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1800000013

第13章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五十年(13)

2.模式症结。即行政模式的固有缺陷。行政模式即由行政体制决定的基本行政方式,是行政体制的行为表现或动态格局,源于计划体制的行政体制要求以政府为中心,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实行严格、统一的管理:把各项发展目标转变成一系列层层分解、配置落实的计划指标,统一组织指挥,统一安排调拨,统一分配资源;将不管是否能够管好的所有事务一律纳入公共管理之下,只讲增大管辖,不讲效果如何,实际却是“贪多嚼不烂”;只需对计划负责,不需发挥真正的主观能动作用;只讲加大投入以完成指标和任务,而不计成本效用,无需考虑各种资源、尤其是财政的消耗;只需对上级负责、使上级满意,而不顾群众反映,无须对社会负责、使公众满意;为了完成庞大杂乱的事务,机构和人员均会通过不断讨价还价来维护和发展自身的职能职权与地位影响、实现自身的持续扩张;在管理中无需其他主体如企业、社会的积极参与,只需企业和社会自觉地当好计划的部分执行者或执行辅助者。于是,机构问题就出来了,并变得日益严重:事务和计划越来越大,机构和人员越来越多,政府的效能越来越差,什么都想管、却什么都管不好,穷于应付,无心开拓。这种做法就是“争权利、不负责”的传统行政模式。——它以“大政府、小社会”为目标模式,以“大统制、小服务”为行为模式,与精简、效能的原则相违背,不断产生和恶化机构问题。

3.利益症结。主要是争吃财政饭和企业饭的病态利益关系。公共部门都争吃财政饭,其中的行政机构还争吃企业饭——紧抓企业不放,长期政企不分。财政饭好吃,就在于没有风险,各种机构和人员争相前来“就餐”。计划体制下如此,市场体制下也如此,特别在下岗情况加重时更是如此。这些构成了机构问题的症结核心。此核不破,余结难解。

在计划体制下,机构人员越多,争得的财政份额就越大,给领导带来的满足感也越大。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公共生活中的一条错误铁律,至今有效,误导机构和人员的心理行为,以巨大魔力使机构问题持续和成倍地扩大。行政机构除开有自己的财政利益外,还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在即企业。专业经济行政部门掌握了整个行业的企业管理权,而且还直接充当大中型企业的“婆婆”;一直死抓住企业不放,并以此为理由“加强管理”、扩展机构;放弃对企业“行政”,就等于放弃自身特殊而重大的利益,更等于放弃自己的生存权。真是事事处处利害攸关。地方更有自己的利益,不仅要扩大机构和人员以便多些力量、大些声音去维护和扩大自身的财政利益,而且还紧抓企业及其它资源,为此甚至要和中央分庭抗礼。

总之,这些利益角色不在乎财政压力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只盯住自身利益进行公共生活,千方百计争取和扩大享受公共利益的机会而阻挠或反对机构改革,尤其在政企分开问题上就显得更加富有“抗改革性”。这使机构问题总卡在这里,治不了、还反弹,甚至越出中央范围和行政领域,成为全国性、全社会性的大问题。可以说,利益症结是“韭菜”的根。

4.观念症结。即对机构问题有糊涂的认识,对机构改革有逆反抵触的情绪,观念上总转不过弯来。一方面弄不清政府到底该管什么,总是凭计划体制的印象极力赞许和维护传统行政模式,强调什么都要管才是好政府好公仆;这使政府职能和旧的体制总是难以转变。另一方面耽于根深蒂固的旧的利益顾虑、就业观念和荣誉意识;对于机构改革要拆“庙”减人、要减少或中断不当的财政支出、要将政企彻底分开、要动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均不理解;留恋既得利益、留恋现有格局、怀念老的一套就在“被”改革的当事人心中成为主流状态。于是,机构改革就在这些观念的包围下受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不欢迎、反对甚至化解。尽管有的人也认识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但是一当面对现实时便没有了改革的勇气和心情;或者麻木不仁,甘卧于春天冰山之上;或者无视问题的恶果,决意维护原有的利益格局;等等。这种症结是一种反映在心灵层次上的深层矛盾,是深层的改革阻力。此结不开,改革无力;机构问题将因此而加大反弹的力度和泛滥的广度。

