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0300000002

第2章 社会结构及其调整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要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胡锦涛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合理的社会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一节社会结构的含义及其特点

社会结构是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原则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从社会学理论史看,}土会结构是剖析社会现象、解释社会变迁与社会秩序的工具,它既是社会静态分析的终点,也是社会动态分析的起点。社会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但又必须通过主观去把握。

从静态方面考察,社会结构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实体性它是指社会结构是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既有社会要素作为单元实体组成的社会结构,如群体、阶级阶层、组织、社区、制度等可以组合在一起构成社会结构;也有社会要素作为结构实体组成的社会结构,例如,作为社会要素单元实体的群体,本身也具有内部结构,它既是作为单元实体而存在,也作为结构实体而存在,群体结构内部包括亲缘群体结构、职业群体结构、利益群体结构等等。因此,社会结构又具有层次性与网络性。

2.规范性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靠一定的社会规范维持的,每一个社会规范都有一套相应的规范体系。虽然内容上可能有差异,但从不同规范的性质及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上看,规范也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有经济规范、政治规范、文化规范以及社会规范四种。每一种规范都与一定的社会实体相连,以一定社会实体来实现相应的规范所体现的功能。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认为,结构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反过来就是一定的功能要由相应的结构来完成,因此实体性社会结构与规范性社会结构是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对应关系。

3.关系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要素按一定关系组成的,而不是由构成的基本单元简单相加和堆积构筑而成的。

关系性是社会结构的本质,马克思把社会结构看成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各种结构及其内部都由一定的关系相连。

因此有人干脆把社会结构定义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关系的模式。而所谓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上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着这一位置所形成的一套权利和义务关系”。①动态地看,社会结构具有不均衡性和变动性。不同的社会结构并不是处于同一个水平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在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中经济结构居重要地位,它对其他社会结构有重要影响。社会结构之间也并不总是和谐无冲突的,由于社会结构的相互关联性,一个社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对相应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它的变化。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理论,人们在按照结构行动的同时延续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并且创造了新的社会结构。虽然吉登斯的社会结构概念与我们所说的社会结构概念定义上不尽相同,但是他所指出的结构转化原则与我们的社会结构形成与变动原则是一致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按照原有的规则、规范行动,按照原有的关系模式进行社会交往,使社会结构在实践中得以外显;另一方面人们的行动又并不是按固定模式进行的,行动总是有意无意地偏离原有的结构轨迹,进行结构性积累。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原有的社会结构,建立新的社会结构,使社会要素及其关系网络重新组合。因此,社会结构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动的;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不同层次、类型的社会结构变化速度又是不同的,往往宏观结构变化速度要慢于微观结构。

①李路路、王奋宇著:《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第二节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转型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从关系结构的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表现为:一是伦理本位、差序格局;二是封闭与僵化;三是正式规则与潜在规则同时维系着社会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的运转。

(一)伦理本位与差序格局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伦理本位”,而费孝通先生则认为是“差序格局”。这两种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

1.伦理本位梁漱溟先生在对比中西文化及其社会差距中指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在梁先生看来,家庭或家族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组织形式,但西方人强调集团生活,掩盖了家庭关系,而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团体与个人的关系极为松散,因此家庭生活就显露出来。他指出:“在紧张的集团中,团体要直接统制干涉到个人;在个人有自觉时候,要争求其自由和在团体中的地位。团体与个人这两面是相待而立的,犹乎左之与右。左以右见,右以左见。在西洋既富于集团生活,所以个人人格即由此茁露。在中国因缺乏集团生活,亦就无从映现个人问题。团体与个人,在西洋俨然两个实体,而家庭几若为虚位。

中国人却从中国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以伦理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与团体之两端(这两端好像俱非他所有)。”①所谓“伦理本位”,梁漱溟解释说:“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②由此可见,伦理关系是指社会上的家族和家庭关系,伦理社会也就是把一切社会关系家化的关系。中国既然重视家庭生活,也就必然保持人类原始的社会关系,人生就有父母、兄弟,而且落于社会之中。随之而有夫妻。子女、亲友、师生、君臣、长幼,这些都是天然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臣忠等伦理观念、情谊关系自然生成,一个人与四面八方产生了关系,于是整个便出现了家庭化、伦理化、义务化。

