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6300000006

第6章 托意眉间黛(4)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闺房,将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后人都道唐才子风流,其实他也是无奈了世道才放任不羁,他潇洒倜傥,才情甚高,也曾一番抱负欲取青云,心里傲骨始终不消,却屡遇坎坷危凉,流连风月场,也是有避世放形的心态,世上有太多的虚假,倒不如寻欢,他晚年隐居桃花坞,与桃花结盟,悟透了人生。

他爱酒是真,爱桃花是真,有禅心也是真,他一生经历良多,有磨难艰险,也有放达盛名,却孤独而终。

桃李春风一杯酒,此后就是江湖夜雨十年灯。簪花小楷写断了墨,也道不尽这曲东风破。人生到最后,若花离枝,临别才知岁月一场空,那些可笑的追求,可叹的遗憾,到底是虚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唐伯虎与桃花有割不断的情意,他也恋着那幅拈花微笑的图。若一切可以从头,他宁愿弃功名,以一身才华把天涯浪迹,寻那个吹彻梅花的佳人,亲手簪一枝春在她的发间,从此桃花林里,对饮明月松风,与她恩爱不离,只把闲情做人生,生同枕,死同穴,花满丘。

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

如此才算周全了,再没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词更绵密悠长,浮落得典雅脱俗。花的灵气精魂,女子的萦怀情愫,交付在一起,煅烧成了瓷器,纯美里有了神秘,多情里有了灵气。花若修出了人形,也定是女身妙相,雾霭烟深里走出来,鬓边定也有花的剪影,一并落在人间。

李渔说,富贵之家,如得丽人,则当遍访名花,植于阃内,使之旦夕相亲,珠围翠绕之荣不足道也。晨起簪花,听其自择,喜红则红,爱紫则紫,随心插戴。

难怪有人说,若能嫁给李渔,做个妾室也愿意。李渔活得太潇逸,凡人难能做他的知己,他以造物的心态修艺术,以闲趣养生活之乐,给了自己四条命,却都落在花上,春以水仙,夏以莲,秋以秋海棠,冬以梅。他也是借花等佳人吧,他踏碎月华,南来北往,一直找进传奇的戏台,认定有个人与他有着木石前盟,可以让他把栖命的花折下来,簪在她的同心髻旁,彼此善待。

李渔说的富贵之家,深宅高墙,朱门重院,丽人可与百花争色,却也如同插花的古器,纵有不甘,也得隐去。有大户人家的妇人用黄金或白银打成花冠,烧蓝点翠,配上绢纱和珍珠,做出四季花样插在上面,桃、杏、荷、菊、梅,谓之“一年景”,显着富丽身份,厚重家底,也有长长久久的愿望,四时连绵,花开不败,迎向岁月沧桑。

普通人家的女子,朴质勤劳,平凡生养,同样带着四季花,却多是摘自乡野山林。草丛里的山丹,柴篱边的线菊,还有一些更乡土名字的花。这些花名好像炊烟升起时,巷子里喊起的乳名。它们不需耕种,无人打理,生长得坚韧而浓密,今年在的,明年还是老地方。

它在樵夫的担子上,采药人的背篓里,明亮亮地芳艳着乡野小路。他们推开家门,可见袅袅炊烟,可闻新米的香甜,把野花插在妻子发间,与她一边闲话桑麻,一边温酒烧菜。

妻的知足,就是他的安定与幸福。他在一边看着,一旁的女子的确好看,并非只是当年。

城里的花太规整,有缩手缩脚的委屈,相比而言,我更中意郊野山间的蔓草闲花,它们遗世脱俗,从不喧哗,是我心底描过的清逸,纯和高洁,再简单的一朵,都有灵魂相依,带着天然的风骨,自成诗意。

行走于熙攘的城市,我总是衣着朴素,轻快行走,不动声息,能隐身埋没在人群里最好。可每次进山,却总爱穿红着绿,长衣阔袖,佩玉将将,只是素着发,等着簪朵最艳的花来相随。只想着,涉过几道山溪,穿过几片竹林,在云深不知处,是回归的路。

我有个瓷质的胭脂盒,不大,刚好可以放在掌心里。白色的釉面上,纤瘦的青花几笔,勾勒着一个云鬓轻挽的女子。她婉转罗裙,眉长目秀,正在凝神静思,似乎与这个大千世界毫不相干,任匆匆那年,多少离合悲欢,任熙熙攘攘,几人来过又失散。她只管素净容颜,把所有的故事都归简,在荷风里,低眉守着心迹,永不老去。

