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3800000002

第2章 警示钟:强迫指挥孩子是当前家教中的误区和通病(2)

由于孩子的精神长期受到束缚,心理能量缺乏宣泄的场合和机会,很容易情绪不佳,多愁善感,经常处于郁郁寡欢的状态。这类孩 子往往也缺少人际交往,从而滋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的心态。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偶尔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就会有一种 前所未有的宣泄,从而有意识寻求这种刺激,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成为习惯,形成反社会的模式。

德国教育家斯昔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或接纳知识与技能,还要从人生命深处唤起沉 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教育不仅要从外部施教,而且要开发受教者的内部潜能,这才是成功的 教育。现代教育家始终把“注重学识”排在最后,他们认为,知识内容不断猛增,是传授不完的,所以最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的主体个性 自由成长,唤醒他们自然状态的灵魂,陶冶他们的精神,最终使其个性潜力全面发挥出来,这才是重要的品质。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仅 可充分吸收学识,而且可以创新学识。

培养自主性的前提,是建立孩子的自我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先自由自主起来。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由和自主性的人,通常是那些 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的人。因为没有自我感,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他们只能按照父母,或其他权威者的价 值观来思考和行动。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希望他们生活在自己设想和安排好的环境里。虽然有时候他们也会同意孩子进行自主的选择,但总是用各种 方法命令和指挥孩子进入自己希望的圈圈内。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情感,而且使他们不能自主,并渐渐丢失了自己选择的勇气, 最终变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人。调查发现有86.4%的孩子做出某种选择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这种心理就是情感不独立的表现。因此,在生活 中,一定要把自主的权利,即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权利还给孩子,家长们要牢记这个原则: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首先是一个自主性很 强的人。

一位教育家说过:“人行为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陶行知认为,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人是创造之人。”呼唤出孩子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是他日后有所成就的前提,也是国家与人类进步的根本前提。教师、家长的责任, 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不能再过分控制成长发育中的孩子了。

4.强权压制:教育子女缺乏耐心

在一些家长眼中,好孩子就是个百依百顺的乖孩子。不听话、不服从指挥就不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他们认为:家长对孩子总是拥 有无上的权威,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长这种权威。对付孩子的反抗,父母最惯用的方式就是强权压制。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再那么乖了,身上慢慢地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如对大人的言语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对乃 至反抗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反抗的呢?

父母强权压制是首要的原因,父母强权压制就会使孩子采取别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如学生打架,常是因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最后导致一场不可收拾的结局。有的孩子还会背着父母在外面胡作非为,这也是转移了的反抗形式。

很少有家长能想到,孩子爱说谎的原因竟然是家教过严导致的。父母平时对孩子一点小错也不放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一点错也 不犯吗?恐怕我们成年人也做不到。孩子知道犯了错,惟恐家长惩罚,为避免受到惩罚以说谎骗过家长。他们从偶尔的说谎中获益,这 就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了强化,以后会第二次说谎、第三次说谎,使说谎形成了习惯,再想改就很难了。

一位高三学生述说了这样一件事:

一场精彩的球赛,我看了个开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去复习功课。可刚站起来要离开电视机,就听到母亲没好气地说:“ 你就看球吧!你可别学习,总看球你就能考上大学了!”我一气之下,又坐了下来,一个晚上球赛也没看进去,功课也没复习,光生气 了。

从孩子口气可以看出孩子对母亲的催促着实不满意,他哪里知道母亲说的这句话已经忍耐了多久,而母亲也没有想到儿子舍弃看球 赛已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上述情况就是由于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而造成的。

我的父母总是一心让我成为一个“好孩子”,但是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想走出这种状况。他们总是希望我是完美无缺的,就是要成为好 学生、按时做家务和交友慎重等等。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如果我有个弟弟或者妹妹,我想父母不会对我这样关注的。

从这位独生子女的述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教过于严格必然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压力,这必然引发孩子们的反抗。

青少年的反抗性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现实的不合理现象的不满而产生的。由于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他们有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和评价 能力,对社会中不合理现象凭着直觉和正义感要求公平公正等。这反映了青少年的幼稚性和片面性,他们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看不见 事物的曲折性,这也说明青少年并未完全成熟。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者遇事与孩子共同分析,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尊重他们。同时让孩 子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关爱,父母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谈。这样才能缓和、消除青少年的反抗情绪,使他们心平气和地接受父母提出 的合理要求。

对于孩子已有的不良行为问题,如果一时不能解决,家长一定要耐心地使之缓解,接纳自己的孩子,不要以厌烦、憎恶和轻蔑的态 度强制压服,这样往往容易激化或加剧矛盾,甚至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具有反叛心理,喜欢挑战父母的权 利。其实,这种反叛心理只要引导得当,往往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遗憾的是,我们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点,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与孩 子“较劲”,缺少耐心,强权干涉,高压制服,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家庭矛盾和冲突的爆发。

