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典精读
[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①,日费千金;内外骚动②,怠于道路③,不得操事④者,七十万家⑤。相守数年⑥,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⑦,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⑧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⑨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⑩,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注释]
①奉:同“俸”,指军费开支。②内外骚动:指举国上下混乱不安。内外,前方、后方的通称。③怠于道路:怠,疲惫、疲劳。此言百姓因辗转运输而疲于道路。④操事:指操作农事。⑤七十万家:比喻兵事对正常农事的影响之大。⑥相守数年:相守,指相持、对峙。相守数年即相持多年。⑦而爱爵禄百金:而,如果;爱,吝惜、吝啬。意指吝啬爵位、俸禄和金钱而不肯重用间谍。⑧非人之将:不懂用间谍执行特殊任务的将领,不是领导部队的好将领。非人,不懂得用人(间谍)。⑨非胜之主:不是能打胜仗的好国君。主,君主,国君。⑩动而胜人:动,行动,举动,这里指出兵。句意为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先知:指事先侦知敌情。不可取于鬼神:指不可以通过用祈祷、祭祀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求知敌情。不可象于事:象,类比,比拟。事,事情。意为不可用与其他事情类比的方法去求知敌情。不可验于度:指不能用证验日月星辰运行位置的办法去求知敌情。验,应验,验证。度,度数,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位置)。
[原文]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①,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②,是谓神纪③,人君之宝④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⑤。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⑥。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⑦。死间者,为诳事于外⑧,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⑨。生间者,反报也⑩。
[注释]
①因间:间谍的一种,即本篇下文所说的“乡间”。即依赖与敌人的乡亲关系,获取情报,或利用与敌军官兵的同乡关系,打入敌营从事间谍活动,获取情报。②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此言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的行动规律。道,规律,途径。③神纪:神妙莫测之道。纪,道。④人君之宝:宝,法宝。句意为“神纪”是国君制胜的法宝。⑤因其乡人而用之:指利用敌国将领之同乡关系作间谍。因,根据,引申为利用。⑥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官人,指敌方的官吏。句意为:所谓内间,就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为间谍。⑦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所谓反间,就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⑧为诳事于外:诳,欺骗、瞒惑。此句意为故意向外散布虚假情况,用以欺骗、迷惑敌人。⑨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意思是让我方间谍了解自己故意散布的假情报并传给敌方间谍,诱使敌人上当受骗。在这种情况下,事发之后,我方间谍往往难免一死,所以称之为“死间”。⑩生间者,反报也:反,同“返”。意思为那些到敌方了解情况后能够活着的间谍是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原文]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①,赏莫厚于间②,事莫密于间③。非圣智④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⑤,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⑥。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⑦,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⑧。
[注释]
①三军之事,莫亲于间:三军中最亲信的人,无过于委派的间谍。②赏莫厚于间:言赏赐没有比间谍所受更优厚的了。③事莫密于间:军机事务,没有比间谍之事更为机密的。④圣智:才智过人的人。⑤非仁义不能使用:指如果吝啬爵禄和金钱,不能做到以诚相待,则无法用好间谍。⑥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妙,精细奥妙。这里指用心精细、手段巧妙。实,指实情。意谓不是精心设计、手段巧妙的将领,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⑦间事未发:发,举行、实施之意。此言用间之计赏未实施开展。⑧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先闻,事先知道,即暴露。即言间事先行暴露,则间谍和知情者必须杀掉,以灭其口。
[原文]
凡军之所欲击①,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②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注释]
①军之所欲击:即“所欲击之军”,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式。下文“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句式同此。②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守将,主将。左右,守将的亲信。谒者,指负责传达通报的官员。门者,负责守门的官吏。舍人,门客,指谋士幕僚。
[原文]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①,因而利之②,导而舍之③,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④,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⑤。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⑥。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⑦。
[注释]
①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索,搜索。句意谓必须查出前来我方进行间谍活动之敌谍。②因而利之:趁机收买、利用敌间。因,由,这里有趁机、顺势之意。③导而舍之:设法诱导他,并交给一定的任务,然后放他回去(为己所用)。④因是而知之:指从反间那里获悉敌人内情。⑤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意谓通过利用反间,乡间和内间才能有效地加以使用。⑥可使如期:可使如期返报。⑦故反间不可不厚也:厚,厚待,有重视之意。五间之中,以反间为关键,因此必须给予反间以十分优厚的待遇。
[原文]
昔殷①之兴也,伊挚在夏②;周③之兴起,吕牙④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⑤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⑥也。
[注释]
①殷:公元前十七世纪,商汤灭夏,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县北),史称商朝。后来,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此商朝又称为“殷”。②伊挚在夏:伊挚,即伊尹。原为夏桀之臣,后归附商汤,商汤任用他为相,在灭夏过程中,伊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夏,夏朝,大禹之子夏启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共传十七世,至夏桀时为商汤所灭。③周:周朝,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的王朝,建都于稿京(今陕西西安)。④吕牙:即姜尚,姜子牙,俗称姜太公。曾为殷纣王之臣。周武王伐纣时,任用吕牙为“师”,打败了纣王。⑤上智:具有很高智谋的人。⑥三军之所恃而动:军队要依靠间谍所提供的情报而行动。
[译文]