我是在江南古镇遇见的它,镇子小得近似于一个村落,却连一砖一瓦都铭记着千年的明月霜花,我亦只是路过。小店不为附庸风雅,好像也不为赚取财帛,年轻的女孩正取了云雾自煎茶,一树蔷薇探在雕花的窗外,她笑容清浅,待我以友而不是客。所有的不期而遇都该这样简单,彼此相对,便已有感觉,知是同类,可以陌路共坐,把一壶茶,喝至无味。

她走过大江大河,历过风雨,识过人心,最终厌倦了漂泊,安身在这里,养花种茶,洗尽铅华,淡看风沙。临水开间铺子,等有情人来终老,不至一世荒芜。

那天我读她桌上的书。你看倦了诗书,走倦了风物,你离了家,又忘了归路。此时此地一间柴屋,谁进了门,谁做主。

我把胭脂盒放进绣花包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盒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又陪我走了很久很久。直到后来,我避开喧嚣,才寻到古法制出的胭脂,放进盒里,学着欣赏这尘世,给我的留白。

选了正红的颜色,如雪夜里的大红灯笼,如西窗里的红烛,也如新娘头上的红盖头,那份传统的美是融在骨子里的,早修成了心里朱砂,沧海珊瑚。

这盒胭脂换成今天的称呼,确切地说是腮红,在古代,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

《红楼梦》里的宝哥哥拿的是个白玉盒子,他跟平儿介绍说:“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

可见这小小一盒,也当真是宝贝,带着那么些说不出的神奇,染了粉面,点了樱唇,那一点妩媚就温软了。

女子红妆,这一点红,就是胭脂。

《古今注》中这样的记载: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英,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为燕支粉。

燕支,即为胭脂,又名焉支。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与西域的文化和特产得以交流,他带回了大量物品,这其中就有胭脂。后来霍去病攻打匈奴,连续攻克焉支、祁连二山,当地人痛而歌之,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它最初到来的时候是尊贵的,穿过大漠悠长的笛声,是从遥远的西方跋山涉水而来的娇客,那里晚霞聚集,夕岚流光,笼罩着神秘,这便是归去的岁月,留给人间的一抹绝色。

制作胭脂的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也叫红花,张骞从西域带回了它的种子,也带回了制作胭脂的工艺。红蓝花含有红黄两种色素,做的时候要在花开之时把花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用清水淘去黄色素,再用杀花法提取出红色,这就是独一无二的胭脂色了。

它被作为外邦贡品带入宫廷,顿时三春繁盛,成了众女子的心头好,也是天下男子的眼中情,很快就流传起来,而且再也没有下过妆台。

用一朵花,换一个人间美色,千年繁华,它烈焰似火,在别人的故事里,也想一一细说。草木有本心,经过锤炼与沉淀,它痴绝如初,香魂如锁。

红妆是它,红粉是它,红颜仍是它。它取自于花,却脱离了花的轮回,以另一种形式演绎深情,另一番面貌重新开放,瞬间的残破,老去的芳华,和涅槃后的默默,如灵狐,撞进你的命数,从此什么都不再说,也不用说。

胭脂的传入,使粉面乌眉的妆容迅速有了变化,仍以美艳为主题,但精致无瑕已不再是唯一,还要一个新巧。好像以前没有办法让面目丰富起来,毕竟少了这抹颜色,就是四季短了春,只管如常就好了,再是巧妇,也没奈何。

胭脂打破了这千篇一律,你喜欢素雅,便可浅浅扫过,就要那份淡淡的隐约,不明显,却又明显不一样了,清冷里有了缠绵之态,看绿水清波也有了期待。你喜欢柔媚,一定是细细晕抹,珠钗衣衫也都是娇的,人在朱阁,仍绽放得深刻。

浓妆艳抹和轻描淡写,不过都是在迁就性情,左右都是妥妥的。胭脂用得好了,人便格外姣美,也有用得过了,会被说成妖里妖气。娇和妖只一点之差,却是两重风情,偏偏娇宜仿,妖更难得。电影里,白素贞和小青扭着腰肢,以千百年的修为,换人间一段行走。

妖气最重的,便是爱情。

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惊天动地,她也是有妖气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这样的描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

