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8300000022

第22章 卷六圖南草(3)

[4]桃葉:桃葉渡。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宋祝穆《方輿勝覽》:“桃葉渡,一名南浦渡。《金陵覽古》:‘在秦淮口。’桃葉者,晉王獻之愛妾名也。獻之詩云:‘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渡不用楫者,謂横波急也。獻之歌此送之。”桃根,晉王獻之愛妾桃葉之妹。借指歌妓或所愛戀的女子。

[5]“安得”二句:傳言觀音菩薩有楊柳淨瓶,內裝甘露,嘗以此灑向人間,普度疾苦眾生。

飲陳觀察六笙同年處醉後書懷[1]

同爲天涯客,休將仕宦看。話搜談藪富[2],身在醉鄉寬。後會期明月,前途振羽翰。傾懷忘顧忌,縱飲到更闌。

【校注】

[1]觀察:道員之俗稱。陳六笙,生平不詳。

[2]談藪:《世說新語·賞譽》:“裴僕射時人謂爲言談之林藪。”劉孝標注引《惠帝起居注》:“頠理甚淵博,贍于論難。”後因以“談藪”指知識淵博,對答如流。

贈吉子貞

此上相逢轉憾遲,偶然作合見鬚眉。性甘冷淡難趨熱,力矯平庸豈好奇。豪竹哀絲存古意,妍皮癡骨謝時宜[1]。君真獨得山川秀,太樸無文世不知。

【校注】

[1]妍皮癡骨:東晉時,南燕主北海王慕容超恐其諸父爲姚興所收錄,乃佯狂行乞。秦人鄙之,惟姚紹見而異之,勸姚興拘以官爵,姚興召見與語,超深自悔匿,興大爲鄙視,對紹說:“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由是慕容超來去無所拘束。後慕容德遣使迎超,超不告母妻歸,德甚加禮遇,始名之曰“超”,封北海王。

金陵雜感[1]

山形平遠水瀠洄,地到江南氣象開。讀史不無興廢感,濟時空論古今才。眼前盛景非金粉,劫後餘灰付草萊[2]。尚有近年征戰迹,等閑步上雨花臺[3]。

恣游西北又東南,世味親嘗苦與甘。名士過江多習氣,丈夫投筆總空談[4]。清涼近挹青山色,妙相曾參古佛龕[5]。我本書生慣戎馬,頻年僑寓竟何堪[6]。

【校注】

[1]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別稱。宋祝穆《方輿勝覽》:“金陵,楚威以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曰金陵。或曰以其地接華陽金壇之陵。”

[2]“劫後”句:謂繁華的金陵經過歷代戰亂,惟剩下一片廢墟。草萊:猶草莽,雜生的草。

[3]雨花臺:江蘇名勝,在南京市中華門外。《大清一統志》:“雨花臺,在江寧縣南。……相傳梁武帝時有法師講經此處,感天雨花,故名。”

[4]投筆:參見卷二《登岳陽樓》注[2]。

[5]佛龕:供佛的小閣或石室。

[6]僑寓:僑居,客居他鄉。

莫愁湖[1]

豔說名士與列侯[2],湖上勝棋樓祀中山王及曾文正公遺傑。偶瞻遺像自登樓。英雄事業爭千古,只有湖名讓莫愁。

即今佳勝屬僧寮[3],往事何須問六朝[4]。蓮葉滿湖人不見,采蓮無復蕩蘭橈[5]。

【校注】

[1]莫愁湖:在江蘇省南京市水西門外,清時號稱“金陵第一名勝”。《大清一統志》:“莫愁湖,在江寧縣三山門外,明時爲徐中山園。《府志》:‘相傳爲莫愁舊居,因名。’”

[2]列侯:莫愁湖畔的勝棋樓供祀著明初著名將領徐達、清朝名臣曾國藩,皆封侯拜相之人,故云。

[3]僧寮:僧舍。

[4]六朝:三國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建都建康(吳名建業,今南京市),史稱爲六朝。

[5]蘭橈:小舟的美稱。

江行得句

懶聽舟人報水程,行期未便太分明。帆檣正午好風送,蘆葦新寒秋意生。山色淺深皆入畫,江流嗚咽不成聲。年來到處資游覽,付與奚囊不記清[1]。

【校注】

[1]奚囊:李商隱《李賀小傳》:“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後因稱詩囊爲奚囊。

過采石磯[1]

帆輕風利趁斜日,過眼驚看采石磯。欲吊青蓮拜祠墓[2],隔江遙對一噓唏。

【校注】

[1]采石磯: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爲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爲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相傳爲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處。有太白樓、捉月亭等古迹,爲游覽勝地。

