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0700000001

第1章 三大评级巨头对欧洲发难

1、三大评级巨头轮番对欧洲发难

2012年7月13日,穆迪将意大利评级由A3下调至Baa2且评级前景为负。对此,欧洲联盟委员会愤怒指责全球主要评级机构穆迪下调意大利主权信用评级的做法,认为下调时机不当且别有用心。欧盟委员会分管经济事务的发言人西蒙·奥康纳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就合法性和严肃性而言,我确实认为,人们可以对(穆迪)作出这一决定的时机提出质疑。”实际上,由于欧债危机的现状和欧元当前的处境,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分别简称标准普尔、惠誉、穆迪)实际上在制造欧债危机和加剧欧元的崩溃。

从2008年开始,标准普尔、穆迪以及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轮番对冰岛、希腊、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下调评级,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一系列动作带来市场预期的一路走低,冰岛早早宣布破产,葡萄牙、希腊乃至西班牙、意大利都深陷债务泥潭无法自拔。

2009年12月,标准普尔、惠誉、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同时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导致欧债危机正式爆发。此后,在欧盟着力采取措施治理财政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三大评级机构轮番下调欧元区成员国主权信用等级和银行业评级,几乎阻断了高负债国在资本市场的融资生路。毋庸置疑,美国利用三大评级机构制造欧债危机,美国利用三大评级机构打击欧元地位,从而巩固美元的国际基础储备货币地位。我们来看看欧债危机的发展过程和三大评级机构的所作所为。

2009年10月20日,希腊社会党政府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允许的3%上限,希腊的债务问题因此浮出水面。

2009年11月9日,葡萄牙表示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从原来的5.9%上调到8%。

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1日,希腊政府表示,国家负债高达3000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

2009年12月22日,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23日,希腊通过2010年度危机预算案。

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葡萄牙债信评级。

2010年1月29日,西班牙政府表示2009年财政赤字达到GDP的11.4%,超过预期。

2010年2月4日,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 。

2010年2月23日,希腊债务危机扩散到银行系统,希腊四大银行评级遭到下调。

2010年3月1日,希腊300亿美元救助计划开始成形。

2010年3月3日,希腊宣布财政紧缩措施,要求欧盟援助。

2010年3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了一级,欧元暴跌至10个月新低。

2010年4月23日,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

2010年5月10日,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

2010年6月14日,穆迪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4级沦为垃圾级。

2010年9月7日,欧元区财长批准为希腊提供第二笔贷款,总额65亿欧元。

2011年1月14日,惠誉下调希腊主权信贷评级由BBB-级下调至BB+级,评级展望为负面。

2011年3月24日,惠誉下调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

2011年3月29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B-" 。

2011年6月29日,希腊议会通过了为期5年的财政紧缩方案,这为欧元区出台新一轮救助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7月14日,意大利参议院通过总额700亿欧元财政紧缩法案。

2011年7月21日,欧元区1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特别峰会,最终敲定对希腊实施第二轮紧急救助的方案。

2011年10月7日,惠誉将意大利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将西班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两国的评级前景展望都被定为负面。此外,惠誉宣布维持对葡萄牙外币和本币长期发债人违约评级的BBB-级评价,以及对短期本外币发债人违约评级的F3评价,两组评级的展望均为负面。

2011年10月7日,穆迪表示将劳埃德银行、桑坦德英国银行、英国合作银行的评级各下调一个等级,将苏格兰皇家银行、全英房屋抵押贷款协会的评级分别下调两级;其他7家规模较小的房屋抵押贷款协会,亦被分别下调1至5个等级。

2011年10月7日,穆迪宣布将9家葡萄牙银行的高级债务与存款评级下调1到2级,其中6家银行的独立评级下调1到2级;穆迪还将比利时Aa1级的主权评级置于可能调降的名单之中。

