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2100000023

第23章 别墨派的哲学主张(4)

“推”(归纳)的细则

自密尔以来,归纳的研究法,大概分为五种:

(一)求同(二)求异(三)同异交得(四)求余(五)共变

这五术,其实只有同异两件。“求余”便是“求异”,“共变”也就是“同异交得”的一种。《墨辩》论归纳法,只有(一)同、(二)异、(三)同异交得三法。

(甲)同《经上》说:“同异,而俱于之一也”(之同“是”)。此言观察的诸例,虽有异体,却都有相同的一点。寻得这一点,便是求同。

(乙)异《墨辩》没有异的界定。我们可依上文“同”的界定,替他补上一条道:“异,同而俱于是二也。”所观察的诸例,虽属相同,但有一点或几点却不相同。求得这些不同之点,便是求异法。

(丙)同异交得《经上》云:“同异交得知有无。”这是参用同异两术以求知有无的方法。物的“同异有无”很不容易知道,需要参用同异两种才可不致走入迷途。《经上》说:

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宜止,因以别道。

《说》曰:法取同,观巧转。法取彼择此,问故观宜。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与以人之有爱于人,有不爱于人,止爱(于)人:是孰宜?止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者而问之。

《经说下》云:

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

这两段都说该用“否定的例子”(不然者)来纠正推论的错误。例如人说“共和政体但适用于小国,不适用于大国”,又举瑞士法兰西……为证。我们该问“你老先生为什么不举美国呢?”这里面便含有“同异交得”的法子。《经下》又说:

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说》曰:狂举。牛马虽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这非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无有。

曰牛之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

“偏有偏无有”的偏字,当作遍字。《易经·益卦·上九象》曰:“莫益之,偏辞也。”孟喜本作“遍辞也”,可见遍偏两字古相通用。

这一段说的“遍有遍无有”,即是因明学说的“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如齿,如尾,是牛马所同有,故不能用作牛马的“差德”。今说“牛有角,马无角”,是举出“牛遍有,马遍无有”的差德了。这种差德,在定义和科学的分类上,都极重要。其实只是一个“同异交得”的法子。

以上说《墨辩》论“辩”的方法。《小取篇》还有论各种论辩的许多谬误,现今不能细讲了。

《墨辩》概念

《墨辩》六篇乃是中国古代第一奇书,里面除了论“知”、论“辩”的许多材料之外,还有无数有价值的材料。今把这些材料分类约举如下:

(一)论算学。如“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诸条。

(二)论形学(几何)。如“平,同高也”;“中,同长也”;“圆,一中同长也”;“方,柱隅四欢也”诸条。

(三)论光学。如“二,临鉴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说在寡区”;“景之大小,说在地缶远近”诸条。

(四)论力学,如“力,形之所以奋也”;“力,重之谓,下与重奋也”诸条。

(五)论心理学。如“生,形与知处也”;“卧,知无知也”;“梦,卧而以为然也”诸条。

(六)认人生哲学。如“仁,体爱也”;“义,利也”;“礼,敬也”;“孝,利亲也”;“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诸条。

(七)论政治学。如“君,臣萌(同氓)通约也”;“功,利民也”;“罪,犯禁也”诸条。

(八)论经济学。如“买无贵,说在反其贾”。

《说》曰:“买,刀粜相为贾。刀轻则粜不贵,刀重则粜不易。王刀无变,粜有变。岁变粜则岁变刀。”又说“贾宜则雠,说在尽”。《说》曰:“贾,尽也者,尽去其(所)以不雠也。其所以不雠去,则雠,正贾也。”这都是中国古经济学最精彩的学说。

以上八类,不过略举大概,以表示《墨辩》内容的丰富。

如今且说墨家名学的价值。依我看来,墨家的名学在世界的名学史上,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虽然从形式上来说,自然远不如印度的因明和欧洲逻辑,但这是因为印度和欧洲的“逻辑形式”都经过千余年的补充工作,故有严密繁复的形式。墨家的名学前后的历史大概至多不出二百年,二千年来久成绝学,怪不得它不会有发达的形式了。

平心而论,墨家名学所有形式上的缺陷,未必就是它的弱点,未必不是它的长处。印度的因明学,自陈那以后,改古代的五分作法为三支,形式上似乎更严密了;其实古代的五分作法还带有归纳的方法,三支便差不多全是演绎法,把归纳的精神都失掉了。

