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100000004

第4章 从“诗”与谣、谚、歌、颂的关系看先秦诗歌的形态及其演变(1)

以文学成熟时代的眼光看“谣”、“谚”、“歌”,它们与诗无大的不同。因为成熟的诗歌,只凸现文本。但无论从语源学的角度,还是从传世文献的记载出发去考察,都会发现,先秦时期“诗”的概念与“谣”、“谚”、“歌”有很大的差别,而与“颂”十分接近。按产生顺序来说,先有谣、谚、歌,然后才有“诗”。因为“诗”有“志”、“持”二义,所以又有主“志”之诗与主“颂”之诗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的“诗”之后,有“辞”的出现。从这些概念的分合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诗歌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谣、谚、歌——诗(志、颂)——辞”三个阶段。一后世“谣”与“歌”常常连称,但在先秦时二者的含义仍有差别。“谣”即所谓徒歌清唱。“歌”则与“谣”相对,指合乐曲的谣,有时则仅指“曲”。《诗经·魏风·园有桃》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释“歌”与“谣”说:“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这个解释常为论者所称引,用以说明“歌”与“谣”的区别。《尔雅·释乐》云:“徒歌谓之谣。”“谣”,《说文》作“”,即古“谣”字。今通作“谣”,意为徒歌。谣的含义看起来是比较确定的,而在歌的理解上则有偏于“辞义”和偏于“声曲”的分歧。实际上谣和歌从辞义上讲都是最初形态的诗,正如杜文澜《古谣谚》凡例中所指出的那样,它们的区别仅在于“谣”是“自歌合乐”,而“歌”则是“工歌合乐”。即有无乐器伴奏的区别。从诗歌形态的演变上说,“谣”是最早萌芽的诗,而“歌”则是进化了的诗。前者产生的文化心理背景,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序》说得很对:若夫哀乐之起,冥于自然,喜怒之端,非由人事。故燕雀表啁噍之感,鸾凤有歌舞之容。然则诗理之先,同夫开辟;诗迹所用,随运而移;上皇道质,故讽谕之情寡。中古政繁,亦讴歌之理切。……可见哀乐之心起,便有谣,这是所谓“诗理之先”;谣只是人的情绪的自然宣泄,最初也是重声不重辞,后世谣之“徒歌”不足以达情叙事,“诗迹所用”才有人为的“工歌合乐”的“歌”出现。这是诗史上的一大革命。要说明的是在先秦也有歌谣互称的情形,但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谣歌形态的拟测。郭绍虞《谚语的研究》一文认为:“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辞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标准之言语。”(1)谚的产生应当是比较早的。它是韵文形态的生活哲理。和“谣”一样,谚也先文字而生,具有口头流传的特点。但歌谣与谚有个主要的区别,即歌谣可以歌唱而谚语不可以歌唱。清人杜文澜说:“谣、谚二字之本义各有专属主名。盖谣训徒歌,歌者咏言之谓,咏言即永言,永言即长言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直言即经言,经言即捷言;长言主于咏叹,故曲折而纡徐;捷言颂其显明,故平易而疾速。此谣谚所由判也。”所言十分正确。先秦的谚带有哲理性的特点,影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文,如《老子》就是显著的例子。据《诗三百》之《毛传》、《郑笺》及阮元、王国维之说,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神圣场合的乐歌,颂在形态上带有剧诗的特点,是辞、乐、舞三位一体的。先秦时期,歌、颂连言,说明二者关系密切。具体考察,歌的“工歌合乐”的特点促成了颂的产生,是颂的重要构成要素。