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4900000019

第19章 台风眼里没有风——囧囧地理奇迹多(1)

§§§01 暴风雨前的宁静是怎么形成的

“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一说法在拿破仑时期很流行。

著名将领拿破仑在和外国军队打仗前,事先都有固定的一套程序。由于面临着一场恶战,士兵们非常紧张和害怕,谁也不愿多说话,只是默默地等待着战斗的来临。人们因而称之为“暴风雨前的宁静”。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义。“暴风雨前的宁静”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我们常见的现象是:夏天多暴雨,当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天上乌云密布,天地间寂静无声,整个气氛显得十分沉闷。不久,暴风雨便开始铺天盖地而来。

“暴风雨前的宁静”还是有科学依据的。暴雨区因地面温度太高而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流,所以周围的空气会受到这些气流的抽吸。由于暴雨走向是跟随主风向的,如果其时刮的是北风,而南部的空气又正在被上升气流抽吸到暴雨区,于是占统治地位的空气流(此时为北风)与被抽吸的“南风”叠加,短时间内形成了“无风的宁静”。

也有人认为,“暴风雨前的宁静”是人们的一种“印象”或“心理感觉”。当水汽被强大的上升空气推送到1000至2000米高的上空后,形成大块飘动的积云,从积云变成积雨云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与随后瓢泼和倾盆的暴雨相比,这段时间是相对宁静的,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现在,“暴风雨前的宁静”已经从谚语变成了成语,用来比喻恐怖的事情发生的前夕。

§§§02 四大洋的来历传说

“四大洋”我就不用介绍了吧。

不知道“四大洋”的人估计小学还都没有毕业。当然,即使你小学毕业了,但“四大洋”的传说和来历你却不一定知道。

太平洋最初没有统一的称呼,我国古代称为“沧海”、“东海”等。公元1513年9月26日,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巴尔沃亚从巴拿马海岸见到此洋,命名为“南海”。

1519年,探险家麦哲伦带着由几只帆船组成的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四个多月的艰难航程,越过狂风恶浪的大西洋,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了新的大洋。麦哲伦发现这里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与汹涌澎湃、波浪滔天的大西洋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麦哲伦将它改称为“和平之洋”,汉译为“太平洋”。

大西洋的原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神阿特拉斯。普罗米修斯因盗取天火给人间而犯了天条,株连到他的兄弟阿特拉斯。众神之王宙斯强令阿特拉斯支撑石柱使天地分开,于是阿特拉斯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英雄。传说阿特拉斯住在遥远的地方,人们认为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就是阿特拉斯的栖身地,故有此称。

大西洋的中文名称并非是翻译名,而是地道的国产货。中国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时,常习惯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作为界线,此线以东为东洋,此线以西为西洋(日本人故称东洋人)。明神宗时,利马窦来华拜见中国皇帝,他用中国方式说自己是“小西洋(印度洋)”以西的“大西洋”人。可见那时我们就已称之为“大西洋”了。

印度洋,公元1世纪后期的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

1515年,中欧地图学家舍尔编绘的地图上,将其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东方的”一词是和大西洋相对而言。直到奥尔大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里才正式称之为“印度洋”。因为古代西方对东方的了解很少,只传闻印度是东方的一个富有的国家,因此到东方就是到印度,通往东方的航路也就是通往印度的航路。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为印度洋。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在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

北冰洋这个名称来自希腊语,意思为正对大熊星座(即北斗七星)的海洋。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科学家们才确定了北极中央并没有陆地。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岸之间,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洋。由于终年气候严寒,绝大部分被冰层覆盖,因此一度曾经被称为“北极海”、“北冰海”,现在称之为“北冰洋”。1845年,在英国伦敦地理学会上,北冰洋的名字被正式命名。

§§§03 水占地球重量的多少?

水占地球表面积的多少?我们都知道,大约占70%。那水占地球重量的多少呢?

也许你会回答:50%或者30%,实际上,即使是回答5%也是谬以千里的。这个数字也许你永远猜不着。

正确答案是不到0.067%。

虽然地球表面覆盖的都是水,但是地表水的重量只占地球重量的不到0.067%。甚至在看起来水很多的地壳处,也是以陆地的重量为主,陆地的重量是地球上整个海洋重量的40倍。

地球非常重,它称起来大约有6×1024千克,其中一半的重量都集中在下地幔下。地幔开始于地壳以下670千米深处,是一层巨大的、呈半熔融状态的物质。为此,研究者试图把地球下地幔的水重量,与地表水重量一起合并统计出来。

2002年,《科学》杂志报道了日本进行的一个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在1.96×1010Pa的压力和1600℃的温度的环境下,创造出4种和下地幔矿物相似的化合物,然后向这些化合物灌水,测试它们吸水后重量的变化如何。实验结果表明,在下地幔处溶解的水是地表水量的5倍多。

