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000000003

第3章 绪论(3)

这个原则,到庄子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庄子反对一切改变事物原存状况的行为,认为那样做都是违背了事物的天性。因此,就理论基点来说,道教和长生术可说是根本抵触的。但是,在道教接纳了长生术、甚至把长生不死作为自己基本追求的时候,《老子》的思想也被神仙家们重新解说,认为其中的语言不过都是长生术的譬喻。老子推崇婴儿状态,并且认为“复归于婴儿”是得道者的良好状态。在这一点上,和长生术要求复归元气,在方向上一致起来了。《老子》一书,在这一时期也被当成讲长生术的经。注释者甚至说,复归元气,就是得道;道,就是元气。(5)复归老子金丹和服气是最主要的两种神仙方术,但神仙方术却决非这两种而已。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长生不死的方术就如同当代的气功,是真正的五花八门。有房中术,即性交的技术,有人认为通过讲究这样的技术可以长生不死;有存神术,认为人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一位神灵,经常思念他们的形象和名字,就可以使他们不离开人体,他们不离开人体,人就可以不死;有步罡术,在地上画上北斗星的形象,用一种特殊的、巫术步伐(禹步),按一定程序履经这些星象图形,据说这样就可以吸取到北斗的精华,使人不死;有餐霞术,早上对着太阳呼吸,说是可以吸取太阳的精华,长生不死;有存思术,其中一种是想着自己身入云天,或入太阳、月亮之内,并且遨游四海,在天地之间自由往来,这是一种真正的想入非非,然而主张者说,这样想得久了,就可以长生不死。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方术的泛滥和大量涌入道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改变了道教教义之中不同成分的配比。这种情况,首先引起了道教自身的忧虑,从北朝寇谦之开始,要求“清整道教”,除去那些实在荒唐的方术,比如房中术;同时恢复老子在道教中的教主地位。其次,是佛教为争得自己的地位,也大力抨击当时的道教,说其中那些方术都是低级的巫术,而只有《老子》书中的道理,还值得受到尊崇。论敌的抨击也帮助道教认清了形势,端正了方向。到隋朝末年,不少道士就开始越过其他道经,又把《老子》作为最重要的经典。唐代道教对《老子》的尊崇,不仅是由于唐代皇帝姓李,也是道教自身一系列事件发展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在和佛教的论争中,道教看到了佛教经典的丰富和理论体系的庞大。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道教仿照佛教,也创造了许多经典。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从改造佛经而来。佛教方面不断揭露道教把佛经改成道经的行为,如今的《道藏》中,也还保留着一些经典,显然是略经改造的佛经。然而在改造佛经的过程中,道教也在提高着自己。他们从佛教中学来了“不着两边”的说教方式,也像佛教那样从事有关心性问题的讨论。如果说道教这么做,在南北朝时期还比较勉强和生硬,那么,到了唐代,他们对佛教说教方法的运用,对心性问题的讨论,都达到了比较熟练和深入的程度。

4隋唐以前的佛教哲学

(1)佛教报应观与中国社会佛教的传入大约在两汉之际,但由于儒教的强大和巩固,所以佛教在长时期里不能引起世人更多的关注。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日益腐败,儒教的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这时候,道、佛二教也开始活跃起来。一面是道教发动武装起义,企图用他们的道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一面就是佛教经典的大量传入,要用这新的宗教教义在中国思想界占一席之地。佛教传入中国时期,大乘佛教已经出现,所以传入中国的经典也是大小乘均有,各宗各派兼容。传经者可能是由于自己的立场或爱好,或者是并没有什么立场和爱好,只是由于因缘遇合,碰到什么就传什么。但中国社会却依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传入的经典和教义进行着选择和弃取。在这里,最鲜明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需要对思想、学说的选择作用。由于魏晋时代玄学思潮的流行,所以佛教空宗的般若学也最先得到了发展。其高峰就是十六国时期鸠摩罗什及其僧团的译经活动,而罗什弟子僧肇的《肇论》,则代表着此一时期中国僧人对空宗教义理解的最高水平。然而中国社会需要佛教,决不仅是需要它那不着两边的思辨技巧,而是要它解决儒、道二教都未能解决的、中国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说中国儒教没有自己的彼岸世界是不对的,以上帝为领袖的神灵系统的存在,就是儒教的彼岸世界。依儒教教义,有功、有德者死后,也要进入这个世界。《国语·鲁语》载:“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这样的原则,被载入《礼记·祭法》,作为儒者们尊奉的经典。儒教并非不重视死后的“生活”,至少可以说,它和其他宗教一样,对死后的生活给予了同样的关心。但是,依儒教教义,人死后能够获得何种规格的祭祀,决定于该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地位越高,死后享受的祭品就越丰盛。