5.综合性症结。即促成机构问题的其他多种因素纠结在一起,给予机构问题以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这主要是:

(1)科学化不足。过去,机构改革事实上已经只等同于行政体制改革或政府机构改革,而且只是对政府机构简单地加加减减;未曾抓住其它机构问题,也未曾同整个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配套起来,科学、全面地进行改革。

(2)法制不健全。机构编制没有法律依据,缺乏硬约束硬保障;机构改革缺乏硬配套硬支持。

这使机构问题在软环境、软约束中可以自由地延续泛滥而不在乎改革与否。

(3)有关领导总会在机构设置和人员增加上开口子;机构问题总能在领导的有所放松中同改革搞回旋,并再度萌发和猛烈扩展,重新形成气候。

(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没有竞争和压力,没有切实保证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行政人员和其他各种干部的素质还有待于大力提高。

以上症结共同构成机构问题的强大根源;未加革除,就会使机构问题永无止息。机构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一定要着眼于铲除机构问题的根源。

三、针对症结,推进改革,根治机构问题

要彻底解决机构问题,就要抓住并革除机构问题症结;同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观念、新标准、新要求,重新规划、设计新的机构蓝图。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就是比较果断切要地解决机构问题的新蓝图。实施这个方案就能极大地解决机构问题。为了把机构改革推向更具体、更深入,此处从更具体的方面进行一些相关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

(一)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体制症结

深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以更大的力度和速度革除旧的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决定的行政体制,并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决定的行政体制。新的经济体制要求,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强调公平的同时特别强调效率;必须摈弃计划体制中高度集中、人为因素太大以及大包大揽、统筹统管等等各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倾向,为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彻底松绑;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及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相信、尊重和发挥市场主体及社会成员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和利用市场机制、市场规律和其他客观规律去组织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行政体制的基础,要求新型行政体制尽快脱颖而出。而新的行政体制要求,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要把一切管不好、管不了的庞杂事务完全交由市场和社会去处理,特别是要把微观经济管理及相应事务完全交由市场主体去处置;让所有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有事可做、有业可就、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此改变“千军万马争皇粮”的趋势;同时,把行政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宏观经济职能上来,集中到政治、社会、文化职能上来;把有限的行政职能和行政客体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科学地确定行政管理范围、行政机构编制和整个行政管理框架;把由此失去行政职能的行政机构、特别是专业经济行政机构及失去事务的行政人员加以裁减,进而给行政机构彻底消肿,真正推进并完成机构改革。

以市场体制为基础的新型行政体制要尽快确立,并完全取代传统行政体制。但是,这要以加快速度推进和完成经济改革为先导为动力,同时使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最紧密地配合,使两者完全同步配套,达到体制上的大顺合,真正消除机构问题的体制症结。这是我们今后需要特别加大力度之处,也是与过去改革加以区别之处。事实上,这两种体制改革本来就应是同步的、一体的,是不能孤立或偏重进行的。否则,改革就根本无法深入而只能是一场无价值的表演,只能是巨大资财的浪费;我们将为此错过重要的机遇,耽误真正的发展。因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脉络相通、关系交织、互为表里;无论如何改革只要一当深入,就都要触及到这种关系;不在这个关系层次上实现突破,就无法对任何一个体制进行纵深的改革,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此处改革的核心或切入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

(二)改变行政模式,消除模式症结

在深入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必然要彻底转变基本的行政方式。行政管理再不能以政府为中心,而要以市场和社会为中心;政府不再充当经济和社会的主宰,而只充当经济和社会的“守夜人”、服务者和“裁判员”;政府不再搞计划指标层层分配和资源配置,而只发挥宏观调控、引导、服务和帮助的作用;政府不再亲自管理企业及其他大量具体事务,而充分培育和利用企业、市场及中介组织以分担并搞好这些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政府不再有自己特殊的目标和需要,而只以高能高效管理好公共事务、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和需要,从过去什么都管向只做市场要求做的事情彻底转变过来,从办社会甚至取代社会向给社会以市场条件下所应有的地位转变过来,从过去贪大求功、不计成本、不负责任向朴素务实、突出成本、强调效率转变过来,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确保职能与机构、机构与人员、活动与消耗、投入与产出都达到最经济、最协调、最科学的程度,创造出一个轻型、精干、高效的政府。