“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特点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在经济上,伦理本位表现为“夫妇、父子情如一体,财产是不分的”。在政治上,伦理本位表现为“视一国如一大家庭”,“但知有君臣官民彼此间之伦理的义务,而不认识国民与国家之团体关系”。③2.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按费孝通的解释,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是以“己”为中心一个一个推出去的“有差等的次序”④。中国古代有“五伦”、“十义”之说,“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和朋友,“十义”指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71页。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73页。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5页。

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些到汉武帝时提炼和概括为三纲五常,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从表面看,这其中除了君臣是政治关系外,其他都是家庭伦理关系。实则不然,因为中国的特点是伦理政治,国和家是相通的,“国家”乃“国”与“家”的融合物,“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一张由亲缘关系为纽结构成的等级化庞大网络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毛细孑L。

(二)封闭与僵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结构的封闭与僵化。

所谓封闭是相对于开放而言的,社会结构内部新的要素难以生长,对外来因素有一种拒斥的力量,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性小。

从阶级阶层结构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是分阶级和阶层的,不同阶层之间虽然不能说绝对不存在社会流动,但是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流动的可能性非常小,特别是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向较高阶层流动时更是这样。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社会分为衙门阶级和非衙门阶级。

衙门阶级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权,即所谓的治外法权,而非衙门阶级则没有这些特权①。金耀基也认为,中国社会是有阶层的,中国社会有“治者和治于人者”,②虽然中国汉代就开始实行考试选官的制度,特别是隋唐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补充到统治阶层的做法以后,中国社会具备了很好的择优机制和社会流动机制。从理论上说,传统社会里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之间并①林语堂著:《吾国与吾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②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9页。

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下层百姓的子弟只要读书好照样可以升官发财,做“治者”。但是,由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十年寒窗”苦读是不行的,需要丰厚的家庭经济实力做后盾,但这是一般劳动大众家庭所办不到的。事实上,只有地主、官吏和“士”

的子弟才有条件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出身上层家庭的人垄断了学问,于是也就垄断了上层社会。因此,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尽管不是不可能,但是流动量非常小,形成“上品无寒士,下品无望族”的格局。

中国社会结构的封闭与僵化还表现在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绵延不断,社会的整体格局与结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历史的变化表现为王朝的更替,农民起义造反成功之后,新的封建王朝取代旧的王朝,新皇帝替下旧皇帝,政权的性质、统治的方式没有变化,社会结构没有变化。

(三)正式规则与潜在规则并存所谓正式规则,是以政策法令的形式,由当局正式制订出来的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所谓潜在规则,也叫潜规则,是在正式规则之外不成文的、在私下里为大家所实际遵守的且行之有效的规则。潜规则一词是吴思先生创造出来的。他从封建时代的官场文化中悟出了在正式规则之外,还存在一个在实际运作而且真正有效的“灰色规则”。他说:“对于这个擅长舞文弄墨的集团,要撇开它的自我吹嘘和堂皇表白,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是一些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我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姑且称之为潜规则。”①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官场的正式规则往往是拿来做表面文章的,实际起作用的是潜在规则。在缺少有效监督的社会中,潜规则往往代替了正式规则在实际发挥作用。

二、中国关系性社会结构的转型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政治结构的巨大变革相应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特色的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所变革,但是更多的方面是被以新的形式保存或加强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封闭与僵化、伦理本位与差序格局、正式规则与潜在规则并存的局面没有太大的改观。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顺应历史潮流,以战略家的气魄果断地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实行改革开放,从而掀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社会结构的转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学家们就注意到社会结构①吴思著:《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转型的现象,把它概括为: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①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与转型发展趋势对传统社会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上面所说的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相对应,这里主要分析社会结构转型六个方面内容中的后三个方面,即社会结构从封闭、半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从同质性社会走向异质性社会、从伦理社会走向法理社会。

