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1100000018

第18章 汉代:封建孝道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途径(上)(4)

大前提天尊地卑、阳尊阴卑的天道是永恒的,绝对的;小前提人道源于天道并由天道所决定,即“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结 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的“人道”是永恒的、绝对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即: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孝道等封建道德既然来源于“天”:“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则其永恒性、神圣性自然也就不证自明、不言而喻。

由先秦到汉代的思想家都清楚地意识到“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故之级”对维持政治统治的意义,他们从各个方面,特别是从道德的价值来源方面,试图对其合理性作出圆融的解释,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董仲舒放弃修葺补阙的企图,另辟蹊径。他利用时人迷恋方术迷信、神秘主义盛行的社会氛围,索性将道德的来源诉诸“天”,把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归诸“天意”。当理性的精神被神学的浊流淹没、理性的推理论证被神学的主观武断代替后,一切问题就都简单化了。一个困扰思想界已久的难题,暂时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二)封建孝道的纲常化、神学化

中国哲学中,“天”是一个功能和结构意义上的神。作为董仲舒神学体系逻辑出发点的“天”,便仅仅是一个预设的形而上的前提。他的理论的宗旨和核心在于“人道”,社会的政治秩序、伦理秩序才是其最后的落脚点。董仲舒殚精竭虑,无非是要为儒家伦理秩序寻求一个永恒性的、神圣的、绝对的价值来源。完成“狐假虎威”中“虎”的使命之后,“天”也就失去其工具价值而被淡化为朦胧的背景。接下来,董仲舒便要在其理论的现实时空里纵横捭阖,即在儒家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上大做文章了。孝道的纲常化、神学化也正是在这个环节上。

1.以天地阴阳五行比附孝道。

董仲舒对孝道的神学论证中,贯穿着神秘的观念和牵强附会的臆说,如他以天尊地卑论证君、父、夫尊,而臣、子、妻卑,认为“孝子之行,君臣之义,皆法于地也”,下事上,如地事天,所以子事父顺父是理所当然的。他甚至直接提出:“父者,子之天也。”父既然获得了与天同样的尊严和神圣地位,那么人子就必须象奉顺于天一样奉顺于父,“子受命于父,……子不奉父命,则有伯讨之罪。”

董仲舒还以五行和五行的运行授受关系比附父子关系。在他看来,“土”是五行的中心,“土者,五行最贵者也”,而“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所以忠、孝道德是他的伦理学的核心和基础;父子关系源于五行的授受关系:“诸授之者,皆其父也;受之者,皆其子也。常因其父,以使其子,天之道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因而父志子继之,父行子承之,父命子顺之,不能稍有拂逆,“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由此他接着《孝经》继续强调孝道的形而上根据:

“夫孝者,天之经也。”

为体现君臣父子的尊卑贵贱秩序,董仲舒还要求在君臣关系中,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于是“忠臣不显谏”就成为显示君主功德声名之美的必然要求。同样,在父子关系中,子也不能与父“分功美”,而只能替父隐恶扬善。这依然是取法于阴阳五行之道的:“为人子者,视土之事火也。虽居中央,亦岁七十二日之王,傅于火,以调和养长,然而弗名者,皆并功于火,火得以盛,不敢与父分功美,孝之至也。”董仲舒把父子间的孝道伦理,变成了人与天、人与命的关系。孝道被纳入宿命论的范畴,子对父除了敬顺服从外,别无选择。

董仲舒借助阴阳范畴通畅自如地解释一切伦理行为和伦理价值。经过董仲舒系统的神学演绎,孝道被赋予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之基础,忠君孝父成为神秘的天意,成为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伦常纲纪。比起《孝经》因缺乏逻辑环节而显得突兀和武断的结论,董仲舒的神学论证精致而圆熟,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同时,他以神学和巫术为传达儒家伦理道德的载体,适应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接受者的心态,因而更易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2.三纲理论的提出。