这就是一反传统行政模式的新型行政模式——以“大社会、小政府”为目标模式,以“大服务、小统制”为行为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机构问题的模式症结。此处改革的核心或切入点是实现政企分开,改变行政管理的基本方式。

(三)理顺利益关系,消除利益症结

在明确转变政府职能、确立新型体制和模式的同时,还要切实理顺利益关系。事实上,利益关系既为体制模式所框定,又为体制模式所构成;既是体制模式的主要结果,又是体制模式的根本动力。显然它们是相关联动的。利益关系不同步加以调整、理顺,政府职能就无法转变,政企就无法分开,体制与模式改革就只能停留在皮毛上,而且会越改越乱。理顺利益关系当然要以科学地变革体制模式为前提,但是关键却在于直接改变作为旧体制结果的利益格局,建立更科学的利益分配制度和享有制度,促使利益结构更加合理。在当前的改革中,首先要中断丧失职能基础和事务基础的各种公共机构及其中人员的财政供给(当然不是连人员分流转业的必要费用都予以取消);其次要按市场标准将本应独立自主的企事业单位彻底推向市场和社会,直接减轻由大规模的社会性机构与人员及其带来的财政负担;再次要整顿、精简各种必有机关的机构和人员,由此直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也通过抓管理、促效率、限财额等等办法,确保有限的财政不浪费、且产生最大成效;还有,最关键的是要果断、切实地推进和完成政企分开,要把行政机构手中的所有企业全部交还给企业自己和市场;至于公有资产的管理,决不能成为行政机构充当企业“婆婆”的理由,——事实上现代企业制度已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最后要理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主要是财政分配的关系——这虽然在本质上没有矛盾,但是在具体目标和需要上却常常显得很紧张,为此要充分照顾双方的需要和困难,科学、妥善地处理好这种关系。

(四)结合社会改革,消除机构问题的社会基础

要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就业方式、社会心理、社会组织、分流转业培训及成人教育等等极多方面的社会改革,使之配合并适应于经济改革和行政改革,使所有分流人员增强转业的信心、技能和适应力,使就业门路多样化、就业观念现代化,改变过时的利益观念、地位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保障观念和出路观念等等,极大减弱或改变社会上普遍盯住“吃皇粮”的习惯,极大减少或终止一般社会组织对公共财政的依赖,禁止将“吃皇粮”的事业机构作为机关分流人员的“蓄水池”。这样就可以在深化改革中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减弱震动、提高效率、消除机构问题的基础。

(五)加强科学化法制化建设,实行“四定”,从手段上保证根绝机构问题

机构改革要加强科学化、法制化建设,要实行“四定”:科学设定,即要强调改革的科学性,科学地设定体制模式、机构编制和利益关系;法制固定,即要将科学设定的结果用法律制度加以固定和维护,实现国家机构的组织、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法定化;领导锁定,即要在领导这一层严把机构关,严格按法律制度办事,不松任何口子;监督管定,即要将机构问题始终置于公众的依法监督之下,靠广泛、灵敏的法制监督及时制止机构问题复活。

另外,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和整个干部队伍的建设。这将有力地推动机构问题的解决。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具体努力,就能切实地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就能有力地铲除机构问题的症结,就能科学、有效地治理和防范机构问题;机构问题就有望从此根绝。

(本文作者:国家行政学院、助理研究员)

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顾杰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政府机构的改革,是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确定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逐步到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任务摆在了人们面前。如何正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分析难点、解决难点,是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首先遇到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着的主要难点

难点之一:理论研究难超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底气不足

任何一场社会变革都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为其鸣锣开道、摇旗呐喊,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导。但事实上,在20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和滞后,即未形成特殊的理论研究群体,也未形成有影响的理论派别与模式。因而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因缺乏科学、规范、理性化的理论指导而呈现出一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随意性。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二是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仅集中在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上,对省、市、县、乡几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关注不够、研究不够;三是把适应中央机构改革的原则简单笼统地套用在地方政府机构实践上。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中国人的民生

