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6300000007

第7章 托意眉间黛(5)

南京古城墙边,有古胭脂井,被人载进史书时便已干枯,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井口结着一抹残红,能回六朝旧梦。据说这口井建于南朝陈,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心不在朝政,只爱寻欢作乐。杨广带隋军攻破了南京城,陈叔宝带着张丽华和孔贵妃躲进了井中,后被隋兵用绳索拉出,两个宠妃当场被杀,陈叔宝成了俘虏。一个国家的灭亡,和一段凄惨的命运,最终沦为了后人的笑柄。

相传两个艳妆女子进出井口的时候,脸上的胭脂留在了井沿上,历经风吹雨打,千年都未淡去,似一个女子的不甘,或者一句凄苦的讯息,凝成了标记。

可惜魂魄不能现身,即便拼着一口气不入轮回,日日游荡苦寻,也还是没有能力,否则,再回首已百年身,她也一定想用流云下最干净的丝帕,把这些胭脂痕拭去,让一切都终结得彻底。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历经隋唐后,又一个在金陵被俘的亡国皇帝李煜踏上了残烛之路,知道此程艰辛,至死难回,却也是成王败寇,只能俯首。曾经在后花园伤春悼红,感慨上天几多不公,如今在异乡,那滴胭脂泪,想想都是难了。

光阴不过走了一百多年,天上的宴席还在继续,蟠桃还没吃完,不知哪位仙子的手一抖,一滴琼浆落入人间,无声地消失于宋佶的流香酒。彼时花石纲往来不绝,他又新得了古墨丹青,皇家画院有人摘了金榜,他瘦金体独步天下,青楼里还有红颜李师师。

历史偶尔也有些相似,他们说,宋徽宗本就是南唐后主的转世,偏他对尘世满腔热忱,却坐在皇帝的龙椅上屡屡悲哀,他亡了北宋,被金兵押往北方荒寒之地,比李煜当年更苦不堪言。

北行途中,他写,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他写,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胭脂零落不改色,依旧春天依旧红,只是,一经离别,也终成绝唱。

胭脂进入中原后,也经历着不断地改进和发展,除了红蓝花,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也可以用来制作胭脂,所以胭脂才能得到广泛地使用,上至宫廷命妇,下到平凡院落,胭脂都是常用的。

胭脂能在集市或店铺里买到,也能自己做,方法并不复杂,寻常女子的妆不用那般厚重浓艳,做一次足够用些日子,姐妹间也可互相赠送。

有些中药成分本就有补气养神的作用,后来人们在胭脂粉里加了些牛髓、猪胰等物,使之成为一种腻润的膏状,更能让皮肤显得细滑,而且滋养,现在广告词里说的保湿、养颜、祛斑、淡化细纹等功效,那时便被注意到了。

大户人家的胭脂也有大户人家的做法,在得出胭脂的红色后,还会再多出几道工序,搭配点独门秘方,比如兑些花露,再上锅蒸。便让这出身草木的胭脂脱了凡胎,有了仙风道骨,再冷下来,就是雪映梅花分外红,还暗结香尘,化去虚浮,多了一点静。

这样的胭脂,必不用再涂得那么厚,人也可以淡下来,把酒换成茶,读一读诗书,檀板清歌,把那个栏杆拍遍的人守候。

加了花露,颜色和味道更是诱人,噙英饮露,那是云横雾锁的深山里,不识人间烟火的仙人了,想来也无比风雅,然而这制成的胭脂,理论上食之也无害,但观念上实在有违君子之道。

鲜泽柔软的口脂,宝玉尤其爱吃,有时不注意,脸上还沾有胭脂点子。黛玉那么小心眼的一个人,也是一边给他擦,一边怜惜地劝。湘云也曾恨铁不成钢地数落,袭人也曾苦口婆心地念叨,她们顾念的是旁人的目光,只有黛玉知他无邪,从不以市井之心看他。

有人把胭脂调散均匀了来写字,这里不能用花笺,纯纯的素白最好,越白越惊心。

她讨巧,墨色里浸得久了,怀想一点香草,于是用花露把胭脂匀在砚台里,那其中原本就加了沉香和百结,味道幽微深邃,与墨香不冲突,闻之另有神芳。她便用这胭脂红,在他字里行间,遥想当年。

更是以脂砚为斋号,落笔在他的岁月陈迹上,陪他泪洒红楼,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方可大快遂心于九泉。

