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600000076

第76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2)

他在龙场悟到的是“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己身心上做”(《传习录》下)。后来王阳明从自己“百死千难”的经历中提炼出“致良知”宗旨,以良知为本体,致良知为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统为一事。王阳明的功夫途径归结到一点,就是“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但王阳明判断意念正否的根据是良知,而良知本身也是一种知,它是否必然为“良”?即使王阳明晚年达到“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的修养造诣,但从理论上说,良知作为是非善恶判断的根据,它本身却不能保证无恶的杂入。王阳明后学中的现成良知派,特别是王龙溪、罗汝芳等,主张“一任本心”、“顺适自然”,更难免使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中掺入个人意气、主观意志的东西,背离作为特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天理”。刘宗周看到了这一点,他欲矫程朱、阳明及王门后学之弊,试图在理论上寻得一种行为的先天主宰、是非判断的先天准则。作为天道的主宰、枢纽的对应物“意”,正好可以作为心中本有的主宰。由此,刘宗周拈出“意”字,以诚意慎独为宗旨。他在理论上所做的工作,相当多的部分是从天道人事、形上形下、已发未发、性情中和诸方面对“意”字进行阐发。

2.意字的内容“意”字作为哲学概念,源出《大学》。《大学》所谓“诚意”,“意”指心中发生的念头。朱熹、王阳明虽然功夫路向不同,但对意字的解释是相同的,即都循《大学》本义,把“意”解释为心中发生的念头。以意为“意念”,这是哲学史上最为通行的用法。但也有少数理学家,以意为心的深微的定向,如胡居仁尝说:“意者心有专主之谓,《大学解》以为心之所发,恐未然。盖心之发,情也。惟朱子《训蒙诗》言‘意乃情专所主时’为近。”(《明儒学案》第38页)这里以意为心中念头发生的引导者、支配者,而非念头本身,与刘宗周“意为心之所存,非心之所发”已经很接近了。但刘宗周对此种解释不惬于心,他说:

愚谓敬斋亦近之,而未尽也。“心有专主”,盖言有所专主也;有所专主,仍是逐物心,即朱子“情专所主”之说。然读《大学》本传“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方见得他专主精神,只是善也。意本如是,非诚之而后如是。(《学言》下,《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441页)

这是说“专主”只说到了心的状态,未说到所主的内容,内容应是“意”,即好善恶恶之本有意向。江右学派的学者王时槐对“意”字的用法也很特别,他说:

意不可以动静言也,动静者念也,非意也。意者生生之密机,有性则常生而为意,有意则渐著而为念。……天下未有性而不意者,性而不意,则为顽空;亦未有意而不念者,意而不念,则为滞机。(《答杨晋山》,《友庆堂合稿》卷二,第20~21页)

这里他以意为心中的某种情愫,非心中发生的念头。念头有动静,意则超绝动静。寻绎王时槐的意思,他所谓意指某种情感或意绪,它的内容是生生不已的生机,这种生机的根据是性,有性故有生机,有此生机则显发为被生机鼓动着的念头。这里的意也是心中所存而非所发。但王时槐的“意”是具体的、有内容的,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生意,与刘宗周深藏心中、决定后天意念的发生方向的主宰者统御者的意是不同的。刘宗周的意不是具体的,它是一种指向,但是只指向善恶,而不指向具体的行为过程,也不是某种具体的情感意绪。泰州王栋关于意的说法更为详尽,也更为接近刘宗周所讲的“意”的意思,他说:

旧谓意者心之所发,教人审几于念动之初。窃疑念既动矣,诚之奚及?盖自身之主宰而言谓之心,自心之主宰而言谓之意。心则虚灵而善应,意有定向而中涵。非谓心无主宰,赖意主之。自心虚灵之中确然有主宰者而名之曰意耳。大抵心之精神无时不动,故其生机不息,妙应无方。然必有所以主宰乎其中而寂然不动者,所谓意也。犹俗言“主意”之“意”。(《会语正集》,《王心斋全集》第148页)