2012年2月27日,标准普尔宣布将EFSF评级前景从“发展”下调至“负面”,称EFSF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其债信评级。标准普尔此举意味着EFSF在未来两年内存在评级被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标准普尔2012年1月将EFSF长期债信评级从AAA下调至AA+,主要受9个欧元区成员国评级被下调的影响。

2012年2月27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在垃圾级别中进行进一步下调,因希腊计划启用的集体行动条款直接将希腊推至违约边缘。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评级从“CC”下调至“SD”,即选择性违约。

2012年7月16日,穆迪下调了13家意大利金融机构评级,穆迪将意大利七家金融机构评级下调一个级距,将其他六家金融机构评级下调两个级距,导致包括联合圣保罗银行和意大利裕信银行等意大利最大银行在内的银行评级展望均为负。

显然,信用评级机构频频发难,评级机构助推了欧洲危机的蔓延,评级机构给欧洲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对此,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宣布将对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展开调查,以确定其此前对欧洲银行业评级过程是否足够严格和透明,预计调查将于2012年底前结束。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深受国际评级机构降级困扰,尽管欧盟各方面采取了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为维护国际金融秩序和经济环境的稳定,主权信用和银行业信用评级不可或缺,但要尽早建立公正、公平、透明的国际竞争环境,必须打破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局面,让世界各国的多家评级机构并存。

长久以来,在欧盟经济法规、买卖合同以及投资委托书中,信用评级都占据重要位置,一旦被评级机构降级,市场将按照行业惯例或政府法规,大规模抛售其债务,这种严重后果任何政治势力都难以左右。

鉴于此,欧洲各国政府在努力不被降级的同时,试图加强对三大评级机构的监管,尽可能淡化评级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力。2009年9月,欧盟出台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条例》;2010年6月,欧盟设立了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要求在欧盟范围内开展业务的信用评级机构,必须在ESMA登记注册,并接受ESMA监管。此外,欧盟表示要出台更具体的措施,禁止国际评级机构就接受救助的欧盟国家发布任何主权评级报告;尤其要求对正在同国际救援组织谈判、或已经接受国际援助项目的国家给予特殊对待。进一步,欧盟官员提议立法,将监管法规中可能引发对评级“机械性依赖”的条款删除,同时要求成员国金融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定期更换企业的评级机构。但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强国等种种原因,这些措施大部分没能得到落实。此次欧盟力主对三大评级机构进行调查,是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成立以来首次履行监管职责,意图打破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对欧洲的严重干扰。

近些年,三大评级机构遭到国际社会的恶评和强烈抵制。首先在21世纪之初的那些年,三大评级机构对金融市场结构化产品和金融机构信用做出了过于乐观的评级,导致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首的金融衍生品肆意泛滥,造成2008年的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其次在欧债危机爆发后,三大评级机构又表现得过于悲观,大范围下调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和金融机构信用等级,推高欧洲国家市场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对欧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更明确地说,三大评级机构企图让欧债危机蔓延,企图让欧元区解体,三大评级机构沦为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工具。

2、欧债危机追问信用评级机构

欧洲债务危机从开始到每个变化,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名字频频与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出现在一起,而每次带给欧洲国家的都是坏消息。

2009年12月8日,惠誉首先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同时将希腊公共财政状况前景展望确定为“负面”。随后,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跟进调降希腊评级,由此引爆了希腊债务危机。可以说,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制造了希腊债务危机。

此后,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希腊及其他欧元区国家财政状况的每一次表态都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在2009年4月的最后一周的短短两天内,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这3个欧元区国家轮番遭到降级。其中,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从“BBB+”降为“BB+”沦为垃圾级。这引发了全球市场一片恐慌,对于希腊债务危机正在欧元区扩散的担忧空前高涨,希腊债务危机由此上升为欧洲债务危机。可以说,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步步把希腊债务危机变为欧债危机。

在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一系列动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次次的信用降级带来的是欧债危机的一步步升级,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究竟是在警示危机还是在加速危机?在美国监管机构调查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角色的同时,欧盟对评级机构在欧债危机中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国际上要求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的呼声非常强烈。

可以说,希腊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每次升级的背后似乎都有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子,但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又何以能如此呼风唤雨?

