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2300000011

第11章 齐家立本家和事兴(2)

曾国藩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又说:”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不懒不逸,就是勤,”勤者,逸之反也。“”勤所以儆惰也。“他深刻地指出:”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俭朴同勤劳是分不开的。只知道俭朴还不行,还要勤劳,勤劳才能致富。

”勤则兴,懒则败,一定之理。“关于这个”一定之理“,曾国藩曾于同治九年(1870年)十一月初三日作”习劳而神钦“的伟论,他说: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舟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见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礻氏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这四百余字,简直可视为天下第一文章。它谈到了劳逸不均、贫富悬殊的问题,认为”此天下最不平等之事“;谈到了”勤则寿,逸则夭“的养身之法;谈到了”勤则兴,逸则败“的齐家治国之理。全文无一浮言大语,字字皆是珠玑。

这篇文字,是他写给两个儿子的四条格言中的一条。其他三条为”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他写道:”今写此四条,我老年时自我警惕,以弥补从前的过错;并让两个儿子各自勉励,每夜以此四条来考课,每月终以此四条来稽查,仍寄希望于各子侄共同遵守,有所成就。

曾国藩不但在理论上启发子弟,而且在具体实践上诱导子弟。他的家书写道:

戒惰莫如早起。

学射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无作欠伸懒漫样子。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疏。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

对于内眷、女儿、儿媳等,曾国藩也从不姑息,同样严饬勤劳。他规定:“新妇始至吾家,教以勤俭。纺织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此二者,妇职之最要者也。孝敬以奉长上,温和以待同辈。此二者,妇道之要者也。”同治七年(1868年)在金陵节署,他的女儿等早已是贵不可言的“千金小姐”了,但曾国藩却给她们制定了每天习劳的繁重功课单,并写了四句话: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他亲笔书写的功课单如下:

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

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

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细工

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

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妇女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吾已教训数年,总未做出一定规矩。自后每日立定功课,吾亲自验功。食事则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细工则五日验一次,粗工则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不验。

上验功课单,谕儿妇、侄妇、满女知之。甥妇到[金陵]日,亦照此遵行。

同治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这些女红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但曾国藩要求内眷不染官家习气、勤劳而不闲逸的精神和作法,却是仕宦之家所难能可贵的。

5.结亲拒骄,齐家有道

俗话说:“坐吃山空”,骄奢的人家最容易败家,曾国藩对此看得很清楚。因此,他一方面力戒自己家骄奢,另一方面在选择儿女亲家时亦视其骄奢与否而定。曾国藩常年在外,很少亲理家事,但家政过问较多,尤其是涉及儿女婚事,他都要亲自裁定。那时的婚事,讲究门当户对,曾氏家族为湘乡第一显赫门第,所结亲家不说是豪门显族,至少也是达官贵族。

门第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官宦之家,这不仅仅是一个“稻粮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联姻使自己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势力更为广泛和牢固。但曾国藩的几个女儿的婚事并不成功,特别是女婿的玩世不恭使他大为光火。这促使他考虑儿女的婚事时不仅从门第上去权衡,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家风和生活习惯上去考察。

湖南有一常姓显贵家庭,几次都想与曾国藩结为儿女亲家,然而曾国藩并不乐意,这倒不是常家与曾家曾有什么不愉快,而是因为曾国藩听说这位常世兄生活习气骄奢、跋扈,不可一世。他所穿的衣服极为华贵,他所用的仆从也气焰嚣张,更令人厌恶的是他最喜欢倚仗其父亲的势力作威作福。曾国藩担心常家女儿有官宦人家的骄奢习气,如果嫁娶过来,不仅会败坏曾氏家规,还会引诱曾家子弟好逸恶劳。

开始,曾国藩还以为常家想与弟弟家结为亲家,但后来常家三番五次要求联姻,要他们送甲五的八字,曾国藩才知道他是想与自己结为亲家,而不是想与弟弟结为亲家,他对这门亲事明确给以拒绝。

对于弟弟家的婚事,曾国藩说,我不敢作主,但是亲家的为人如何,也必须从四方街邻那里去察清。如果是吸鸦片的,就绝对不能结亲;如果没有这种事,你们听听老人的意见,自己作主就行了。

之所以有上述持家观念,是因为曾国藩曾仔细考察过,天下的官宦之家,大都只享用一代就败落了。这些家庭的子孙开始骄奢淫佚,继而四处流浪,最后饿死于沟壑之中,有幸延续两代的真是少见。

然而,勤俭的商贾之家可以延续三、四代;谨朴的耕读之家可以延续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延续十代八代。曾国藩说他依靠祖宗的积善行德,年纪轻轻就一帆风顺做了高官;曾国藩深怕由一个人享用致使家道中落,因此极力劝教各位弟弟和子女们:愿咱家成为耕读孝悌之家,而不愿成为官宦之家。

“各位弟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考仕宦而考虑。倘若你们不能看透这一层道理,即使得到了高科显官,那也算不得祖父的贤孝子孙,当然也算不得我们家的有功之臣;倘若你们看透了这一层道理,那么我将钦佩之至。澄弟总认为我升官得差,就说我是祖宗的肖子贤孙,殊不知,这并不是贤肖。如果这也算贤肖,那李林甫、卢怀慎之流,何曾不位极人臣,权倾一时,难道能称他们贤肖吗?”

