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4100000024

第24章 为了爱,成全爱(1)

留学归国后的幸福时光

1921年,刚刚建立的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成了潘玉良留学法国的第一站。

这所学校虽在法国,却是中国中法大学设在法国里昂的大学部,旨在为留法中国学生提供外国语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对潘玉良来说,是为了尽快适应留学生涯,所选择的过渡学校。

因而,她在里昂中法大学仅学习了一个月的法语,便以优异的素描成绩考进了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1923年,又插班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就读,与徐悲鸿成为同学,师从达仰和西蒙学画。

世界艺术之都巴黎,是文化艺术的圣殿,是创作者的梦想天堂。潘玉良与徐悲鸿,以及同来法国的邱代明等,在潜心学画之余,时常流连在凯旋门、卢浮宫、塞纳河畔,瞻仰那些富丽堂皇又神秘久远的古典主义宫殿、大厦和厅堂。她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狂欢畅饮这无处不在的艺术甘霖。

在法国,她度过了五年时光。五年的耳濡目染和训练,她的画风开始融入西画元素,中国风和现代印象派充分融合,形成了大胆泼辣又不失古朴的风格。

每一点进步,她都借鸿雁传书,说给她的赞化听。夜深人静,孤月高悬时,她在灯下打开项链的心形链坠,看着相片上那张温厚熟悉的脸,傻傻地微笑,目光温柔又伤感。远隔重洋逾千日,教她如何不想他?但她是多么坚毅要强的女子,为了挚爱的艺术,再多日子的煎熬,她都能咬紧牙关挨过去。

1925年,她考入了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在这里,她全面系统地接触到了罗马古典文化,临摹达芬奇等世界艺术大师的传世名画,使油画创作技艺突飞猛进,作品多次入选意大利国家展览会。1927年,又开始跟随琼斯教授学习雕塑。

然而此时,她的生活却日渐艰难。国内时局动荡,潘赞化一度丢了工作,后来又随军四处征战,时常经济无着,何况方氏已生子潘牟,一家人全靠他撑持度日。一时间,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潘玉良在国外的生活,开始捉襟见肘,格外拮据。

1928年春,她以为再无法支撑下去时,一张面值五千里拉的汇票及时抵达,是她参加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的油画《裸体》获奖的奖金。她对艺术持之以恒的坚守和付出,开始出现转机和回报。

就在这一年,她即将毕业。恰逢此时,她与在欧洲游历的刘海粟意外相逢。彼时,她已频频在各种国际画展中崭露头角,她在法国和意大利画坛也随之声名鹊起。出现在刘海粟面前的潘玉良,已不是初到上海美专读书时稚嫩委屈的姑娘。

刘海粟极力邀她回母校执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她漂泊了太久,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对那片土地,她有着极其复杂的情感,但无论是失望恐惧,还是怀念欣喜,这些统统不重要,她只记着那个人,已等了她整整七年。

她终于又回到了上海。赞化,那个儒雅温厚的男人,已有了衰老憔悴的痕迹。为了支持她圆梦,他甘愿送她远渡重洋,承担她在国外的经济开销,打发难耐的思念,可想而知,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他的胸怀气度,在同时代男人中,实属难得。

为了迎接她归来,他欣喜至极地将居室打扫了一遍又一遍。七年来没有她的家,从未有过这样欢天喜地的温馨。

上海美专,她曾经梦寐以求心向往之的学校,曾经被不屑和质疑逼着退学的地方,她不仅回来了,并且以教授和西洋画系主任的身份,成为这所学校引以为傲的资本。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因缘际会充满了跌宕起伏的剧情。

11月底,在恩师洪野和王济远先生的策划组织下,“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潘玉良女士留欧回国纪念画展”在上海开幕,展出了几百幅潘玉良留学期间的作品,《申报》为此专门刊发了专题,苏雪林为她撰写观后感,上海文艺界轰动一时,不啻于在中国画坛刮起了一阵旋风。此后她更潜心创作,短短数年间,先后开办个人画展五次,展出作品数以千计。