[2]祠墓:即李白墓,在安徽當塗縣青山(又名謝公山)西麓。唐上元二年(761年)李白由金陵(今南京)游當塗,依其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次年因腐脅疾卒于當塗,葬于龍山東麓。與龍山隔河相望的青山,是南齊名詩人謝朓常游之地,李白甚慕之,並在這裏營宅以居。唐元和末年,李白好友范倫之子、宣歙觀察范傳正,訪得李白兩孫女,知李白臨終志在青山,遂將墓遷于此。

舟至蕪湖喜遇陳雪樵二尹[1]

自慚蹤迹類飄萍,不速人來喜聚星。湖海頻年君未老,酒杯對影我猶醒。隨身補被曾無累,得意帆檣此皆停。不稅官民稅商賈,近日蕪湖關稅甚緊。且容揚客慢揚舲[2]。

【校注】

[1]蕪湖:屬安徽省。春秋吳鳩茲地。因地勢低窪蓄水而生蕪藻,故名。唐武德時爲蕪湖鎮。五代吳復置蕪湖縣。歷代相因,明清皆屬太平府。陳雪樵,生平不詳。二尹,明清時對縣丞或府同知的別稱。

[2]舲(líng ):有窗戶的小船。亦泛指船。

望江樓安慶城外[1]

風景萃當前,登臨付偶然。江聲自雄壯,世事任推遷。閱盡時今古,涵來象萬千。皖公山色好[2],入望接卷煙。

【校注】

[1]望江樓:今安徽省安慶市城外。

[2]皖公山:又名潛山、天柱山。在今安徽省潛山縣西北。漢武帝曾封爲南岳。

登大觀亭因謁余忠宣公墓[1]

大江來滾滾,四顧何茫茫。雲物唯觀止,風流足感傷。孤忠支廈木,浩劫換滄桑[2]。稽古說元史,留連墓道傍。

【校注】

[1]余忠宣公:余闕,字廷心,一字天心,元廬州人。元統初,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爲政嚴明,宿吏皆憚之。累官至參政之事,陳友諒亂起,奉命守安慶,闕孤軍奮戰,斬首無算,而闕亦被十餘創,全家死于亂中。明初謚忠宣。大觀亭:在安慶城外。

[2]“孤忠”二句:《元史·余闕列傳》:“時群盜環布四外,闕居其中,左提右挈,屹爲淮一保障。論功,拜江淮行省參知政事,仍守安慶,通道于江右,商旅四集。……丙午,普勝軍東門,友諒軍西門,祝寇軍南門,群盜四面蟻集,外無一甲之援。西門勢尤急,闕身當之,徒步提戈爲士卒先。士卒號哭止之,揮戈愈力,仍分麾下將督三門之兵,自以孤軍血戰,斬首無算,而闕亦被十餘創。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闕知不可爲,引刀自剄,墮清水塘中。闕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潯陽琵琶久無遺址,適至煙水亭小憩,時已薄

暮,餘興未已漫吟四章

【題解】潯陽,江名,今江西九江市北的一段。以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而聞名。詩人到潯陽追尋當年琵琶佳話而作此詩。煙水亭,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上。

琵琶聲渺水聲涼,楓葉荻花又夕陽。紅粉青衫佳話在[1],更無遺迹感滄桑。

郭外風光萃曲汀[2],潭心地脈兩通靈。嘉名已自稱煙水[3],無復當年浸月亭。亭舊名浸月,系周元公長子所建,國初始易名煙水,同治三年重修。

回廊幾折繞朱欄,暮色蒼茫隨意看。如此清游應最少,不須招隱賦劉安[4]。

勝境從來讓寺僧,一生清福我何曾。孤舟有便且歸去,近水人家已上燈。

【校注】

[1]“紅粉”句:謂白居易與琵琶歌女的因緣佳話至今仍然在流傳。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2]汀(tīng):水邊平地,小洲。

[3]嘉名稱煙水:即煙水亭,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上。宋周敦頤子司封郎官壽建。取薄煙籠水之意以爲名。亭久廢,清康熙五十九年重建。

[4]“不須”句:漢初淮南王劉安,愛好文藝,廣招天下文士,著作辭賦。《楚辭》中《招隱士》傳爲劉安所作。按,劉安,漢文帝淮南厲王長子。文帝十六年,襲父封爲淮南王。曾主持編寫《鴻烈》一書,即《淮南子》。元狩元年,有人告安謀反,下獄自殺。寓九江數日矣,寓中題壁四七絕,知爲厭苦風塵、