王栋这里已明言意非心之所发,而为心之所涵,并且批评审几于动念之后的功夫方法,明确说意是心中的主宰,而且这个主宰本身是寂然不动的。这可以说非常接近刘宗周所谓意。但要指出的是,刘宗周的意有天道上的根据:天道之枢纽是天运的主宰。人心中念起念灭,流行不息,但有“意”为心中发生意念或作出判断的规定者、主宰者。作为统一的宇宙(包天道、人心)来说,二者的法则是同一的。刘宗周关于意的思想是他的天道论的自然推展。另一方面,刘宗周并未看到过王栋的著作,这在《刘子全书》的编者董玚在全书卷首所作的说明和黄宗羲为《全书》作的序中都已明言。可以说,刘宗周关于意的思想是他的自得自悟,或者说是他的天道论和他对现实学弊的纠正意愿两相吻合的产物。

综合刘宗周自己的解说,关于“意”字,可有以下几项内容:其一,意是心中本有的支配后天念虑的最初意向。朱熹解《大学》,把“意”字定义为心中生起的念头。刘宗周不同意这种解释,他批评朱熹说:

意者,心之所存,非所发也。朱子以所发训意,非是。传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言自中之好恶一于善而不二于恶。一于善而不二于恶,正见此心之存主有善而无恶也。(《学言》上,

《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90页)

意思是说,“意”不是心中发生的念头。念是已发,而意是未发。见好色而爱之,见恶臭而恶之,这是“念”,属已发边事。但此已发必遵循心中本有的好好色、恶恶臭的“意”。这个“意”即存主,是念头发生所依据的最初意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与心共始终的一种存有,它的内容是“好善恶恶”,所以从价值指向上说是纯善无恶的。刘宗周把“意”比作指南针向南的特性:意者心之所以为心也,止言心,则心只是径寸虚体耳。着个意字,方见下了定盘针,有子午可指。然定盘针与盘子终是两物。意之于心,只是虚体中一点精神,仍只是一个心,本非滞于有也,安得而云无?(《问答》上,《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37页)

在刘宗周这里,心、念、意三者区别甚为明显,心是虚体,它是发生、盛贮念的,意是念的发生所遵循的方向。念属于可体验到的形而下的心理现象,意则从念的方向性上推知,属形而上。就如指南针,其现实的指向是念,其必指向南的性质是意,二者非为一物。这里,意与念的区别是很清楚的。

刘宗周认为,既然“意”不是现实的活动,而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所以,意不是动,而是超乎具体心念之动静、有无的绝对的静,他说:

意为心之所存,则至静者莫如意。乃阳明子曰:“有善有恶者意之动”,何也?意无所为善恶,但好善恶恶而已。好恶者,此心最初之机,惟微之体也。(《学言》上,《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90页)

意是与心共始终并潜存于其中的主宰,故曰存主。它不是所发,所发是念。念有动静,意则超乎动静。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阳明“四句教”中“有善有恶者意之动”是错的,因为他把“意”看做有善有恶的念头,同于朱熹所谓“心之所发”。刘宗周反复申明,“意”只是善必好、恶必恶的先天意向,不是好善恶恶的后天活动。这种意向即“十六字心传”所谓“道心”,故曰“惟微”。这一意向又叫做“机”,但这个机不是周敦颐所谓“诚无为,几善恶”之几。周敦颐所谓“几”,也是已发边事,虽其动甚微,但已属念。刘宗周认为他所谓“机”是《易传》所说的“吉之先见者”,即现实的吉凶之念所依据的意向。

其二,意是心之主宰。意既是决定心念方向的潜在意向,所以它最本质的属性就是主宰。刘宗周认为,人的思想、行为皆受“意”的指导,因为意“一于善而不二于恶”,所说它又叫“诚体”。人的思想和行为偏离天理,就是因为诚体被蒙蔽了的缘故。诚体如果时时清明,时时朗照,受意指导的行为就是合乎天理的。他在回答弟子问圣凡之别时说:

百姓日用而不知,惟其定盘针时时做得主,所以日日用得着。不知之知,恍然诚体流露焉。故圣人知之,而与百姓同日用,则意于是乎诚矣。“诚无为”,才着思勉,则不诚,不诚则非意之本体矣。观诚之为意,则益知意为心之主宰,不属动念矣。(《问答》上,《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39~340页)

圣人与百姓都具有“意”、“诚体”,其不同在于,百姓对自己的“意”是不自觉的,圣人则是自觉的。但不管自觉与否,诚体都在发生作用,都在主宰人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则能“诚意”,保持意的本体的清明状态。不自觉则意可能受蒙蔽。

在作为行为的主宰这个意义上,“志”和“意”都可以说是主宰。但在刘宗周这里,志和意是有明确区别的。志是行为活动的指向,意则是决定活动指向的潜在意向。如果用“气”这一含义复杂的中国哲学范畴说,意是“心之中气”,志是“心之根气”。刘宗周说:

心所向曰意,正如盘针之必向南也。只向南,非起身至南也。凡言向者,皆指定向而言,离定字便无向字可下,可知意为心之主宰矣。心所之曰志,如云“志道”、“志学”,皆言必为圣贤的心,仍以主宰言也。心所之与心所往异。若以往而行路时训“之”字,则抛却脚跟立定一步矣。……意者心之中气,志者心之根气,故宅中而有主曰意,静深而有本曰志。(《问答》上,《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43页)

意是先天本具的潜在意向,如盘针之必南,志是后天活动的指向。意有定,这个定的内容是好善恶恶,所以“意”是个有伦理意味的概念,“志”则无伦理意味。志必受意的主宰,而意则不受志的主宰。如以行路譬喻,“之”无定向,泛言“去”、“往”则有定向;“之”譬犹“志”,“往”

譬犹“意”。所以,“志”是无伦理指向的“根气”,“意”是有伦理指向的“中气”。

其三,意是未发之中。“意”的内容既是好善恶恶的潜在意向,而且又超越具体心念的动静,是所存而非所发,所以它又是未发之中。刘宗周与弟子的一段问答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问:“一念不起时,意在何处?”先生曰:“一念不起时,意恰在正当处也。念有起灭,意无起灭也。……”又问:“事过应寂后,意归何处?”先生曰:“意渊然在中,动而未尝动,所以静而未尝静也。本无来处,亦无归处。”(《问答》上,《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39页)

不管念是否起,意永在中之位,无动静、无生灭、无来去。意虽无消失时,但可有明昧时,被私欲蒙蔽了的意不能直贯形下的心念,恶由是发生。但在刘宗周这里,具体的恶念绝不是永恒的中的作用。中即诚体,即意,正心是使念虑和行为合乎天理。诚体是本,正心是末,刘宗周说:“诚以体言,正以用言,故正心先诚意,由末以之本也。”(《明儒学案》第1552页)这里体用是本末、源流的意思。

刘宗周以“意”为未发之中,与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有代表性的说法皆不同。

朱熹所谓心主要指接受外界印象的认识主体,它是空无一物、湛然虚明的。朱熹《大学或问》说:“人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虽然朱熹以性为未发,情为已发心统性情,性是个表示性质的范畴,它不现实地发生作用。心在未发时虽是性,但性不直接与心发生交涉,它是通过情这一形而下的存在才与心发生现实作用的。所以朱熹的未发之中只是念虑未生以前的虚静状态。刘宗周批评这种关于未发之中的观点,认为朱熹此说惑于禅学,因为心中无主宰,所以功夫断为格物、存心两截,而存心中又分为“静而存养,动而省察”两途,无有贯彻于一切功夫之主线,故失之支离。刘宗周也不同意陆九渊、王阳明对未发之中的解释。陆九渊主“心即理”说,以“本心”为其哲学出发点,主张“收拾精神,自做主宰,万物皆备于我”。但本心如无精微功夫,则易与习心相混。王阳明有见于此,于本心中特提揭“良知”二字,作为心之本体。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但王阳明虽将良知替去陆九渊的本心,并有“存天理,去人欲”作为致良知的实功,但良知仍是知,其中并非本然具有好善恶恶之“意”。刘宗周认为:“提起诚意而用致知功夫,庶几所知不至荡而无归。”(《问答》上,《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48页)在他看来,这三家的根本错误都在于不知未发之中的真意思。