古代的“九句因”,很有道理;后来形式更繁琐,于是宗有九千二百余过,因有百十七过,喻有八十四过,名为精密,其实是大退步了。欧洲中古的学者,没有创造的本领,只能把古希腊的形式论理演为种种详式。形式越繁,离亚里士多德的本意越远了。

墨家的名学虽然不重形式,却能把推论的一切根本观念,如“故”的观念,“法”的观念,“类”的观念,“辩”的方法,都说得很明白透彻。有基本的学理,却没有累赘的形式。这是第一长处。

印度、希腊的名学多偏重演绎,墨家的名学却能把演绎归纳一样看重。《小取篇》说“推”一段及论归纳的四种谬误一段,近代名学书也不过如此说法。墨家因深知归纳法的用处,故有“同异之辩”,故能成一科学的学派。这是第二长处。

再说墨家名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儒家极重名,以为正名便可以正百物了。当时的个人主义一派,如杨朱之流,以为只有个体的事物,没有公共的名称:“名无实,实无名,名者伪而已矣。”这两派绝对相反:儒家的正名论,老子、杨朱的无名论,都是极端派。

“别墨”于两种极端派之间,别寻出一种执中的名学。他们不问名是否有实,实是否有名。他们单提出名与实在名学上的作用。故说:“所谓,实也;所以谓,名也。”实只是“主词”,名只是“表词”,都只有名学上的作用,不成为“本体学”(本体学,谕万物本体的性质与存在诸问题)的问题了。(别墨以前的实,乃是西洋哲学所谓Substance,名即所谓Universals,皆有本体学的问题,故有“有名”、“无名”之争)。这是墨家名学的第一种贡献。

中国的学派只有“别墨”这一派研究物的所以然之故。根据同异有无的道理,设为效、辟、侔、援、推各种方法。墨家名学的方法,不但可为论辩之用,实有科学的精神,可算得“科学的方法”。

试看《墨辩》所记各种科学的议论,可以想见这种科学的应用方法。这是墨家名学的第二种贡献。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作许多实地试验。这是真正科学的精神,是墨学的第三种贡献。墨家名学论“法”的观念,上承儒家“象”的观念,下开法家“法”的观念(看下文第十二篇)。这是墨家名学的第四种贡献。

总而言之,古代哲学的方法论,莫如墨家的严密,墨子的实用主义和三表法,已是极重要的方法论(详见第六篇)。后来的墨者论“辩”的各法,比墨子更为精密,更为完全。

从此以后,无论哪一派的哲学,都受这种方法论的影响。荀子的《正名篇》虽攻击当时的辩者,其实全是墨学的影响。孟子虽大骂墨家,但他书中论方法的各条(如《离娄篇》首章及“博学而详说之”,“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诸章),无一不显示出墨学的影响。庄子的名学,也是墨家辩者的反映。至于惠施公孙龙一般人,都是直接的墨者,更不用说了(详见下章)。

第四章 惠施的时空论

一、惠施略传

惠施曾相梁惠王。梁惠王死时,惠施还在(《战国策》),惠王死在公元前319年。又据《吕氏春秋》齐梁会于徐州,相推为王,乃是惠施的政策。徐州之会在公元前334年。

据此看来,惠施活动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80年与前300年之间。《庄子·天下篇》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又说有一个人叫作黄缭的,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和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只可惜那五车的书和那“万物说”,都失掉了,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他的几条残缺不完的学说。

二、惠施“历物之意”

惠施的学说,如今所传,尽在《庄子·天下篇》中。原文是:

惠施……历物之意(《释文》曰,历古历字,……分别历说之)。曰: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孙诒让曰:卑与比通,《广雅·释诂》曰:比,近也)。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三、十事的解说

这十事的解说,自古以来,也不知共有多少种。

依我个人的意思看来,这十事只是“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一个大主义前九条是九种辩证,后一条是全篇的论断。前九条可依章太炎的《明见》篇,分为三组:

第一组,论一切“空间”的分割区别,都非实有。(一)(二)(三)(六)(七)(八)(九)

第二组,论一切“时间”的分割区别,都非实有。(一)(四)(七)

