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700000019

第19章 感悟篇(9)

让我们再说说刘邦和韩信:公元前203年,韩信降服了齐国,而刘邦则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这时,韩信派使者前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抚齐国。刘邦大怒说:“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你来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凑到他耳边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安抚善待他,让他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猛然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该做个真王,何必做个假王呢?”于是封韩信为齐王。刘邦忍住怒气,立韩信为王,后调韩攻项,扭转了败局。

使刘邦成了汉室高祖。反之,正因为韩信忘记了当年的“胯下之辱”,不知道能忍才是“真丈夫”,最后走向了不归之路。

孔子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遇事要忍,乃大智慧。

忍让是美德,是智慧。生活中,得理也应该让人三分,这是人生的智慧,是做人的根本。人们常说,“士可杀,不可辱。”说的是一种做人的气节,做人的风格,做人的品质。试想,当一个民族版图被侵略者攻占的时候,“奋起还击”则是一种民族气节。同样,一个人当在涉及大是大非的时候,是不能忍让的。忍让是有度的,也是有原则的,合理的忍让是智慧,过分的忍让就是懦弱。一个过分忍让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一定是一个见风使舵明哲保身的人;一定是一个毫无进取之心、奴性十足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人。这样的人,或许会成为一个个“汉奸”。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当邪恶出现时,暂时的相让是一种大度,但当邪恶成为一种罪恶的时候,每一个有正义之人都不该容忍其胡作非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诚然,人生有时候就是要忍着过。

80.聊聊“说话”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已经来到了这个社会。但人们往往等这个人大学毕业或有了正式工作之后,才认为他真正走上了社会。

同样,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到完全具备表述能力后,其实已经会说话了。但人们仍然觉得一个人的说话还是他真正走上社会以后。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为?一般来说,中国人习惯把尚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仍划分为孩童之列。所以说,既然是孩子,就有了“信口雌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等词汇。既然办事不牢靠,说话当然就没了分量。

不过,这些“孩子们”一旦踏入社会,就真正“成人”了,既然成了人,那说话就要得体,要负责任。所以,国人对说话是极有考究的,何时说、怎么说、说什么,等一连串有关说话的问题就出现了。看来,一个人说话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首先说说“何时说”,也就是选择合适的说话时机。

俗话说:“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一般认为,这句话格调较低。不过,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当谈话双方彼此交情不够深,关系不够密时,能说上“三分”已经足矣。况且人们说的“三分”既有“三分流水七分尘”,也有“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之意。有人认为,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说话不在几分,重要的是要看清谈话人。年纪稍大一点儿的都看过现代京剧《沙家浜》,剧中的阿庆嫂可谓说话滴水不漏,不论是“东洋人”,还是“救国军”,都能够应对自如,可谓达到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境界。那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底对不对?有人说很对,有人说不对。我觉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本身并没有错误。试想,当你遇到一个鬼,你和它只说人话,它能听得懂吗?听不懂自然不可能沟通。如果你见了人,不说人话,只说鬼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所以说,选择合适的时机,重要的还要看清谈话的对象。

其次说说“怎样说”,也就是说话表达是否得体。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实行了一项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尤其对工资构成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此政策一出台,立即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很大震动。为此,各部门议论纷纷,多数人叫好,少数人反对。大家正在各抒己见的时候,总经理走了进来,议论者立即停止了谈话。总经理当然知道这些人在议论什么,他想借机整一下反对这项改革的人,于是当着大家的面,叫起了一名公司职员小李:“小李,对于新的绩效考核,大家有什么意见?”

“经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小李回答。

“那你的态度呢?”经理继续问。

“经理,我赞成大家的观点。”小李答道。这名叫小李的职员巧妙地回答了经理的提问,既避开了“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具体数字,又十分模糊但非常得体地回答了总经理的进一步提问。

当然,像这样的回答只能在特定的时候使用,切不可时时处处使用这些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外交辞令。长此以往,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

最后说说“说什么”,也就是怎么说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不论什么年代,实话实说应该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尤其在假话满天飞的情况下,说实话尤其显得珍贵。至于说什么,当然还要看时机、看场合、看对象,否则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一味靠老实,靠实话实说,而不知一些变通的技巧,或许会被别人认为是“另类”。