因此,人要在死后有个较好的归宿,他在生前就必须有个较高的地位。人在生前得不到的,死后也同样得不到。所以,儒者们教人首先勤恳于生前,因为这同时也是为了死后。在一部分人世代显贵,一部分人世代只能处于低贱地位的时代,这样的教义一般无人提出疑义。在贵者可贱、贱者可贵的时代,假如社会公平,也无人会对这样的原则提出疑义。假如出现不公平,疑义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司马迁鉴于伯夷、颜回行善而不得善报的事实,曾对儒教的报应说提出了批评。而那生前行善,却官职低微乃至无官,甚至因子孙断绝而不能享受祭祀;或生前作恶,却高官厚禄,并且子孙众多,死后享受高规格祭祀的现象可说是代不乏书。在儒教教义范围之内,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至于道教,当它也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目标的时候,它和儒教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它把追求长生不死作为最终目标的时候,也只能是少数人的事业。道教主张一种“承负说”,即好人子孙众多,并且荣华富贵。然而这样的教义在历史事实面前,也很快暴露出自己的缺陷。魏晋南北朝时代,长期动乱,社会的不公平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儒、道二教都无法给乱世中的人们指出光明的前景。这时候,佛教进来了,它以自己的报应观,填补了儒、道二教教义的缺陷。(2)以有为空的佛教哲学佛教产生于印度,在它之前,是印度固有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世界上的生物,在饿鬼、畜生、人和天之间轮回不停。佛教完全接受了这样一种教义,并发展为自己完整的轮回学说。佛教的轮回学说认为,生物在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和天这“六道”之间不停轮回。其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趣;人、阿修罗和天称为三善趣。假如生为三善趣之一,固然是一种幸运,但倘若下一生堕入三恶趣之一,则不免使人害怕。在这个基础上,佛教发展了自己的教义。佛教教义,如果归结为一句话,那么就是如何避免轮回。这就是他们追求的“涅槃寂静”。避免的办法,首先是要认识到世界的不值得留恋。世界为什么不值得留恋?佛教的解释是: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一切皆苦。所谓诸法无我,也叫做无自性,即没有“自己”。比如说,一间房子,是由椽、瓦、门窗等等组成的,除去椽、瓦、门窗等等,房子在哪里呢?因而房子是无我,是不存在的,是“空”。

人也是如此,比如张三,是由胳膊、腿、脑袋等等组成的,除去这些,张三又是谁呢?所以张三无我,也就是没有张三,张三是不存在的。推而广之,则一切事物都是由某种因素组合、因某种条件而产生的。这些条件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缘”。即有此才有彼,无此就无彼。比如有了分别事物的能力,才懂得了好坏;懂得了好坏,才产生了爱憎;有了爱憎,就有了贪欲;最严重的贪欲是性爱,有了性爱就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死。而人就这样因为分别、欲望等等在六道之中轮回不停。这些因素中,只是因为有了此,才有了彼;假如没有此,也就没有彼。推而广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某种因缘所产生的。所以都是无我,无自性,即没有自己,没有可以称其为“自己”的那个东西。既然自己都没有了,你对这个世界还留恋什么呀!这就是佛祖在菩提树下悟得的最重要的结论,也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基本内容。与此相伴,是诸行无常,即一切事物都是不长住的,因而也是虚幻不实的。又比如张三,你今年见他是如此,明年见他就可能如彼。而这样的变化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下一刻的我就不是此一刻的我,那么,我又在何处呢?所以,我,自己,也是不存在的。这不过是从时间上论说的诸法无我。既然无我,那么,一生辛苦,又为的是什么呢?这样一个与我无关的世界,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于是,人生的意义也就只剩下一种:听从佛祖教导,追求涅槃寂静。而既然轮回是由于生死,生死是由于欲望,欲望是由于爱憎,爱憎是由于分别,那么,要避免轮回,根本上就是要泯灭分别。佛教把人对事物的分别称为无明,即愚蠢;而把不去分别看作最高的智慧:佛的智慧。佛教谆谆教导人们,一定要去掉无明,获得佛智。世界是如此实在,却要把它说成是空;人生是这样美好,却要说它不值得留恋。如此违背常识的结论要使人相信,那是非有过于常人的聪明、能使天花乱坠的口才不可。那能在菩提树下悟得这样道理、并且能够把它头头是道地说出来的佛祖,也就因此而十分伟大。佛教的一切哲学,可说都是围绕世界是“空”还是“有”进行讨论的。从具体原则上说,佛教对世界的观察,不能说不算深刻。比如说,事物确实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也是确实可以分析为各个组成部分的,从这一方面说,佛教的哲学揭示了客观存在的实际。但是,它在揭示客观实际的时候,同时又故意抹杀了客观实际的另外一面:变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而在某个时间段内,事物又保持着自我,保持着自身的稳定,并且可以认为是不变的。这个时间段,因事物的差异,可以是几十亿年或更长,也可以是一秒钟或更短,但在某个时间段内保持着自身的稳定,这一点则没有异议。事物可以分析为各个组成元素,同时各个元素亦可依一定方式组成为新的事物。这新物的自我,就是这一定方式的组合本身。房子是椽、瓦、门窗依一定方式的组合,车子是轮子、车身等以不同方式进行的组合。至于人,根本还不是组合,而是从一个起点分化出头颅、躯干、四肢等等。不承认这一方面而片面地强调另一方面,把不是组合的说成组合,其最终结果就是陷入诡辩,在普遍结论上陷入荒唐。佛教的哲学,就是这普遍荒唐和具体深刻的混合物,是过人的智慧和偏执的愚昧的二重奏。(3)小、大乘和空、有宗最早出现的佛教学说被称为“小乘教”,后来出现的佛教学说自称为“大乘教”。