(一)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中国传统社会的封闭性一方面表现在国家实行闭关锁国上,长期与外部世界隔绝;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阶层之间的封闭和缺少流动上。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封锁等种种原因,国家的开放度是很有限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大家庭的一员,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社会结构内部也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流动增强。社会流动的状况是区别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过去中国把社会流动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在社会管理中强调结构的高度稳定,限制社会流动,因而出生地点、家庭出身和工作分配往往决定了人们终身的职业身份。1978年以后,各项政策的放开和劳动、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劳动力资源开始趋向合理的流动。社会流动增强的结果一是阶层出现分化;二是产生新的社会阶层。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重新出现了私营企业主阶层。2007年,全国私营企业主人数将近l400万人。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

(二)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所有制方面破除了越“纯”越好的旧观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相融的新结构,设。兢经济特区和沿海部分地区开放以后,涉外三资企业作为新的经济成分出现。公有制经济本身也产生了多种形式,出现跨城乡、跨所有制界线、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实体。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带来了职业群体结构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从业类别上,而且表现在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生活方式、收入状况、文化水准、消费结构、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改革前社会群体结构高度均质化的状况已经改变,并越来越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上述社会阶层的变化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就是这种发展变化的结果。

(三)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伦理和法理本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内部的自律,后者是外部的强制。但中国过去长期形成了伦理本位的特点,以人情伦理来判断行为的正当性,将法律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刑罚制裁。道德戒律和法律不分,公务和私务不分,连接人们社会公务关系的因素除了法律和契约,还有很浓重的私人情感和身份地位成分。社会像是由一根根私人情感联成的网络,子女、亲戚、朋友、老乡、同事组成一个个互利互惠的小圈子。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上述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社会正在逐渐从一个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这实际上也是从传统人治走向现代法治的过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长期成为社会网络联系纽带的乡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业缘关系和法人组织日益发达;经济法规的普遍确立也构成了这一转化的重要内容”。①①袁方等著:《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制定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先加强了立法工作。

中国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使老百姓可以“民告官”,促使公务员在实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中“依法行政”。

其次,在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法的精神深入人心。

学法、用法、守法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人们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总体而言,中国社会当前正在进人一个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结构正在逐步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转变。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社会结构不会一下子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力量仍然根深蒂固,习惯势力依然顽强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起作用。

(第三节中国实体性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2007年底,全国总人口超过13亿人,达到132129万人,比上年增加681万人,出生率为12.lO‰,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据此推算,2007年全国出生人口1586万人,死亡人口916万人。中国已经是一个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这是中国长期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在人口增长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和增长模式实现转型的同时,人口结构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伴随着人口增长,首先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少儿年龄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0Nl4岁人口,1982年占33.6%,1990年占27.7%,2000年占22.9%,2007年占19.4%。同期,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分别达到61.5%、66.7%、70.1%和72.5%。

在此过程中,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就达到7.0%,2006年达到7.9%.2007达到8.1%。①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2000年与1982年相比,全国市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4.54%提高到6.42%,提高了1.88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从5.00%提高到了7.50%,提高了2.50个百分点,呈现出农村老年人口的比例升高快于市镇的状况。②其次,家庭结构与社会关系支持网络发生变化。一般认为,一对夫妇要实现下一代对自身的更替,需要生育2个孩子,但由于下一代在出生后还要经过几十年才能达到生育年龄,其间会出现死亡的可能,因而要加上一个死亡的概率(例如0.1个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8)》,中国统讨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②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孩子,这样,一般把一对夫妇需要生育2.1个孩子作为实现人口世代更替的生育水平,即总和生育率为2.1。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口的生育水平保持在2.1的更替水平以上,就会出现下一代比上一代人数更多的情况,人口规模就会越来越大,出现人口膨胀;如果一个人口的生育水平保持在2.1的更替水平以下,就会出现下一代比上一代人数更少的情况,人口规模就会越来越小,出现人口萎缩。因此,一个人口的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是否保持在更替水平(2.1)以上还是以下,成为考察一个人口的生育水平高低及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的重要的标志。