所以胭脂对于曹公,也是有着分外的含义,他也毫不吝啬地在书中留下了诸多胭脂痕。

有玉田胭脂米,有胭脂鹅脯,陇翠庵中有胭脂般的红梅,香菱的眉间有娘胎里带来的一点胭脂痣,成了她对别故亲的唯一线索。

我有娇靥待君笑,我有娇蛾待君扫。莺花烂漫君不来,及至君来花已老。

深闺空寂,昼夜长长,镜里朱颜,自怜忧伤。多少女子是这样,卷起湘帘人独立,把孤绝养成一朵莲。

很多文学作品里,都能遇见一个叫胭脂的女子,她们多半平凡,有飘零的身世,曲折的过往,在迂回的命运里来去。

亦舒写过一本名为《胭脂》的小说,讲一家三代红颜,她说得稳重而不孤单。女人,不论什么年纪,什么身份,什么环境,什么性情,什么命运,什么遭遇,生在一千年前,或是一千年后,都少不了这盒胭脂。

一个朝代对应着一个朝代的美,隔着远去的时空,连尘埃都已沉静,我们只能欣赏,用今时之心看过去,还是有那么一点唐突和隔阂,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重合。就像我可以抛开此刻的自己,但也仍寻不到遗落的往昔,曾经的画堂柳荫,我也是这般盛妆吗?借着一点胭脂的醉意,说一句由心的话,隔窗看繁华变迁,枯坐成一幅水墨。

有时候,也羡慕别人手巧意柔,时常对镜轻描,细画红妆,像给年华写情书,一笔一画都不简陋。我却一直不会,只习惯了素净。我把胭脂放在了书架,后面是一册册相依的书。里面的胭脂从未动过,一别又是几年,连光阴也仓促,春去春来,只作短歌行。

也许它能陪我白发生,也许,还有另一番机缘,去往别人身边。该遇见的会遇见,该走远的会走远,不必执念,一切都是前尘旧缘。一切的终了,总有心曾怜,天曾见。

唯怀念,才是胭脂乍染。

我总当这场景是在眼前的。

花枝春暖,几个要好的女孩子穿着薄衫,笑语惊得鸟飞桃叶颤。她们只管摘了新鲜的花朵,放在快雪时晴的瓷碗里,花的颜色不同,粉只管粉着,红只管红。

要选花开正当时的,最好此时此刻就是芳华极致,未开全的,其花香和油性都还不够顶峰,颜色也薄,而开过的,则水分已失,芳魂无力,不如留与风中舞,更能多一道风景,引几番回首。

还可能有感怀自身的女子,携了花锄来收拢,葬一个来去洁白。

今日的她们,只为花样美色来,斜倚在美人靠上,再一一择下花瓣,取过石臼研磨,不急不躁,偶尔专注看着花成泥,溅出泪来,偶尔出神似有心事,也会彼此相顾一笑。

花园凉亭下的桌子上已经备好了细纱布,银壶里有前几日收的露水,水晶盏映着流光,安逸地等着。

半开的轩窗里宝鼎茶闲,玉漏声声,园子里人娴意静,老树筛过阳光,再碎碎地洒下来,护着浓春深处的香尘。昼长夜短,花气正发,她们是在自制胭脂水粉,添些闺趣,自是要比读书弹琴轻快惬意得多。

这红尘花繁锦簇,哪里还需儿女情长,一时多少明媚。

每至春来,我也会生出这样的念头,似长袖回风的一段往事,总不能忘记。采花收露,消磨一日荣华,制些脂粉,留下岁时里的一段香,一抹绝色,想必那时也愿对镜稍理淡妆。

也曾与三两好友说起,相谈欢愉,也切切相约。我们各自也都懂,能用同样的心思和婉约,在一起做一件彼此都深情的事,这世上的热情那么多,有这三两个清旷相知,已是难得。追名逐利的路上,人群易众,反而拾闲为趣的人,显得不合时宜了。

心念总存着,别后两两缄默,不是轻易忘了约定,想起来也是另一番惆怅,世风日景皆换,到底不是从前的春色了,从前花不蒙尘,水亦鲜活,今日连雨雪都不再洁净,去时一地沉重。于是那粉黛的怀想便也只能叹上几叹,连梦回都显得无力。

把绾起的发再放下来,于深夜听雨落芭蕉,仍在书卷里读到几分凄凉。于是,花枝下走过,再转身,仍千树寂寞,还是苍凉的底色,一个花瓣,都不肯落下。

几次去北京西山黄叶村,说来真有几分愧色,每一次都不是刻意要去的,不过正好路过,看到门口了不由地停下来,深知不能错过,定得去看一看,岁月也曾为他日落风息的曹公。

印象最深的,便是村中的环境,葱郁清幽地让人放下心来,知曹公看透了人生况味,所寻正该是这样的隐而不荒之地,有四时草木,便不会孤僻,河墙烟柳待春过,巷口低墙绕薜萝,还有竹篱茅舍,燕子年年归,触目都是真。想曹公倦了,也可看看月下的圆荷,曾经历过的沉吟往昔,他也是怀念的吧,否则不会十年心血,泪尽而逝。