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三家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目前主导着国际评级行业,它们对各类债信的评级,对资本市场有着显著影响,直接关系到各类主体在市场筹资成本的高低。其实,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职责是对债券发行方的违约风险作出专业判断,它们提供的评级结论是投资者判断风险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产品的定价。正因为如此,希腊每一次遭降级都导致其国债收益率进一步攀升,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最终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只得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更是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因欧洲央行接受的抵押品信用评级的门槛是“A-”,而希腊信用评级被降至“BBB+”,这意味着欧洲央行在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行的特殊政策于2009年底到期后,将不能再接受希腊国债作为抵押品,从而切断了希腊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迫于救助希腊需要,欧洲央行不得不决定对希腊破例,而那些稳健型的养老金基金仍将不能再购买希腊国债,这对面临融资难题的希腊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信用评级机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中,评级机构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信用评级机构由于自身利益牵涉其中,在金融危机中反应缓慢,没有及时下调潜藏危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助长金融市场动荡,并使其最终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打击欧元,维护美元的国际基础储备货币地位。在标准普尔把希腊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后,欧盟委员会官员随即严厉警告信用评级机构要以“负责任、严谨”的方式行事。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批评信用评级机构“要么慢半拍,要么快半拍”。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学家西尔万·布鲁瓦耶认为,评级机构的“顺周期”做法使希腊债务危机出现恶性循环;评级机构下调评级是对希腊国债市场此前大幅下跌的反应,随后又成为债市进一步下跌的原因。

4、为了维护美元制造欧债危机

每一个国家都得被“评级”,每一家欧洲银行、每一家大型公司都必须去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一个,去拿一个信用评级,而那些评级机构都是垄断的,而且全是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每当真正地威胁到华尔街或者美元系统的危险逼近的时刻,这三家信用评级机构都会保持令人可疑的沉默。美国精英的战略核心,是把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维持下去、把美国的实力维持下去,这就是评级机构的秘密作用:它们用自己那只垄断评级的手,去打击对美元的任何一个威胁。

由于欧元在各国央行的储备中占据的比例达到了30%,成了美元唯一的国际货币竞争者。当美国的赤字太大、外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数量下降局势慢慢明朗的时候,当美国政府的债务爆炸性扩张导致美元危机在即之时,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利用自己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和影响力,把全世界的注意力非常巧妙地导向了希腊和被人说成脆弱的欧元,穆迪突然在2009年11月把希腊的评级降低,激发了世界对欧元区发生危机的担忧。

希腊危机背后的真相就在这里,欧债危机背后的真相就在这里。而美国华尔街上无比强大的金融巨头高盛在欧债危机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卧底角色:早在2002年高盛就在希腊要加入欧元的关键时刻“帮”了希腊一把,为希腊设计了复杂的欺诈性衍生品,去蒙骗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官员,去蒙骗欧洲央行,隐瞒了希腊的所负债务真相。给希腊安装倒计时银行债务定时炸弹的高盛,现在正在“帮助”希腊应对危机。

进一步,以标准普尔为首的美国评级界不失时机地再次把希腊下调为“垃圾债券”级,对着新的一轮欧元危机落井下石。

当希腊被评为“垃圾”级或者“不宜投资”级的时候,大多数养老金基金凡是持有希腊债券的,都会被迫自动抛出那些债券。美国的那些评级机构没有任何新的理由,却再次降低了希腊的评级,就这样给潜在的希腊债务违约拧紧发条,推希腊走上自我实现的轨道。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制造了希腊债务危机欧债危机,促使资本从欧洲流出转向购买美国国债,打击了欧元维护了美元的国际基础储备货币地位。

特别说明一下,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的评级模型是保密的。美国的法院早就裁定,它们无需向公众说明。还有国会,早就决定不对评级机构进行监管。