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生育水平是1.8左右。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总和生育率已经达到更替水平以下。较低的生育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独生子女政策的产物。学者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及相关抽样调查推算,中国现有独生子女大约1亿人左右,城市多于农村,以1980年以后出生的居多。①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导致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家庭是夫妇俩带一个孩子这样的核心家庭结构,而若干年后,例如20年后,“四二一”的典型家庭结构将会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增多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传统的家族网络简单化,过去的兄弟姐妹关系越来越少,堂(表)兄弟姐妹的也同样越来越少,叔叔(舅舅)姑姑(姨妈)之类的关系也将趋于减少,社会支持网络变窄。

第三。人口出生性别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国际上长期广泛的观察,正常的出生性别比应该在103~107之间。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1989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13.8,明显超过正常范围。而到2000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①杨书章、郭震威:《中国独生子女的现状及其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4期。

为119.92。中国国家统汁局公布的2001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报告,0岁组的人口性别比又上升为121.18。2007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①二、城乡结构的变化中国城乡结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生了艰难而曲折的变化。1958年以后,中国政府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采用两种不同的户籍身份制度进行管理,一部分人为农民,另一部分人为市民,从而逐渐形成了城乡分治的格局。政府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政策,城乡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国家财政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也大不相同。城乡之间基本上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农民很少有机会能够进入城镇就业,更难转变为市民。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乡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户籍制度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过去紧闭的城镇大门被农民冲开,城乡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相当艰难和坎坷。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一时期,工业化发展得很快,城市化也发展得很快,城乡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1958年以后,工业化虽也有曲折,但总体是发展的,而城市化就徘徊停滞了。1952年,城市化率只有12.5%,到1958年,城市化率提高到16.3%,六年提高3.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63个百分点。1978年,城市化率为17.9%,20年只提高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只提高0.08个百分点,中间有好几年是倒退的。1978年的GDP中,第一产业占28.1%,第二产业占48.2%,第三产业占23.7%。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经济结构和城乡社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很严重。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率提高,主要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是因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做了一些调整,城市化水平才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第二、三产业需要劳动力,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据调查估计,2008年底以前,全国在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产业经营活动的农民工大约8501万人左右,跨地区流动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达到1.4亿人,两者总数达到2.25亿多人。此外,2000年国家统计局改变了统计指标,把进城已半年以上的农村人口称为城镇常住人口,也统计为城市人口,所以2000年以后,城市化有了较大的发展。2007年,城市户籍人口加外来常住人口为59379万人,乡村人口为72750万人,城镇化率为44.94%,比1978年提高27.0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93个百分点。29年间,城市人口增加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452.9万人。

但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中国东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最高的上海市达到88.70%,城镇化水平最低的贵州省为28.24%,极差为60.46个百分点。①另一方面,随着进城农民的日益增多,出现了大量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同时还有大批与父母分离的、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以及留守老人,农村社会出现“空巢化”现象。据有关学者调查估计,目前,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①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07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也在逐年递增。

中国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贼镇化道路。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入大中小城市就业和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兴建和发展小城镇,进入小城镇工作和生活成为一部分农民转变职业和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他们的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是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为前提和基础的。在此过程中,全国大约有近5000万农民原来耕种的土地被发展工业和建设城镇所征占。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郊区。尤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人数较多。

三、就业结构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国,长期以来,农业就业人员一直占到整个就业人口的50%以上。直到2000年。中国的72085万名从业人员中,农业劳动力降到50%,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增加到50%。

