是待钩绳规矩而方而圆而曲而直,则必“削其性”、“侵其德”、“失其常也”。照他的意思,人的本性、人之“常然”不容丝毫人为的损益,为政者惟顺其本性、任其“常然”而发展之,方不失人之性命之情,为政者倘若不明此理,而汲汲于“正”、“治”、“理”,汲汲于人为,则只能走向反面,使政治反成为人类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的系缚和桎梏。此种政治与其说是“治”是“理”,毋宁说是“乱治”、“乱理”。庄子又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在宥之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灭下者哉?”他认为政治不过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外在手段和工具,政治本身不是目的。人君视手段和工具为目的而形劳天下,则是舍本求末,其结果势必“淫其性”,“迁其德”,此乃“乱之上也,治之下也。”反之,“在宥”天下,无撄人心,任由天下自然发展,却能收小治而治之功。

按照上述两个基本要求,老庄进而提出无为政治、自然政治的几个具体原则。

一是守柔处弱。《吕氏春秋》谓“老聃贵柔”,庄子谓老子“以濡弱谦下为表”,均视守柔处弱为老子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子根擗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体悟,而得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结论,他意识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进而认为,柔弱相对于刚强而言,是不可战胜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初步认识到柔弱的作用和力量,认识到柔弱和刚强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但他过于看重柔弱的作用,将柔弱胜刚强看成是绝对的没有条件的,这就使真理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陷入谬误之中。他正是从此种秀芜参杂的认识出发,而提倡“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政治原则,并将其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的。在他看来,从对人君治国的要求来说,只有能够为国家的耻辱和危难承担责任,才能当一国之主、天下之王,所谓“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即是自处柔弱的意思。从处理大国小国之问的关系来看,守柔处弱的原则要求大国小国都须以谦卑的态度相处相待,大国小国若都能做到这一点,则“两者各得其所欲”。然则,大国相对于小国更应当谦卑为怀,“大国者下流”,“大者宜为下。”吴澄《道德真经注》释解老子此意,甚得要领,其辞云:“大国下小国者,欲兼畜小国而已;小国下大国者,欲人事大国而已;两者皆能下,则大小各得其所欲。然小者素在人下,不患乎不能下;大者非在人下,或恐其不能下;故日:大者宜为下。”从处理上下、贵贱之间的关系说,守柔处弱的原则要求人们居上而谦下,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守柔处弱并非社会政治的终极目的,照老子的意思,它乃是达到“先民”、“上民”、“成其大”的某种手段和策略。

二是取后不争。取后不争与守柔处弱一样,也是老子无为政治的重要原则之一。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均起于人们争先好胜的心理和行为,争先好胜乃是使社会每况愈下、从有序落入无序的直接根源。因此,为消弭人世间的争端,使社会从无序状态恢复到有序状态,他极力倡导取后不争。庄子曾谓老子“未尝先人,而常随人”,“人皆取先,己独取后”,视取后为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子自己曾将“不敢为天下先”看成是其所持所保的“三宝”之一,可见他对“取后”主张的看重。在他看来,“取后”、“不为先”本身也不是目的,它也不过是达到“身先”、“身存”、“成器长”的手段和途径,“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事实上,从“后其身”到“身先”,从“外其身”到“身存”,从“不为先”到“成器长”,只具有某种相对的可能性,而绝非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性意义上的必然性。老子的失足仍在于其视相对为绝对、视可能为必然。

关于不争,老子主要论述了不争的形式和效用。他提出不争有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争众人之所不争。他指出:“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就是说,众人都明白清楚,各有主意打算,我却糊里糊涂,甘居于被人憎恶之地。用庄子的话来说,也就是以无用为用。不争的另一种形式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反之,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他推崇曲线之争,推崇迂回策略。不争的又一种形式是“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的前提是利万物和为人,其本义是利物而不与物争功、为人而不与人争名。老子认为,不争并非纯粹消极地坐以待毙,它实有其积极的特殊的效用,“夫唯不争,故无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他称不争之德为“配天古之极。”应该说,淡然处世,不以争名争利为务,无疑足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同时,对于无理之争不予理睬,在一定场合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但是,在阶级礼会里,要想完全依靠不争去消除这样或那样的不可避免的争端,却只能是幻想。庄子亦主不争,他指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货财弗争。”“朴素而天下奠能与之争美。”庄子对孝子守柔处弱和取后不争的政治原则虽持认同态度,但总的看,他并未就此作出更为详尽的发挥。

