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8500000013

第13章 国际组织的历程与功能(1)

一、国际组织思想之源

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国际组织都是建立于20世纪,但人类希望通过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来维持世界安全与和平的愿意由来已久,许多思想家为此苦苦思索。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不断地伴随着冲突、暴力和战争,这些冲突、暴力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自古以来人类有识之士就苦苦地探索产生这些人间灾难的根源。他们往往把战争与冲突归咎于分裂的独立政治实体的存在,这样,消除分裂的独立政治实体或限制独立政治实体的自治权力成了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宁,消除这些人间灾难的重要手段。国际组织就是人类为探求世界和平,消除暴力与战争所设计的种种制度化的方案。虽然这些方案可能还存在不科学甚至是错误之处,或者后来的政治家们在实施这些方案时带有种种自私甚至是卑鄙动机,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思想家内心深处对一个和平、安宁、和谐和美好的世界向往。这些思想构成了国际组织的思想之源,促成了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对国际组织思想之源的探究有助于对国际组织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一)国际组织的早期思想渊源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向往着有一个共同契约维系的世界,这种人类共同体的设想,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表述。《礼记》中就记载了孔子的“天下大同”思想,孔子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篇》)

在古希腊思想家中,柏拉图也设想用一种理想国来反映人类共同体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人类共同体美好设想都与天下统一、消除各个分治的社会实体相结合。在《孟子》中有一段孟子与梁襄王的对话很能反映这一观点。梁襄王问孟子:“天下乌乎定?”,孟子答日:“定于一”(《孟子》第六章)。古罗马的斯多噶学派也曾主张过天下统一于罗马帝国。

但希望通过国际组织来消除各个实体之间的冲突,把国际组织与世界和平联系起来还是在欧洲中世纪和以后才开始出现。

中世纪神学思想家彼埃尔一杜布依斯(Pie R Re Dubois,1250-1320)被认为是第一个设想通过国际仲裁来裁决人类各自独立的社会实体之间的纷争。在杜布依斯时代,神圣罗马皇帝、罗马教皇与欧洲各国国王之间经常发生权力之争,杜布依斯是法国国王菲力普四世的支持者,他反对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权,赞同由法国来领导各个基督教国家进行收复圣地耶鲁撒冷的“圣战”。对于各个基督教国家之间的争端,杜布依斯主张各国通过签订协议,以仲裁而不是战争来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在由这个由法国领导的基督教国家集团中,如果一国不遵守共同协议,杜布依斯认为应该用军事制裁来迫使它就范。杜布依斯在他所著的《圣地的光复》一书阐述了他的这些思想。他的这种国际仲裁的思想与后来的海牙会议确立的一些制度、国际联盟盟约以及联合国宪章中的一些条款有相似之处。

中世纪思想家但丁(Dante Alighie Ri,1265-1321)也是一个世界和平的倡导者,但他的世界和平也是与某种霸权结合在一起的。在《论帝制》一书中,但丁认为整个宇宙应由一个上帝主宰,这样整个世界应由一个体现上帝意志的皇帝来统治;除非各国联合进来,拥护一个万方一尊的皇帝(但丁心目中这个皇帝应该是罗马皇帝),否则这个世界将永不安宁。但丁这种思想是一种典型的世界政府的设想。

在17世纪初法国作家克律塞(Eme Ric C Ruce,1590-1648)是第一个正式突破宗教界限提倡国际组织的人。在他的《新西尼亚》(1623年)一书中,克律塞主张应由各国组织的国际大会来解决各国间的争端从而达到废除战争的目的,克律塞所设想的这种国际大会不仅仅是由基督教国家,而且也包括非基督教国家。克律塞的这本著作后来被著名的国际法学家昆西·赖特(Quincy W Right)认为是第一个真正系统研究国际组织的著作。

但是,由于克律塞没有太大的政治影响力,他的这种国际组织的思想没有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所提出的国际组织的思想有影响力。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也是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者,在他提出的“宏伟计划”中,他设想把欧洲分为+五个国家,然后共同组成一个邦联,并设立一个理事会来管理整个邦联,理事会由六十人组成,这六十人依照古希腊近邻同盟的规则由各国选派,邦联并设有参议院和分区理事会。但亨利四世的这种国际组织的设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为了获取法国对欧洲的主宰权,形成一个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邦联。亨利四世的“宏伟计划”对后来的国际政府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许多人是在他的设想基础上创制出新的方案。据说他的大臣苏利(Duc De Sully)在1638年提出建立一个欧洲基督教共和国邦联的思想。这个设想被为一些早期的国际关系学者认为是当代各种维持国家间和平建议的先驱。亨利四世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今天各种国际政府思想最有影响的来源。