    中国人的民生

    从阶层和财富的全新视角,观察中国民生,以独到观点深入解析工资、住房、税收、通胀、养老金、福利、保险、生存等中国十大问题。关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经济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作者借鉴西欧国家发展模型,勾画了一幅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民众休闲时光更多的福利社会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蓝图,探寻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良方。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三农” 问题是一个整体, 核心是农民问题, 因为农业是一种产业, 是农民从事的职业; 农村是农民聚居生产生活的社区。所以要解决“ 三农” 问题, 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 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武王

    武王

    新书《大阴阳真经》已发!!……一觉醒来,慕寒灵魂重生在了越国的世族少年身上。一枚神秘的玉坠,让慕寒踏入武道修士的世界!玄奇莫测的奇功秘法、千变万化的稀世道器、纵横天下的万古强者,风华绝代的天之骄女……万千天域,唯武独尊!^^^^^^^^PS:已完本270万字小说《异世药王》,大家可以放心收藏啦^0^
  • 游龙戏唐

    游龙戏唐

    家徒四壁,还遇生死官司,陈子明表示大唐不是那么好混的!公主,我所欲也;权势,我所欲也,谁说不可兼得,陈子明一样都不想放过,为达成目标,陈子明开始了华丽丽的混唐生涯,且看他如何翻云覆雨,笑傲大唐……
  • 苍蓝

    苍蓝

    一个被黄沙掩埋的神秘古国,一个被众神诅咒的千年帝都,一场持续千年的魔鬼交易,一分守护亿万生灵的永久责任,一场泯灭人性的千年阴谋……一个来自神秘之地的异族少女,一个浮于天空的奇鸟国都,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纨绔少年,一个祭献生命的柔肠女子,一个沉睡千年的痴情鲛人……一程旅途,几生爱恨,一场宿命,几世轮回,她能否跨越千年的时光,拾起尘封的记忆,他能否解除千年的魔咒,唤醒沉睡的英灵,他能否克服凶险的旅程,完成身心的蜕变,他们能否历经时空的转换再次邂逅,他们能否破除残酷的禁咒,拯救那个被埋葬的帝国,他们能否挑起沉重的巨担。
  • 植物与海洋

    植物与海洋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宝贝我一直都很爱你

    宝贝我一直都很爱你

    为什么,你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只不过是一个随手被丢弃的人而已呵呵,是么,我倒要看看了
  • 冷酷校草爱上冷酷公主

    冷酷校草爱上冷酷公主

    她们,遭到朋友的背叛,使本来就冰冷的她更是冰山一座。而他们,让她们冰冷已久的心得到了温暖殊不知,黯然的情愫已在他(她)们的心中生长,而他(她)们的爱情故事也就此开始。
  • 公民维权法律好帮手

    公民维权法律好帮手

    本书从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公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难解难纷”,包括:消费者维权问答、房产及物业纠纷问答、家庭 /婚姻纠纷问答、人身伤害维权问答、医疗纠纷问答、最新道路交通法与交通纠纷处理、劳动人事权益与社会保障纠纷处理、保险投保理赔纠纷问答及法律依据、借贷纠纷问答及法律依据、精神赔偿、合同纠纷处理、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官司的常识问题、公民常用法律文书。本书根据公民日常生活需要所编写,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案例说法,用问答的形式解答,通俗易懂,现用现查,适合于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实是公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 凌家兄妹

    凌家兄妹

    依旧是一万多字的短篇书生侥幸成仙,数百年后天道降劫,破劫那人当无生路,受劫自己的去路又在何方。
  • 福哥在晚清

    福哥在晚清

    我是洪天王的亲戚,后来成了女婿,再后来成了天王
  • 你会教孩子吗Ⅱ:情商和智商是培养出来的

    你会教孩子吗Ⅱ:情商和智商是培养出来的

    本书包括孩子品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情商教育和想象思维能力,注意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培养的智商教育两部分,为父母对孩子进行情商,智商的全面培养提供科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