美国舞蹈家邓肯是19世纪最富传奇、又十分叛逆的一位前卫人物。她小时候十分纯真,坦率得令人发窘。有一年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活动,老师一边发糖果,一边说着:“看啊,小朋友们,圣诞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爷爷!”邓肯边站边说。

老师虽然生气,但还是压着心中的怒火,继续说道:“相信圣诞爷爷的乖孩子才能得到圣诞礼物。”

邓肯立即回答:“我才不稀罕这些东西呢。”

老师勃然大怒,罚邓肯坐在前面的地板上。

这就是不会说话的故事。当然,也有会说话的,比如,当一个人查出了自己身患癌症,家人为了让他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安慰他,而说出一些善意的谎言。我想,谁都会为这些谎言拍手叫好的。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说话的学问十分讲究,该缄默的时候锁口,该应对的时候畅口,该巧言的时候爽口,该吝言的时候闭口。或许就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吧!

81.小议餐桌上的“随便”

人们常常把“随便”二字挂在嘴边,尤其是请客吃饭的时候。

首先是订餐,比如,逢年过节,或遇到了特殊情况约朋友吃饭,往往会征求一下朋友的意见。“到哪个地方吃饭?”主人客气地问,此时,客人大都会说“随便!”其实,很多时候,主人仅仅是这么一说。这里既有客人随便说的意思,也有主人随便订的意思。

那么,主人的“随便”与客人的“随便”有什么关系呢?一般说来,客人的随便有三层意思。如果客人的身份很高,主人好不容易约出来这些人吃顿饭,说明客人很给你面子,客人一句随便往往是一句客气之语,如果主人此时真的就随便安排一个地方,势必会让客人感到,你是在随便地应付他。客人听到主人问自己的时候,也在想,我说一句随便,仅仅是一句“外交”辞令,你真的能随便安排吗?这时候,聪明的主人应该更进一步的征求客人的意见,直到客人满意为好;如果客人和主人身份相当,或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客人的一句随便,倒真应该随便,这样,主人可量力而行,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既不失主人的面子,又不失朋友或同事的面子;如果客人的身份较低,主人客气地征求客人的意见,客人一定心里要明白,这是主人的客气之语,万万不能把自己想得过高,而去挑三拣四,这样就会适得其反。

点菜的时候,主人也常常会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见。而这时,客人同样会说一句“随便”。一句“随便”也会有两种意思;一方面,衡量一下主人的能力,你请我吃饭,你能给我吃什么,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出,客人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如果主人的确有这个实力,主人随便点一点好菜也是可以的;另一方面你是不是在轻视我,如果我点了很上档次的菜,主人又觉得不妥,说句“随便”倒是很给主人留了面子。

上酒的时候,主人又征求客人的意见,是白酒、红酒、啤酒,还是饮品。

整个宴席差不多快要结束的时候,主人往往会说:“没什么好菜,随便吃点。”实际上桌上的菜肴十分丰盛,主人的话中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些菜虽然很好,但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才足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敬意,二是纯属客气之语。

此时,客人也会说诸如“全桌上的都是美味佳肴”,“太丰盛了”,“让你破费了”此类的话语。此时说法,大都是客人比较满意,是随便之中的“不随便”之语、所以说,小小一桌饭,足见随便之中的不“随便”。生活中,我们更应该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只有这样,方能符合人们倡导的“随便”。比如,工作中的随便与不随便,办事中的随便与不随便,言谈中的随便与不随便。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另一方面也不能够随便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随便说“随便”的。

82.四十有惑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既是夫子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夫子对人生的一种顿悟。

四十不惑,什么是“惑”?惑,上面是“或者”的“或”,下面是一个“心”。也就是说,人在世界上会有很多种选择,或选择其一,或选择其二,或选择其三。比如,一个年轻人找对象,往往会挑来挑去,或者叫挑三拣四。因为有来自同事朋友介绍的,有来自父母亲人物色的,你不让他挑也不大可能。再比如,一个人到商店里买东西,我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究竟要买哪一类,即使是买一支普通的笔,也会有各色各类任你选购。这就需要我们在或者之间用下面的一颗心去选择。如果我们这颗心比较小,被或此或彼的选择压一压,那就叫“困惑”;如果我们这颗心有智慧,知道自己该怎么选,那就叫不惑。其实,惑与不惑就是一个人外在的选择和自己一颗心的较量。