同类推荐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现役鬼差

    现役鬼差

    签收下那个诡异包裹的那一刻起,叶星陨知道,他的生活,已经无法再归于平静。“你相信这个世界有鬼存在吗?”“嘘~~”“不要说出那个字,也许,它就在你的背后...”
  • 我的妹妹我来护

    我的妹妹我来护

    我来这个世界上注定平凡,只想让妹妹能时刻展露笑颜,可这并不容易,世界对我们是不公平的,人性的狡诈,险恶,贪婪,无耻……完全的暴露在我的面前,我想做的仅有保护妹妹,保护身边值得关爱的人……
  • 活尸2:潜龙危机

    活尸2:潜龙危机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异能人特种部队潜龙。无双被日本人与活尸大军逼的走投无路只好闯进止步镇前方的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没想到竟在山内发现了神秘的南越古国的遗址……
  • 女强人西藏邂逅爱情:轮回

    女强人西藏邂逅爱情:轮回

    向死而生,寻找陌生的自己,一趟再也没想回来的旅行。未婚生子的商场女强人,在事业的巅峰把车、房、钱送人,孤身一人光头入西藏,而且“去了就不准备回来了”。在西藏,她用十分钟邂逅了爱情,差点被人灌醉“做了压寨夫人”,用生命作燃料,双腿走遍神山圣湖。普通的藏族人和藏地上师一样,给她最大的心灵安慰。人能去和人不能去的地方她都去了,阿里、墨脱、珠峰、城堡、寺庙等等,各式各样的人物,朝圣者、喇嘛、背夫、军人、修行者、原住民、诗人、画家等先后进入她的视界和心灵。这趟旅途的终点是解脱。
  •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乾坤万象》是回味历史系列之回味明朝。明朝是自北宋以后惟一一个对全中国进行统治的汉族政权,上继唐宋风采,下开康乾盛世,延续了近三百年的统治,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人物。明代的历史进程常常因这些传奇人物而发生改变。该书以明朝的兴衰为主线,展现了天朝大国“一生”的荣光,并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从繁花似锦,最终沦为了万马起喑。书中内容融历史于趣味之中,便于读者学习和阅读。主要内容有开创期政治局面、中期的衰弱与危机、万历中兴、后期的衰落、明朝的灭亡等。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时间让我遇见你

    时间让我遇见你

    万千世界,人海茫茫,我是多么的幸运,遇到了你张岩说“没有人比我更适合你,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你,没有人比我更爱你,此生,只有我才会让你幸福”依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张岩,不管你爱不爱我,这辈子你都休想甩掉我”
  • 纪晓岚

    纪晓岚

    他是乾隆时期的学界领袖、文坛宗师。他学识渊博,被乾隆赏识;他工于对句,令世人惊叹;他作《阅微草堂笔记》,堪与《聊斋志异》媲美;他有无数的奇闻轶事,至今为我们津津乐道……本书将带你走进纪晓岚多彩的人生世界。
  • 春秋那些事儿:春秋五霸卷

    春秋那些事儿:春秋五霸卷

    王纲解纽,诸侯兼并,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本书将带领我们进入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古老的春秋时代,去认识五位绝世华丽的大英雄大霸主。他们从最疯狂最混乱的时代脱颖而出,在风口浪尖上中流击水,旋转日月,再造乾坤。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改变了历史。表面上,他们是光彩照人的时代骄子,可又有多少人在意过他们内心的世界。在这些英雄霸主传奇功业的背后,我们将发现一个潇洒豁达风流放荡的齐桓公小白,一个多情重义顽强不屈的晋文公重耳……这是一群真挚的男人,这是一部不灭的颂歌。读完此书,你会发觉。原来历史也可以如此可唉。
  • 一份礼物

    一份礼物

    家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笑声有多大。从未送过她礼物,只想送她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