如果日本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地表水的重量加上下地幔水的重量,水占地球重量的比例会上升到0.1%。

但这个数据仍然会让我们吃惊,因为这与水在地球的表面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04 地震——都是月亮惹的祸

1300年~1976年的600多年间,中国发生的29次特大地震里有21次发生在夜晚,占72%。

1990年~2000年全球有重大伤亡破坏的8次大地震中,有7次发生在夜晚,占87%。

发现了吗?其实地震大多数发生在夜间。

科学研究发现:地震不仅多发生在夜间,而且还常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月相为朔望的时刻。同时,大地震主要集中在夜晚的两端,一是晚间18点~21点,一是凌晨0点~5点。

即使小沈阳也会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有句歌词唱得好:“都是月亮的惹的祸”。地震时间的选择也是“月亮惹的祸”。

我们知道,月球对地球有一种引力,这种引力可以引起海洋的潮汐。其实,这种潮汐现象并不仅仅限于海水,作为固体的地壳也同样可以发生,只是一般人们很难发现而已。精密仪器测量发现: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固体地壳也能有0.5米左右的“潮汐”振幅。

地震虽然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反应,但有时当它处于蓄势待发之际,月球的引力所引发的固体潮汐便起到了一触即发的导火索的作用。积蓄已久的地震潜在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迸发了出来——地震发生了。

如此说来,许多大地震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的夜间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来自于月球的引力对地球的影响在夜间要比白天大得多,而朔望前后,月球的引力会达到较大值。

§§§05 唐人街是指哪个“唐”?

唐山是我国的一个城市,因为1976年的一场大地震而闻名。然而,唐山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字吗?唐人街的“唐”到底是哪个“唐”呢?

把中国称为唐山最早是由在北美修筑铁路的华工说出的。在北美修筑铁路的大部分华工基本都是闽粤一带的人,非人的待遇、超出想象的劳动强度使大批华工倒毙于铁路上。这些现实使华工不再做发财的梦想,只是嘟囔着什么时候能再回到唐山啊。这里的唐山只得就是中国。

那华工为什么把中国叫作唐山呢?

闽粤一带在汉朝是就已经被彻底征服,但直到唐朝才真正有了行之有效的统治,远在长安的统治者派官员到闽粤,首先要越过五岭才能到达治所,所以官员往往把自己称作“唐山人”意为“越过五岭的人”。而当地人也把唐山人称为中国人,最终的同化当地人也把自己看成唐山人了。所以唐山人在闽粤一带就是中国人的代名词。

海外的唐人街并不是外国人因为唐朝的声名远播而叫出来的,而是因为居住在那里的中国人约定俗成的,意为“唐山人的街”。

§§§06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为什么这句话指的是横断山区?

横断山脉在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

一般5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

横断山脉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处年均温14~16℃,最冷月6~9℃,谷地处年均温可达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体屏障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如高黎贡山东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西坡龙陵年降水量259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3%。

横断山脉的植被和土壤依气候、地势而变,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

1.边缘热带季雨林——红壤带。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

3.暖温带、温带针阔叶林——褐色土、棕壤带。

4.寒温带亚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带。

“十里不同天”就是说在垂直方向上不同高度的气候类型也不同。气候类型的不同了造就了所谓的“一山有四季”。

§§§07 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天空为什么会下雨?相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问过这样的问题,那么到底要怎样解释呢?

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

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会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在雨的形成过程中,大水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水滴半径增大到2~3mm时,水分子间的引力难以维持这样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气流的冲击而分裂。通过“连锁反应”,大雨滴不断分裂,小水滴继续下降,形成新的大水滴。这是上升气流较强的水成云和混合云中形成雨的重要原因。

§§§08 珠穆朗玛的美丽传说

2008年5月8日9:17,是世界上所有人应该记住的历史时刻:在这一时刻,中国人把奥运圣火送到了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上。这一刻,世界为之欢呼。全球为之震动。

在藏语中,“珠穆”的意思为女神,“朗玛”为第三,珠穆朗玛峰也就是当地人民所亲切称呼的“第三女神之峰”。

珠穆朗玛峰并不仅仅意味着全球最高峰,还拥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珠峰附近还是一片无边的大海,珠峰脚下花草茂密、蜂蝶成群。一天,突然来了一个五头恶魔,想要霸占这片美丽的地方,它把大海搅得恶浪翻滚,并毁坏森林,摧残花木。一时间,一个富饶肥沃的地方变得乌烟瘴气,满目疮痍。