脂粉把帕子都染红了,想来倒也算不得什么,都是难免的事,花落了残红,有心人看了,也是一处怜爱。

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是说一个宫女在洗完脸后,盆里有如沉了一层红泥,可见胭脂用了有多少。一个普通宫女尚且如此,何况集宠爱于一身的贵妃。

唐时人们喜欢浓妆,也许这样更能显示体态丰腴的贵气。唐朝开放,市井繁华,大量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物品出现,各地区文化交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那时的女子,妆容更加奢华大胆。

胭脂涂得浓了,叫酒晕妆,也有涂过胭脂后再用粉薄薄地罩一层,胭脂的红色更加浅淡自然,却有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这是飞霞妆。还有面红如赭的赭面妆,白粉打底后,两腮涂得非常红,其浓烈程度,可能现在的人不敢想象,也只有那个朝代,能让这些别样的花色,开得招摇自若,开得风华绝代。

有人说,衣服之于女子,是战衣,连同首饰妆粉,也无一不是带着兵气,韶光里金戈铁马,轻红快绿,在可以浓墨重彩的时候,把一段年华,烙上桃花的痕迹,不遗余力。

古代传统画仕女的技法中有创于唐代的“三白”法,就是把人物的额、鼻、下颏用白粉染出,以表现女子红妆。

胭脂已注定了不可少,妆化得再简单,这一点深深浅浅的红色似乎也是不能轻视的。

点在唇上的胭脂叫口脂,古代的女子喜欢用它把唇画成一点点,要小于朱蕊,宛如樱桃,颜色的深浅之外,尚有形状的差别,有满月形,有心形,有花瓣形,还有菱形等。

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计有十六种,名字更是温软有情致,分别叫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它们并称为胭脂晕品。

与面脂相比,口脂除了妆点唇部,同时它还具有滋润防皴裂的作用,所以男人也用,而且皇帝也重视,把它当礼品赏赐给官员,《唐书·百官志》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这口脂矜贵,俨然也是皇亲国戚了,选了腊八这一日出宫,还要盛在雕花的象牙筒里,或者是有镂刻花纹的碧玉,还有银罂,奢靡得有些过分了,但握在手心就是好看,翠绿也好,银白也好,都是守着护着里面的一点香软,快意不得,必得优雅,拧开盖子,取出一点轻轻涂在唇上,香气散开,能化郁结。

这皇上恩赐的口脂也的确珍贵,平常人是买也买不到的,里面用了十四味进口香料煎制出独特的香,作为配料加在口脂里以调其味,桂兰齐芳,有了惠心。它合自金鼎,贮于雕奁,平时密封放着,只用时才珍爱地打开。

是不是因为稀贵,所以她们才把樱唇画得小巧,起码省下了一半的口脂,全然不似胭脂用在脸上,一点也不心疼,只恐不够。

魏文帝的美人薛灵芸拜别父母后乘轿入宫,知道此去如身向大海,有家再难回,她一路上泪流不止,怕落在衣襟上,她便用玉唾壶接着,待到得京师,壶中泪凝如血。想起来着实唬人,还带着几分惊悚,让人担心的不是血泪,而是美人面上,妆残至此,怕是掩不住的狼狈了。

不独此景,其实那时的很多妆容,复原出来都能让现在的我们面面相觑,抹了胭脂还要抹斜红,贴了花钿还要贴面靥,眉形是设计过的,唇也不是原本的样子,比上了妆的戏子更夸张。

还有徐妃的半面妆,她半张脸精描细画,半张脸素着,赫然是两张面孔,劈开各取了一半又拼在一起。鬼故事也就如此了吧,她做鬼也不放过的人是皇帝,其实是两相折磨。对着镜中的自己,未尝不是心寒,却冷到连眼泪都不再有,她飞蛾扑火,只为一个烙印,能深深留下痕迹。

忽然想起了瓷器里的胭脂釉,它兴盛于康乾,深者名胭脂紫,浅者名胭脂水,但无论盘还是碗,或者花觚美人肩,里面都是施白釉,相互衬托辉映,愈显明净纯美,瑰丽多情,娇艳里藏着妩媚,有白色的素心一尘不染,便不会轻浮。

历来胭脂釉都是出自官窑,供皇家使用,也只有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坐落在天家珍异里,才能安下这份盛宠。得要海南黄花梨的桌子,嵌珐琅的屏风,角案上有宣德炉,墙上挂着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织锦的软靠上绣着双龙,连拾阶而进的女子,也得是华饰娇容。