什么是困惑?《论语·颜渊篇》有这样两段孔子对他的学生关于“困惑”的解释,一次是回答子张的提问,“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次是回答樊迟的提问,“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可见,一个人的困惑源于自己的情感,能做到忘记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一个不惑的人。

那孔子又为什么说“四十不惑”了呢?一般讲,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家庭稳定了,事业稳定了。而在实现“稳定”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总结到的教训也成为了自己的一种收获,甚至可以说成是一种智慧。再面对问题时,就有了应付的手段或办法,由此,老夫子说“四十不惑”。

现实中,难道真如孔子所言,一个人到了四十以后就能做到“不惑”了吗?答案或许有很多种,我想,要真能做到“四十不惑”的人应该是寥寥无几的。

因为“惑”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一种东西,即使你到了七十、八十,“惑”依然与你形影不离。孔子之所以能做到“不惑”,是因为孔子不仅是华夏的圣人,而且是人类的圣人。能如孔子那样,做到“四十不惑”者实属不易。

人为什么会有困惑?这是因为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时时处处都有不明白的事情伴随左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产生困惑自不用说。即使到了四十,迷惑、困顿又常常袭扰着我们。究其原因:一是家庭重担压在自己身上,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事业上整日里忙忙碌碌;攀比之心太强,只看到别人的薪水比自己高、工作单位比自己好、住房比自己的大、孩子比自己孩子优秀等等就觉得困惑。二是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中国有句俗语,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产生困惑的人,总认为过去不如我的同学,今天当上了某某领导;过去和我关系不错的领导,今天和我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加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于是,内心产生了过多的不平衡,并迸发出不少的不愉快。三是人际交往越来越势利。势与利本来是两个不同的词,如果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就会出现因势而利的结果。导致一部分人更加困惑,作为家庭和社会“顶梁柱”的四十岁之人,困惑当然概莫能外。

既然“惑”和“困顿”是难以消除的,那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去减少来自方方面面的困惑呢?

我想,首要的是去认识自己,培养自己一颗内在的心,和由这颗心所承受的淡定。

认识自己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外表认识自己。比如一个人照镜子,其实照镜子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为了看自己美不美,主要的是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另一方面,是从内在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从心灵深处去认知自己,去感悟自己。其实,一个人要想心灵得以升华,主要的是要有一颗淡定的心,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内在和外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用理智的心态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其次更要认识社会,让自己的身心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的和谐。

俗话说:智者不惑。什么是“智”,一般来讲,“智”就是“知人”。一个人要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必须从“知人”开始。谁能够做到知人,谁就少有困惑。人们常常把“智慧”放在一起使用,因为智慧就是洞悉人心,顺应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灵之间的沟通。于是,惑也就变成了不惑。

同类推荐
  • 一个守望者的幸福

    一个守望者的幸福

    这里的文字就像水,那么静静地流淌着,把前尘往事都叫到跟前,与你促膝谈心。她给你备好了月亮,备好了星光,甚至备好了手帕,让你疲惫的时候得到依靠,让你困惑的时候得到指引,让你哭泣的时候得到慰藉。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慕容雪村命悬一线,23天惊险卧底,只留遗书一封,孤身暗访混沌传销界,那里只有残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只有暗无天日的权色统治、只有烈性的洗脑毒药和触目惊心的噩梦。传销黑手深藏于重重帷幕之后,正在制造着罪恶与咒怨。“无间道”真实再现,没有剧本,没有重来,惊天骗局摧残无数人生。揭露黑暗传销的无知与疯狂!且看笔者如何全身而退。
  • 小手冰凉

