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海明威的婚姻只维持了五年,而她却因此挣扎了五十年。
人们称他们是“打火石和韧钢的配对”,
她采访过八次世界上最著名的战争,
她是二十世纪的最优秀的战地记者,
虽然海明威征服过狮子,
而她却成为征服猎手的女人,
于是最终她抛弃了海明威。
1.世界,就是一声轰然巨响
一九九八年情人节的第二天,也就是海明威老爹去世三十七年之后,玛莎·盖尔霍恩在伦敦自杀了。这并不是一次女性感情面临崩溃的不义之举,对于她的选择她交代得很清楚,身患癌症又双目失明,既然已经不能再从事她所热爱的写作了,生命于她已没有任何意义。
她服下了安眠药,在一片寂寞和寂静中死去,就在她九十岁那年,停下了一生奔波的脚步,也停下了她与那位冤家的感情纠缠。
如果玛莎·盖尔霍恩不是一位女人,她一定是一个比海明威还要强硬的角色。作为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她亲历并采访了八次世界上最著名的战争,以至在她死后,新闻界专门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新闻奖项。
而作为作家的玛莎,一九五八年她以一贯犀利的文笔荣获了著名的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在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顶级作家林立的美国,她用野心、骄傲和勤奋征服了世界,当然也征服了一个最伟大的男人——海明威。
作为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她无疑是特殊的,不过和所有与海明威有过瓜葛的女性一样,长期以来她被置于老爹荣耀的强光之下,只是与众不同的她不甘只作太阳的阴影,她要喊叫她要怒吼,她要征服世界。
曾在《流动的圣节》里忏悔的老爹,只是在生命走势微弱的那段日子想起了他前两位柔弱的妻子,而对第三位闭口不提。这种执拗和对峙长期横隔在这一对被称作是“打火石与韧钢”的两人之间。
经过五年的婚姻生活,她主动抛弃了海明威,虽然在日后她花掉了五十年的时间,还是没有挣脱出“海明威妻子”的形象。海明威一生遭遇过许多次的较量,每次都是凯旋而归,而这一次他却败给了这个女人。
2.圣路易斯的冒险家,玛莎
一九〇八年十一月八日,玛莎·盖尔霍恩在美国的圣路易斯诞生。十八岁便进入了布林沫儿学院,对文字的早慧让她很快便投入到了文学创作的海洋。快毕业时她却退学了,厌倦了学校里死板的课程设置,她要追求一种更为刺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一定要带着对事物真相的冒险和探索,于是她去了巴黎。
在塞纳河的左岸,她找到了法国最不安分的一群人,也是在这里她初次体验了记者这个行当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她加入了一些民间政治团体,并且还在美国的报刊上写专栏报道。一位法国的侯爵,同时还是政治家的人成了她的丈夫,不过玛莎火爆的个性并没有因为婚姻而改变多少。
这个法国人在这头母狮子面前退却了,初次的婚姻以失败告终。显然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热爱那个充满政治风潮的世界更甚于待在小家庭里做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面对世界她一点也不胆怯,甚至比男人还富于冒险精神。
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所遭遇的,在那个女性主义尚未萌芽的时代,像她这样的女人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是危险的。她丈夫的继母就曾如此评价过玛莎·盖尔霍恩:这个女人,简直就是地狱里的魔鬼。
在战争还未打响时她去了美国,并且成了一个小说家。就在一九三六年年底,她在佛罗里达的基韦斯特旅行时,认识了海明威。当时的海明威已经两度结婚又两度离婚,连续出版了《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等著名小说,两人作家兼新闻记者的共同经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作为海明威的朋友,同是作家的菲茨杰拉德听说了两人迅速升温的恋情时惊叹道:我想这个女人应该和海明威从前的那些不同吧。
与海明威在酒吧相遇时的玛莎刚满二十八岁,金发碧眼,身材修长。显然她对文学的野心和她美丽的容貌很快便赢得了那个曾经捕获过狮子的男人的心。
