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2300000010

第10章 齐家立本家和事兴(1)

强劲的欧风美雨,曾将中华古老帝国的儒家殿堂冲刷得斑驳淋漓,对个人自由的崇尚与追求,至今仍是一种时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仿佛成了褪色的古董。而当西方病态社会引起人们对文化反思的时候,”儒家的复兴“在世界范围内竟形成一股思潮。作为儒家忠实信徒的曾国藩,他的治家理论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曾国藩的齐家理论自成体系,至今在民间仍享誉甚广。可以说它是家庭教育的张本。曾国藩的齐家理论以”和“字为中心,铺陈开来,总结出了八个”本“字格言,八字家规。尤其是他反对奢侈,主张勤俭持家,反对给子女留下大批遗产,培养子女自立精神,还说子女不指出长辈之错也是不孝行为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在今天仍熠熠生辉。它已经突破了儒家的狭隘圈子,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

让我们从曾国藩的齐家智慧中吸取营养,实现家和事兴!

1.用曾氏祖训定规矩方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曾国藩是在家法中长大的,他深受裨益,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督促子女遵照实行。曾氏家法从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那里就流传下来,星冈公是一个最讲家法的人,这对曾国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氏家法共计四点,每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年年月月天天都要去做。这四点是:

第一,起早。

起早床,对养成了这种习惯的人,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但对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的人,那可比登天还难。起早床,意味着你必须理智地去生活,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对有的人而言,做一两天还可以,甚至几个星期也不难,但要他成年累月这样做,那无异于要他的命。现在的家庭,由于夜生活丰富了,人们更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电视放得很晚,甚至是通宵,除非瞌睡得不行,人们总是信马由缰地看下去。还有麻将,那实在比电视更厉害。结果必须在第二天弥补,到了晚上又是如此,既损害身体,也影响工作和学习。起早床,对现代家庭简直是一个大问题,那要放弃很多诱惑和娱乐。

第二,打扫清洁。

恐怕这是家庭中最不起眼的家务活了,它太小了,以至都算不得一件家务活,但如果要使它成为一种习惯,就不那么容易了。很多家庭做清洁,实在是脏得不像样子了,如果没那么脏,你还会做吗?一个家庭的清洁与否,反映出这个家庭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甚至能反映出这个家庭爱情的多少。如果你感到生活幸福,那做做清洁也是幸福的;如果你爱这个家庭,你就不会容忍它沾染灰尘。

第三,做祭祀。

不仅要做,还要诚心诚意。心不诚,就不必做,做了也白做。祭祀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完全是为了自己。为了祭祀而祭祀,神灵大概也不会高兴的。当然,现在讲信仰自由,对不信神,不信教的人家,就大可不必了。

第四,善待亲邻。

这一点,曾国藩印象很深:凡是亲戚邻里到家来,星冈公无不恭敬款待。有急事的,必定设法周济;有争吵的,必定帮助排解;有喜事的,必定表示祝贺;有疾病的,必定慰问;有丧事的,必定吊唁。

从这四点上可以看出,”礼“占了重要地位。注意卫生,是对家人之礼,祭祀是对祖宗之礼,”善待亲邻“是对外人之礼。

《礼记》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已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世世代代流淌在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并且它仍将世世代代流淌下去。它不仅蕴含着对他人的尊重,也蕴含着对自己的尊重。

曾国藩在评价他祖父时说,星冈公对祖宗、对后代、对宗族、对乡里的最大贡献,就在于讲求礼仪,讲求庆吊。星冈公常常说:”人待人友善,便是无价之宝。“在与亲族邻里交往时,有喜贺喜,有丧吊丧,有病探病,有难相帮。曾国藩的父亲完全继承了他先父的传统,曾国藩的叔父在祭祀方面也十分诚恳、恭敬。曾国藩不仅身体力行,谨守家道,还希望他的各位弟弟都能在”礼“字上下大功夫,以医治平常的粗率之气,从而成为先父的孝子。如果能在宗族庆吊方面时时留心,那就可以表率一方了。

不过讲究礼仪,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礼仪而礼仪,不要为了面子而礼仪,也不要为了利害关系而礼仪,这样你才能轻松起来,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与自己。讲究礼仪最重要的是一个”情“字,情到意到,心中有一个他人。为什么有人给人送了一大堆礼品,而别人并不买帐,或者并不在意呢?这就是因为他的”礼“中无情无义,而只剩下赤裸裸的利害与交换关系。