中国社会的就业结构真正发生质的变化是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农村产业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散了人民公社,把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分包给农民,农民得到了自主经营权和实惠,农业生产大幅增加,逐步改变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现象。农民收人增加,农村市场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大量涌现。这个时候,城市企业改革刚刚启动,加上户籍制度、粮食体制和就业制度等还没有改革,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应运而生,发展得很快,从厂长到工人都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他们的职业改变了,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他们进厂不进城,被称为“农民工”。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第二、三产业大发展,需要劳动力,于是又有了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1989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0万人迅速增加到3000万人。大量跨地区流动就业,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1992年以后,中国明确了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发展的势头很猛,农民工每年增加上千万人,到1993年全国农民工达到6200多万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从业人员中占80%。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中国目前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劳动力1800多万人,除去死亡、退休和16岁以上人口就学率提高等因素,每年还要增加劳力约1000万人。因为农业就业人口已经过剩,所以都将在第二、三产业就业。加上城市下岗人员还要安排,就业压力很大。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3;进入90年代后,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只能增加7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为0.11。今后农村农业方面劳动力还会继续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虽然第二产业还会发展,但增加就业空间不大,主要应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

1978年以来,中国大致出现了三次失业高峰。第一次出现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3、7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当时10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返城造成的,198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541.5万人,其后开始回落,1984年降至235万人。第二次高峰是出现在1989年,主要是当时的国内经济转轨与国际制裁等原因造成的,199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383.2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5%。第三次高峰从1994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1994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476.4万人,并且此后逐年上升,到2005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839.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登记失业率与一般意义上的失业率概念是不同的,城镇失业但没有登记的、城镇隐性失业者、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都没有计算在内,而且登记失业率是智城镇的登记失业率。

有学者估计,即使不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造成大批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其中约有2000多万人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真实失业率会远远高于4.2%的登记失业率。

四、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较为简单,只有两个阶级一个阶层②,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由于所有制结构、就业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社会流动的增加,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对此学术界有很多研究成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于2001年提出的十大阶层说,该课题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参考人们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量的不同,划分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见表2-1)。

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基本消灭了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只有15万户。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中国有了第一个私营企业主,以后逐步发展。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2007年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达551.3万户,从业人员7253.1万人,注册资本总额93873.1万元(见表2-2),至2008年6月底,全国共登记个体工商户为2759万户,从业人员5609万人,资金数额8052亿元。

(第四节调整和培育合理的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有了很大改变,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社会阶层结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职业结构日益多样化和高级化,人口和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组织日益多样化,社会结构的现代性和合理性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失衡,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未富先老”,城乡结构严重不合理,中间阶层不大,社会价值在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整合中的作用减弱等,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结构变化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相关制度、体制和政策,使之尽快得到解决。其中,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旧格局,培育社会中间阶层,充分发挥价值观在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引导和整合作用。

一、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经过30年的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城乡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基础设旋和社会发展水平看,城乡差距巨大。虽然农民可以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政治参与等方面仍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他们在上述方面仍然受到很多不平等的对待。2004~2007年外出农民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增幅比同期城镇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率低3~4个百分点,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量农民工及其家庭流动到经济发达地区,在人口流人地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即本地人与外地人,两种不同身份群体也享受着差别化的权利和待遇。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远未形成,2007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10%,而且还有大量的参保农民工要求退保。2008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9亿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大约1亿人,老龄化率达到15%,高于全同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但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只有5500多万人,而且保障水平很低。

城乡居民两种身份、两种待遇,不利于农民转变为市民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尽管从统计上看,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45%.但是,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的人口在城镇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并不稳定,仍然处于流动状态。城乡二元结构也使得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合理,2007年中国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3:48.6:

40.1,产业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水平,但是,同期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却为40.8:26.8:32.4。40.8%的农业从业人口创造的GDP却只有11.3%,劳动生产率极小。也正是这种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不一致,带来了诸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和流动人口形成的新二元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户籍制度。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发展力度,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统筹城乡规划,促进城乡发展合理布局;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推进省直管县改革,扩大县域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活力。2008年底,全国已经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河北、辽宁、江苏、山东、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13个省市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其实,改革远非改变户口名称和登记形式这么简单。二元结构中的户籍制背后是一系列不平等的公民权利和福利制度,因此,在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的同时,认真研究和解决城乡居民统一的权利实现和权益问题,特别需要处理和保障好农民的土地权益。