正当鸟兽走投无路、坐以待毙时,从东方漂来一朵五彩祥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施展无边法力,降伏了五头恶魔。从此,大海变得风平浪静,生活在这里的众生都万分感激,对仙女顶礼膜拜。

众空行母本想功成后返回天庭,无奈众生苦苦哀求,希望她们能永远留下,降福人间,和众生共享太平。众女神终于同意,她们喝令大海退去,使东边变得森林茂密,西边出现良田万顷,南边草肥林茂,北边牧场无限。五位仙女也变成喜玛拉雅山脉的五大高峰,驻扎于人间大地,其中排行第三的仙女长得最高、最俊俏——她就是珠穆朗玛峰。

§§§09 谁最早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我们不会忘记哥白尼为了坚持“太阳中心说”做出了多少牺牲。哥白尼是第一个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吗?

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人是古希腊人阿利斯塔克,比哥白尼整整早了1800年。恩格斯称他为“古代的哥白尼”。

阿利斯塔克生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死于公元前230年,萨摩斯人。古希腊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也是最早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认为,地球每天在自己的轴上自转,每年沿圆周轨道绕日一周,太阳和恒星都是不动的,而行星则以太阳为中心沿圆周运转。这是古代最早的朴素日心说思想。阿利斯塔克不仅提出了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运转,还计算出了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距离。

他只有一本著作流传下来:《太阳和月球的大小与距离》。可惜这本书中没有提及他的太阳中心论。我们之所以知道该理论,是来自于阿基米德著作中的一条评论,而他之所以提及阿利斯塔克的理论,只是想表明他自己不同意这种看法而已。

哥白尼肯定也知道阿利斯塔克,因为他在划时代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的手稿中称赞了阿利斯塔克。然而,当这本书于1514年出版时,所有关于这位有远见的希腊人的论述都被删掉了,也许是由于出版商担心这些内容有损这本书的原创性。这也成为了这位杰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的遗憾。

§§§10 地球上的水是怎样产生的?

有一个公益广告是这么说的:“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确实,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水的“源泉”在哪里?

首先,海水来自冰慧星雨,这是根据卫星提供的资料得出的。1987年,科学家从卫星上获得了高清晰度的照片。在分析这些照片时,发现一些过去从未见到过的“洞穴”。科学家认为,这些“洞穴”是冰慧星造成的。而且初步判断,冰慧星的直径多在20千米。大量的冰慧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经过数亿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地球表面将得到非常多的水,于是就形成今天的海洋。

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有人提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

大约在50~55亿年前,云状宇宙微粒和气态物质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地球。那时随时都会发生火山爆发,再加上星体撞击,那时的地球到处是一片火海。这些气体上升到空中并将地球笼罩起来。水蒸气形成云层,产生降雨。经过很长时间的降雨,在原始地壳低洼处不断积水,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

据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原始的海洋海水并不多,只有今天海水量的1/10。另外,原始海洋的海水只是略带咸味,后来盐分才逐渐增多了。

覆盖地球70%的水就这样诞生了。

§§§11 南极北极为何不会发生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但你听说过南极和北极地震了吗?肯定没有。因为两极根本不会发生任何级别的地震。

同类推荐
  • 你最喜爱的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你最喜爱的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每个故事都是一次奇遇,用心感受,会有属于自己的惊喜!故事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感悟生命的。一个精致的、符合自己心情的小故事,或许可以改变你当时的心情,或许在改变你心情的那一瞬间改变你的思想,甚至改变你的一生。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心态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心态的呵护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关怀,激发青少年提升良知,纯洁人性,感动青少年去做一善良的人,做一个感动别人的人。
  • 世界谜语抢猜百科

    世界谜语抢猜百科

    世界谜语抢猜百科提供大量谜语题目,阅读本书既好玩有趣,又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

    岩石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物质基础,是天然产出的县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岩石随处可见,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可以用作建材,而且还可以用来提炼金属、制作饰品等。自然界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小时候捡到一块美丽的石头,也能让我们欢喜许多天,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我们都在羡慕贾宝玉身上那块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这些能给我带来欢乐的东西都来自岩石大家族,岩石家族是个庞大的群体。那么岩石有什么特性?又是如何分类?……
  • Snippy and Snappy

    Snippy and Snappy

    we are introduced to brother and sister field mice living with their mother and father in a cozy nook in a hay field.Their father enthralls them with stories about gardens in big fields,houses in big gardens,kitchen cupboards in big houses,and big yellow cheeses in big kitchen cupboards.
  •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英雄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史前进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热门推荐
  • 霉孕当头:无巧不成婚