2.治家宜谨守八字八本

曾国藩曾将其家规编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后人常戏称八字家规为治家的八宝饭。一个家庭有了这个八宝饭,真是吃不完用不完的聚宝盆,可以传之世世子孙以至无穷也。曾国藩家训说:

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僧巫五项人,进门便恼;即亲友远客,久住亦恼。此八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书:就是读书。我国的家庭,必有一个祀奉祖宗的神龛,设于堂屋的正中。神龛两侧,必然张贴一副对联:

祀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

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

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在过去的家庭中,除极少数的例外,每个青年子弟,总要读三年五年的书,即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读一二年的书,俗称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因为我国历代讲究读书,所以中国文化,在过去历史上,总是站在领导的地位。

蔬:就是蔬菜。曾星冈常言:”凡是自己亲手种的亲手采的蔬菜,味道也特别甜。“这不仅是心理作用,而且也是一个事实。市面买菜,多于先晚摘好,洗净灌水,次晨出卖。至于家园菜蔬,当时摘洗,当时炒煮,正如吃活鲜鲜的鱼虾,总比已死的鱼虾好吃,就是同一道理。一个耕读之家,田有谷米,园有蔬菜,关于食的方面,除盐以外,可以说无所多求于他人了。

鱼: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天机活泼,正是一种兴旺气象。曾国藩常说:”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菜,都不可疏忽,一则上接祖父相承以来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足见养鱼,不仅供应口福,而且可以增加生气,生气勃勃,则家道兴矣。湖南素称鱼米之乡,洞庭湖产鱼,湘资沅沣产鱼,还有千千万万的池塘,无不产鱼,因此鱼的生产量至大,在湖南的出产中,与米并驾齐驱,曾国藩提倡养鱼,自有道理。

猪:湖南农业的副产品,猪实占着一个极重要的地位。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有的是米,湖南的猪,是吃米糠长大的,因为池塘多,水沟多,猪吃饱了米糠,又加上一些水边植物,每只猪都是长得肥肥胖胖的,味道之佳,实各省所不及。因此湖南猪,猪肉、猪鬃,以及腊肉,销行至远。曾国藩提倡养猪,自有道理。

早:就是早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乡下的农民,老老小小,男男女女,几乎与太阳同起同落。因为起得早,必然睡得早,因为睡得早,也必然起得早,二者是有相互关系的。一个农业家庭,除疾病或特殊情形外,事实上没有一个不早起的人。提倡早起,就是奖励勤劳,增加生气,最合卫生。因为农民早起,商人也不得不早起,工人士子,也不得不早起。许多外省人,初到湖南,吃不惯三餐干饭,后来早起惯了,才知道非吃三餐干饭不可。

扫:就是扫除,包括洒洗。这一工作,大多由妇女为之。妇女早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洒扫工作。庭阶秽物,桌几灰尘,要洒扫干净,虽至贫至苦人家,也不会例外。年终的时候,屋前屋后,还要来一次大扫除。我国自古即重视小子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将洒扫之事与应对进退之礼并为一谈,谁说中国人不讲究卫生呢?

考:就是祭祀。就是为人子孙者,不要忘记祖考祭祀。曾国藩家训:从前我祖父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清洁;第三修诚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素极重视,因为追念远祖,自然不敢为非作歹,民德自然归于纯厚,这与孝顺父母是一样的道理。

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曾星冈说:”人待人,无价之宝。“这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家也不能独善其家。你一家虽好,必须亲族邻里大家都好。人与人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牡丹虽好,绿叶扶持。假若与亲族邻里不能好好相处,这一家庭,便成怨府,迟早是要毁败的。曾星冈一面操持家庭,一面善待亲戚邻里,这是一个居家的至宝,曾星冈知之,曾国藩亦知之。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以八本堂的八句话为经,以八宝饭的八字为纬,经纬连贯,脉络相通,便形成一套治家的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中国谈家庭教育者,未能出其畴范。因此,曾国藩的家书家训,流行民间,至为广泛,等于一部家庭教科书。

除八本八宝之外,还有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这也是曾星冈的垂教,曾星冈对于医药、僧巫、地仙,一见即恼,斥之惟恐不远,因此曾国藩也一生不爱和这些人往来。

在过去乡村中,医药不发达,不信医药,也是一种自然的趋势。至于僧巫、地仙,民间信之者众,而曾家独不相信,大概曾星冈受了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的影响极深,而曾国藩又笃信其祖父曾星冈所致。

至于勤俭孝友四字,曾国藩于家书中,亦常提及之:”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至,其衰也则反是。“又云:”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灵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书蔬鱼猪,是一家生产力的表现;勤俭孝友,是一家精神力的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相感相召,则家道立。

