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2600000008

第8章

二十四、念初中念成了废物一个

往地里倒腾池塘淤泥,能占用整整一冬的时间。就这么玩呗,那个严肃的年头,种庄稼却像闹着玩。老资格的农民说,大坑底的土性是凉的,弄到地里去,能有什么肥力?不好好地上粪,弄点儿大坑土来糊弄,这叫什么世道?

这是农民的真理,但没人听。为什么没人听?你不让社员干这个,那漫长的冬天怎么来填补?人们“挣工分”的欲望怎么能停歇下来?只有用这个办法混,工分才能多,至于工分值不值钱,社员算不开这个账。中国人的哲学——多就是好。

到了初春,地里的活儿就忙了。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刨茬子。

什么叫“茬子”,就是玉米的根。头一年秋收,玉米秸秆用镰刀割掉,剩下根子留在地里,不去管它,到第二年初春再刨下来。

这样处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头一年秋,玉米根子很结实,不要技术的苦活儿。它苦就苦在要始终弯着腰干,右手拿一把小镐,左手握住茬子上端,一镐就要刨下一株茬子,然后用镐把儿磕掉茬子上的泥土,再把茬子一小堆一小堆地堆好。过一段时间,就有马车来拉回生产队,按人头分给各家,做烧柴。

这刨茬子的技术,在于一镐下去的深度,要恰好砍在茬子比较脆弱的部分,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太深了,带的泥土多,清理起来太费力;刨得太浅,一镐刨到茬子最结实的部位,就可能刨不断。总之,这个火候,是需要第六感觉的,理论上根本没法儿说清。

我在刨茬子的时候,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古代战争的取首级,也是这样,一刀一个,咔嚓咔嚓,一定要在颈动脉那儿给它搞断。

农民的活儿,有很多都是这样的,需要经验。

那时候的农民,也有聪明的和笨的之分。聪明的,往往也是最有力气的,都是20多岁小伙儿,他们从小干活,到这年龄已是出神入化。

所使用的农具,也收拾得特别顺手,又锋利,又轻巧。

我们知青是刚入道的,本来手脚就慢,对那些只可意会的诀窍,完全不明白,只能使蛮力气。工具也不大顺手,又重又不锋利。刚开始干“技术活儿”的时候,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在农村,还有一类人与我们类似,就是那些念完初中回家务农的“回乡青年”。一般来说,老农的孩子,念书念到小学毕业就下地干活儿,比较合适。农活儿上手得特别快,文化水儿也足够用了,比如念个报纸,也不觉得费劲儿。可是,等到读完初中,再干活儿可就完全不行了,好像是过了最佳适应期,基本等于废物了。

农村的那些个初中生,在我们知青看来,在知识上也等于是废物。

这就是说,农村的孩子念完初中,就毁在了城里人设计的教育制度上。

那年头在农村,能去上初中的,很稀罕,一般都是爹妈的“宝贝疙瘩”。爹妈心疼孩子,顺着孩子的意思,让他们上了中学,其结果就是——养活了一个半残废。

当然,矬子里也有大个儿,贾平凹就是“回乡青年”里的骄傲,名声都传到全世界去了。嘿嘿,这是特例,不能算。

我们知青,学习农活儿的障碍就更大了,从小就没见过猪咋样跑,一下子接触到高难度的活计,能不懵吗?我们全靠一股气撑着,“要做暴风雨中的雄鹰”,不敢奢望有爹妈在跟前疼爱。我记得当年刨茬子,刨得手上鲜血淋漓。那茬子尖儿,锋利着呢,足可以做凶器了。

二十五、春耕奏鸣曲

东北的冬季漫长,到阳历2月还是“春风似剪刀”,能把棉袄打透。

到阳历3月,“老爷儿”才算是有了一点暖和气儿,这时候,就能看见村里的路边,有老农蹲在那儿晒太阳。

直到阳历4月,才算是真正的春天了,起码不下雪了。生产队的老牛,开始忙活翻地。那个时候,口号上老是提“农业机械化”,但这口号大半落实不了。中国人多地少,农业是精耕细作式的,不像苏联、美国那样的大农业,能用上那么多的农业机械。那时候,生产大队也有拖拉机,可大部分时间是摆在大队部里当摆设,没啥大用。老农种地,还是靠牛拉木犁。

4月,大地上还没有一点儿绿色,翻过的地,黑油油的,有泥土芳香,空气也不那么凛冽了。在枯燥的农村生活中,这个季节,总算能给人一点儿希望。

——憋了一个冬天,即使没有抑郁症的,也给憋得差不多了。

春天最先下种的,是麦子,因为麦种不怕气温低。

我个人参加农业劳动的经历,基本上没体会到过课本上所说的“劳动的幸福”。劳动,就是累死累活,何来幸福?老农虽然都是劳动的好手,但也都鄙视体力劳动,向往着不动胳膊腿儿的脑力劳动。

唯有春天种麦子,让我能体会到一点儿乐趣。

多半是因为这活儿不累吧。农民种麦子的程序,很巧妙:前面是老牛拉犁,先把垄沟翻开,然后有人用一种沙漏一样的下种农具,走一遍,就把种子撒好了,再用脚把土覆盖上。后面再跟一个人,负责撒化肥。