如上文所言,刘宗周对“意”的解释,有其本体论的根据。他的“诚意”,即《大学》、《中庸》所说的慎独。“意”字即独体,诚的功夫即慎。“慎独”之独,为独体,它是天命之性的凝聚和表现。宇宙大化流行中有一主宰曰天枢。此天枢“无极而太极”,己不动而为万化之主宰。天枢是宇宙的独体,而人心中之独体,则为“意”。刘宗周说:“意根最微,诚体本天。本天者,至善者也。以其至善,还之至微,乃见真止。”(《学言》下,《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453页)就是说,天道之诚是心中之“意”的根据,此意根即独体,保护此独体在慎之一法,“慎独”即保护此意根不被遮蔽,时时精微。所以说,“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三对王阳明及王门后学的批评

刘宗周提出“意”字,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纠正心中无主宰这一流弊,所以,他重点破斥的是王阳明晚年定本“四句教”及王龙溪由四句教生发出的“四无”说。他批评阳明、龙溪说:

阳明先生于知止一关全未勘入,只教人在念起念灭时用个为善去恶之力,终非究竟一着。……故其答门人,有“即用求体”之说,又有“致和乃所以致中”之说,何其与龟山门下一派显相矛盾乎?然则阳明之学,谓其失之粗且浅、不见道则有之,未可病其为禅也。阳明而为禅,何以处豫章、延平乎?只为后人将无善无恶四字播弄得天花乱坠,一顿扯入禅乘,于其平日所谓“良知即天理”、“良知即至善”等处全然抹杀,安得不起后世之惑乎?阳明不幸而有龙溪,犹之象山不幸而有慈湖,皆斯文之厄也。(《答韩参夫》,《刘宗周全集》第三册,第359页)

这里,刘宗周与一般对于王阳明的批评不同。一般皆以阳明为禅,刘宗周则独辩阳明“似禅而非禅”。一般以阳明为禅,是说他“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同于禅宗“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刘宗周认为,单就这一点,并不能说阳明为禅,因为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是周敦颐、二程“单提口诀”。罗从彦、李侗皆就此一路。在刘宗周看来,未发气象,正是他所谓“意”、“独体”。看未发气象,就是直求此“意”字,以为中节之和的根据,这正是儒家修养的正途。批评王阳明认取未发为禅,就是以未发时为空寂,此正堕于禅矣。王阳明的错处,在于他不是时时认取未发气象,而是教人在念头发生后以良知判断其善恶,然后实地为善去恶。在刘宗周看来,念头既已发矣,克之何及?王阳明这种方法,是由用见体、致和即所以致中的方法。对“意”、“独体”超绝对待,为主宰后天心念之先天意向这个意思,尚未透彻。

所以,王阳明的根本错处在于不知先天有止,故失之粗浅。王龙溪“四无”说,谓“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将心中本具的“意”抹去,使心成一空寂虚无之物,此亦堕入禅学。