三是为无为、事无事。此乃老庄无为政治、自然政治的总纲或总原则。老庄认为,人类原始纯真本性的丧失是社会政治落人有为状态的结果。老子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政闷闷”,就是无为政治;“其政察察”,就是有为政治;实行无为政治,人民就淳厚质朴;实行有为政治,人民就变得狡猾机诈,正所谓“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庄子发挥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日:‘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笑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巾矩。匠人日:‘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巾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日:‘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伯乐治马,陶匠治埴木,技术不可谓不高超,用心不可谓不良苦,然而却使马之性、埴木之性丧失殆尽,这都是背离物性而滥施人为的缘故。庄子以此形象地说明上施有为,必致百姓不堪其苦。因此,老庄特别告诫为政者,“为无为,事尤事,咪无味”,“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至人无为,大圣不作。”无为兀事相对于有为有事而言,无为不是指绝对的一无作为,无事不是指完全的一无所事,用庄子的话说,它实是指“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即顺任万物之理和人类的本然之性而不恣意妄为。关此,《文子》的解释甚妙:“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所谓无为者,--.…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老子曾留下一句绝世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笔者以为,这句名言是对其无为无事原则的最好注脚。何谓“治大国若烹小鲜?”苏子由云:“烹小鲜者不可扰,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扰则鱼烂。圣人无为,使人各安其自然,外无所烦,内无所畏,则物莫能侵,虽鬼无所用其神矣。”老子的意思是说,为政者既不可用仁义礼智和严刑峻法约束和压制人民,亦不可事无巨细,每事必问,陷入事务主义的人为歧途之中,否则人民将无所适从,国家将越治越乱。老子进而正面揭示尢为无事的巨大作用:“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他还把君王的为政方略分为四等,并将其与下民的客观反映相对照,以作出他的价值评价和政治抉择。他指出:“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认为惟“太上”之治符合尤为无事的原则而为最理想的政治,它的标志即在于“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人人皆能各适其性,各遂其能,然却都说这是我之自然而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有其上。

不难看出,老庄“为无为,事无事”的政治原则表现了他们对规律的一定认识和尊重。因为按照这一原则,人们只有因任自然,顺应和遵循规律,不背离必然的法则,才能达到“无不为”或“无不治”的目的;反之,离开自然法则,超出规律之外去作去为,或是通过破坏和改变规律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都只能一事无成,乃至使社会永处于无序状态。这种尊重规律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固然,他们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尚处于不自觉的层面,在他们那里,人们顺应自然法则、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与人的积极主动的追求、自觉自主的努力是不相容的,他们还不懂得认识和遵循规律以实现人类的目的丝毫也离不开人类自身的能动实践的道理,因而其所谓顺应和遵循规律纯粹是被动式的,完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他们的无为无事原则内在包含的一个显著缺陷,也是其整个政治哲学的一个致命弱点。

三、对礼义法度的批判

一般而言,礼义道德的倡导和宏扬,法制法规的制定和完备,是一个社会根本脱离自然状态、真正进人文明社会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道家却不作如是观,他们的看法正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仁义礼智和法制规章非但不能导引人类社会走向进步,反而使人类走向堕落、使社会陷入无序状态。故而,他们从无为政治、自然政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出发,给予礼义法度以猛烈的抨击和批判,而对礼义法度的批判也就是对有为政治的批判。

老庄首先批评传统的世俗的仁义道德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在他们看来,仁义道德乃是大道丧失以后才出现的文化现象。道德教化虽也不失为一种救世的办法,但那是治末非治本的办法。若是大道盛行,人人不失其为德,就用不着提倡仁义教化。庄子说:“形德仁义,神之末也”,也正是此意。他们甚至把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看作是导致社会祸乱的根由所在:“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夫仁义惜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则在于圣人的自作聪明:“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因之,他们主张反其道而行之,老子强调绝仁弃义,方使民复孝慈;庄子强调“退仁义,宾礼乐”,以使“至人之心有所定矣。”照老庄的意思,仁义固亦非绝对的一无用处,但它于人最多“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人们“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或可收得部分的效果,然若专恃乎此以用世,则必定流为虚伪而起到十分消极的作用,甚至还会被窃贼盗之以欺世。庄子说:“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耶?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耶?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窃得不值钱的东西的小偷被抓住砍头,窃得整个国家的大盗反能成为诸侯,而这些诸侯的门面上甚至还挂着仁义的招牌,岂非咄咄怪事!所以,他们激烈地反对仁义道德,认为惟有“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由上可见,老庄对仁义道德的批判即是对有为政治的以德治国特征的批判。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 加缪的思想世界