    小手冰凉

    本书收入有“关于我”、“关于温柔”、“女人自救”、“生命的舞者”、“锁不住的欢乐”、“珍藏美丽”、“为什么写作”、“生命从今天开始”等约50篇散文。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苏轼的词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从他的笔端,我们感受他美丽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年少的轻狂、与友人同醉的畅快、与手足聚散的不舍、大彻大悟的轻松;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深得其乐、尽情享受,向世人演绎“宠辱不惊”的风华。读他的词,可以爽口,可以怡情,可以遣怀;品他的人生,感动、敬佩、怜惜相互交织。正是这种超凡的魔力,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苏轼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味。
热门推荐
  • 不悔相思

    不悔相思

    我想以一个局外人看着你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在爱情的漩涡中悲伤,只是当我意识到自己在心痛时才发现你早已变成我心中的一粒沙。可我不会放下自尊依附在你的身旁,我愿和你并肩作战,共同分担。变成清泉流淌进你生命的长河中。
  • 星座战士

    星座战士

    主人公赵平是一个孤儿,在一个孤僻的小村落里受尽欺辱,大人不给好眼色,同龄人以揍他为乐。长大后测试星座之力,又以废柴无星力而被驱逐出村,在外惨遭凶兽袭击,行得乔洪所救,开启自己的星座之力——雷星!从此他决心变得很强,被天下人认可,由此走上了征途之路。
  • 重生之让我早点来爱你

    重生之让我早点来爱你

    邱秋本以为自己死了,却不想一睁眼就回到了十年前,重活一辈子,她只想好好爱自己。谁知前世渣夫紧追不舍,把她宠上天,让人艳羡。“本女子可压不可辱,”邱秋推开程昇。某男人笑容邪侫,“程太太,我们做点更有趣的事情,如何?”咳咳,上一世她怎么没有发现这个“冷面阎罗”有这么的不正经。正经?正经的白天你都看饱了,不正经的,要晚上才能喂你。邱秋:“谁把这个大魔王弄死,我谢他一辈子……
  • 将军的布衣娘子

    将军的布衣娘子

    赵雩有桩得意的事儿,就是十四岁的时候,‘欺负’了个暗恋的男人,如今她开了三间布料铺子,混的是风生水起。秦獠有桩难以启齿的事儿,就是十七岁的时候被一个女人给‘欺负’了,如今虽然他已经是大将军了,但是一想到依然气的抓心挠肝。得胜还朝的秦獠亲自来找那女人算账,可是……“什么?嫁人了?!”女人你怎么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在修真界

    混在修真界

    他本是现代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却意外穿越到了完全陌生的异世大陆,在双亲去世成为孤儿后,进入玄玉门,误服天玄丹后,修为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佼佼者。
  • 尹志平异界游

    尹志平异界游

    神针李成和药王王小薇的儿子死后意外受到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的符诏接引,得到玉帝的灵佩、道君的宝鉴和老君的木剑,穿越到异界。他在异界分开了一对名叫莉莉和露西的连体双胞胎,并捡到一条名叫丹尼斯抓跟的幼龙。
  •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爱恋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爱恋

    TFBOYS穿越时空,来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成为王、易两家的公子。意外的与上官凝雪、司徒清舞和苏雨墨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恋情。上官凝雪她们知道TFBOYS的真实身份吗?他们又能否重新回到原来的世界吗?一切“你猜呀”
  • 厉害了,我的威武欧巴!

    厉害了,我的威武欧巴!

    大名鼎鼎的大少安还之,嗜杀成性、阴险毒辣、锱铢必较,心理医生苏越曼最近很苦恼,她竟然被安排为他做私人治疗。苏越曼吓得双腿打颤,忍不住想要咆哮:“他这不是病,是天性!”安还之冷冷一笑:“我有病你有药,你就是我的药。”言毕,他将女人扛在肩上,双双失踪数天。
  • 网游之无双战魂秋枫

    网游之无双战魂秋枫

    歧途?要写《网游之逆界魔盗》了,不会忘了老哥我吧?简介血修罗再战神话,影杀者再起风云。一切你能想到的,都不是浮云。敌人闻风丧胆,我们有王者风范。傲视群雄,我们称霸战魂。新一代的颠峰,我们来创造。新一轮的神话,我们来谱写。《战魂》,我们的世界!!!为兄弟而写为挚爱而战[浩、唯爱你]秋枫?著
  • 刀塔江湖

    刀塔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到底是谁?”谁来揭开龙骑的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