她出国的这些年,潘赞化曾一度追随革命军转战各地。1927年,柏文蔚出任国民革命军33军军长,委任潘赞化为副师长。北伐结束后又调至南京,任民国中央政府实业部科长。

赞化在哪里,她的家就在哪里。于是1929年春,她辞去西画系主任职务,不停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之间。巧的是,她在法国的同学徐悲鸿,此时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于是在徐悲鸿的邀请下,1929年3月,潘玉良在中央大学兼职任教。

彼时因时局不宁,战事频繁,大夫人方氏不便带着幼子随军奔波,这些年一直携子在桐城老家生活。潘玉良回国后,首先将八岁的潘牟从桐城乡下接到身边,让他读书受教育,倾心养育,视如己出。

潘门之后是你一手培植出来的……以后牟的教养至中学,都是你一手包办,病中调养更不用说了……

——(1956年7月24日潘赞化致潘玉良)

这段话,是后来潘赞化写给潘玉良的信中,对往事的追忆。潘牟12岁时,患了一场严重的伤寒病,数日昏迷不醒,医生已摇头放弃救治。潘玉良没有放弃,她夜不解衣,精心护理,最后奇迹般将孩子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只因这孩子是赞化唯一的子嗣,是她宁可住在亭子间,竭心滤胆为潘家延续的香火。此后,潘牟与她一直互称“吾妈”和“牟儿”,书信往来间,是割舍不断的母子亲情。1931年,潘玉良创作了以家庭生活为主题的油画《我之家庭》,留下了彼时幸福温暖的家庭图景:她拿着画笔安坐在椅上,扶着椅背站在她身后的是赞化,而身侧的少年,就是她视如己出的牟儿。

此后,这张油画先后参加南京市美术展览会、中华学艺社美术展览会和中国美术会成立纪念展览会等,对她来说,在她所有的艺术作品中,这张画也许最为珍贵,那是一种亲情的抚慰,是她晚年漂泊海外的几十年漫长时光中,最温暖的怀念。

如果生活一直是她画中舒展的样子,该有多好。她像海上的一叶小舟,历练过风浪,闯荡过无数险滩暗礁,现在终于顺风返港,收获了应有的掌声,享受了生命中的至爱亲情——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花好月圆也不过如此。

留学归国后,她度过了这段幸福的温暖时光。然而,生活总是不停向前,生活便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

民国,的确思潮纷涌,大师辈出,尤其受西方思想学说的影响,彼时国内文艺界更具超前的人文意识和开阔气象,因此才出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者和文化巨擘。然而,这只是民国时期的大气候,而国民思想的小环境却远不容乐观。清王朝才刚刚推翻不久,国人仍然在封建思想的阴影里,久久地徘徊。

潘玉良的身世,一直浸在这个阴影中,随时都能被恶劣的人性利用,发酵成讥讽的利器。她的成就越高,得到的赞誉越多,她的身世便越频繁地被人无端提起,像一根根芒刺,扎在她身上。

流言带给她的委屈和伤害,甚至连赞化也不能幸免。

送君一别成永别

时隔多年,电影版《画魂》已从记忆中淡褪,却记住了这样一个场景——人潮熙攘的大街,用最低贱的字眼污辱她的小报,争抢报纸的路人,和一个愤怒悲伤的男人。

那是潘赞化。他一边抢下行人手中的报纸,一边声嘶力竭地喊:“她是中国最好的女画家!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没有人比得上她!”与他的呼喊一同响起的,是小报刺耳的叫卖声:“昨天蹲青楼,今日做教授……”他的心痛和哀伤,没有言语可以诠释。

这个情节也许纯属虚构,这样的渲染也许有夸大的成分,但现实中潘玉良回国后,歧视和置疑,一直存在她的生活中。

任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之初,有一次她召开系务会议,出于尊重,她请前辈们畅所欲言。其中一个“前辈”酸溜溜地说:“前辈已经过时了,哪比得上喝过洋墨水的!”另一位干脆站起来轻蔑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在这里当这么个主任,在我们学校也不过就是‘凤凰死光光,野鸡称霸王’!”