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歌的产生要先于颂。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这里虽然仅就乐而言,实际上也涉及辞和舞容,可称为葛天氏之颂。葛天氏,高诱曰“古帝名”。毕沅引张揖说云:“三后时君号也。”(《文选·上林赋》注)可见颂的产生也是很早的。由上述可知,颂与歌二者的相同在于辞兼乐舞,区别在于具体内容和用场的不同。颂多依附于宗教祭祀礼仪,歌则可以说是通俗的“颂”。以上从形态构成入手,分析了“谣”与“歌”,“谣”与“谚”,“颂”与“歌”,以及它们与“诗”的联系和区别,由此也可以看出上述各体产生的先后次序是:先有谣、谚,次有歌、诗(志、颂)。刘师培《论文杂记》说:上古之时,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有声音,然后有点画;有谣谚,然后有诗歌。谣谚二体,皆为韵语。“谣”训“徒歌”,歌者永言之谓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也。盖古人作诗,循天籁之自然,有音无字,故起源亦甚古。观《列子》所载,有尧时谣,孟子之告齐王,首引夏谚,而《韩非子·六反篇》或引古谚,或引先圣谚,足征谣谚之作先于诗歌。(2)刘氏精通典籍,又长于论文,所持观点与我们的意见相同。二一般认为,“诗”字的出现,较谣、谚、歌等体都要晚。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诗”字,传世文献中关于“诗”的记载较早的见于《诗经》,即《大雅》中的《卷阿》、《崧高》,和《小雅》中的《巷伯》。这三首诗的年代,大约可以推定是在西周厉宣幽三朝,即公元前九世纪中期到八世纪中期的一百年当中。这三篇中的“诗”字,显然与“歌”对立。对于“诗”的意义的阐释,则见于传为晚出的《尚书·尧典》,但其中保留了“诗”字的较早的含义。《尧典》帝命夔典乐以教胄子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由此产生的“诗言志”的传统,认为“志,志意也,即情志”。这个对“志”的解释,将先秦时期“诗”的概念的本相误解了很长的时间。实际上,我们从上述这条材料中可以看出,“诗”的“言志”,是为了和乐相互配合,创造出和谐的气氛,以愉悦神灵,与其沟通,从而达到“神人以和”的目的。这里的“诗”,是通神的工具,所谓“神人以和”,指的是神和人的沟通,由此来看,“诗言志”的活动,是与宗教祭祀仪式有关系的。“志”绝对不单纯是“志意”、“情志”。如果说在“诗”的“演唱”(这里姑且借用这一术语)过程中有所谓“情志”的话,那么这种“情志”也只不过是宗教感情,或者说只是一种宗教上的满足、失望、愉快、恐惧等心理体验。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对此已有辩驳,惜未受到说诗者的注意。他说:各本皆作:诗,志意也。案:诗志声相近,故诸书皆训诗为志,无训为意者。《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贾子《道德说篇》云:“诗者,此之志者也。”《诗谱正义》引《春秋说题辞》云:“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诗之为言志也。”《书大传》注云:“诗,言之志也。”(3)王氏从训诂的角度指出诗并非“志意”。接下来指出“诗”为“言”(名词)之“志”,也即“事”的记载。由此可见,“诗”就是对记载中的某种过去发生的事的歌咏。《周礼·大史》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据郑注及贾疏,小史在宗庙祭祀仪式上必须要辨昭穆,定帝系,读礼法。所谓“志”即是上述内容。闻一多先生《歌与诗》一文云:“一切记载皆谓之志,而韵文的产生又必早于散文,那么最初的志(记载)就没有不是诗(韵语)的了。”“诗即史,当然史官也就是‘诗人’。”(4)可见诗所言之“志”,是与历史及典章制度有关系的。这一点亦可从其它先秦典籍中多次出现的“志曰”、“诗曰”的内容方面得到印证。《墨子·兼爱下》:“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底。