《红楼梦》里有说起宝玉和女孩儿们在大观园里做胭脂水粉的事,原该是千红万艳的春日盛景,曹公却放弃了直接描述,一定是记忆太过于美好,鲜花着锦,家事清平,人也刚知情浓,大家守在园子里,无人束扰,年纪还小,却也已盼日日如一。

有时就是这样,越极致的美,越盛大的悲喜,人与之面对,心里却总是难安定,似乎有一种妖娆的蛊惑,要把人内心的某个地方篡改,于是本能地抵挡,疑似还没细想,可气息里已有剑欲出鞘,那些欢愉,到底不能尽享。

人终究是渺小的,人生有形,命运有定,谁也张狂不得,只能把心低到尘埃里,在草叶间避身,在碎石边立命,越微不足道,越反而能长久。

他们寻了多少乐趣,日后风雨摧残,离别伤痛,所有人都散了,红楼成了梦魇,这隐隐不能想,却也不可能忘掉的旧事,偶尔在心里拂过,不肝肠寸断又怎样。

曹公比谁都更能体会,所以,不如慈悲。

只是闲庭水榭旁,拾了几枚落花,随手一抛,飘过几丝软红香黛。

平儿理妆那一回,宝玉从妆台前揭开一个宣窑瓷盒,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他拈了一根递与平儿,说:“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

钟鸣鼎食的人家,也能分出底蕴根基来,真正富贵华胜的地方,不是嵌在门楣上的一块金匾,摆在堂屋里的玉树,更不是亮出来等人羡慕的膏粱文绣。而是细枝末节里的风雅,点睛之处的不俗,得是乌银梅花自斟壶,还有妙龄的眉宇间,透出来的诗书。

做胭脂水粉一事,宝玉如此在行,想必是年年春天都要亲自动手的。这一事也被新旧版的电视剧都拍了出来。

87版《红楼梦》里,宝玉一个人在书房,遣开丫头,避过姐姐妹妹,桌上放着细竹篮子,里面是新摘的桃花瓣。他把花瓣放进大理石臼里捣着,他捣得认真,探春看得专注,宝玉说,不独桃花,四季花卉,凡是红色的都可以。

宝玉对林妹妹切切嘱咐,好妹妹,等我下学再吃晚饭,和那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制。

本来就是做过的,曹公却没有正面来写。我痴情入戏,他却恩怨随风了。

想来一场花事不寻常,曹公大旨谈情,笔下的女子与花相护相惜,根脉连理。原是不忍,怕那一笔写下去的归宿,只能是断章残卷。

把命运瞬间看到尽头,就是残酷。

就这么恍惚了,好像篱笆上的粉蝶,分明才从眼前过,就忽然不见了,是原本就没有,只是一时出神目倦,还是它静在了那里,收起羽翼,掩盖了斑斓的花纹,和枯枝融为了同色一体。我也辨不清了。

新版的电视剧里画面更精致,美轮美奂,如一场盛大的演出,翠磨、玉碗、药碾、琉璃盏,却有几分制药丸的感觉,花香日暖,她们那般无心地,制出了一枚古难全。

还是要追逐到洪荒。菩提才生,人间初定。

李渔在书里写,妇人本质,唯白最难。

两千多年来,环肥燕瘦,各种妆容,独是以白为美从未变过,牢牢地奠定了审美的基础,以粉敷面便也成了最基础的化妆方式,《博物志》中记载:“纣烧铅作粉,谓之胡粉,即铅粉也。”铅粉有很好的附着性,也不易黏结,但是对人的身体却是有害的。

然而铅粉也不是最早的美白剂,比之还早的应该是米粉,《说文解字》里说:“粉,傅(敷)面者也,从米分声。”可见,把米磨成粉,最初就是要用来敷面的。《齐民要术》中有关于这两种粉的详细制作方法,尤其是米粉,虽然麻烦了些,但也不难。

无风尘的好天时,结绳记日,算着时间做出光润细洁的雪白米粉,数月的精心和期待,在指尖缓缓流泻,再枯燥的生活,也耐人停留了。

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擅长吹笙,不喜欢烦琐的宫廷,只喜欢夜深人静时,独自在月下吹奏,她吹的也一定不是寻常的秋水调,应是鹤翔静波,所以引来了九天仙人在云端天际聆听,渐渐生出情愫来,以箫和鸣,新曲渐成。

他说他叫萧史,是天上的神仙,应曲而来,求之以妻,愿笙箫常绕。婚后,萧史教弄玉吹箫,他们隐居华山,合奏时,常引凤凰于飞。后来双双乘龙飞升,远离了人间。

除了留下乘龙快婿的美谈,据说还有一张美白的方子。

弄玉的容貌品德原已是俱佳,萧史为了让她美白如玉无瑕,烧了水银粉敷面,其白如雪,便有了个好听的名字,“飞雪丹”。

水银也是有毒性的,难怪那么早就有红颜薄命的说法,若天天这般粉饰,想也是难见美人白头了。

战国的张仪向楚王介绍晋国的美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见之者以为神。那么能言的张仪,也只用四个字就把楚王说得心生爱慕了,白粉敷面,青黛画眉,便像神仙下了凡。