她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地站起身走过去,然后狠狠扇了那人一耳光!

那段经历是她的痛。但那痛不是她造成的,她只是受害者,是受害者啊,他们却像苍蝇一般死死盯牢她的伤口,不让它愈合,不让它结痂!

他们难以忍受,一个出身青楼的女子,不仅与他们一样跨进了至高无上的艺术殿堂,成就比他们大,甚至还当了他们的领导!这有违常理的成功,怎能让人释怀?

质疑之声一时间有如飞蝗,甚至有人猜测,署名潘玉良的作品,作者一定另有其人。更有好事者打听到,这么多年,她一直将工资分出一部分接济洪野一家,那么,这一定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和交易,她给洪野钱,洪野则帮她画画。

谣言止于智者,但被偏见左右时,能有智者几人?于是,她在上海举办第四次个人画展时,便有记者针锋相对,提起了这个愚蠢的问题:“据说这些画都是别人画的,你只是定期给那个人钱?”

也许这样的流言她已听得太多,因而面对忽然安静下来的会场,她只微微笑了一笑。看见一个学生正在临摹她的画作,于是走过去接过他的工具,对着一面窗玻璃,在画纸上飞笔疾掠,刷刷刷一阵碎响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便是一幅她的自画像。接下来,会场被潮水般的掌声淹没。

流言尚能不攻自破,心伤,却是刺篱,难以逾越,无法遣散。到南京不久,大夫人方氏来了。

若说两个女人间曾经勾心斗角,也许不是潘玉良的错。她知道欠赞化很多,因此她宁愿冒赞化之名给方氏写信,将方氏从乡下请到上海,又让出枕席令他们团聚延续香火。她已经毫无保留地做到了极致,犯不着再去争些闲风吃些闲醋。

她虽是女儿身,却分明有男儿志。她柔弱的外表下,有坚韧的品质与豪爽的气概。与方氏相处,她可以不拘小节,可以委屈自己成全他们,只将轻愁淡绪寄予画笔和色彩,尽管她深爱着那个男人。

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拉杂琐碎。在电影中,她从门外偶然听到方氏与赞化的交谈,方氏抱怨说,妾便是小,见到我就是要磕头!然后是赞化左右为难的劝告。她忍辱负重,走进门在方氏面前直直地跪了下去。那一刻,她心底一定有百般委屈,她只是不想争,不想让赞化太为难。

也许电影与现实永远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也曾见过一张她与方氏、牟儿三人亲密合影的照片,但生活中,很多不可被语言表述、不可付诸文字的琐碎矛盾,又怎能被一张照片所囊括?不可否认的是,她与小脚女人方氏之间,无论是所受教育还是生活方式,都会有着本质不同。这些不同在生活中会被放大,何况她们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的男人。

但尽管不能为外人道,家庭矛盾永远都只是自家事,真正能伤害到她的,还是外界对她艺术才能的漠视,和对她人格的污辱。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对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国民抗日情绪日益高涨。1934年,潘玉良捐赠玉雕佛像,参与支援绥远军民抗日的“义展”活动。之后又创作了两幅具有抗争精神的画作《人力壮士》和《大忠桥》,在1936年南京的个人画展上展出。

那是她在国内举办的最后一次画展,原本是完美的收官,却再一次被污蔑蒙尘。

一个裸体男人,用力搬起一块大石,大石下是稚嫩小草。这是《人力壮士》的全部画面内容,它的深层含义,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对弱小生命的关怀。《大忠桥》所绘,正是南京秦淮河畔的大忠桥,这座桥当年是为纪念抗清名士黄道清所建。两幅画,展现的是同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在当时的抗日背景下,稍有领悟能力的人,都能一目了然它的积极寓意。