與余殆道異趨一者,依韻和之[1]馬牛風異共揚塵[2],大半浮名絆此生。十載光陰家萬里,年年歸計誤行人。

征衫單薄曉寒侵,轉眼潯陽秋意深。月色江聲人不寐,他鄉風味故鄉心。

知君落拓走江湖,唱和無人興太孤。且把深情記毫素[3],馬周何必不窮途[4]。

天涯游子感懷多,等是風塵備折磨。白髮雙親應悵望,門閭遠隔意如何[5]。

【校注】

[1]九江:屬江西省。秦爲九江郡。三國吳屬武昌郡。元末朱元璋改九江府。清因之,府治德化,在今江西九江市。

[2]馬牛風異:指別後天各一方,無法聯繫。參見卷二《柬彭西湖參軍即以留別》注[4]。

[3]毫素:毛筆和寫字作畫用的白色細絹。後泛稱紙筆。

[4]“馬周”句:馬周,唐清河茌平人。少孤貧,好學落拓,不爲州里所重。至長安,客中郎將何常家。貞觀五年詔百官言時政得失,何武不涉學,周爲條陳便宜二十餘事。太宗怪其能,問何,知是周爲之。召周與語,大悅,拜監察使,官至中書令。

[5]門閭:家門;家庭;門庭。今年中秋小雨,可免舉頭明月低頭故鄉之感,

時在漢皋旅次,藉酒撥悶走筆紀之[1]何秋無月況中秋,中秋望月月當頭。今年無月轉微雨,涼宵如水添清幽。漢皋神女御風游[2],相逢爲我言其由。廣寒正作群仙會[3],斂光代燭收晶球[4]。清暉難與人間共,肯放光明開塵眸。我聞此語殊失笑,不謀而合竟同調。天涯游子別離多,未易團圓負年少。不願他鄉見月明,客中見月難爲情。趁此無月且長臥,濁酒三杯俗慮清。無聊自作不經語[5],有情人是可憐生。

【校注】

[1]舉頭明月低頭故鄉:語本李白《靜夜思》。漢皋:漢口的別稱。

[2]漢皋神女:《列仙傳》載周鄭交甫于漢皋臺下遇二女,二女解佩相贈。漢皋臺,在湖北襄陽西北。

[3]廣寒:即廣寒宮,傳說唐玄宗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見一大宮府,榜曰:“廣寒清虛之府”。見舊題唐柳宗元《龍城錄·明皇夢游廣寒宮》。後因稱月中仙宮爲“廣寒宮”。

[4]晶球:代指月亮。宋韓琦《戊申西洛中秋對月》:“海東推出水晶球,碧抹晴空暝靄收。”

[5]不經語:謂不見于經典,沒有根據,近乎荒誕,不合常理之語。

過武昌喜遇李雲渠司馬,十年一晤故有此詩[1]

人世偶離合,關河半阻修[2]。舊交來意外,往事上心頭。我輩難株守[3],君年尚宦游。磯旁黃鵠冷[4],風氣逼深秋。

【校注】

[1]李雲渠:人名,生平不詳。司馬:清代称府同知曰司马。

[2]關河:指函谷等關與黃河。泛指關山河川。阻修,即修阻,路途遙遠而阻隔。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株守:比喻拘泥守舊,不知變通。《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柱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爲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4]“磯旁”句:謂在黃鵠磯旁的憑覽勾起了作者無限的羈旅之愁。黃鵠磯,湖北省武漢市蛇山(又名黃鶴山)西北二里。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有黃鶴樓在其上。《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公主(江都王建女細君)悲愁,自爲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爲黃鵠兮歸故鄉。’”唐李德裕《討回鶻制》:“太和公主居處不同,情義久絶,懐土多畏,亟聞《黃鵠》之歌,失位自傷,寧免緑衣之歎,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大風登黃鶴樓[1]

滾滾黃塵眼倦開,疾風卷浪爛銀堆[2]。登樓老子今安在[3],跨鶴仙人已不回[4]。身外功名徒想像,目前雲物且徘徊。吳頭楚尾爭形勢[5],獨自披襟絕頂來。

【校注】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相傳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歷代屢毀屢建。宋祝穆《方輿勝覽》:“黄鶴樓,在子城西南隅黄鶴山上。此樓因山得名,蓋自南朝已著矣。《南齊志》:‘仙人子安乘黄鶴過此。’”

[2]“疾風”句:意謂疾風吹來,卷起白浪點點,如堆堆白銀般熠熠閃亮。

[3]登樓老子:《關尹子》載:“關令登樓四望,見東極有紫氣西邁,喜曰,應有聖人經過京邑,至期乃齋戒,其日果見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聃。