曾国藩说他学识浅薄,愧居高位,然而他时时刻刻在意留心,虽然身在宦海之中,却常准备脱身上岸。如果有朝一日罢官居家,那么自己可以淡泊,妻子可以服劳;在家对得起父母兄弟,在外对得起宗族乡亲。这不也很美好吗?

这是曾国藩的真心话,他说,各位弟弟一旦发现我的行为与誓言有不符之处,希望你们能直言不讳予以规劝,进行监督,提出批评。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在高处想到低处,在甜时想到苦时,在兴盛之际想到衰败之际,从一代人想到几代人。由于对人世间的兴衰浮沉有一种透彻的理解,所以他才有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他才那样小心谨慎,诚惶诚恐,虚心涵泳;由此他才产生一种深刻的乐观主义,才那样勤学苦读,恪尽职守,庄敬日强。正因为有了如此胸怀和气度,他才出可为将,退可为民,胜不骄躁,败不气馁;得不得意,失不失志。

6.为人子当“奉先思孝”

作为人子,总想令父母健康一些,安乐一些,少操心一些,这就是孝心。曾国藩长年在外领兵打仗,鲜在父母身边,但他始终心系父母,挂念父母的安康。因为他认定,为人子当“奉先思孝”.《礼记》说:“凡为人之子,冬温而夏清,昏定晨省。”说的是儿子对父母之礼,冬天设法使父母暖和,夏天使父母清凉,晚上为父母整理床铺,早上向父母问安。让父母冬暖夏凉,一般人大概是容易做到了。很多人连让父母冬暖夏凉也做不到,不是没有能力做到,而是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不就是没有孝心吗?

《尚书》云:“奉先思孝。”就是说事奉先祖要念念不忘尽孝,也即是说作为人子首先要想到尽孝。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如果想都没有想到,那又怎么谈得上做到呢?所以心中无论装有多少事,多大的事,便总有一块是留给父母的,这就是做子女的本份,如果连这点本份都没有,那就不成其为人子了。

曾国藩长年在外地做官,不在父母身边,但他始终心系父母。他说,父母大人上要奉养两位老人,下要荫护儿孙,在外要为亲族邻里作模范。你们是千金之躯,一定要珍重。况且孩儿我愧居高位,作了侍郎,侍候我的人已有好几个,可是父母大人还要为家务如此辛劳,孩儿实在于心不安。今后万望二老总持大纲,而细微琐事都交给四弟去办。四弟本来就是个谨慎的人,必定能圆满地完成任务。父亲大人与叔父大人只要天天侍奉在祖父祖母大人面前,大家一起谈天说地,乐乐呵呵,就是万幸了。

仅仅心中有父母还不够,你总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常言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父母都有难操的心。作为人子,就该为父母分忧解难。你为父母分担的越多,你心中想到父母的就越多;你为父母分担的越多,不仅你父母越快活,而且你也因此越快活。

然而现在的年轻人中,称得上孝子的越来越少了。不是他们心中没有父母,而是想得多做得少;不是他们心中没有父母,而是他们心中自己比父母更重要,自己的成功,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功名比父母的疾苦更重要。有的人偶尔也讲讲孝心,把父母接到身边过一段,结果父母来后,自己的家务做得越来越少了,父母比在自己的家里更辛苦了。这难道是讲孝心吗?有的人因为父母财产不丰厚,或者生怕自己为父母花费过多而轻薄父母;还有的人,因为婆媳关系处不好,让母亲孤苦伶仃在别人家里当保姆。这两种人,清人朱柏庐有副对联给他们: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曾国藩的孝体现在他对各位兄弟的教导上,他说:“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之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

7.互谦互让方能显兄弟情深

在天底下,难得看见曾氏兄弟之间那样披肝沥胆,那样情真意切,那样彼此关照。曾国藩对兄弟之间倾注的深情厚意,恐怕只有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情感才能比拟;但那种坦诚,那分直率,又不是父母之情所能比拟的。这是人间之至情,它是构成曾国藩人性魅力的动人篇章。曾国藩共有兄弟姊妹九人,一姊、三妹、四弟。曾国藩在兄弟五人中排行居长。

