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300000007

第7章 元宵的制作和食用

我国人民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各国各地对元宵的制作方法,不尽相同,叫法也不一样。但是食用元宵们的文化内涵确实是一致的。

(一)元宵的制作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黏高粱面、黄米面和包谷面。馅儿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儿,可以做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元宵的制作方法,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有大似核桃的,也有小似黄豆的。

元宵的吃法有几种。

一是煮元宵。煮元宵时要多放些水,水烧开后将火调小,见水面有轻微的滚动时,便可将元宵下到锅里,文火煮十分钟后,松软了即可起锅食用。

二是炸元宵。先把元宵煮熟,凉凉,然后再炸,这样不会炸崩了皮,同时也省油。如果炸生元宵,最好先放在鸡蛋清里滚一下,再放到油锅里炸,这样既安全,又能使炸出的元宵带有鸡蛋味。炸元宵时,需不断地翻动,以免炸得不均匀。

三是元宵改制汤圆。把买来的元宵掰开,取出馅,再将掰碎的元宵皮掺点水和成面,把取出的馅一个个地用面包上,揉圆。这样改制的元宵,容易煮,吃起来黏软可口,很像南方的汤圆。

上海人将元宵称作汤圆或圆子、团子。是用糯米粉搓成球状,再包上甜馅儿或肉馅儿。在上海所属的县、区农村中,还有一种荠菜圆子,别有风味。上海松江县元宵节做的糯米团子,有汤煮和蒸制两种,汤煮的大都是鲜肉馅儿或糖馅儿;蒸制的多为素馅儿。荠菜以外还有萝卜丝、百果、芝麻等馅儿料。

而无锡人在元宵节的早晨吃荠菜、糯米糕或汤圆,中午吃春卷,晚上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天茶馆里泡茶,惯例要加进青橄榄,俗称“吃橄榄茶”,又称“吃元宝茶”。橄榄象征元宝,寓意发财得福。

元宵吃起来美味可口,其外形浑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吉祥。

(二)各地元宵节汤圆特点

元宵节吃元宵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全国各地有不少驰名的风味汤圆元宵。

在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作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

四川心肺汤圆,是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长沙姐妹汤圆,是长沙一家餐馆的著名风味小吃,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长沙姐妹汤圆做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上海擂沙汤圆,是上海著名的小吃。其做法是以大红袍赤豆煮熟磨细,将带馅汤圆煮熟,外滚豆沙而成,其特点是形美色艳,豆香宜人。

宁波猪油汤圆,是以精白水磨糯米粉为皮,用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

苏州五色汤圆,是苏州吴门米粉店所做,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五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

山东芝麻枣泥汤圆,其做法是先将大红枣煮熟去核擦泥,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两者加白细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成炒面,将煮熟的小汤圆在炒面中滚一圈即可,吃时油润绵软。

广东四式汤圆,其作法是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四种味道各异。

此外,北京的奶油元宵、天津的蜜馅元宵、上海的酒酿汤圆和乔家栅鲜汤圆、重庆的山城小汤圆、泉州的八味汤圆、广西的龙眼汤圆、安庆的韦安港汤圆、台湾的菜肉汤圆等,也都是驰名南北的风味汤圆。

(三)元宵节其它饮食习俗

元宵节除了吃元宵外,在一些地区还有其它的应节食品。

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在浙江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此外,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同类推荐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冬青书屋文存

    冬青书屋文存

    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丰富精彩,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国古代经曲《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吃饭问题,从来就是社会和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的饮食观念,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民间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发展的象征。
热门推荐
  • 惹火小王妃:王爷,请温柔

    惹火小王妃:王爷,请温柔

    “王,王爷!小的是男人!”某女蜷缩在床脚瑟瑟发抖。“嗯,本王知道啊!某男坏笑着,继续手中的动作。某女咬牙,紧紧的拽住自己最后一件衣衫:”王爷,小的,小的还没长大啊!“看着我是祖国花朵的份上你就放过我吧!”“那又怎样?”某男轻笑着,扯掉了她单薄的衣衫……
  • 凰女倾世:冷血狼王请下跪

    凰女倾世:冷血狼王请下跪

    女主穿越成了女尊国皇太女,不错不错,有权有势有美男啊!什么?竟然是废材体质,无法习武。好不容易看中一美男,竟然是个雪狼,太悲催了有没有......抓住美男一只,某女邪笑:“记住,你已经是我的人了,你可要为我守身如玉哦,要是不听话,我可是要退货的。”美男错愕地张了张嘴,“你,你说反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世界之主

    大世界之主

    苍生为恶,诸天不公,该当如何……“这个世界,我不喜欢,那便毁了。”一声无力的叹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魔乱乾坤

    魔乱乾坤

    神与魔在大陆的尽头决裂,在数千年的战斗中,魔神一直处于下风。丧心病狂的魔神屠灭亿万生灵打造了叫作修罗的战斗机器,局势改变了,神族飘往神界退出了世界的支配权,魔族被自己制造的杀器打入地底的深渊。真正的结局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天地间只有一个叫修罗的神孤独伫立在世界尽头……万年后,深渊里走出的魔族少年重返大陆,他的来去无人可知,但一个魔鬼的纪元来了……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
  • EXO之迷藏

    EXO之迷藏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轨迹,不管远行至何处,终会折回。在旅途中没有姓名的,我们周遭的是路人甲,路人乙。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不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 大叔,么么哒

    大叔,么么哒

    世界上有比江寄白更不解风情的男朋友吗?机场初遇,他问:“小朋友,难道你练过无影脚?”再度重逢,他说:“你这小姑娘,长得挺漂亮,就是智商有点让人着急。”当影视公司实习生兼精分女的尤念一不小心招惹到了这位毒舌又小气的大叔,这“悲剧”的人生该如何逆袭?尤念觉得,自己惹不起总能躲得起,可为什么他总是在她狼狈的时候出现?在她每次险些出事的时候伸出援手?却又偏偏不肯对她表白?她写着剧中人的悲欢离合,却讲不出自己的故事。也许,真的要到落幕时她才发现,原来,她的“大白”一直都在身边。
  • 重生大异端

    重生大异端

    在救赎的原野上,黑发亚瑟,红发J,白发教皇……,思想像蝴蝶翅膀上的飓风,改变着每个人的命运。
  • 庶女传

    庶女传

    前世,她协夫夺位步步荣华,不想被人陷害饮恨而亡。今生,她惊艳重生步步为营,誓要负心人血债血偿!
  • 炼魂法则

    炼魂法则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陈暮就被两个残疾师父不停灌输着斗气,可倒霉的他偏偏就凝聚不出一丝斗气。直到有一天,神邸先知降临在这座乌邦小城,揭露了一个寓言:“有些人注定不是一个斗气强者,而是……而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