[4]跨鶴仙人:古代傳說,有仙人子安嘗乘黃鶴過黃鶴樓。

[5]吳頭楚尾:江西的代稱。江西位于吳地上游,楚地下游,如首尾相銜接,故稱吳頭楚尾。

謁武昌曾文正公祠[1]

遺範追文正,通都屬武昌[2]。勳名滿天下,丞相有祠堂。繼起誰私淑[3],流風亦自芳。即今談將相,大半列門墻[4]。選勝依山麓,龜山恰肖形[5]。梓桑聊氣誼[6],祠畔爲湖南會館。俎豆薦芳馨[7]。水活蓮猶碧,亭虛蕉自青。山半有池蓮盛開,蕉覆過亭,傍有文正公石刻。

【校注】

[1]曾文正:即曾國藩(1811—1872),清湖南湘鄉人。字滌生,號伯涵。道光進士,後入禮部、兵部任侍郎,歷任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兩江總督。太平天國時,在湖南辦團練,後擴編爲湘軍,成爲鎮壓起義軍的主力。任兩江總督並節制浙蘇皖贛四省軍務,力主“借洋兵助剿”,終于攻陷天京(南京)。謚文正。論學主義理、考據、詞章並重,三者缺一不可。

[2]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跼鑣轡之牽制,隘通都之圈束。”

[3]私淑:《孟子·離婁下》:“子未得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淑,善也。後遂稱未得身受其教而宗仰其人爲淑。

[4]“即今”二句:言當時將相大多出于曾門。按,同光間,曾國藩幕府爲晚清著名幕府,當時出將入相、封疆一方者多爲其幕府人員。王之春《椒生隨筆》載:“江督曾公(國藩)奏武職各員大銜借補小缺,前經奏准,嗣經部駁。此次奏補長江水師各缺,甚至以提鎮之銜而借補千把之缺,以入營之資格極久,列保之次數較多,而家中貧寒如故,情願一小缺爲終身衣食之資。統計各省軍營保至武職三品以上者,不下數萬人。”

[5]龜山: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城東北,長江之濱,與武昌之蛇山隔江相望。又稱魯山。

[6]“梓桑”句:桑梓,借指故鄉。因祠畔爲湖南會館,而曾國藩爲湖南人,故云。

[7]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芳馨:指祭品。言其氣味芳香。

過峴山[1]

道左年年德政碑[2],何如墮淚使人思。風流不見羊叔子[3],寂寞青山幾許時。

【校注】

[1]峴(xiàn)山:山名,在湖北省襄陽南,也叫峴首山。晉羊祜鎮襄陽時,嘗登峴山,置酒言詠。

[2]德政碑:《晉書·羊祜傳》:“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爲墮淚碑。”德政碑:舊時頌揚官吏政績的碑刻。

[3]羊叔子:羊祜,南城人,字叔子。魏末任相國從事中郎,與荀勖共掌機密。晉王朝建,封巨平侯,都督荊州諸軍事,長達十年。在任開屯田,儲軍備,籌畫滅吳。平日輕裘緩帶,身不披甲,與吳將陸抗互通使節,綏懷遠近,以收江漢及吳人之心。

王叔和墓[1]

誰精醫理濟人多,脈訣猶傳有叔和。術自活人身自死,蛻形依舊付山阿[2]。

【校注】

[1]王叔和:晉高平人。爲太醫令,性沉靜,通經史,窮研方脈。曾考核遺文,采摭眾論,成《脈經》、《脈訣》、《脈賦》。又編次張仲景《傷寒論》爲三十六卷。

[2]蛻:蟬、蛇等脫皮。蛻形,爲死亡的婉詞。

在樊城望襄陽[1]

岡巒起伏路縈紆[2],兩岸人家入畫圖。巫峽倒流源欲瀉,荊門直下勢如趨[3]。近來儒將羞羊杜[4],在昔封疆界晉吳[5]。到此不須誇險要,南船北馬已分途。

【校注】

[1]樊城:《大清一統志》:“樊城,在襄陽縣北。《水經注》:‘樊城周四里,南半淪水,城西南有曹仁記水碑。’……樊城與襄陽對峙。”

[2]縈紆:盤旋環繞。

[3]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長江南岸,和虎牙山隔江相對。江水湍急,形勢險峻。古爲巴蜀荊吳間要塞。

[4]羊杜:晉羊祜和杜預,相繼鎮襄陽,皆有政績,爲民所稱。後並稱羊杜。

[5]“在昔”句:襄陽爲晉國與吳國邊境重鎮,羊祜和杜預相繼鎮之。按《晉書·羊祜傳》:“帝將有滅吳之志,以祜爲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散騎常侍、衛將軍如故。祜率營兵出鎮南夏,開設庠序,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 晉書·杜預傳》:“時帝密有滅吳之計,而朝議多違,唯預、羊祜、張華與帝意合。祜病,舉預自代,因以本官假節行平東將軍,領征南軍司。及祜卒,拜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