家长要懂得,严格家教是没有错的,但不能总是一味地压制孩子,其实施加压力的方法有轻有重。我们的话语、说话的方式甚至语 气都会直接给孩子造成压力,父母不要长时间地待在孩子的世界里,一直紧盯着孩子也会对孩子造成压力。

尤其要注意,父母对待孩子,不要像饲养员对待自己喂养的动物一样。有些父母甚至恨不得把笔记本和照相机时刻带在身上,把孩 子的一举一动都完整记录下来,这种对孩子的每个举动都有着强烈的兴趣,虽然他们如此地深爱眷恋自己的孩子,但这种做法显然是不 可取的。

5.棍棒教育:以打骂代替管教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不听从家长指挥时,有些家长往往采用简单的方式,粗暴的方法--以打骂来管教孩子,他们以为这种方式天经 地义,对孩子的成长很有效,但效果真如家长所想的那样吗?

一所小学校里曾以“你的家长打过你吗?”为题,请孩子们认真思考后举手表态,结果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挨过父母的打 。

今天,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生活场景:开完家长会,有的被点名批评的孩子家长恨孩子不争气,准备回家后再好好整治孩子, 有的家长直言不讳地说:“打一顿,就会有长进。”

有的孩子被家长扯着跨出了校门,还没有上路,家长便迫不及待地撒开了气,巴掌不停地打在孩子的身上、头上,嘴里不干不净地 骂着。孩子们吓得缩作一团,含泪不语,目睹的行人都投去了气愤和同情的目光。

父母是爱孩子的,可有很多父母以为打孩子就是一种爱,岂不知,当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通常是把爱变成了恨,孩子成绩差、孩 子不好好学习、孩子不听话、孩子做错了事,诸如此类,父母无法忍受,失望、伤心、愤怒一齐涌上来,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 “气头上”动手打了孩子。在生气的时候,“恨不得把孩子一棍子打死”,真后悔把孩子生下来,打完以后,自己气消了,又为挨了打的 孩子心疼不已。这样的父母,生活中真的不少。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会做错事,而且是经常的,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父母不也经常做错事吗?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 好好学习那是正常的,而且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说不定,其中可能也有你的原因。如果换位想一下呢?孩子不听话,往往有孩子的 道理,父母一定要想办法搞清楚。

还有些父母,不在“气头上”打孩子,他们是为了“教育”而打孩子,他们的观点是:打孩子可以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这可是 大错特错了,当家长打了孩子,别指望因此获得孩子对家长的尊重,因为家长不尊重孩子,孩子对家长也只会产生恐惧和敌意。“打是 亲,骂是爱”,虽然父母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但大多数孩子却难以赞同和信服。

家长们如果认真分析一下,就能看出,其实有些孩子的错误行为是故意的,有目的的。如果孩子的意图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这 时孩子愿意挨打;如果孩子是为了向父母争夺权力,打骂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理屈词穷了,是父母“无能”的表现,从而激起孩子更强 烈的反抗;如果孩子的目的是气你,“挨打”会让他们感到“快意”,因为他们希望把你“气”个半死;而对于要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 “挨打”更让他证明了自己的“无能”.这种情况下打孩子,只有可能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因为孩子的目的达成了。

奉劝那些总时过分指挥孩子、命令孩子的家长,无论如何,打孩子都不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最好选择。

相信很多父母都看过《傅雷家书》,那里有很多话是专为告诫那些过分指挥的父母的。

20世纪60年代,着名学者傅雷在给留学前苏联的儿子傅聪的信中写道:

“儿子,昨晚一上床,我又把你的童年重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你的童年怎么跟我那么相似?”

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就下楼来抓着儿子的头往墙上撞。他的做法 不仅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惟独对你和你 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着你痛 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何打击也没有摧毁了你!”

“孩子,尽管我能够埋葬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我的内疚和悔恨。孩子啊,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和热爱?!”

傅聪收到父亲的信后,立即回信表示已经原谅了父亲的错误,于是傅雷高兴地在第二封信中写道:

同类推荐
  • 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从育儿角度来说,孩子在6岁之前,帮助他们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美国犹太学者席伯格在《犹太人赚钱智慧》一书中便从育儿角度破译了犹太人培养天才的密码。目前,犹太人在美国的人口比例仅占全美国总人口的3.2%,然而在美国大学攻读博士的犹太人,却几乎占全部博士班学生总数的30%!在美国著名的大学中,犹太籍教授竟然占教授总数的30%~50%!纵观犹太人历年来荣获国际公认最具权威的诺贝尔奖人数,竟然占美国全部得奖人数的32%之多,为其他各民族的数十倍。一切的一切,令人不胜惊讶!
  •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本书是一本向广大中国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的实用指导图书。内容包括:父母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保障;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何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品德和情感,为孩子拥有好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础等。
  •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这一点必须明确。为人父母要多给孩子些自信,多些鼓励,少些埋怨;要多些倾听,少些攀比;要多些身教,少些言传;要多些沟通,少些诋毁。每个孩子都是骄傲,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愿天下父母共同努力,满怀爱心、信心、耐心与智慧之心,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而优秀的孩子吧!
  •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情商是情感商数的简称,也称EQ。情商也反映人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
  • 生活必备丛书: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生活必备丛书: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只有健康怀孕才能生育健康宝宝,因此,在怀孕时要保证没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孕期的保健,特别是饮食保健和医疗预防等知识,还必须了解有关妊娠知识和胎儿发育规律,并很好地进行胎教,这样的健康怀孕,才能生育身心非常健康的小宝宝。为此,本书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编撰而成。十分简单实用、科学权威,非常益于操作实施,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怀孕的良好读本。
热门推荐
  • 重生:宠鬼入骨

    重生:宠鬼入骨

    女主作为前朝皇后不幸惨死,穿越后成为了一个侦探,探查这一世亲人的死因,没想到竟然发现了千年前导致自己死亡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太痴情

    总裁太痴情

    钱小小一进门看到自己的男友跟别的女人滚在一起,冷静地走出去,谁知道一出去就看到一个冰块脸,而且还那么霸道,谁知道这男的来干嘛的,某女一脸茫然。之后就是某男吧某女皮骗到手的剧情,某女那个恨,夜夜被折腾不说还诞生了一个小包子,次日,某女感叹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写的不好请多包涵)
  • 废柴三小姐太抢手

    废柴三小姐太抢手

    惨遭退婚!受尽屈辱!相貌丑陋的废柴三小姐,沦为世人笑柄!一副神女手镯,彻底改变她的命运!倾国容颜,逆天重生!虐渣男!斗小三!坐拥美男后宫,端看这神州大陆,谁主沉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仰望银河的身影

    仰望银河的身影

    一颗流星让习惯安全的人类再度感到绝望。未来50年,人类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问题“变异”,异兽不断出现,嗜血凶残,只知杀戮。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少年,对抗邪恶,浴血奋战,造就英雄传奇。变异世界,强者争霸,谁才是人类的王者,谁又能雄霸天下。
  • 树杞林志

    树杞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重生之少女修仙

    异界重生之少女修仙

    母亲从地球穿越到这个世界,她却因为一双黑色的眼睛备受歧视,当命运女神刚刚对她露出笑脸,一本绝世秘籍又为她引来大祸,杀父仇人竟是青梅竹马的爱人之父,仇恨与爱,何去何从?十四岁的单纯女年逐渐成长,叱咤风云......
  • 吃掉腹部赘肉

    吃掉腹部赘肉

    不用流汗,不用望“肉”兴叹,甚至不用花大把的银子买减肥药,本书告诉你修炼“小腰精”的秘方。
  •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的故事发生在一八四二年及八年以后;主人公拉夫烈茨基是已经丧失了农奴主“热情”的贵族的最后代表。贵族之家的没落已无可挽回,农奴制的崩溃也不可避免;然而由谁来给俄罗斯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俄罗斯又该往何处去呢?无论是拉夫烈茨基,还是作者本人,都无法作出明确回答。拉夫烈茨基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应该做点儿什么有益的事情,未来应该是光明的。而作为农奴制贵族阶级的最后代表,回首往事,拉夫烈茨基却感到虚度了一生。“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在抒情诗一般的“尾声”中,拉夫烈茨基无可奈何地这样悲叹。
  •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她一醒来后,她在一天之内非常快速的就解决了女人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件。生孩子!咳咳……现在,家里莫名多了两个宝宝,很头疼。她还不能带了他们出去,让了左邻右舍知道自己家里这两个孩子是自己生的。真要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关在家里。绝对严防让他们与外界接触!这样就没人知道她生过孩子。而且,嘿嘿,她还可以奴隶他们帮自己做掉所有家务!太完美了,她决定永远就这样实行下去。可是,几年后,这两孩子的爹找来了。“死女人,你居然让我堂堂蛇王的孩子,给你做奴隶干家务活!”“呃……这不能怪我……他们愿意,再说你算哪根葱,你为毛不干脆永远死在外面,不要再出现,哼!”她还不怕死的把脖子一仰。“啊,救我啊儿子,救救你们老妈我……”“不救,不救,嘿嘿,从今往后,我们决定推翻你的压迫,翻身做主人,哈哈……”
  • 丑女神算

    丑女神算

    一砖头拍下,她鼎鼎大名的乌鸦半仙穿越了。穿到一个奇丑无比的妃子身上就算了,睁眼就是活春宫也算了,可这皇帝怎么一睁眼就把她送人了,而且送的那个……还不是人!偶尔喝喝小血就罢了,怎么顺道还把她也给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