二弟,曾国潢,字澄侯,比曾国藩小九岁,虽然一直潜心钻研《四书》、《五经》,但没有太大的成就。后来以监生候选县丞,这也是曾国藩出钱替他捐的。曾国藩在京为官十年,后又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剿”捻等,一直很难回家,对家庭的关心常常体现在家书上。父亲曾麟书在世时,曾家大事由其决断,父亲去世以后,家里的事情主要由曾国潢操持。或许是仰仗曾国藩的权势,在曾国藩治军其间他在家乡办团练,常常借势杀人,为患乡里。县官对他也毫无办法。曾国藩回去后,知其所为,遂用锥刺其股。曾国潢大声唤痛。曾国藩回敬道:“你杀人就不痛吗?”这次的教训,他铭记在心,在其后未见有滥杀无辜的记载。

三弟,曾国华,字温甫,比曾国藩小十一岁,从小过继给其叔父曾骥云。曾国藩一直认为三弟资质较聪,但读书期间并未有过人的表现。曾国藩为其“纳贡入监”,乡试也未中。咸丰五年(1866年),曾国藩坐困江西,时有被石达开生擒的可能。曾国华与其父曾麟书赶至武昌,向胡林翼讨救兵。胡林翼拨5000人由其带领,前往营救。此后,曾国华跟随李续宾转战于皖北,三河镇一战,与李续宾同时殉难。

闻三弟在三河遇难,曾国藩痛不欲生,回想起自己在江西被困,三弟率五千人星夜驰往,惟恐迟到半步,手足之情难以忘怀。在哀词中,曾国藩将无限哀思寄于其中:

角黄角黄我祖,山立绝伦。有蓄不施,笃生哲人。我君为长,鲁国一儒;仲父早世,有季不孤。恭惟先德,稼穑诗书。小子无状,席此庆余。粲粲诸弟,雁行以随。吾诗有云:“午君最奇”.挟艺千人,百不一售。彼粗秽者,乃居吾右。抑塞不伸,发狂大叫;杂以嘲诙,万花齐笑。世不吾与,吾不世许。自谓吾虎,世弃如鼠。相舛相背,逝将去女。一朝奋发,仗剑东行;提督五千,往从阿兄。何坚不破?何劲不摧?跃入章门,无害无灾。埙鸣鼓角,号令风雷;昊天不吊,鲜民衔哀。见星西奔,三子归来。弟后季父,降服以礼。匝岁告阕,靡念苞杞。出陪戎幄,匪辛伊李。既克浔阳,雄师北迈。划潜剜桐,群舒是嘬。岂谓一蹶,震惊两戒。李既山颓,弟乃梁坏。覆我湘人,君子六千。命耶数耶?何辜于天!我奉简书,驰驱岭峤。江北江南,梦魂环绕。卯恸抵昏,酉悲达晓。莽莽舒庐,群凶所窟。积骸成岳,孰辨弟骨。骨不可收,魂不可招。峥嵘废垒,雪渍风飘。生也何雄,死也何苦!我实负弟,茹恨终古。

这首哀词好像是曾国华的小传,他虽不得志于科名,而仗剑从军,生平颇为奇特。

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字沅甫,小曾国藩十三岁。他十六岁就跟随曾国藩在京读书。曾国藩对其极为疼爱,对其管教极严。因此,曾国荃一直敬惮之。由于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九,所以曾国藩称其为九弟,军中多称其为九帅。十八岁曾国荃回湖南家乡,兄弟二人依依惜别。曾国藩一直将其送过芦沟桥,并赋诗一首,以示鼓励。曾国荃虽天资很高,但无恒劲,在长沙岳麓书院肄业二年,跟随罗泽南攻文,但一直没有长进。曾国藩时常在家书中,告诫其“有恒”的道理。

但无论其兄对曾国荃期望有多高,他在科举上却一直不甚得意。24岁入县学、25岁补廪、29岁选为优贡。

曾国荃虽然科举不甚得志,但在军旅上却颇有建树,自随曾国藩治军以后,便不负期望,围攻安庆,荣获首功,一时间名声大噪。随后又顺江东下,驻军雨花台,包围天京,二年中披肝沥胆,终于独获首功。又以酝酿造反未成,军队被裁,乃负气不辞返家,不问世事。曾国藩先以兄弟功名太盛,极力压抑曾国荃,保升诸将;后以曾国荃受谤返家,又极力劝导曾国荃持盈保泰。曾国藩一片苦心,卒能化干戈为玉帛。