5、欧盟拟成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

对于标准普尔连续下调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欧盟特别是希腊非常愤怒却无可奈何。欧盟只能发出这样无力的声音:标准普尔公司在调级时没有充分考虑希腊经济的基本面,以及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实施的救助计划。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与服务的委员米歇尔·巴尼耶只能这样说:“他无权评论对与错,但是希望信用评级机构能够采取负责、严谨和公正的态度。”由于信用评级非常重要,为了与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抗衡,欧盟拟成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

米歇尔·巴尼耶在法国《回声报》刊发的专访中说,欧盟将加强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同时将考虑成立欧洲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德国外交部长吉多·韦斯特韦勒在德国《鲁尔新闻报》采访时也建议创建一家独立的欧洲信用评级机构。

事实上,早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盟就曾批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当时欧盟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负有部分责任,因为它们在美国次贷危机苗头显现时未能及时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从而导致损失扩大,助长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并使其最终演变成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

因此,米歇尔·巴尼耶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加强监管信用评级机构的新措施,这些措施已得到欧洲议会批准,拟在2012年12月正式全面生效。新的监管措施允许信用评级机构调整主权信用评级,但要求评级机构增加评级方法和程序的透明度,并接受更严格监控。

6、穆迪猛降葡萄牙评级,欧盟抨击评级机构

2011年7月5日,穆迪将葡萄牙政府长期债券的评级猛降4级调至垃圾级。穆迪发表声明说,鉴于葡萄牙在资本市场融资困难,未来很有可能需第二轮资金援助,所以将葡萄牙政府长期债券评级从之前的Baa1降至Ba2,并维持评级前景为负面;穆迪担心葡萄牙无法完成减赤目标:葡萄牙2010年在接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时承诺,在2013年之前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9.1%降至3%,但葡萄牙在削减开支、增加税收、维持经济增长和维护银行系统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可能无法兑现减赤承诺。

惠誉和标准普尔2011年7月对葡萄牙政府长期债券的评级均为BBB-,为投资级别最低等级,比穆迪的评级高两级。

穆迪猛降葡萄牙4级评级导致2011年7月5日当天欧元大幅下挫,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0。8%左右。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11年7月6日批评穆迪猛降葡萄牙债券评级存在“反欧洲”歧视。巴罗佐认为在葡萄牙获得了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后不久穆迪就下调其评级,这使金融市场投机势力加强。巴罗佐指出:“很奇怪的是,没有一家评级机构来自欧洲。因此评级机构在对欧洲的具体项目进行评估时,可能存在一些偏见。”欧盟指责认为,评级机构的做法使得这些欧洲国家更难重返资本市场融资。

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以后,评级机构屡次下调了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导致这些欧洲国家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

同类推荐
  • 纲纳·缪达尔

    纲纳·缪达尔

    本书的内容不是着重于缪达尔个人生活细节,而是着重于他的经济学思想的形成、演进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等。
  • 走向: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

    走向: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

    本书以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契机,通过对30年中国体育改革历程的回顾,深入分析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若干奥运会举办国举办奥运会对于本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分析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可能影响,并进一步考察2008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世界体育发展趋势等外部环境,分析在此背景下中国体育改革的趋向。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第七次财富潮

    第七次财富潮

    本书透过五年计划这一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宏观政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解读,通过政策分析解读历次财富浪潮中的致富密码,展望未来潮流所指的财富爆点。
热门推荐
  • 娘娘要回宫

    娘娘要回宫

    菜鸟记者穿越成萝莉皇后,前有阴险贵妃虎视眈眈,后有腹黑皇帝磨刀嚯嚯,旁边还有恐怖侍女阴风阵阵,妈妈咪啊……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别人都风生水起的穿越,她却悲催的只能够去古代搞笑!
  • 超级地下王朝