以上这些国际组织的设想大多数并没有与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联系在一起,在手段上往往带有非理性的暴力的色彩,在目的上更多具有霸权性而不是普世性②。尽管如此,他们的这些思想特别是亨利四世的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极大。后来具有民主意识的思想家们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把国际组织的建立与人类的理性相结合,并要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人类共同体。从威廉·潘恩(Willian.Penn,1644-1718)开始,以后的圣一彼埃尔主教(Cha RlesI Renee Castel De Saint- Pie R Re,1658-1712),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和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等人都是这种方案的主张者。

(二)近代民主主义的国际/世界政府的思想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随着人文主义与民主思想的发展,欧洲思想家开始以民主的精神来审视与思考国际的和平与稳定问题,希望以民主的方式来建立一种国际/世界性的政府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与稳定。以下就一些有影响的人物所阐述的思想进行分析与介绍。

威廉·潘恩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曾写过了一篇名为“关于欧洲现在与未来的和平”(An Essay Towa Rd The P Resent And Futu RePeace of EuRope)文章。他根据亨利四世的思想提出: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欧洲议会”;议会的代表权按国家人口与财富的比较进行分配,各国的争端应交由这个议会来和平解决,议会的决议必须由议会的代表的三分之二通过才能生效,各国议会代表的席位排列以圆桌方式排定以体现各国的平等,并且欧洲议会的所有国家必须履行裁减军备的义务。

圣一彼埃尔在1712年发表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一文中阐述了这样的思想:条约的形式确认这个计划的“基本条款”,欧洲各国签字加入这一条约,各签字国以此组成一个国家联合体,各成员国有义务维持现状,尊重各国的领土完整和保证条约的履行,非经这个永久国家联合体的四分之三的多数同意,任何国家不得变更条约的规定;凡拒绝加入这个永久国家联合体的欧洲君主,应被视为欧洲各国的共同敌人;凡不履行盟约义务的国家,各成员国应对其采取集体制裁。这里圣一彼埃尔计划已经与前人的国际组织的设想有所不同,他的计划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平等共同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超越他国的特权;其次,圣一彼埃尔已经在其主权国家的联合体的设想中摆脱了基督教神权的色彩,突出了世俗国家性,把各国联系起来的纽带不完全是共同的宗教,而是君主间的血缘关系,商业、艺术以及殖民关系。

启蒙时代的卢梭进一步发挥了圣一彼埃尔的建立欧洲永久和平的思想,在他对圣一彼埃尔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所做的评价中(即在他所写的《永久和平评判书》),卢梭主张成立一个欧洲联邦,因为欧洲各国存在着通过血缘关系、商业联系、艺术交往和共同殖民经历形成的纽带,欧洲无数的河流便利了各国人民的通讯与旅行,共同的文字起源使各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与共同的精神追求,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多样性,但却是一个具有共同宗教与道德、共同习俗甚至是法律的共同体;由于没有永久的联盟,因而没有统一的法律与共同的统治,所以,欧洲总是不断地出现争执、战争、侵占和造反,要消除这一切必须建立欧洲的永久联盟。在这一联盟中,卢梭设想,欧洲联盟计划应成为联盟宪法的五条:欧洲各国应是一个永久的,不能废止的联盟,一切的国际争端都应通过这个联盟的议会裁决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各国应放弃进行战争的权利;议会的决议如果是暂时性的可以由简单多数来通过;但一切具有决定性的决议必须有四分之三的多数通过;如果涉及变更联盟宪章基本条款的决议,必须由在议会中采取一致通过的表决方式。应该说卢梭是较早地阐述在世界建立民主国际政府的思想家之一。