同类推荐
  • 战场上的蒲公英

    战场上的蒲公英

    这里要指出的是,黄晓峰并非战争残酷论者,他不以突出人性丑恶和战争的凶暴来惊骇或折磨读者。恰恰相反的是,在他笔下,硝烟弥漫的战场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感,读起来不但无沉重感,时不时还令人发笑,其细致平和的描述,如同你从战场轻松走一遭。这一遭,胜读十年书!任何一位军迷都不应错过此书,所有读者都将获益匪浅。那么,本书的魅力何在?黄晓峰讲述了一个什么不一样的战争?
  • 人在途中

    人在途中

    名曰《人在途中》,这是意韵深长的,这是一次人生旅程,也是一次诗创作经历的回眸。回眸是一种对生命无声的拷问,有深切的眷恋,有难以割舍的岁月印记,无法留住的时光的爱恋和无尽的思念会涌上心头。时光已经远去,然而踩在时光脊梁上的脚印会永存。重温那些值得回時的岁月和留在岁月上的情感烙印,会使内心充满月色般的柔情。令人心醉的回眸.是为了未来梦幻般的向往,是生命为了新的创造远景的倾诉。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热门推荐
  • 海棠谱

    海棠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看名医不挂号

    看名医不挂号

    本书中将有最好、最权威的医学专家,告诉你最想知道的健康问题和健康理念,让你轻松避免错误的治疗和保养方法。关键时刻,它可以救你的命!
  • 一个巴黎两个爱

    一个巴黎两个爱

    对于李昕蕾而言,她可以说是不幸的,从小家庭破碎,寄居客乡,在漫长孤独中渴望快乐和幸福。然而,上帝始终是公平的,终于还是让她在人生的旅途中遇上了华世皓和蓝于泽,此时的她又是何其幸运。华世皓打动她的是温暖。他解救她,把自己当作开心使用券给她,为帮她筹集现金在街头作画,甚至在面包里为她暗藏希望。而蓝于泽打动李听蕾的是陪伴。华世皓给她开心使用券,他就给她试用手机;华世皓陪她看《歌剧魅影》,他就为她做“泽家日本料理”;在她“特别不想说活却又不希望孤单一人的时候”,是他善解人意地陪在她左右,让她“感觉无比轻松舒服”;不管她是为爱情而痛苦,还是为病体而消沉,始终是他不离不弃地守护着她。
  • 邪剑至尊

    邪剑至尊

    平凡年轻人重生来到镜蓝大陆,成为武修家族的子弟聂鹰。靠着穿越者的记忆,在修炼家传的功法中另辟新境,找到了修为飞速提升的方法,成长为异世最强的修炼者。在这个实力至上的世界,他肆意逍遥,将美女,权势,财富尽掌手中,成为大陆新一代神话!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广志

    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上有位剑客

    山上有位剑客

    当废柴流泛滥在众多玄幻界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抽出背后那杆锈迹斑斑的黑色长剑,插进地下,取出腰处别着的酒壶,仰头畅饮,吟出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高亢诗词。世间再有多么不如意又如何?前面没路?非也,一杆锈剑,斩出一条登天之路~
  • 世上最甜初恋

    世上最甜初恋

    大神温水追妻漫漫路途,从徒弟到老公,从砖头到金币。第一次遇见,她手滑误黑大神,给他扔了一大堆砖头;第二次遇见,她手滑误拒大神,狠狠阻挡了他加入队伍;第三次,她终于不手滑,收他做了徒弟,却不料是收了小狼崽进羊窝,被他一口一口吃下肚.......TAT这是一个大神乱跑、不走寻常路的世界
  • 鬼门阴阳印

    鬼门阴阳印

    眼中世界,奇幻又诡异,等待我来一一下揭晓。
  • 闯神录

    闯神录

    善非正,恶不邪,正邪两道,善恶难分,黑与白之间的交界,早已模糊。如斯世界,应随波逐流,还是坚我本心。从男孩成为男人,需要经历多少、牺牲多少;从一无所有到万众瞩目,需要多少勾心斗角、腥风血雨。天上下着鲜红的血雨,脚踏人骨组成的大地。穿戴着以人头骨组成脚链的神祗,正被捧着圣经的撒旦,无情审判。
  • 痰火点雪

    痰火点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