同类推荐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热门推荐
  • 偏执总裁替嫁妻

    偏执总裁替嫁妻

    “秦六月,这次,你跑不掉了!十八年前的那笔账是不是该算一下了?”宗铭皓将秦六月压在了墙壁之上,邪气一笑:“用一辈子偿还,怎样?”秦六月惊慌失措的看着这个霸气如魔王的男子,实在想不起来她十八年前到底欠了他什么......宗铭皓鹰隼的目光落在秦六月的手腕上,疤痕清晰可见。有这个证据,她这辈子都休想从自己的掌心逃脱!拽着秦六月宗铭皓掉头就走,秦六月顿时急了:“你......你要对我做什么?”“先收个利息————生个娃!”魔王陛下霸气的回应。秦六月:“......”
  • 天武九界

    天武九界

    苏迟前世想当一名纨绔,可惜到死都是劳碌命……再世为人,苏迟看着这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生在小豪门,他自信的说:劳资要天下第一!特么的竟然又是废物之身!苏迟跪伏在天仙脚下,哭喊道:“上天为何这么折磨我!”天仙一脚踢来:“叫你特么这么跳!!”新人求抱抱,要么要哒随大爷!
  • 周六上午的口才课

    周六上午的口才课

    本书讲述了不具备学历优势的民办大学应届毕业生文静在一次招聘会上,幸运地成为演讲大师李真顺老师的免费学员,从此开始了她的口才学习与职场晋升之旅。全书在以文静为主人公讲叙其求职、就职、升职的故事的同时,融入10堂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课程内容,语言生动,贴近现实,特别适合有沟通障碍的职场职员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以及期望通过锻炼口才实现职位升迁的大众读者学习参考。
  • 网游之蜀山天极

    网游之蜀山天极

    仙人很牛B吗?路人“牛B”主角“有我牛B吗?”路人“你没仙人牛B比仙人无耻”感谢103017283小说爱好群群主帮我做的封面,群主我爱死你了本书群:74088654没事多来忽悠几下小烟,没准存稿会给忽悠出来。现在只有三个人,我快自杀了,求兄弟姐妹进来抽掉我这跟懒烟
  • 李嘉诚传:峥嵘

    李嘉诚传:峥嵘

    本书是两岸三地资料最详实,最权威的传记版本。本书作者持续跟踪采访了李嘉诚等两岸三地三百多位政经名人,大量独家图片与第一手资料,磨砺十年终成此书。
  • 乱天人

    乱天人

    顺天为凡,逆天为仙;世人皆想逆天成仙,我却偏偏顺天做人;成仙难,做人更难;那就让我这一介凡夫俗子;踏着众生尸骨,饮着万物心血;成就我自己的乱天霸业。
  • 婚前试爱:坏坏老公太霸道

    婚前试爱:坏坏老公太霸道

    初见,她是刚从监狱出来的女囚,他是好心的司机大叔;再见,她是闹婚的恶女,他是从天而降的救世主;“你所有的要求我都可以满足,不过……”他慵懒的眯眼,犀利的眸光落在她的脸上,“论辈分,我是你的叔叔!”她惶恐地点头,全然不知道他正在设计一个巨大的温柔陷阱。他说:“戴上了这枚戒指,你就是我的女人。”她呆愣,却在他的温柔中渐渐沉溺!他说,“老婆,我的女人就你一个!”可是,为什么当她在产房里大出血难产的时候,等来的却是他的离婚协议书?
  • 二战史·瓜分世界

    二战史·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帝妃无双

    帝妃无双

    他是冷血嗜杀的帝王,为天下,不惜将挚爱送上死路,迎娶不爱的女人。她是他恨之入骨的和亲公主,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她早已心有所属,他亦另有所爱,两颗尘封的心,却注定一生爱恨纠缠。后来,为她,他不惜颠复天下,却只换得她一句“此生心死,永不再爱……
  • 魔尊暴走:妖孽夫君太难缠

    魔尊暴走:妖孽夫君太难缠

    她腹黑,她冷血,她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她嚣张,她狂傲,她喜欢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他凉薄冷酷,却对她热情如火。为了成功诱拐到她,他强势出击,死缠烂打,无所不用其极。当她的腹黑冷血遇到他的装逼卖萌,当她的嚣张狂傲对上他的无良傲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