此外,曾国藩对于妇女之教,亦极注意,曾说:”自古家庭能长久兴旺,男子一定要讲求耕种和读书二事,女子要讲求吃饭和穿衣二事。“又说:”凡是世家子弟不勤不俭,从世家妇女的言行就能看出来。“又说:”居家四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他不仅告诫甚严,而且规定功课,按时检验。

曾竹亭有五子:长子曾国藩,字涤生;次子曾国葆,字事恒;三子曾国潢,字澄侯;四子曾国华,字温甫;五子曾国荃,字沅浦;曾国藩对于四个弟弟爱护备至,因战事关系,对九弟曾国荃,尤为特别关心。国荃排行第九,故称九弟,军中呼为九帅。曾国藩任京官时,九弟即同住在京,教督甚严。曾国荃才大志大魄力大,然而近于自傲,曾国藩常以”长傲多言,为致败之凶德“相告诫;曾国荃喜发牢骚,曾国藩则以”军中不可再有牢骚之气“相告诫;曾国荃作战,过于猛进,曾国藩则以”稳守稳打,不轻进,不轻退“相告诫;曾国荃于半年之中,七拜国恩,曾国藩则以”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相告诫。有弟如此,不愧为兄;有兄如此,弟之幸运。因为兄弟相见以诚,合作到底,故能成”大功“,立”大业“.

曾国藩的家教不仅理论上形成体系,且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其影响不仅仅是他的子孙,也为社会所广泛注目。

3.持家当思避奢求俭

曾国藩真正愿意做的是读书明理的君子。他为官几十年,不敢稍微沾染官僚习气。在饮食起居上仍然保持贫民的寒素家风,极其节俭也可以,略为丰富也可以,不过他始终不敢太奢华。不是他无力奢华,而是他不愿奢华!他可真是一个世间少见的君子。宋朝司马光说,”愿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明朝周怡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享温饱矣。“

曾国藩也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由俭入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奢入俭;由俭入奢人人都可承受,但由奢入俭却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的。一个人很少有这种幸运,从生到死不为生计愁,一辈子发达、亨通,一帆风顺;总有拮据的时候,总有艰难和困苦的时候。因此,人们就该理性地去生活,居安思危,从长计议,常将有日思无日。

曾国藩说,一般人多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我不愿意子孙后代做大官,只想他们成为读书明理的正人君子。一般人之所以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是因为做大官有权有势,有显赫的门第,有丰厚的钱财;曾国藩之所以不愿做大官,是因为他看到了荣华富贵是暂时的,阅尽了盛极而衰后的艰难、悲惨和世态炎凉。

曾国藩曾反复告诫曾家后代,一定要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以保持先人的老传统,千万不要沾染半点官场习气,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或许还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他曾对儿子约法三章:不许坐轿,不许使唤奴婢做取水添茶的事情;拾柴收粪之类的事情,必须一件一件去做;插秧除草之类的事情,必须一件一件去学。这样才能避免骄奢淫佚,才算抓到了根本!

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无论是官家,还是农家,无论手工之家,还是商贾之家,如果勤苦俭约,就没有不兴旺的;如果骄奢倦怠,就没有不衰败的。

能俭能奢是一种境界,不俭不奢是一种境界,能奢不奢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曾国藩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曾国藩说:”观《汉书·霍光传》,而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观金日石单、张安世二传,解示后辈可也。“霍光为前汉大将军,总揽朝政二十年,炙手可热,他的儿孙及女婿无不高官厚禄,起阴宅,缮阳宅,宴游无度,骄横无礼,最后被族灭,连坐诛灭者数千家。当初霍家奢侈之时,茂陵有个姓徐的书生预言道:”霍氏一定灭亡。他奢侈又不谦逊,不谦逊定轻怠了皇上。轻怠了皇上就背了礼。权倾朝野,妒忌他的人很多。天下人妒忌他,他言行又不注意怎能不亡!“徐生的话,不幸而言中。而与霍光同时代的金日石单则相反。例如,他见长子与宫人淫乱,亲手杀之;皇帝赐给他宫女,他”不敢近“,其笃慎如此。斑固盛赞他说:金日石单”以忠厚尊重来使皇上悟出事理。他忠信自著,功为上将,荫及后世,世代忠孝,七代都在宫中作内侍,多么兴旺“!曾国藩要求弟弟澄侯把霍光、金日石单的这些正反事例”解示后辈“,意在要后辈戒奢戒骄。