彼时参观画展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对《人力壮士》极为赞赏,当下便预付了一千大洋,决定展出结束后,便收作私藏。

然而第二天,她打开画展室的大门,那一瞬间,便惊得目瞪口呆。室内狼藉一片,到处是被损毁的画作,几幅她最珍视的作品已不翼而飞,而那幅《人力壮士》,不仅触目惊心地被刀片划了个大口子,还题上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妓女对嫖客的歌颂。

欲哭无泪。她终于失望透顶,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她存在,那个耻辱的十字架她便要背负一生!世人不问你的努力,不问你的付出与成就,他们的目光始终会在你身上逡巡,要想方设法找到一个污点,将你死死地钉在那里!

她要离开!就像一条鱼一样,离开这潭死水,寻找另外的水源和另外的氧气,她才能生存下去。

恰逢此时,法国即将举办万国艺术博览会,邀请她携画参展。也许是命运如此,一个耐人寻味却万分悲凉的结局,在此刻有了最后的安排:一个优秀的中国画家,却在自己同胞的嘲讽逼迫下,不得已远走他乡,将他国当作了避风港。

同类推荐
  • 采桑子

    采桑子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官员生活

    官员生活

    《官员生活》以我国北方某钢铁城市市委书记为主人公展开曲折动人的故事。国际金融危机,大钢铁面临生死转型。写出了一位政界新星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复杂的官场风云,经历着一种沧桑多变的政治生活和私人生活,充满理想主义激情。作品视角独特,大气跌宕,结实厚重,是近来难得的一部现实主义色彩鲜明的官场政治小说。
  • 牡丹梦

    牡丹梦

    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哭有笑。《牡丹梦》的创作源泉,是兴洲那株鲜活的白牡丹,奇迹般地在塞外度过了三百二十八个春夏秋冬,引来无数的传说与梦幻。《牡丹梦》中有简有繁地写了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孕育、兴起、强盛、衰落及传承中的一些人物与事件,参考和采集了一些史料,既有正史,也有野史,还有民间传说。这些人和事,都与兴州牡丹有着不解之缘。把他们写进《牡丹梦》,就当故事或是笑话看吧。
  • 跪乳时期的羊

    跪乳时期的羊

    本书是宁夏青年作家张学东中短篇小说集。他投身本土,倾心乡情,从朔方大地汲取水土的养分和情韵,小说里凝聚着对西部的热爱和企盼,把对现实严酷的感悟、对人生困顿的悲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化为心果,甜美而苦涩。
热门推荐
  • 洞穴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洞穴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是一个爱冒险的小男孩,在布瓜博士的帮助下,他与好朋友小猴一起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洞穴,开始了他们的秘境探幽之旅,并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精彩的故事。乐乐淘随身携带的背包可以从中取出任何想要的东西,解决在旅途中遇到的问题;而飞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可以变成雪橇、潜艇、轮船等等。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它们像人类一样生动、可爱。在这个幽深的洞穴中,他们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群和令人惊叹的洞穴景观,并通过远程链接布瓜博士,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解答他们所有的疑问。
  • 灵祭的妖精王爷:玉狐传说

    灵祭的妖精王爷:玉狐传说

    在人类所辖的范围内,有通往其他五界的道路,而能将它打开的除了各界王族,就只有人界灵祭——玉狐。她是六界唯一一个掌握金木水火土,风雷幻光暗十系灵祭。她,掌握永恒之力,被人恭敬地称为玉狐大人,虽然才十六岁,却将整个人界保护的很好。她可以任意操控五界王族为己用,可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只能一辈子待在人界,一旦踏上其他界面,便会失去永恒之力,且只能在活一个月!这样的她,却在一场魔灵大战后陷入沉睡,没人知道她在哪里,一切由此开始……她惊骇的睁大眼:“妖刖焚,你要干什么?!”他戏谑邪笑:“你说呢?小玉狐~~~”她气急败坏:“你TM给老娘滚粗!”他覆上红唇:“小玉狐,你说这怎么可能?”
  • 凤栖梧:腹黑三小姐