第三组,论一切同异都非绝对的。(五)

三组的论断:“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第一,论“空间”一切分割区别都非实有“空间”古人都叫做“宇”,《尸子》及《淮南子》注都说“上下四方”是宇。《经上》说:

宇,弥异所也。《经说》曰:宇,冡东西南北。

“宇”与“所”有别。“东方”“西南角”“这里”“那里”都是“所”。“所”只是“宇”的一部分。弥满上下四方,总名为“宇”。故说“宇蒙东西南北”。宇是无穷无极,没有间断,不可分析的。

所以惠施说:“其大无外,谓之大一。”此是“宇”的总体。但是平常人都把“宇”分成种种单位,如东方、西方、一分、一厘、一毫、一忽之类,故惠施又说:“其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是“所”,都是“宇”的一部分。其实分到极小的单位(小一)。还只是这个“宇”。所以惠施又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分割“空间”到了一线,线又割成点,是“无厚不可积”了,却还是这“其大无外”的“宇”的一部分。所以那“无厚不可积”的和那“其大千里”的,只是一物,只是那无穷无极,不可割断的“空间”。

《墨辩》又说:

宇或徙(或即域宇)。《经说》曰:宇,南北在旦,有(同又)在莫。宇徙久。

或,过名也。说在实。《经说》曰:“或,知是之非此也,有(同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

这两段说“宇”是动移不歇的。《经上》说:“动,或徙也。”域徙为动,故“宇或徙”是说地动。我们依着指南针定南北东西,却不知道“空间”是时刻移动的。早晨的南北,已不是晚间的南北了。我们却只叫“南北”,这实是“过而以已为然”,不过是为实际上的便利,其实都不是客观的实在区别。

当时的学者,不但知道地球是动的,并且知道地球是圆的。如《周髀算经》(此是晚周的书,不是周初的书)说:“日运行处极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极东,东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极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极西,西方日中,东方夜半。”

这虽说太阳动而地球不动,但似含有地圆的道理。又如《大戴礼记·天员篇》(此篇不是曾子的书,当是秦汉人造出来的),辩“天圆地方”之说,说:“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这分明是说地球是圆的。

惠施论空间,似乎含有地球是圆和地球转动的道理,如说:“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燕在北,越在南。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无论哪一点,无论是北国之北,南国之南,都可说是中央。

又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因为地圆,所以南方可以说有穷,可以说无穷。南方无穷,是地的真形;南方有穷,是实际上的假定。又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更明显了。地球圆旋转,故上面有天,下面还有天;上面有泽,下面还有山。又如“今日适越而昔来”,即是《周髀算经》所说“东方日中,西方夜半;西方日中,东方夜半”的道理。我今天晚上到越,在四川西部的人便要说我“昨天”到越了。

如此看来,可见一切空间的区别,都不过是我们为实际上的便利起的种种区别,其实都不是实有的区别,认真说来,只有一个无穷无极不可分断的“宇”。

那“连环可解也”一条,也是此理。《战略策》记秦王把一套玉连环送与齐国的王后请她解开,王后用铁锤一敲,连环就碎了,叫人答覆秦王说连环已解了。

这种解连环的方法,很有哲学的意义。所以连环解与不解,与“南方无穷而有穷”同一意思。

以上说“空间”一切区别完了。

第二,论“时间”一切分割区别都非实有。“时间”(Time)古人或叫做“宙”,或叫做“久”。《尸子》与《淮南子》注都说“古往今来”是“宙”。

《经上》说:

久,弥异时也。

《经说》曰:久,合古今旦莫。

同类推荐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热门推荐
  • 不及天下

    不及天下

    天下为局命为盘,人为棋王朝沉浮不过回眸一刻乱世飘摇不过万劫其一他指尖点重重若千钧这一步,天下不及
  • 寒刺

    寒刺

    “凝水成冰,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利用”——保罗·斯科特于是,原本拥有废物水属性斗气的萧云,被保罗丢进了冰原,开始了属于他的一段传奇之旅。※※※※※一头白发,一双绿眸,一枚耳钉,一段仇恨,一个秘密。这是一介铁匠,一名刺客,不一样的故事。(新人新书,新的开始,需要诸位看官的鼎力支持、投票和收藏!)书已签约,请放心阅读,另求点推荐票~!
  • 蚀心醉爱,薄情总裁画地为牢