19世纪另一位极有影响主张民主世界共同体的人就是康德。康德在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指导其政治思想的命题:常怀“良善意志”,永远把人作为目的,绝不是作为专制的手段。后来在康德的政治思想中所表达的内容就是:道德与政治必然相互联系,或政治是道德目的合法实现,因为真正的政治如果不向道德表示敬意就寸步难行。在康德看来,道德与公共法律正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是:道德通过禁止战争,坚持“永久和平”与“人权”的方式来引导政治;尽管道德不能成为政治的动机,但是如果政治法律正义确使一些道德目的得到遵守(尽管不是得到尊重),那么公正法律正义也是部分地实现了在所有人意志都是善良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目的。根据这种政治哲学,国家与法律秩序事实上应当(作为有限的良善)提供一种和平与安全的稳定的环境,让人们平安地施展惟一绝对的良善;而战争只把人当成一种不道德的目的手段,它是主权者否认人的权利(确切地说是人身权利),把人仅仅当成实现某种目的(如领土扩张)的手段。所以,康德在1795年发表的《永久和平论》中写道“在臣民不是公民从而也就不是共和制的宪法里,最容易的事就是发动战争”,因为康德认为,共和国的公民(并不仅仅是臣民)出于自爱的合法动机,将会反对战争;由于人类具有劣根性或病态性,单凭良善意志是永远实现不了反对和禁止战争这种道德目的,只有共和制宪法下的公民才有助于达到根本的道德目的;因此,共和主义(作为内部的因素)与永久和平(作为外部因素)是相互融为一体的,绝对不能分割,而且外部是由内部决定的,这样永久和平的第一决定因素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宪法都应是共和制”,在这一基础上各民主共和制国家组织成一个欧洲邦联才能实现世界(当时的欧洲)的永久和平,这种政治的道德目的就可以得到遵守。鉴于康德认为战争是把人作为一种武断目的的手段来使用的,是违背道德的,因此,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主张各国裁军,尤其是废除常备军。康德的这种从道德政治思想引发出来的民主共和世界共同体的思想在今天还有极大的影响,人们今天把他这种思想简称为“民主和平论”。20世纪90年代“新干涉主义”所强调的“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都是在康德思想基础上阐发。

如果说上述思想家都是世界政府的思想阐述者,那么伍德罗·威尔逊(Wood Rew Wilson1856-1924)则既是世界政府思想的阐述者,又是世界政府的实践者。威尔逊在一定程度继承了康德的“民主和平论”的思想,他把民主制度描绘成“全世界所尝试过的一种最健全最适于生活的政治制度”,并且力求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某种民主的政府体制。在他看来世界范围的民主必须注重各国的平等、人民主权和增进普遍福利,并且认为理想的政府应该是防止个人相互侵害的警察;应付社会日益复杂必须依赖法律,通过法治来创造旨在使人民更适宜更好过的生活条件;他还强调公开化,认为对一个骗子或者一个捣乱分子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鼓励他们租用一个会堂,把他们的丑恶面貌示众,“什么都不如公开暴露更能制止荒谬。”威尔逊的这些思想在1918年1月8日发表的关于世界和平的十四点计划中得到了体现。

在“十四点计划”中,威尔逊提出:反对秘密外交(强调公开性);主张民族自决,公平处理殖民地问题(强调人民主权);主张海上自由与要求各国废除经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增进普遍福利);主张建立国际联合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民主体制);要求协助苏联的“自由发展”,“欢迎它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反对所谓的“专制体制”);要求限制军备,建立集体安全体制和国际法治(强调法治)。最后,在他的倡导下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具有全球性的目的广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因此,自近代以来,西方出现的建立国际/世界的民主与法治政府思想是近代以来西方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家继承和发展欧洲以往的统一思想的结果。它把民主与平等原则设想为消除国家间冲突与战争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它的主要出发点是建立一种国际/世界的政府来推动世界性的民主共和体制的建立,加强国际/世界法治,弘扬人类的道德,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类社91会的不公正,促进世界的航海自由和自由贸易,从而加强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共同纽带,确保世界的永久和平与稳定。这种从近代发展而来的国际/世界主义的国际组织思想在今天仍在欧美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欧美至今有一些组织仍在积极宣传这种思想,一些刊物如《世界联盟》、《共同的事业》都是一些宣传这些思想的喉舌。

(三)大国协调的思想传统

同类推荐
  •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本书真实再现了美国民主建国200多年过程中的血与火之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国原生态成长纪实。通过本书,读者将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一眼看透美式民主背后的血泪与抗争。美式民主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最初并不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妇女。从这个国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主人和仆人、地主和佃农、自由民和奴隶之分。富人可以掏钱免除兵役,而穷人只能参军入伍,民众的暴动曾多次让这片饱尝血与火洗礼的土地血流漂杵……当我们重新打量二百多年的美国建国史时,我们会发现,权谋、暴力和抗争不过是民主这一血泪代价付出过程中的附加品而已。
  • 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比较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比较研究

    本文逐一介绍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毛泽东邓小平的民族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等。
  • 中国人的民生