    加缪的思想世界

    这是一部围绕阿尔贝?加缪思想展开的文学批评著作。在全面梳理其文学创作、哲学思辨、伦理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之轨迹的基础上,通过话语分析、语境还原与文本批评,对20世纪法国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展开了尽可能细致、深入的评论与诠释。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热门推荐
  • 节约=创造利润

    节约=创造利润

    《节约=创造利润》既是一本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知识读物,又是一本教育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节约创造利润的培训教材。在已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厉行节约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道。细微之处见精神,点滴之间见利润。为了适应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节约=创造利润》通过总结中外众多优秀企业的经验写作而成。该书篇幅不长,但内容却比较丰富,不但深入全面地分新了节约对企业创造利润的意义与作用,阐述了企业铸造节约精神、培育节约文化的重要性,而且深刻剖析了企业存在种种浪费现象的原因之所在,从中指出了通过节约创造利润的实现途径和细节要求。
  • 嗜宠腹黑小狂医

    嗜宠腹黑小狂医

    身死魂未消,冷雪颜初临异世,没钱没权又没势。她二话不说,重修昆仑医术,重拾奇门内功,逐步融入这陌生世界。一手昆仑医术名扬天下,一身奇门术数破千军万马。他是周武国水陆总将军,金戈铁马,不近女色身怀绝世武功,威严八方!当奇门术数遇上独门轻功?当淡定姐遇上冰山男?我愿以血为祭,换你一世锦衣玉食;我愿以心为弦,谱你百载浅笑无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巫妃

    倾世巫妃

    她,前一世惨死在孪生妹妹的手中。她,重生之后成为了云家的五小姐。相传,云家之女擅长巫蛊之术,能在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可巫术再高,武功再强,也依旧逃不掉被指婚的命运。洞房花烛夜,她与夫君大打出手,可那冷血王爷又岂会善罢甘休?此时此刻,他们并不知道一段孽缘已经悄然而……
  • 神佑异世

    神佑异世

    他是一个世界的神王同时也是另一个世界的创世神,他是个管理者又是一个创造者,就在他打算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他始料未及的事情,所有的努力,一切的汗水都付诸东流,所有的一切将会怎样发展,请关注神佑异世。
  • 巧吃食物治百病

    巧吃食物治百病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食物可以饱腹,其实它还可以养生和治病。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禽蛋类、水产类以及调味料、饮品等类别,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食物数不胜数,它们用各自所含的不同营养素支撑着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并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达到调理、医治的作用。本书以维护身体健康为目的,努力做到将各种食物的属性、养生及治疗功效准确、科学、细致的讲解给读者,并在每种食物下罗列了百余种家常菜谱,让读者可以在简便易行的美食中获得健康。可以说,本书就是读者科学养生、正确食疗的指导老师,真可谓“一书在手,健康不愁!”
  • 高冷校草的未婚妻

    高冷校草的未婚妻

    一个活泼可爱的17岁少女,一个霸道高冷的校草大人。
  • 狼女玩转天下

    狼女玩转天下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身手牛叉,一朝穿越成为被牺牲的皇后,却因为拥有一张倾覆天下的藏宝图而被迫卷入争夺天下的政治漩涡,阴谋、利用、背叛,统统来吧,老娘不怕!可是却惟独栽在一个比她更冷酷邪恶的杀手组织的首领炎修手中。慕容瑶将藏宝图扔到炎修的面前:“我用藏宝图买自己的命,不许在接别人的生意追杀我,这桩生意,到死方休!”
  • 诗品

    诗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技术企业集群

    高技术企业集群

    本书首先建立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继而综合参考国内外学者相关论述,得出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形成及演化机理;最后探讨了诸如政府治理、信任机制、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品牌化、国际化等高技术企业集群的问题。通过对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第三意大利等世界知名高技术企业集群地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治理高技术企业集群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 重生琼萝

    重生琼萝

    前世她处事天真,衰落的娘家让婆家瞧不起,受尽婆家脸色,丈夫不信她,妾室算计她,丈夫以她不守妇道要休她,三尺白绫,一抹芳魂归西。再次重生于十岁少女年华,世事看透,她不再是那个娇弱无依的宋家小姐,她要女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