    蚀心醉爱,薄情总裁画地为牢

    【已完结】不经意的邂逅,让刚出大学校园的女孩,结识了冷漠却俊美异常的年轻男子。在炎炎盛夏,展开了一场平凡而又浪漫的恋情……剧情一:“晚上陪我去见个客户!”某女贼贼地笑着。“我不出卖“色”字相。”某男咬牙切齿地晲视了眼这个无良女!剧情二:“我的老公,可是要上的厅堂,下的厨房,进的卧房!”某女高昂着小脖子喧嚣着。“你可以检验一下……”某男坏坏地逗笑着。原本只是一场普通男女的爱恋,却被年轻男子身后,惊人的身世背景打破。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相爱入骨的两个人,他们的爱情道路会出现怎样的波折?本文百分百暖文,穿插小虐怡情,看过梓紫月文的亲们会知道,坑品绝对保证。
  • 倾城王爷可怜妃

    倾城王爷可怜妃

    连心,落入银亦时空成为连相的女儿。上官云清,绝色倾国、残忍无情的岚衾王。利益的争夺,爱与恨的纠缠,他们两人将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这是一场爱与被爱的较量。
  • 木灵君王

    木灵君王

    新世纪大好男儿,因为得罪黑道势力,结果被害身亡。重生异世的他顿然大悟生存的本质——强者生存。奈何,陌生的世界,阴暗得人心。身为帝国皇子,却无心争权夺利,心中唯一的小小目的——活下去。皇家学院因为他的人品差而把他拒之门外,云梦大泽修炼中的厮杀,世俗界的争风吃醋,以及神秘莫测的修炼世界----修界。………………………………………………………………功法境界:筑基,雕花,点缀,温神,九重,虚魂,凝炼,鬼门,破穹。****************收藏,推荐******************群号:94391666
  •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高中版)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高中版)

    本套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具体礼仪知识的学习做出了明确划分。在阐述礼仪要点的同时,还详细说明了具体行为动作的细节和禁忌。语言通俗,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体内容主要分个人礼仪和公共礼仪两大部分。个人礼仪方面要求理解礼仪的深层意义和实用价值,重点在于仪容仪表礼仪和谈吐礼仪等的学习。公共礼仪的学习重点是面向社会、与人沟通时的一些礼仪规范,如介绍、自我介绍,握手等。还有一些特殊场合、公共场合的礼仪要求,如演讲、辩论,参观、旅游,迎接外宾等。
  • 为爱成魔:紫晶芙蓉

    为爱成魔:紫晶芙蓉

    无情无心的紫晶芙蓉,得到了一颗有情之心,化身人形,投身漫漫红尘,一切的起源从这里开始为了她,伊离毅然魔化自己的良善之心,只为能让她化身人形。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着她的身影,一次次的失望中,他的魔心越来越盛。
  • 诡面天后

    诡面天后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容貌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为了上位,娱乐圈的女明星们无所不用其极,整容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2011年底二叔接待了一名刚刚出道的女明星,也让我见识了二叔帮人“改头换面”的能耐。从那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易容术中蕴藏着难以窥测的深意,而且凶险异常。更可怕的是,那次“手术”之后,一系列变故接踵而来:皮肤上诡异的红斑、楼道里断断续续的脚步声、仓库中经久不灭的灯笼,还有碎了脑袋的尸体和阴魂不散的无脸男子,所有的一切,将我引入一段古老的传说之中……
  • 龙虎风云王

    龙虎风云王

    天地本无极,混沌开阴阳。浩瀚岁月前的一次大战之后,高贵的仙之子流落凡尘。无尽岁月之后他出现在了一个普通的家族之中,开始了他注定不平凡的一生。百族林立,群雄并起,无数的强者,浩瀚的烟云。看仙之子如何劈波斩棘,战胜无数强敌,最终站在天地之间,重现仙的荣光!
  • 校草的伪装小甜心

    校草的伪装小甜心

    因为一些利益而毁掉一个美满的家庭,使幼小的孩子失去幸福。当女王强势归来,仇人的噩梦也随着而来;当爱情来临时,看女王如何惨斗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