所以,曾国藩在家训中,时时强调一个”俭“字。俭而不奢,家道恒兴;俭而不奢,居官清廉。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曾国藩谆谆告诫子弟的重要方面之一。他赠澄侯弟一联云:

俭以养廉;

直而能忍。

为了做到俭而不奢,曾国藩对子弟作了许多具体规定,例如:

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至嘱。

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

后辈子侄,总宜教之以礼。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舆马,长其骄惰之气。一次姑息,二次、三次姑息,以后骄惯则难改,不可不慎。

四轿[指四人抬的轿子]一事,家中坐者太多,闻纪泽亦坐四轿,此断不可。……即弟亦只可偶一坐之,常坐则不可。篾结轿而远行,四抬则不可。呢轿而四抬则不可入县城、衡城,省城则尤不可。

可珍之物固应爱惜,即寻常器件亦当汇集品分,有条有理。竹头木屑,皆为有用,则随处皆取携不穷也。

”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

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如此等等,不尽列举。

4.兴家之道在于勤劳

同类推荐
  • 马克思 恩格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马克思 恩格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知民、翟迎春编著的《马克思 恩格斯》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 书》之一。《马克思 恩格斯》对马克思、恩格斯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 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他的事业王国为他的慈善事业提 供了坚强的后盾,在短短的10来年中他从露宿街头的摆摊者,迅速成长为 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亿万富豪。 他从挣得第一分钱开始就开始做慈善,一直以来都是以“半捐”的姿 态屹立在慈善界当中,而且不是死后“半捐”而是随时“半捐”。他一直 高调做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了沉寂中的富豪界。高调的 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善、另类的“裸捐”,这个慈善界 “非主流”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如果你对陈光标感兴趣,请不妨翻开胡洁萍所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 最新珍藏版)》,其中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 丰臣秀吉(名人传记丛书)

    丰臣秀吉(名人传记丛书)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本文为你讲述丰臣秀吉。
热门推荐
  • 相公别怕,克夫娘子不克你

    相公别怕,克夫娘子不克你

    出生既失去母亲被说是克父克母不祥之人的顾素真从小在外祖母家长大,和表兄的爱情得不到舅母成全的她回到侯府,在表哥定亲的当天,素真被一纸圣旨许配给从小体弱多病的临淄王陈士允。这桩不被祝福、甚至被人认为素真迟早会克死士允的婚姻就这样开始。士允明知道这是阴谋,原本该远离素真的他被素真的善良温柔吸引,夫妻同心,怎样才能面对这重重困境,成为天下至尊?
  • 证治准绳·杂病

    证治准绳·杂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一位封妖师

    最后一位封妖师

    本书将会在我的另一个号怀学生重新发布,改名为《最后一个禁咒师》聚则为形,散则为零,世间万物,皆可为妖。她身边总发生诡异的事件,走夜路看到鬼,缠纠她的男生会突然中邪般与别的男生狂吻……他是封妖师,接任务收钱,斩妖除魔。赶尸过阴,蛊毒降头,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寻龙点穴,一切的匪夷所思的事,对他来说都是平常事。当他遇到她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凉州记

    凉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华经安乐行义

    法华经安乐行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唤灵空间

    唤灵空间

    这本书太太监了,正在写新书《横行录》
  • 萌妹子,笑一个

    萌妹子,笑一个

    一段被欺骗的感情(石雪),一段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的恋歌(巧巧),一段痴情不悔的爱慕(小芸),一段终成眷属的欣慰(你猜?)
  • 六界之难舍轮回

    六界之难舍轮回

    锁欲锁欲。天地皆想锁去我的欲望,可我又有何欲。又何苦禁了我的欲望,断了我的念想。今生夙愿,不过与你执手看透人心百态,体会世间世事苍凉。可你,终究是我的劫。
  •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本书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巨大的才华和多舛的命运。内容包括:苦涩的早年、踏上文坛、傅立叶学说的信徒、“死屋”十年、激动不安的灵魂、危机与转机漂泊岁月、最后的辉煌。
  • 醉湖天下

    醉湖天下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然而,江湖上的江湖,却不再是江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血央,曾经沧海,曾今桑田,曾今的风尘息,还有曾经的曾经,那清寒柳剑,也划破了这片天;一个弃儿,天生恨意,一柄血剑,一个魔头,一片黑夜,一则传说。几对佳人,一生追随,为了挽回那份天真,为了制止魔头传说的延续,一身吊影。江湖乱了,魔头来了,而这一切,算是一个魔头的局,长达数千年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