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300000006

第6章 吃元宵的传说与历史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呢?那还要从吃元宵的美丽传说和悠久历史说起,其间蕴含着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而有趣的。

(一)吃元宵的传说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的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上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为此,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吃元宵的历史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儿,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食,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如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有这样的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在唐宋时,就出现了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油锤。

在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中,即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呢?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策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

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广东一省,便有番属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可谓唐宋食风的犹存。

唐朝的元宵节食的是面蚕。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说道:

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

到了宋代,民间就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

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南宋时期,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

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其制法是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儿,洒水滚成,如核桃大,这就是江南各地所称的汤圆。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早在康熙年间即为朝野所传闻。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八宝元宵曾有这样的诗句:“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

马思远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写道:

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同类推荐
  • 歧亭古镇杏花村

    歧亭古镇杏花村

    “杏花村”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歧亭镇杏花村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本书是一部介绍麻城市歧亭古镇杏花村风土文化的书籍。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根源何在。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热门推荐
  •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很多孩子却并不快乐,甚至越教孩子问题越多。孩子和家长在教育当中都面临迷失的危机,特别是家长对孩子不恰当的指导,使其承担过多的责任,而对责任不能胜任则加深了家长的自我评价的降低和教养焦虑的增加,陷入恶性循环。问题出现在哪里?本书作者认为,养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发现自我、发现孩子的过程,但有些父母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结果自己焦虑,孩子也得不到健康的成长。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幼教经验和心理咨询的经验,向年轻父母们讲解一些新时代中国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以及“孩子们最重要,父母却不知道”的问题。
  •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戒不掉的毒

    EXO戒不掉的毒

    两年前,她怀恨离开,她什么也没有带走,只带走了一个巴掌和一颗心。两年里,她完成了父母生前的愿望,她,戴上了胜利者的桂冠。两年里,她曾经的白裙子变成了黑色的长裙。两年里,她成为了杀人去不眨眼的女特工。两年里,她与LZ组织达成契约,从18岁到20岁,整整两年,她成为了商业界的奇才,LZ的精英。两年后,她王者归来,可当年的掠夺者一步步逼近,但对不起,她没那么脆弱了...在那个夏天,他们相识。在那个夏天,他们相爱。在那个夏天,他们破裂。在那个夏天,他们分手。直到现在,他们只能感叹,时光来的快,走的也快。直到现在,他们只能感叹,我真的好想回到那个初夏,牵着你的手看落霞。可惜啊,她走了。可惜啊,他离了。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鼎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

    鼎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都之狼

    东都之狼

    穿越回到了唐朝晚年,唐玄宗时,成为天策府将士,看他如何让大唐度过安史之乱,成就不朽大唐魂
  • 迷失蔷薇:霜华暗泽

    迷失蔷薇:霜华暗泽

    现代正义化身的女警察穿越古代竟成为超级神偷!神偷也是有原则的:偷财偷心不偷人。横行江湖谁与争锋?不过,就算她不拈花惹草也无法摆脱被逼相亲的命运。家里剩男太多?没关系,神偷也可做红娘。沈雨泽:既然你偷了我的心,那为什么不再去偷我人?墨夷闻霜:你见过那个贼,偷人的?逃都不方便。沈雨泽:采花贼。
  • 守宫砂

    守宫砂

    《守宫砂》,明清通俗小说,属传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120回,正如作者序中所言“稗史”“助正史之不足”,讲述明武宗时的英雄豪杰和忠奸贤良事。
  •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发挥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

    两段感情,一个是初恋,一个是现在深爱的男人,可是现在这个深爱的男人总是躲避她,赵雯在这一系列冷淡感情中,是否还能坚持自己最初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