二、大力培育社会中间阶层

一个庞大而稳定的中间阶层对于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中间阶层“是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①中间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遵纪守法;具有平和、开放的心态;在公共生活领域讲文明、讲秩序;积极参与有益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社会公共事务;扶助弱势人群,尊重个性选择;以合法手段积累财富,并适时回报社会。他们可以缓和社会冲突,消解社会矛盾和不满。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稳定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而不是下面大、上面小的金字塔型结构。“所渭两头小是指,拥有较多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处于最高和较高社会等级的阶层规模较小;而拥有的各种资源最少甚至没有什么资源,处于较低和最低社会等级的阶层的规模也很小。所谓中间大则是指,就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而言,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处于社会的中间等级位置,属于社会中间层”。①在一些学者那里,中间阶层也被称为中产阶层。

传统上中国一直是农民占主体的社会,9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中间阶层非常弱小,而且1949年以后,中间阶层在中国失去生存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中间阶层得以重生和发展。根据社会学者周晓红的研究,中国当代社会中的中产阶层包括这样一些人:(1)私营企业家和乡镇企业家;(2)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以及其他形式的个体工商户;(3)与党和国家机构有连带关系的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国营企业的领导人;(4)因外资引进而产生的“外企白领”,包括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方管理阶层和高级员工;(5)大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6)因高新技术的采用和新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高收人群体,如留学回国的创业者、建筑师、律师、会计师、房地产评估师、营销人员、影视制作人、股票经营者以及其他类型的自由职业者。

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个以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中的专业大户、自我雇佣者和中小企业主为主的社会中间阶层已经产生,并正在逐渐成长。虽然中间阶层有了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阶层的发展仍然十分滞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研究,美国的中间阶层约占总人口的60%。①1999年,中国的社会中间阶层约占全国就业劳动者总数的15%左右,近些年来平均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2007年约为23%,到2020年有望达到38%。②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出口受阻,企业生存困难,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原来的一些中间阶层和中等收入者财产缩水,收入减少,其中一部分人面临退出中产行列的危险。

大力培育中间阶层包括:第一,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第二,调整城乡结构、产业和就业结构,增加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们抗击风险的能力;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保障社会各阶层成员及其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三、高度重视社会价值观在社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社会结构的维系和调整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密切相关,这是外在于个人的硬条件和硬动因。从个人内在的软条件和软动因来看,社会结构的维系和调整则与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价值观念在社会整合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个社会的粘合剂,也是社会变迁发展的推动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既有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改革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改革的原因,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原因。政策、体制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在魅力型领袖的领导下,人们更多地追求宏大的社会理想,有着强烈的解放全人类的使命感,有马上建成共产主义的紧迫感。这种使命感和紧迫感脱离实际,表现为狂想、虚妄的理想主义,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在极左思潮下,人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物质极度匮乏,一切以票证计划供应,人们平均受穷。穷则思变。正是由于穷怕了,人心思变,人心求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各项政策顺应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和思想,人们开始正视现实利益、追求现实利益。从整体上看,中国各社会阶层成员的社会心态更加积极、开放包容,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人们更加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

人们的公私观、义利观、公正观、职业观、婚姻家庭观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也正是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计划经济时期的城镇的“单位”体制以及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解体,社会流动大大增加,人们的联系方式、交往方式深刻变化,社会有“原子化”的倾向。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分流到社会和市场上的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及新移民,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在市场经济中,需要有新的价值观念来为他们进行职业、人生、社会定位,需要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来评判自己、评判他人、评判国家和社会。

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价值观,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发扬光大;也需要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整合的需要出发,创造条件、构建载体,让人们在实践中体会、分享、学习和塑造新的价值观,促进家庭、职业、群体、阶层、民族、城乡、地区关系的和谐。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结构?

2.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有什么特点?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4.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培育合理的社会结构?