    凤栖梧:腹黑三小姐

    一朝穿越,异世红眸。神女转世,一世为人,一世为神。三生未解情缘,一世纠葛。身负七星锁,背负家仇身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凤凰栖梧桐,三世成殇。她为天上人,本非池中之物,一朝云起,笑傲江湖。
  • 家常炒蔬菜

    家常炒蔬菜

    本书汇百家之所长,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精心为您选取了拌三样、炒黄瓜片、家乡茄子、尖椒土豆丝、双仁菠菜、西红柿虾仁炒蛋等好吃的菜肴的制作方法以及厨房小常识冰箱霉菌的去除等生活小常识。既给闲暇的生活增加了活力,又带来健康的享受。
  • 月落花溪

    月落花溪

    我曾问他:“是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一个人。”他说:“寂寞的时候不可以。”年少的自己并不懂他的言语。而现在却成为了深夜以来不断问自己的话语。高考的前夕,是否每个待考者,都要突破精神的枷锁才能有资格去奔向梦想?而丢弃掉的自尊,放弃掉的身体,又要怎样去挽救?或者妥协?想爱却不敢爱,被爱也不让爱,甚至都不明白什么是爱。多年陪伴没心没肺的友谊,原来是你爱着我的真实。我明白了,这会不会太迟?我的残缺我的秘密我能告诉你?你能接受吗?答案是......
  • 摄政王的阴狠毒妃

    摄政王的阴狠毒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背负天下骂名的伪阴狠女人!传闻她天生废材,不学无术,却阴狠手辣;仗着自己是左相女儿的身份到处横行结怨!传闻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对第一公子求爱不成,被戳穿投湖自尽!再次睁眼,她成了真阴狠的毒女人!从此,谁也别在她面前得瑟,否则,她端了谁!一个不慎,随手抓了个妖孽垫底。岂料,此妖孽是凶残成性、人人谈之变色的摄政王?!她虎躯一震,尼码,放马过来!她连他兽性大发都不怕,还怕他魔性大发不成?大婚当天,他冰冷的指尖划过她的脸蛋:“听说,你想要给本王戴绿帽子?”她慢条斯理地瞥了眼他:“真可惜,当时天太黑了,你戴的是绿帽子还是红帽子,我没看清!”****他宠她宠上了天,谁敢说她一个不是,抄他全家!他说:小屏子是本王的人,其他的人就算心疼,也要给本王忍着!他的人,自有他为她撑起一片天!
  • 百案法律导航

    百案法律导航

    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您是沉默不言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我们应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法律、怎样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由宁夏贺兰县人民检察长董克仁同志所编著的《百案法律导航》一书,选择老百姓面临困惑最多的吃、穿、住、行、婚、债、医、劳八个方面一百多个法律案例,从案例重现、法律分析和法律链接三个角度对每个案例进行剖析。
  •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乘雅半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人岛

    天人岛

    公元3013年,处于世界权利最顶端的人们联合起来,建立了世外桃源:天人岛。公元3015年,天人岛停止接纳入境人员,引发未入境大佬们的联合抗议,双方爆发大战,天人岛获胜。公元3023年,天人岛拘谨万人奴隶修建天龙塔,引发岛外民众联合抗议,天人岛屠杀千万人。公元3045年,天人塔修建完成。同年,天人塔爆炸。自此,世间开始出现超能力者,他们自称自己为“天人”。
  • 健康,不求人(下)

    健康,不求人(下)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颅腔内,重约1200~1500克。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