    超级地下王朝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黄、赌、嫖、毒泛滥成灾。年幼的青少年深受混乱社会的影响,对这些社会上的歪门邪气不加抵抗,反而张臂欢迎。并将这股歪门邪气发展壮大,导致社会歪门邪气越来越盛。甚至连神圣的校园也受到其毒害......社会需要一个“救世主”一个专门肃清组来净化这污浊的社会邪风。基于这种背景下主人公诞生了。一个本来纯朴善良憨厚的小青年活活被社会逼疯。他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完善自己理论,终于大彻大悟:“与其被别人压迫,欺辱。不如让我来控制这帮蠢才,让他们以我的思想为风向标,渐渐进化社会的歪门邪气。
  • 名门弃少

    名门弃少

    一场夺取沐家祖传玉简的阴谋,瞬间剥夺了纨绔大少沐天佑的一切。父亲身死,妻子、弟弟纷纷背叛,自己更是被诬陷成了通缉逃犯!玉简的神秘力量让他返老还童,改换身份得以偷生。失去至亲让沐天佑洗心革面,依靠玉简的力量,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 生活“绿茶禅”

    生活“绿茶禅”

    侨居美国的日本作家栢木利美在遭遇丈夫重病、经济拮据等一系列生活挫折后,想到向自己的日本祖母学习,从改喝绿茶、巧用茶叶开始,一步一步改变习惯,过起充满东方智慧的“绿茶式生活”。她在书中介绍了100多项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新奇而又实用的日常生活小窍门,指点读者如何通过诸如携带自己的筷子、穿五指袜、吃盐津梅肉、用淘米水作地板腊、坚持将10%的收入储存起来……这样的点滴小事,实现降低体重、保护环境或节约开支等各类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找回生活中的平衡感。书中尤其提倡一种低碳、节约的“乐活”理念。通过这种“绿茶式生活”,读者在帮助自己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帮助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
  • 怪之分云

    怪之分云

    第一条:中短篇续作,暂无简介,还请期待............ps:拍砖与点赞挂钩,最终解释权还得归本人所有,如有冒犯之处,以第一条为准
  • 还魂石

    还魂石

    一九五二年,七岁的我在村里的坟地遭遇诡异的事情,使的我从此拥有了一双奇异的耳朵。又同年在七岁我离开了生活已久的家乡,后又不慎掉入万丈深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奇迹的活了下来,并学的了绝世武功,但却让心爱的女子因我而死,伤心之余的得知在唐朝流传下了一块还魂石,可以使死人复活,从此,入深山,下死海,穷尽一身,找寻还魂石…………
  • 绝代风华之有凤离巢

    绝代风华之有凤离巢

    意外转生,于清成了骊月云王一个投湖自尽的侍妾。她发誓,这一世,她再也不会像之前那般,为了那所谓的爱情,放弃看清这个世界的机会,王爷不爱,她不在乎,王妃陷害,十倍奉还。恩我者恩之,伤我者,他日必十倍还之。且看凤凰振翅,悠游翔于九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驭夫有术:魔妻太妖娆

    驭夫有术:魔妻太妖娆

    那些生前的求而不得,在她死后不期而遇。初次见历琛那天,他漫不经心,修长的手指在空气中划出一个光环。顺势将她轻飘的灵魂吸了进去。“你若奉我为主,我便助你转生!”他冷笑,那森寒的嗓音在苍凉的空气中凝固,傲慢得不可一世。他无所不能,却又难以猜透。那日帝都城楼之上,他搂着她笑而不语,她鼓足此生最大的勇气将他推靠墙角,诉尽衷肠。她助他成就大业,他许她来世繁华。当他俯瞰朝堂,似乎千秋万代也不过如此。当她站在奈何桥上,昔日的甜蜜忧伤历历在目。成妖成魔,亦不过痴情二字。
  • 历史年鉴之1919

    历史年鉴之1919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神魔传

    神魔传

    古老相传,独孤家族,世代为神,其姓氏不得出现在尘世间,若闻之,必杀。凡尘之千百姓氏,千奇百怪,多不胜多。然,其中也并无“独孤”之姓氏。然而,四大皇朝御用《姓氏锦书》在某一天,竟突然金光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