推荐阅读书目。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李强著:《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朱光磊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版。

7.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同类推荐
  •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理论与案例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理论与案例

    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并有效执行各项职能管理提供资料依据、管理规范、基本手段和方法的工作,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介绍了企业生产作业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营销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企业物流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创新等十章内容。 本书以应知、应会为切入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际应用,突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视野宽广,理念新颖,内容精练。
  • 项目型销售与标准化管理

    项目型销售与标准化管理

    本书是一本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书籍,它区别于传统的营销理论书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利于读者吸收和运用;是一本适合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研究工业品市场的参考用书;是一本指导从事工业品行业的工作者制定营销战略,从事营销实战的最佳用书。
  •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生遵纪守法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遵纪守法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本书通过提炼众多养生书籍,专门根据职场人士的起居作息特性,选取要点娓娓道来,让繁忙的精英们通过日常一点一滴地养摄,养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本书从饮食习惯、职业保健、日常运动、心态养护、情绪控制等各个角度进行了贴近式保健养生的知识介绍,实用而科学。语言通俗有趣,以轻松愉悦的风格串联各种养生妙法、健康忠告、治疗秘方。希望能够帮助精英们达到健康与事业之间的艺术平衡,在健康的阳光沐浴下勇猛精进,更上一层楼。
  • 炼仙封魔录

    炼仙封魔录

    新手上路,多谢关照。请大家多多指教,您的批评建议将是我写作的灯塔!生存在这个被仙与魔所殖民的世界中,只有心怀无畏的勇气和不灭的希望,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 嫁在天国的女人

    嫁在天国的女人

    一个山区的女人,在改革开放前后,为了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以及坎坎坷坷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故事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一个女人命运多舛的奋斗经历……志轩编著的《嫁在天国的女人》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两个恋人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坎坎坷坷的爱情故事以及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给读者一个难以释怀的反思。
  • 破王十神器

    破王十神器

    狂魔饮血剑,神耀之翼,地狱权杖,守护的天使,远古魔像之眼,神谕精粹,女神的轻语,女妖面纱,幽魂面具,冰霜之心,传闻若此十大神器聚于天神启示门之上,便能踏入王灵界。天极宗为得神器神耀之翼,屠杀彦家满门,幸存遗孤彦辰为报家门之仇,投入紫光院门下修练,誓死灭绝天极宗,报家门血海深仇!同时,一场搜集十神器的旅途开始!
  • 富二代武当掌门

    富二代武当掌门

    富二代弟子杨明意外出了事故,脑袋被削去了一半,他的脑袋,被植入了高端科技的纳米技术“读卡器”替代;可复制!可扫描!可定位!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又是一次意外,他穿入了古代,既然是腰身一变,成了武当第七十八代掌门的门下种菜弟子流云飞?我顶你个肺的!大难不死,他认了!穿越也就罢了!既然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伙夫?好吧!种菜!喂猪!养鸡!既来之,则是安之!可是好日子才是刚刚开始没几天,武当,竟然要被灭门了?真是天雷滚滚!鬼哭狼嚎!且看富二代,如何玩转武当,风生水起......
  • 武尊天道

    武尊天道

    天谴大陆,在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都非同一般,因为他们可以逆天而为──修仙,追求长生不死。更有一些特殊的家族,继承了远古混沌世界大能者的血脉,这些家族生来就有着非凡的能力,这种特殊的能力叫做天赋神技,这种传承神技有的可以斩破山河,窥伺自己或别人的未来;有的可以控制他人灵魂,使人丢下神志成为自己的傀儡;更有的神技可狂化实力,使自己的实力提高到数十倍….看我们的主角如何一步步走向天下。
  • X游戏

    X游戏

    有一种刻骨的柔情穿越时空有一种无力的悲怆直抵彼岸世事变迁,沧海已是桑田
  • 三国梦境

    三国梦境

    一次莫名的邂逅,我被带到这个莫名的梦境世界。据说它是三国时代的复制品,虽然不是历史却胜似历史。生活中人们称呼我为周宇坤,梦境中人们称呼我为赵云。那么,我到底是周宇坤还是赵云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我只明白一个道理:我就是我!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 星宸坠

    星宸坠

    既然世界抛弃我,我不惜背叛整个世界,成疯成魔又如何?翻手为云日月隐,天地独尊星宸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