    中国人的民生

    从阶层和财富的全新视角,观察中国民生,以独到观点深入解析工资、住房、税收、通胀、养老金、福利、保险、生存等中国十大问题。关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经济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作者借鉴西欧国家发展模型,勾画了一幅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民众休闲时光更多的福利社会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蓝图,探寻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良方。
  •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姓“社”,而是说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它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际上,我国14年的改革,也就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逐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残疾的神话队伍第六人,却在车祸中重生,以完整的双手,在英雄联盟中浴血奋战,登临世界之巅。“如果上帝给予我一双完整的手,我将铸造一个传奇。”邵峰摸着自己空荡荡的衣袖,仰首望向天空“咦,等等,着剧本有些不对啊。”但重生之后,邵峰却惊讶的发现,自己身边不知为何的多出了无数求带双排的美女。活泼女主播,傲娇女职业队队长,清纯的大学校花,成熟的路人王御姐……最主要的是,这些妹子竟然都要加入到他的职业战队中。“不是要让我带着四个妹纸去征战职业联赛吧?”身为战队中唯一一个男性,邵峰表示吼不住的呐喊道……PS:群号:160068439求收藏推荐票,谢谢各位!
  • 帝祖记

    帝祖记

    灵,万物之母。灵,力量之源。“灵”创世,各种族相继诞生,生灵族,死灵族,本源族……最后为了平衡,“灵”则化为永恒一族,守护着大千世界,其后,各种族日渐强大起来……一片“被”隔离封闭的大陆,一颗“被”毁灭半块“星辰之灵”的星球,盛极而衰乃变化常态,大时代应运而来,少年应运而生,在大时代中武动着自己的人生,大陆的外面是毁灭还是新生?真相的背后是光明还是黑暗?当破灭囚禁人们的那层壳时……大时代则真正到来……
  • 那些恶人们

    那些恶人们

    恶人无处不在。恶人终将被好人打败。无论是自作死还是被干死,总会死的。
  • 超级医生在都市

    超级医生在都市

    自幼被一个神秘老头当成超级医生培养的孤儿叶修,为了躲避神秘势力的追杀,积蓄力量复仇,回到华夏国,进入燕京城郊区一个小医院成为了一个普通医生,想要低调平静地过日子,却接连遇到各式美女,令到生活陷入一个又一个艳遇和艳遇带来的漩涡之中
  •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误入“黑”途的千金(大结局)

    误入“黑”途的千金(大结局)

    她因为烂赌的母亲而负债累累,只好混入高级夜店,预备卖身,谁知那个鬼魅样的男人尽然无声羞辱了她无奈带着妈妈跑路,险些被活埋。是天降的奇迹,还是事先的预谋半路竟然蹦出了身份显赫的“爹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是美男选秀吗?为什么这里聚集了各种优秀的精品。根本不是统领XX,更像是掌管了三千粉黛的后宫,唯一与众不同是——他们是男人。(本文一女N男,不喜慎入!)
  • 美女的全能神医

    美女的全能神医

    给护士长写情书,这是调剂同事之间情感;到别人婚礼上抢新娘,那是新娘子乐意。哇靠,有美女想要倒追?那得看我心情,就算貌美如花,看不上那也是浮云。据说今晚你想献身给我?啧,我得考虑考虑。请看浪子神医叶青,充满传奇的都市经历。
  • 廋金迷局

    廋金迷局

    一场蓄谋已久的大爆炸,一幅传世千年的名画,它们之间因为人性中对于爱与贪婪的执念而发生了交集。大爆炸发生之后,警察迅速把犯罪目标锁定在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一个在艺术上有着特殊爱好的权博士身上。他一直试图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上找寻那个流传千年的历史宝藏。而他之所以如此痴迷于此,是因为这个宝藏中藏着一个可以破解人类生命真谛的秘密,也就是历史上被无数人孜孜追求的长生不老秘诀。他的这种近乎异想天开的想法导致了他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另一个很有威望的博士之间矛盾重重。他是真正的凶手吗?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 碧烟横

    碧烟横

    人生如果重来一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精彩。重启人生的江蓝,最大的愿望就是悠游天下,混迹江湖。只是,江湖和朝局一样,也有改朝换代,风雨仓皇。天道短人情长,都说相逢是缘,无因不见。只怕红尘变迁,聪明如你我,也要迷失在茫茫人海……
  •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主要内容分为针灸的起源、针灸的发展、针灸面面观等章节。 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针灸的人,已经无从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学是古人从自卫、谋取缓解痛苦的种种动作中逐渐掌握的。由无意识的动作到有意识的解除痛苦,经过了不知多少尝试,是若干年的经验所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