將游隆中陰雨未果賦此志歉[1]

同类推荐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张洋兄的这些小说,主要都是写他记忆中的人和事。他不赶时髦,不追潮流。他总是按照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不慌不忙、我行我素地慢慢写着。他对小说除了爱好别无所求,没有功利目的。应该说他是属于玩儿文学的一族。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热门推荐
  • 赤色谍王

    赤色谍王

    七十年前的远东第一大都市,被誉为是世界间谍的乐园,刀光剑影的凶险伴着纸醉金迷的奢靡,一代谍王横空出世,深入敌穴,与狼共舞,锄奸杀寇,最终成就世界情报史上的千古传奇。谍战的惊险,血战的火爆以及都市的暧昧,将把你带回那段被历史的尘埃厚厚覆盖的遥远记忆......
  • 超级鉴宝系统

    超级鉴宝系统

    【免费新书】身怀绝世功法《战天》。还会神奇医术和无敌鉴宝大法,纪小龙嚣张到底。泡美女踩纨绔,登临王者之巅。道一声“我才是超级无敌的鉴宝相师。”
  • 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

    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

    关于爱情与两性的话题,我们往往信奉一些未被证实的“真理”,这些所谓真理如果囫囵吞下,可能会给一个人的快乐心情和恋爱关系带来毁灭性的损伤。本书作者即从众多的“真理”中筛选出了最“谬不可言”的25条,逐一提出质疑并进行论述,同时列举了大量社会学调查实例,这些无不在警醒我们,在爱与性的问题上我们原本错得是多么厉害。通过这些反思,让那些“在爱中的人们”睁开眼睛,打破谬论,用更坦诚、开放和宽容的心,迎接真正的幸福。作者笔锋幽默犀利,论述直截了当,几令读者汗下。然而颠覆传统之后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的确句句皆为真知灼见。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属于原创思想者的时代,本书正是一本新世代爱情与两性生活的经典指导手册。
  • 鸿门三少

    鸿门三少

    鸿叶成功修炼到了战阶人王,还得到了一把剑王品级的逆天神剑.不巧,他在百万深沟中遭到了别人的暗算,虽不死,但修为却直直下降到了士阶人王.鸿叶誓要把偷袭他的人绞碎成粉末,最后成功报仇,还成为了鸿鹄地界的顶尖人物,走几步,大地都要颤抖.
  • 凤倾天下唯凰独尊

    凤倾天下唯凰独尊

    穿了,据说穿到猫妖附体的身上,那岂不是有九条命?可怜自己又不敢死一次试试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九命。不敢死还得面对重重危机。穿到乱世,人人争权,居心叵测,只怕九命也不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清穿之福晋贤良

    清穿之福晋贤良

    身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女,是如何才能让雍正大帝不曾对她憎恶?又是怎样让那个果敢勇毅的果亲王对她一往情深、从一而终?她真的没有孩子吗?要如何面对朝廷、亲族的责难?抑或另有隐情?来从轻松愉悦的田园风光另类感受那波澜壮阔的九龙夺嫡大业吧!
  • 道语

    道语

    华清门下萧遥下山修行游历偶遇祁国南宫月,二人同生共死性情相投而相恋,哪知二人之恋触发天下修仙乱势。各种异兽现世,诡异的鬼宗,神秘的天宗,虚幻的魅宗,正统的华清,飘逸的凤仙,刚烈的雷云,邪恶的巫教等等势力缠绕在一起。种种欲望人心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为大家解析何谓之情,何谓之道。
  •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作者刘建超是我国小小说界具有阳刚气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其作品大多正气逼人,富于理想主义色彩。从外在形态上看,刘建超的作品立意与人物内涵也许最接近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但细细琢磨起来,你会体察到,内在地支撑着他的创作理念,是对崇高信念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呼唤。换言之,他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痛切地针对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缺失有感而发的。他笔下的伟人、将军或平民英雄决非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其人其事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
  • 万古为尊

    万古为尊

    一个从东荒小镇中的走出的少年,为了一个执念,苦苦追寻,走向了逆天的道路。在这个黄金大世中,谁又能脱颖而出,这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中,又有谁会踏上仙路,去破解开那百万年前所有传下来的传说。悠悠万载已成空,成仙路上谁为锋?
  • 御定奇门宝鉴

    御定奇门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