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相呼应,思想上的统一体现在伦理准则、价值倾向上,最终以“三纲五常”的极端形式表现出来。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概念是《春秋繁露》明确提出的,它虽然没有明白表述这一概念的具体内容,但由于董仲舒从神学角度对“三纲五常”作了相对全面、系统的论述,所以学界一般将他作为“三纲五常”的始作佣者。

三纲说是由儒家传统的五伦观念发展而来的。首先是五伦演化为五常。五伦说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生中所不能逃避、因而必须去积极践履和调整的关系。五伦之爱是有等差的、交互的、相对的、现实的,即设若君不君,则臣可以不臣;设若父不父,则子可以不子。反之亦然。五常则把这五种人伦关系看作是理想的、长久的关系,人只是对自己的位分尽义务,尽不尽义务、如何尽义务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是自我德性的昭示,与尽义务的对象无关。也就是说,不管对方的智愚贤不肖,我都不改变我自己做人的原则,我都要履行我自己的常德,尽我自己应尽的单方面的道德义务,即:为人子止于孝,为人臣止于忠。这颇类似于柏拉图式的道德理念、道德范型,或康德式的道德律令。由五伦到五常,不再有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只有道德义务,伦理范畴失去其“伦理”的意义,变成纯粹的道德范畴,也就是一种理想的、绝对的道德律令。

三纲是五常的核心,是五伦观念发展的最高和最后的形式。

“纲”即伦理的准则。它要求臣、子、妇恪守对君、父、夫尽忠、尽孝、尽顺的道德义务,一言一行都以君、父、夫为准则。如此则其他两种人伦关系,乃至一切人际关系都可以依此而理顺,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就会井然有致。这就是所谓“纲举而目张”的意义。进一步说,血缘宗法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母体和原型,而血缘宗法关系又根植于对父权的推延,因而,对父权的尊重和维护,就成为维持中国社会伦理关系存亡绝续的根本。在三纲中,“父为子纲”虽然排在首纲之次,却处于中心和主干地位,是其他两纲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孝”对一切封建伦理德目所具有的本源价值。

忠君之被强调为最高的价值,是专制政体的产物。董仲舒对孝道的大肆渲染,目的在于以移孝为忠作中介,强化忠君,神化皇权,巩固封建小农经济,服务于君主专制的政治实践:“天子父母事天,而子孙畜万民”,“百姓不安,则力其孝弟。孝弟者,所以安百姓也。”因而孝与忠是一致的,“土德”既是孝道,也是忠道:“土之事火竭其忠,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于是对孝道的神学论证就原封不动地变成了对忠道的论证。“君为臣纲”是政治伦理,其他两纲是家庭伦理,三纲的并列正是汉代社会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突出表现。董仲舒圆满完成了把家庭伦常的父权、宗教的神权和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的理论任务。

由五伦到三纲,将人对人正常的、相对的关系转变为人对位分、对常德、对理念的片面的、绝对的关系,将自然的、人世间的、现实的伦理道德转变为超世间的、有宗教意味的、神圣不可违背的礼教。三纲既是一种臣民必须修行和践履的道德修养,更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韦政通借林顿的“理想文化”和“实在文化”的理论,认为三纲产生之前,忠、孝只是文化的“理想范型”,三纲由董仲舒的“私言”化为《白虎通义》的“公论”后,忠、孝便进入到“实在范型”,开始对臣民产生实际的规范作用而成为伦理教化之大本。这是很有道理的。

儒家道德精神中蕴涵着道德至上主义的倾向,即把道德本身作为唯一的、崇高的价值,把人生的意义都寄寓在道德使命的完成和道德价值的实现上,以道德的完满而自足自慰。三纲要求为子、为臣、为妻者只对自己的名位尽本分,就具有这种意义。因而,也许只有从道德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完善的意义上,才能理解“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的伦理模式,何以会对孝子忠臣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和约束力。这种不计得失成败、为善尽其在我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我实践,在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程度的悲剧性。这也正是愚忠、愚孝者的悲剧。