我那时是负责撒化肥的。白色的化肥,30公斤一袋,是叫“硝酸铵”还是叫什么,记不大清楚了。我那时挎个秫秸皮儿编的种子篓,抓一把化肥,均匀地撒在已经下过麦种的垄台上,再用脚覆盖上一层土。

这样,化肥既接触不到麦种,也不会暴露在外面。

生产队可不是大公无私的——种麦子是分给老农自己吃,所以国家卖给队里的一点儿宝贵化肥,大部分都用在了麦地里。

初春的清晨,老农在空旷的田野上吆喝着老牛,前面有人播种,后面是我,像慈善家一样给大地撒着化肥。

田野上,有薄雾,到处是这样一队一队的人。这就是春耕的前奏曲。

可能是出于对绿色的渴望吧,觉得干这活儿有奔头,一点儿也不累。

等到4月下旬,大规模的春耕才算开始,全体动员种玉米、高粱、谷子(小米)。那时候报纸上形容春耕,都是说“人欢马叫”,基本差不多吧。东北的无霜期短,适合下种的时间很短促,所以春耕大忙并不是虚的。情很好”。东北极少闹旱灾,种子播下去后,就靠老天下雨了,不用人工浇水。

像玉米、高粱、谷子之类,都叫“大田作物”,春耕忙的就是种这些。等到一个月后,全部种好,春耕也就到了尾声,其余的再种点儿大豆、黄米、土豆等零七八碎的,都是小意思了。

等到春耕结束,也就到了阳历5月中旬。这个时候,城里已经春暖花开,乡下气候偏冷,除了树叶绿了以外,大地上还是很少绿色,只是地头上冒出了一些小草嫩芽而已。

一直要到城里的春天快结束了,农村的大地上,才能看到到处钻出绿色的苗儿来。

我这样的城市孩子,要不是参加了农业劳动,我关于粮食的概念,也就是粮店卖的大米、白面、高粱米,哪知道“一餐一饭来之不易”?

让青年人到农村干一点活儿,知道知道稼穑之难,磨砺一下心志,现在看来也有一定必要,起码不容易闹精神危机,这也算是知青下乡的唯一好处吧。

二十六、苞米面肚子,的确良裤子

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一年只有4个月勉强有点儿绿色,因此只能种一茬庄稼。在东北,没有所谓“夏种夏收”,就只是春种秋收。其中小麦的成熟期短,到阳历8月初就可以收割了。

整个夏天,东北的农活就一种——锄草,老农叫“铲地”。铲地的农具,是锄头,这跟南方挖地的锄头不一样,它是一种很精巧的农具。

大田里的草,要在7月底之前锄三遍,每一遍之后,还要用牛拉木犁培一遍土,起个保墒的作用,这叫“趟地”。如此三遍,就是“三铲三趟”。

铲地,在农村也是重头戏。一是天热;夏天了,虽然没有关内那么热,但还是晒得慌。二是劳动时间长;高纬度地区夏季白昼极长,前面说过,每天要劳动16小时以上,十分恐怖。三是时间紧;一个生产队,怎么也得有600亩地以上吧,全靠人工一锄一锄干完,够忙活的。

这帽子是麦秸编的,轻巧,戴在脑袋上不重。麦秸之间有缝隙,很透风。而城里人劳动时戴的那种UFO草帽,密不透风,很不实用,老农是绝对不用的。

到了夏天,你看吧,满地都是尖帽子的“清兵”,蔚为壮观。

这铲地,是高难度的技术活儿,拿个大锄头,要把所有的土松一遍,要把杂草锄掉,还要间苗。春天种地时,一个穴里要投放五六颗玉米种子,到初夏就长出来五六株玉米。这一窝玉米争用土地的肥力,是长不好的,所以要除去小的,留一株最大的。

玉米苗刚长出来时,颜色很淡,说明营养不好。锄掉了弱小的苗儿和杂草,留下的那一株,时间不长就长得墨绿墨绿了,说明营养很足了。老农当然不会用“墨绿”这个词儿,只说是“长得黑黑的”,这就能保证秋后打粮食。

所以,铲地的意义很重要。

可是这个活儿,在公社化时期大伙儿也是糊弄。铲地时松土,取巧耍滑的人一锄头下去,带起一些土来,可以掩盖掉一些锄头没到的地方,连同掩盖掉一些杂草。这样,从表面看起来,杂草是没有了,土也都松了,可实质上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地,是没锄好的。草没锄掉,过几天就又钻了出来,和庄稼争肥;土没松好,墒情就不好,庄稼也就长不好。

三铲三趟,每一遍都有大量的杂草留下,地也没全部松土。你想,这活儿不是面子活儿吗?

你糊弄庄稼地,庄稼地就糊弄你。公社化时期产量不高的原因,除了化肥不足、种子不够优良之外,大伙儿干活儿不踏实,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那么,偷奸耍滑的人大约有多大比例呢?说出来吓人——百分之百!