同类推荐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小人物史记Ⅰ

    小人物史记Ⅰ

    本书为《杭州日报》“倾听·人生”专栏精品结集。该栏目以“用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为宗旨,以“说亲身经历,看世道人心”的方式口述历史。该栏目为首届浙江省名专栏,其作品贴近实际,深刻表现了普通人的光辉心灵和坚韧力量,多次问鼎中国新闻奖。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鲁迅经典全集

    鲁迅经典全集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魂。为了让读者朋友更方便地阅读经典,聆听大师的声音,编者特别把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及杂文集奉献给读者,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获益。
  •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主要内容:世相、混子、有尊严地告别人生、我们喜欢“彩排”、怎还拾荒养母、一位乡镇中心校长的记账单、“多次批示”说明什么?、评职称为何不让抓阄、“领导别墅”何以层出不穷、登报有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在的教授都在研究些什么、我看“八十年代”、像吴冠中先生那样解放思想、不理解的崇拜、浪漫主义的“新闻眼、“暴发户”心态、三任书记一任不如一任、周正龙,一个小人物的悲剧、瞧瞧陈冠希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愚人节”有什么好过的、话说官员带“陪读”、阎崇年被人掌掴的冷思考、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可怜丰都鬼难隐等等。
热门推荐
  • 魔主千千岁

    魔主千千岁

    许我用百世轮回换得你一世迷离无怨无悔愿佛许我千百回契你一生一世千百回悔缘尘你念风云嗔痴倾尽一生一世我怀悲喜极挚落下一世尘埃冷月漓:师傅,你可以打我、骂我,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衣凉辰:陌儿,我可以许你一生一世的……一个失忆少女,拥有超高能力,拥有绝美容颜,拥有超凡势力,拥有天材地宝,拥有…………看她如何搅翻大陆……
  • 未央长歌传

    未央长歌传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公主,此生唯爱他一人,却为母亲和弟弟,不得不做出诸多牺牲。爱,却不能爱。他是南门国一代战神,独得君王宠信,此生唯爱未央一人,却不得不为了未央,放弃一切,在战场迷失……
  • 百星劫

    百星劫

    宇宙破碎,万星闪耀,这是一个星力称雄的世界!......我叫张扬,张扬的张,张扬的扬。什么?你居然说没听过?!那我大哥常山赵云赵子龙你总该听说过吧?还有我二哥郭嘉郭奉孝、三姐樊梨花、四哥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五哥武松武二郎、六姐花木兰、八妹洛神甄洛,别和我说你们没说过!没错,这就是一个错乱的时空,你们——错乱了吗?
  • 名人的金钱哲学

    名人的金钱哲学

    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大巫行

    大巫行

    一个异世转生的当代士兵,一个充满神奇的巫之世界,在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会是以怎样的姿态成为这个世界的最强者?……本书等级:力士,巫。法巫,神巫,至尊,大巫。(新书需要你们的呵护,请收藏!万分感谢!)
  • 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本书是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部,作者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把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相关的神话、传说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分为神话篇、神采篇、神秘篇、神奇篇、神韵篇、神圣篇六部分,用通俗易懂语言,图文并茂形式,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中国南海文化的神奇和神韵。
  • 相遇不再分手

    相遇不再分手

    童年的约定,久别十五年已经长大的他们,再次相遇,彼此不再相识,命运是否让他们再续前缘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

    本书作者巴尔塔莎·格拉西安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深邃判断力的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其经典之作《智慧书》以300则简洁的格言警句征服读者,该书是作者作品中被译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著作,且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对历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拉罗什福科等产生过重要影响。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国王读过《处世的艺术》之后评价说:“《处世的艺术》犹如一块精致的宝石,我可以告诉你,里面包含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国王称,《处世的艺术》是精品中的精品,是他的必备读物。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将作者的这两部经典合成一本,称为《处世的艺术》。
  • 何澹安医案

    何澹安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疯狂鬼变淑女(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疯狂鬼变淑女(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系列,是一套校园幽默小说,包括《疯狂鬼变淑女》、《胆小鬼也疯狂》、《滑头鬼栽了》、《聪明鬼就是牛》四本书。作家在这四部作品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成功地刻画出周大齐、侯洋、李晓果、巴奇这四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助人为乐做好事,却常常把事办砸;他们好心却办了错事,闹出一个个笑话……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说,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常常能够从文字中读出自己或同伴成长的影子,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