于是肤色要白这件事,就成了头等大事,地位从未动摇。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不是随意落笔,而是尽可能地广泛阅读和查找,然后用心思考,倾情写作,花费了大量心血,并不时进射出思想的火花。当然,由于经历、阅历和知识面的局限,她对中国现当代史尚未来得及系统研究,对文化名人的经历了解得还不够全面,无疑影响了某些文章的深度和厚度。但是,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在一个基本为零的起点上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十分难得与可贵的,没有一份对文化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从《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的压卷之作——《论大变局时代与向阳湖文化的内在联系》,也足可以看出小女子独立的研究已渐人佳境。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
  •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本书收录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有“鲁班的故事”、“华佗拜师的故事”、“天文学家张钰哲”、“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近代科学之祖——伽利略”、“发明避雷针的人”等。
热门推荐
  • 沧澜:流凰

    沧澜:流凰

    你会陪我多久?”一天,她问他。“和我的生命一样久。”他如是回答。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我生命的尽头。青华大陆,强国林立;修仙世界,自成两道。浩劫来临,人人自危,上古十大神器,接连出世,乱世之中,谁能用手中之剑守护一方清净……
  • 最强猎魔人

    最强猎魔人

    中原大陆,太古元年,妖魔横行。神刑司为了聚集民间力量除魔卫道,特设猎魔令,作为民间猎魔人的身份象征。猎魔一事不但可以为民除害,更能够获得丰厚的奖金。一时间猎魔人便成了人们向往的职业。少年唐一立志要成为出色的猎魔人,除魔卫道,维护人间正义。然而猎魔人之路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单纯。是人是魔谁能分,手持利剑斩妖魔。少年成王曲折路,天才绝非池中物。
  • 天逆之神战

    天逆之神战

    在这弱肉强食的异界大陆上,两个凭空出现的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他们身上那令人们莫名恐惧的王者霸气究竟从何而来?他们那深邃的眼眸里又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男孩手上那个神秘的手镯又从何而来?
  • 另类大主播

    另类大主播

    别人穿越拍戏,写小说,唱歌,而他……
  • 冷少过招:错惹大律师

    冷少过招:错惹大律师

    一场算计,她和他共度一宵,本以为意外后便雁过无痕,不想六年后,一次擦肩而过,一场暗杀,让他再难对她放手。而她却是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一个是国际知名的大律师,另一个是跨国集团年轻的CEO,他这正牌老爸又该如何力挽狂澜,获得宝宝们的心?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孩子是第二位的

    孩子是第二位的

    Addons Wu博士是一位深深为他三个卓越的孩子(分别毕业于剑桥、麻省理工、哈佛)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父亲。跟其他家庭一样,Addons和他的太太也经历了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乐趣、压力。Addons的职业生涯让他接触到全球的不同文化。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但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一些基本的原理是跨越国界、适用于世界各地的。在本书中,Addons和读者分享了他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体验、智慧和领悟。
  • 完美道父

    完美道父

    老外光明正大把教堂开到咱华夏大地上,本道身为“太一道”第十二代掌门,不开个道堂和他们对搞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想把皮鞋擦亮吗?想提升睡眠质量吗?想自首又不敢去公安局吗?请去对面教堂!想要资金周转……啊呸呸呸!想要做个有信仰有梦想的新新青年吗?想要做捍卫地球和平的超级英雄蜘蛛蝙蝠钢铁奥特曼侠吗?想要穿着道袍开着大奔引来百分百的回头率吗?(什么?你说现在大奔满大街?我说的重点是道袍!)想要修炼道法飞升成仙长生不死吗?那就来我家道堂吧!凭什么隔壁教堂的蓝精灵是神父我就是弱爆了的道长?请叫我道父!别在我面前装大爷,《道德经》在手,我就是你们的老子!——————————入教前请确认节操槽满值,请勿携带舒肤佳、凡士林、青瓜茄子等违禁物品,谢谢合作。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上)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是微软人给年轻人的职场奋斗说明书!告诉你职场精英是如何炼成的!改变青年人的自信励志经典,为新手打开职场之门,为老人解决职场困惑,帮助你找到成功法则的奋斗说明书。在思维和方法论上强大自己,改变原地踏步的人生,掌控未来的职业命运。善用你的人生,把自己推向成功耀眼的人生舞台。基于年轻人的职业现景,着眼于未来,结合现实状况,策划了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