农民为什么不好好种庄稼?这就牵扯到分配的问题。国家那时候要征缴公粮(相当于农业税),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先交完公粮,再留足种子和基本口粮,剩下的叫余粮,余粮也不能自己吃,必须都卖给国家。

等到交完了公粮,留足了种子粮,勉勉强强的够口粮,还能有多少余粮?就是有余粮,国家给的价钱也很低,农民没有积极性。这农民也是人,他们想:辛辛苦苦种一年地,绝大部分粮食交了公,我这不傻吗?于是大伙儿就糊弄,只要挣到工分就行。

所以公社化时期,工分不少,活儿却干得不行,远不如过去“扛活儿”旧时雇工)时代和公社化之前的单干时代。

我那时不懂这些,铲地实打实的,老是落在人家后面。有一位民兵连长跟我比较铁,就跑过来看我铲地,一看就看出了毛病,告诉我:“你小子怎么这么干活儿?那还不得累死?铲一锄头,盖一锄头土,这不就快了吗?”说着,示范了一下,我这才恍然大悟。

那时候报纸上所说的言辞,都无比的“革命”。可是拿笔杆子的人,怎么能知道基层是什么样?老百姓是什么心态?就这样偷奸耍滑的农民,关键时刻怎么能支持你“按既定方针办”?

那时候东北土地辽阔,又肥沃,种点儿啥不好,但是有沉重的“公粮”任务压着,社员们只想种产量最高的,这样容易交足公粮,于是就拼命种单产最高的玉米。旧社会东北大地上的“青纱帐”是高粱地,而我们那会儿,已经很少见到高粱了。

玉米这玩意儿,做成粮食是粗粮,城里人也不爱吃,南方人就更不吃了。可是那年头种了那么多玉米,也不知道都喂了谁了?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钓金枝

    钓金枝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直析都市女性的生存抉择,折射出现代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本书用投影的笔法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腐败、堕落等阴暗面,在冷峻的言语和深切的反思背后,作者以一颗善良豁达的爱心,带给读者以温暖和希望。本书语言利落,情节紧凑,生活在都市人海中的读者都能于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凌宝漪的现状来源于母亲凌准精心周密的部署,灰姑娘几经踌躇,转身飞上华美的枝头。原本的任性上升为骄纵和嚣张,她成了母亲的机器娃娃,她在台前表演,母亲在幕后操控。母亲成功离间了她和初恋情人赵饮的爱情,把她推给某机构书记田有利。在金钱的诱惑趋势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满足。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中的作品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热切真诚地关注自然生 态及社会生态,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关怀深厚,思想深刻独到,情操健康 高雅,视角新巧独特,与读者平等交流,行文亲切质朴,自然鲜活流畅。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在这个卷帙浩繁的时代,我们推出《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书系,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撇开那些尘嚣的文字垃圾,多读好书,多读精品。
热门推荐
  • 黑道之恋:完美公主的爱情故事

    黑道之恋:完美公主的爱情故事

    本文以第一人称“我”记述了冷依碟和澈的所有生活,在这其中有欢笑有吵闹小蝶和澈的感情发展一直很顺利直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PS: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 平流园席上

    平流园席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上千则,内溶涉及幸福、友谊、志向、真理、奉献等方面。为便于查阅,我们将其按照主题,分为18个类别。希望《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能给初踏人生之路的青少年有益的启迪。
  • 硬把红杏拽出墙

    硬把红杏拽出墙

    看多了穿越文,自己居然也来穿越爽一把!还穿到一篇小说里去了,还是王府某人的三小王妃!看到了某相公长滴还不错,话说到口的瘦肉不吃就是傻冒了!咱就一见钟情收下他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烦躁门

    烦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龙醒

    傲世龙醒

    他本来出生名门,因为家族的争权夺势,被迫流离他乡,从小受尽欺凌,直到她的出现,为了她,自己宁愿颠覆几大家族,,,,
  • 妃常穿越:彪悍囧囧爱

    妃常穿越:彪悍囧囧爱

    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让多少人命丧其中;她,「Tear」的首席长老,也一朝穿越。za、种?jian、人?擦,姐可是荟萃上下五千年文化、继承现代高科技智慧的新新人类!废物?筋脉全毁?不好意思,姐可是全大陆有史以来天生幻力新高!封她魏王侧妃?对不起,姐年芳十六,还是未成年儿童!真该让这帮人见识见识什么是高智商高人品高爆发的高等生物!只是,谁能告诉她为神马她家院子这么受欢迎?先是光风霁月的圣印教大祭祀,紧接着是生性狠辣的璇玑楼楼主,还有权倾朝野的大陆第一天才摄政王……求放过!!!
  • 宠物控萝莉的微日记

    宠物控萝莉的微日记

    。。。。。。。。。。。。。。。。。。。。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少女为什么歌唱

    少女为什么歌唱

    本书为小说集。作者通过对城市、乡村的普通人群的生存状态的描写,完成理解精神自我、超越精神自我的过程。作者笔下的人物远离本源,无法回归;走向异地,无法到达。对于这些人物,作者既有着批判的笔触,却又流露出一种理解的心态,这使得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