同类推荐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莎士比亚 普希金

    莎士比亚 普希金

    本书主要是对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绝世智尊

    绝世智尊

    没落家族天才秦烨遭人暗算,却意外发现自己成为了超级学霸。尽管修为尽毁,但秦烨凭借脑海中凭空出现的逆天知识强势崛起。我管你是什么武神、丹帝、妖皇,我管你有什么天帝传承、奇珍异宝还是上古血脉,在拥有最强大脑的秦烨面前,任何所谓的至尊天骄,都只是个笑话罢了!龙傲天,碾压!天才,碾压!宗门,碾压!神魔,照样碾压!知识就是力量,哪怕在武道横行的异界,再牛叉的大能照样得匍匐在我绝世智尊的脚下!且看秦烨如何以智慧纵横三界,逆天成神。
  • 饭局酒局人脉学

    饭局酒局人脉学

    教你怎样通过饭局去设计人脉,懂一点饭局里的学问,了解一些饭局里的人脉学,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必修课。是最实用的酒桌圣典,帮你运筹帷幄马到成功,中国饭局的全新诠释,人脉学的活学妙用,让你在推杯换盏间游刃有余,于觥筹交错中如鱼得水。
  • 青梅竹马:总裁的嚣张弃妇

    青梅竹马:总裁的嚣张弃妇

    他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结合。婚姻不是童话的结尾,却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谁人知道,这天作之合背后竟然是相敬如“冰”。娶她,只是为了得到家族企业股份,坐上总裁之位。嫁他,只是为了借助他的力量,从叔叔手中夺回父母的产业。他继续他的逍遥,她继续扮猪吃老虎。然而,就在她被他的温柔感动,渐渐敞开心扉时,他情人的死却再次将两人的关系降到冰点。
  • 三个女婿对对子

    三个女婿对对子

    在社会各阶层中,人们喜爱什么厌恶什么,有一定的标准。逢场作戏,虽然是即兴,但需要急才,即便是这样的场合也没放过欺负人的机会,这对当时社会来说,虽是管中窥豹,但可见一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

    优美的笔触传递青春气息,至深的哲理述说动感人生,专注聆听青春的脚步声,悉心体味青春的心灵独白。《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蕴涵的动人情感、美丽智慧,以及令人震撼的生命本性的跃动,如清风拂过心田,如春雨滋润心灵,让青少年从内心滋生对爱的珍重、珍视,使漠然、敏感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
  • 大神请手下留情

    大神请手下留情

    她只是一个没有志气的,时不时玩玩游戏的宅女一枚。不就是玩游戏一不小心秒杀了大神吗?怎么她的游戏生活一下就变了模样?!触了她的禁点那就来决斗吧,反正她也不怕。可是谁能告诉她决斗也能弄一个老公来是怎么回事?她悲号,“系统,你bug了吧!”当见到大神本人,她只能无力的求饶,“大神,请手下留情!”
  • 纨绔世子妃6定乾坤(上、下册)

    纨绔世子妃6定乾坤(上、下册)

    新帝登基,西南战火绵延千里。帝业如棋,江山霎时风起云涌。昔日的染小王爷、荣王府景世子不复存在。昔日的云王府浅月小姐亦换了一重身份。百年风云浮出水面,明刀暗箭落幕,铁血马蹄争鸣。两个棋逢对手的人终是登阶而上,为爱争夺,抢行独木桥。荣华宫种下牡丹,凤凰关桃花纸贵。痴情如利剑,爱意有深有浅。一局棋不到最后一刻,论不出输赢!这一场江山爱情豪赌,谁来定乾坤?
  • 盘古战记

    盘古战记

    浩瀚天地,皆由盘古化身而来。妖王复苏,混沌遮天。苍茫六界,谁主沉浮。一个四极之地诞生的普通少年,一心想要修炼成仙,却被害四肢残疾,丢了仙体,成为废人。看他如何一步步从人界爬上仙界、神界,成为六界最强者。又是如何斩杀妖王,灭混沌拯救苍生。上天下地,唯我独尊。神挡杀神,魔挡杀魔。唯一QQ群:455586692
  • 不轨之臣:废柴国师要翻天

    不轨之臣:废柴国师要翻天

    她面上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宅里斗,深宫斗,朝堂斗,其斗无穷其乐也无穷。她一步步地由深闺小姐到一朝国师,一步步地要助他登上皇位。她虽甘为一国之重臣,却怀不轨之心。到最后,尘封多年的秘密揭开后才晓得,原来他们前尘旧事,不仅仅是这二十年来的互相牵绊,它还远到很久很久以前,远到今生来世,生生世世……千年守候,逆天而行,能否换你一世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