总之,三纲学说完全确立了君、父、夫在伦理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道德已不再是共同认可的准则”,“只有伦理关系中所规定的人们的适合身份的具体规范的践履才是根本的。”这标志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伦理向封建伦理转换的彻底完成。三纲成为封建伦理道德的总纲,其他道德伦常都隶属于三纲之下。自此,由三代传承、损益而来的处理人伦关系的孝德被正式定为封建纲常,“只有在这时,与‘三纲’相联系,‘忠’、‘孝’才在完全的意义上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伦理的基本规范。”忠孝道德沦为助长封建专制主义的工具。三纲五常作为封建礼教的中心内容,被奉为“万古不易之常经”,是奴役、摧残中国人人性的最沉重的精神枷锁。

同类推荐
  •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绝色王妃:王爷高冷去

    绝色王妃:王爷高冷去

    骆晓晓是一个在校学生。可是,她居然离奇穿越了!穿了还不说,还在森林里遇到野兽。到最后发现自己居然和一个冷血王爷有婚约。某女仰天大叫:“它乡的麻麻啊,99我吧!
  • 女生宿舍

    女生宿舍

    每一间学校,不多不少的都有鬼怪的传说,尤其是阴气重的地方,比如说女生宿舍......我是退役军人,本来是个无神论者,但自从做了太平学校的保安才知晓,原来......!
  • 大清著作权律

    大清著作权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想城池

    幻想城池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就是上古人皇轩辕,你会怎样?如果有一天,一个妹子自称是她你前世的妻子,你会怎样?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也变得已经不再平凡,你会怎样?能力越大,责任便越大!如此,我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此,我定要这乾坤挪移,混沌变幻!如此,我定将这世的疯狂,紧紧握在手中!…………本书已建立读者交流群,欢迎加入幻城:423671158,和作者读者交流对本书的建议和发展,管理暂缺中,先到先得哦。
  • 媚女泪:追夫之路

    媚女泪:追夫之路

    一个女子赤裸躺在汤水里,一旁有个男人!卧在旁边,乍一看衣冠楚楚,面如冠玉!你是要怎么这个男人?第一:来个出水芙蓉,诱惑他!第二:来个出水芙蓉,迷倒他!第三:重复第一二!
  •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湘西赶尸、衡阳害手、苗族蛊女、炒骷算命、犀照、阴刀,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民间异术,你想到或者想不到的道教玄术,跟着本书,走进全新世界,体验前所未有的刺激
  • 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第三卷)

    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第三卷)

    本书精选国内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微型小说几百篇,这些作品从不同层面描绘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思想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国家的社会风貌、不同民族的思想倾向,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 再见网游

    再见网游

    主角陈天,天才型的游戏高手。头脑、武力无不过人一等。凭着狠辣的手段,准确的眼光,冷静的头脑,过人的智谋,无比的气魄,纵横游戏无往不利。没有所谓的天降好运,只靠自己,也一样能成功,也一样可以成为游戏中的王者,威霸一方的枭雄。谁说玩游戏不用动脑筋,谁说玩游戏就是玩物丧志?注:思想品德老师勿入,卫道者勿入。
  • 强续良缘

    强续良缘

    他是守城的将军,机智深沉。她是送给将军大人的赏赐,单纯直白。她喜欢他时,他不以为然。他喜欢她时,她不胜其烦。这就是一个讲述相爱的两个人如何“犯贱”的故事,中心思想就是最美好的姻缘离不开你情我愿,而一厢情愿的结果就是被人伤害、再伤害。
  • 蹴鞠少年

    蹴鞠少年

    一个北宋的蹴鞠高手高俅,重生附身在一个足球少年高秋的身上。凭借精湛的球技和心思缜密的手段,在黑暗的国内球坛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但是,故事才刚刚开始,登陆欧洲,以主力身份加入黄色潜水艇比利亚雷亚尔。西甲赛场,与梅西、C罗周旋;欧冠赛场,以一人之力,挑落德甲双雄。终于进入国家队,却因为和教练的矛盾,被按在替补席上,目睹了国足对阵越南0:5的惨案。他发誓,一定要将国足带上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