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室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方后方动乱不安,民夫疲惫地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生产的,多达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慈到极点了,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称不得是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者。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将帅,他们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够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求神问鬼的方式来获取;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类比推测来得到;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作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口中去获取。
间谍的运用方式有五种,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人的同乡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方的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即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故意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间就难免一死。所谓生间,就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所以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为更可亲信的人;给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的;没有什么比间谍之事更为秘密的了。不是才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分辨证实间谍提供的情报。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在使用间谍!间谍的工作还未开展,而秘密却已露出去了的,那么间谍和了解内情的人都要处死。
凡是要准备攻打的敌方军队,要准备攻占的敌方城池,要准备刺杀的敌方人员,都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一定要将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一定要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从而用重金收买他,引诱开导他,然后再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乡间、内间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就可以使死间传播假情报给敌人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就能使生间按预定时间返回报告敌情了。五种间谍的使用,国君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的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于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尹,他熟悉并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够任用智慧高超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上的关键步骤,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所提供的敌情,决定军事行动。
[原典讲解]
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孙子强调了用间与反间的重要。孙子认为战前和战争期间对敌方情报的刺探,是己方制定正确作战方案的依据之一。因此,使用间谍是本篇论述的主要问题。孙子说,贤明的国君和善战的将领,都十分重视战前对敌方情况的了解,而不是祈求于鬼神,不从表面现象去推测实质,也不从日月星辰的变化运行推验实践。使用间谍的方式有五种,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等。孙子分析了五间的任务,指出他们的来源,并且分析了他们的作用。如果同时采用这五种方式,就会使敌人无法了解其中的奥秘,这便是使用间谍的神妙之处。
孙子不仅说明了间谍的重要地位,强调人主、将帅要善于用间,还特别论述了利用敌方间谍的重要性。诱使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是了解敌情的重要一环,往往能取得己方间谍达不到的奇效。孙子创立的“用间”说,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理论、原则日益丰满,方法、手段日益灵活,并早已从军事领域中扩展到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至今仍不失启迪与借鉴价值。二、要点精析
无所不用间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孙子兵法·用间篇》
“无所不用间”是孙子在《用间篇》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军事谋略。孙子在《用间篇》中透彻地论证了明君贤将知敌之法(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和用间的种类(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后,阐述了用间的原则和用间者的基本素质。他说:“在军队的各项事务中,用人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行动没有比间谍更隐秘的。不是圣智聪颖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义慷慨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精审善断的人,不能分辨间谍提供情报的真伪。”最后感叹道:“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即微妙呀!微妙呀!无时无处不使用间谍。
“无所不用间”首先强调了用间的重要。古往今来,兵家指挥作战,不用间就无法得知敌情,不知敌情,也就难以正确制定战略、战术。《百战奇法·间战》云:“凡欲征战,先用间谍,观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意为:大凡要出兵进攻敌人,必须事先派遣间谍秘密探明敌军人数之多少,力量之虚实,部队之行止,然后再出兵进攻,就能大功告成,战无不胜。可见,用间的目的在于知敌,准确判断敌情,战而胜之。如果不注意用间,则白白地“日费千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用间篇》)根本就不够资格胜任将帅。
其次,“无所不用间”强调了用间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正因为用间重要和有效,因此,不仅在军事斗争中需要用间,在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社会经济领域也普遍存在着用间现象。与古代相比,现代社会用间的手段更加诡秘,用间的方式千奇百怪。尤其在商业领域,用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谋略。各种类型的经济间谍,披着合法的和不合法的外衣,使用现代的间谍工具和技术,采取公开的和非公开的方式,大量地搜集经济情报,从而赢得竞争主动权。“无所不用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间谍在军事上的作用是独特的。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最早使用间谍的是夏朝。夏朝为了灭掉过国和戈国,曾派女艾到过国和戈国搜集情报。后来,商、周二朝也都使用过间谍。传说商族领袖商汤为了探察夏朝的内部虚实,曾派伊挚到夏朝去。伊挚目睹夏朝政治的黑暗和丑恶,急不可待地返回商国与商汤一起制定了灭夏大计。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年轻时在商朝都城屠牛卖肉,又在孟津卖过酒。后来被周文王请去做了军师。他根据自己对商朝政治的了解,为文王出谋划策,在“翦商”事业中立下大功。以上智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