也就在这年的年底,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接到了去西班牙报道战况的邀请。而当海明威到达西班牙时,玛莎早已作为《考利叶周刊》的记者在硝烟中的西班牙展开了她的采访工作。
第一次的角逐就此展开,作为名人的海明威在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享受了特权,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配车又配司机,一路下来畅通无阻。不过这种居高临下的探访和玛莎身体力行的走访实在不同,最终她以一篇切身体验的战地新闻赢得了人们的关注。相比之下,海明威的那篇满是自我为中心的长文更像是一篇文学作品,充满了小说的意味。
离开西班牙后,海明威便结束了与第二任妻子波琳的婚姻与玛莎走进了教堂。西班牙一行,玛莎用她火辣的个性彻底征服了这头北非的雄狮,因为她的内心藏着一百个猎人,所以老爹这一次在劫难逃。
3.别人靠另外一个人来生活,而我却在太空遨游
婚后海明威和玛莎租下了古巴的“观景庄”,他们在这里享受了婚姻最初的甜蜜时光,海明威甚至宣称自己不再写作了,而玛莎却依然沉浸在西班牙内战那些惊心动魄的回忆里。无论在战场上还是生活中,玛莎从来都是个积极发现生活细节的人。
蜜月期一过,玛莎便开始指责起整日闲散而不写作的海明威。一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平淡无奇的日子偶尔只能靠打网球来宣泄身体里多余的能量,玛莎心里的火山正在酝酿着下一次的爆发。
终于还是《考利叶周刊》再次邀请玛莎去中国报道抗日战场,这一次她又开始摩拳擦掌。整整一年了,她在古巴都快闷坏了,她很快便接受了这次邀请。然而海明威直到最后都依然反对她的这次行程,不过很显然这位自主惯了的女人从来是不会为任何人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的,何况这是等待了一年的机会。
没能阻止这头母狮子的擅自行动,海明威只好妥协地作为随军伴侣跟随她到了中国。不过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游客的心态,心里没有报道这回事,更别说战争了。国民党对海明威夫妇给予了很高的待遇,人们最初认为那是因为海明威作家的盛名,却忽略了宋美龄眼里重要的一个外交筹码,即玛莎与罗斯福总统夫妇密切的私交。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玛莎有着男人一般的冷静,她并没有因为国民党的特殊待遇而在笔下对他们有所偏颇。倒是与周恩来的私下会面,让她写道: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
这种惊人的预见,在多年后成了现实。而这次中国之行,成就了她作者的声望却也彻底毁坏了她与海明威的感情,虽然回国后他们没有立刻离婚,但在诺曼底登陆的报道中他们选择了分头行动。
这一次玛莎依然冲到了最前面,她乔装改扮后便混进了英国的担架队,成了第一个报道诺曼底登陆的女记者,而此时的海明威站在遥远的山崖下,想着这场战争,也许也预料到了他们婚姻的结束。
战争结束,海明威终于对这个无法掌控的妻子发出了最后的通牒:你是战地记者,还是我床上的妻子?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海明威,冲向她理想的战场,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尽管是她主动放弃了海明威妻子的头衔,但人们还是总将她同那个挥之不去的名字粘在一起。以致她不得不向外界宣称,不要在她的面前提海明威的名字。
“海明威和我都害怕对方,只有对方知道,另一个人是多么的残暴。”
她抛下了名望甚至财富。不知道是否爱之深,责之切,原本不再写作的海明威却将自己的写作才华用到了一场骂战中,他毫无情面地称她为“虚伪的荡妇”,骂累了之后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自己的全集命名为《观景庄》,那个曾是他俩爱巢的古巴庄园。
一九六一年,海明威饮弹自绝,外界的猜测纷纭而至。他传奇的人生,总是充满了老人与海式的征服与被征服,最后是一片天苍苍,野茫茫。三十七年后,玛莎也离开了人世。即使是死她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她笔下的漫天长文,没有一句是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