    霉孕当头:无巧不成婚

    他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正在对着路边的一只棕色流浪小猫喃喃自语。那天阳光很好,洒在她漆黑的长发上,渡了一层耀眼的金。她的笑容像是长了无形的触手,轻轻撩拨着他的心。第二次见面,她也来了话剧社,大大咧咧的性子外,多了几分拘谨。他看见她义正言辞的说自己要演公主时,转过身,不自觉的笑了起来。再然后,她蓬头垢面,一脸惊慌失措的紧紧拉住他的手说:“我怀孕了,是你的。”他心里愕然,却又如释重负。多好,他还站在原地的时候,她终于回头看见了他。
  • EXO:审判黎明

    EXO:审判黎明

    我,白晓。特殊的混血。我,许黎。不甘于命运。我,是白晓亦是许黎。但,不管我是谁。我,不想活的那么可悲至奄奄一息。他说:我许你黎明。他们说:你不配拥有黎明。黎明到来之际,我在这里,接受你的审判。判我黎明又或黑暗。他说:你的罪,是我错,我来判,我来担!就算万劫不复,只需有你在,有你一笑,我便无所畏。审判如何,末世如何,我,依旧狂欢!只因涅槃浴火之后,我才是王!
  • 死亡国度之亡者归来

    死亡国度之亡者归来

    知道人死了之后到底会去哪里吗?知道为什么古代神仙泛滥,但是现代却是连个鬼影子都找不到吗?知道在地球之外,有着什么样的文明吗?身为千年一度才会出现的八十一位神秘亡者之一,寒炎注定将走上一条死亡和杀戮做伴的道路.传承自鸿蒙唯一存在的天煞孤星的力量,寒炎的存在,成为了挑战死亡颠峰的唯一存在.但是华夏众神仅仅在十九层死亡空间之内就遭受到重创.身为人类之母的女娲娘娘在红莲业火的摧残之下被迫转世.而三清道尊之一的太上老君更是被禁忌海王钉死在自身的太极图上.只见寒炎大手一指,说道:"紫炎,把那个唧唧歪歪的如来大光头,还有什么元始天尊都给我吃掉"
  • 冥少:宠妻上瘾

    冥少:宠妻上瘾

    他是人人惧怕的冥少,Z市女人的梦中情人。对谁,他都是冷冰冰的。除了她——伊惜儿,一个萌萌的萝莉。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她,他宠她上天。就算她杀人,放火,他都帮她摆平。宠到无法无天的地步!当风冥夜的前女友回来后……(此为宠文,有点小虐,就一点点虐。这是秋离的第一个文,写得不是很好,希望大家不要建议啦!更文可能很慢,还没订好什么时候更,订好了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帮我多多宣传啊!)
  • 恰逢遇见你

    恰逢遇见你

    伪千金VS商业黑马——之所以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不是因为他有多好,而是在我最需要的年华里,他曾走过我的心堂,留下不能抹去的印迹,不早不晚,恰逢当时。
  • 夫君要抱抱

    夫君要抱抱

    当腹黑又自大,冷漠又傲娇的仙君大人遇上双面魔后妹纸,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她据为己有。某日,仙君孤身来到魔界:“魔君是吧?你的魔后本君要了。”看着如此嚣张的死对头,魔君咬牙:“你当本尊的魔后是那么容易要的?”某人微愣:“不然呢?”“起码也要三百坛佳酿。”“好便宜……”(——默默赠)
  • 枕上晨钟

    枕上晨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6年春天,中国革命的形势正处在两个高潮之间。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率领下已经跋涉长征两万五千里,胜利地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红二方面军在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率领下开始了伟大的长征。这是最末一批进行长征的红军主力部队。正因为是最末一批,它所遭遇到的困难也是极多的。这本书,就是描写在这一巨大的行动中的一个片断:一支红军的先头部附在通过云南、西康等地遇到的国民党军队阻拦、追赶,以及通过藏族史弟地区和亘古无人烟的雪山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
  • 三奴时代:婚奴 房奴 孩奴

    三奴时代:婚奴 房奴 孩奴

    《三奴时代——婚奴房奴 孩奴》中,宝宝两个月了,禁欲好久的老公终于按捺不住将我按倒在床“就地正法”。两个人正激烈的运动着,旁边传来一阵洪亮的哭声。转头一看,不知何时醒转的宝贝正睁着大眼打量着我们;老公抚额低叹兴致全无,我只能在旁边苦笑。自从孩子出生以后,不,应该是从我们真正进入社会以后,我们就注定了“一生为奴”……
  • 会说话的手

    会说话的手

    本书所收作品篇幅简短,故事奇特,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片段场景,几句对话,鸟言兽语,人物行踪,无不言平凡之微妙,寓天下之大奇。读后或可逗你一乐,掷书一笑了之,或可启你深思,领悟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