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600000091

第91章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4)

讵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一知半见,谓入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录床,此生不可复下。习便遮遣,偏畏多闻,三学十支,挥斥禁绝。一语及学,则(颧骨)为之赤;稍涉质核,曰:“落教家也,罣义路矣。”何况通三教,收一切法乎?(《东西均·道艺》)

门庭张网者,以一家自限,拘守门户,无往来游学增广见闻。住门限上、登曲录床,谓执著一偏之见,抱残守缺终生。习便遮遣者,习熟于否定法,以一空字抹去积年苦求所得。此类僧人以渐修为大忌,不可语学。吐纳儒释道三教,收摄教门宗门一切法而融会贯通者,何能梦见!方以智的志愿是,集古今中外一切知识,从中提炼出某种识度,然后据这种识度对一切现象进行重新判释。这就是他所谓“且劈古今薪,冷灶自烧煮”所表达的意思。

四一与二与三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方以智既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问家,也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和实证思维的混合物。他的思维方式中,实证和思辨并重,呈现出思想纵横恣肆、知识底蕴深厚、思辨的广大与实证的精微相结合的特点。他的哲学体系,以一二三、交轮几、统泯随为中心,以随说随归、不落一地为归结。

1.“二”方以智曾说:“一与二为三,此教父也。”(《东西均·三征》)意为,一、二与三的关系,是他的哲学的核心,他的其他命题无不可归到这三者中来,无不是对这三者的不同侧面的阐发。方以智哲学中一二三都是重要范畴,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二是统一中的二个对立面,矛盾着的两方。三指超越此对立面的矛盾统一,在更高的层面上与之形成新的对立的绝对体。在方以智眼中,一切皆可视作对待之物,一切事物皆以相对待的形式存在,他说:

一不可量,量则言二。曰有曰无,两端是也。虚实也,动静也,阴阳也,形气也,道器也,昼夜也,幽明也,生死也,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东西均·三征》)

这是说,统一体是不可量度的;可以量度,可以用感官感知的,皆是对立之物;两间无无对立者。他在《东西均》的《反因》篇中也说:

昼夜、水火、生死、男女、生克、刚柔、清浊、明暗、虚实、有无、形气、道器、真妄、顺逆、安危、劳逸、剥复、震艮、损益、博约之类,无非两端。

这些互相反对的范畴包括了自然现象、人的生理心理现象、社会人文现象等,包容十分广泛。方以智认为事物的又对立又统一的性质是世间根本的道理,对立统一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他说:

吾尝言天地间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极相反。何其颠倒古今而臆说乎?此非我之臆,天地之臆也。(《东西均·反因》)

这里方以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凡相因者皆极相反。因指根据,相反相因,指以与自己相反的东西为存在的根据。相因者皆相反,互为根据的双方必是异质的,对立的,如生死、男女、刚柔等。这是现实存在的实际情况,不是哲学家的向壁虚造。相反相因可用一与二、奇与偶来表示,这就是:“千万尽于奇偶,而对待圆于流行。夫对待者即相反者也。”(《东西均·反因》)天地间皆相反之物,而相反者必相因。相因相反者在运动中必圆通为一。方以智认为,这个道理虽极平常,但溺于耳目闻见而无形上思考的人则看不见,因此需要打破实证的局限,进入哲学的慧境,这就是他所谓“开顶门背面之目”,也就是他的“扩信”所要达到的目的。“扩信”者,破旧有结论,开睿识新见,除耳目之障,信难信之至理。他的扩信秘诀是:“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虚中见实,实中见虚,长中见短,短中见长,此中见彼,彼中见此。”(《东西均·扩信》)也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必在相反相因的关系中存在,必在相对待中才能显出,才有意义。相反者相因是一切物的存在形式,所以方以智用以展开他的哲学讨论的,也是这样成对的范畴,如奇与庸、全与偏、神与迹、道与艺、张与弛、象与数、疑与信、源与流、消与息等。这些互相对待的范畴构成了方以智哲学的各个侧面,其核心观念是相反相因。

方以智的相反相因是存在着层次的,就是说,对待着的两方各包含对待,如天地为一个对待,天地中各有阴阳,阴与阳中又各有对待,如此层层无尽。方以智说:“两端之中,又有两端。”(《一贯问答》)这和王安石“物有奇偶,耦之中又有耦”的思想是一致的。而在一个对待中,对待之两端所起的作用不同,二者不是均衡的,而是有主次、轻重的区别。方以智说:“衍古太极者,始皆阳而无阴,阳之所不足处,则为阴,盖主阳也。”(《东西均·公符》)意为,太极最初只有阳,而阳所不足的,就是阴。在这二者中,阳是主动者,阴是补足者。他还说:

其先阴者,阳藏阴中,阴拱含阳,由静而动,破阴而出。所谓奇冲偶为参两,天贯地中而周乎地外者也。当阴含阳之时,亦重阳也;当阳冲阴而包之之时,亦重阳也。自此对待相交而生生不已,皆阳统阴。犹天统地,夫统妻,君统臣也。(《东西均·公符》)

这是说,阳的活动总是最先的,即使是阴处于显、阳处于隐之时。此时阳藏于阴中,支配着、统御着阴的活动。而当阳由隐变为显时,便冲破阴的包围,明显地与阴处于相对待之中。此时阳以阴为它的补充者而宰驭之、包笼之,犹天贯地中而同时包围着地。所以,阳始终处于主导的、统领的地位,故时时重阳。这是宇宙的法则。方以智说:

由此论之,于变易无定之权,而有一定不易之权,则此天统地,阳统阴,夫统妻,君统臣,体统用,善统恶之权也。……重体贱用,而无不用之体;重阳贱阴,而必用阴。(《东西均·颠倒》)

就是说,天地间之物皆无时不变,不时不动,但主阳主动乃永恒的法则。重体贱用,重阳贱阴,才能使体、使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它的作用也才能充分发挥。而体和阳的作用的发挥过程,就是带动、提携用和阴的过程。这一思想或有取于魏晋玄学家王弼。王弼有“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两个方面,从充分发挥本的作用说,须息末方能崇本,而从本末体用相须相济共同发生作用说,崇本必能举末。故崇本息末正所以崇本举末。

阴在阴阳对立统一体中的作用是补充,是辅助。方以智说:“阴者,阳之臣,阳之余,阳之用也。”(《东西均·颠倒》)这一思想与宋代著名道士陈抟的易学暗合。方以智说:“希夷尝曰:‘阴者阳之余。’凡贞悔卦皆曰:‘坤者乾之余,蒙者屯之余。’以此知恶者善之余也。”(《东西均·公符》)即在卦义或卦象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卦中,必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另一个则起补充、辅助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的必是表示能生、能动、积极意义的,如乾(健)、屯(生)、善等。方以智把这一原理用于观察往古的道德生活,认为从古到今皆是一“主善”的

局面。他说:

圣人尊阳尊善,故一以阳为主。(《东西均·颠倒》)

名教因之,以中道立邪正之大防而主于劝善。故伯夷盗跖等死而右伯夷,学问利禄等累而褒学问,末世皆乡愿盗跖而宁容乡愿,以诈者善也。究竟为善即有恶,有真即有伪。(《东西均·公符》)

实际上善是相对于恶言,真是相对于伪言,两者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但方以智认为,无论主善还是善恶平等,皆以俗世的眼光立论,犹落第二义。第一义则无善恶可言,所谓“混沌视之,三教皆刍狗也”(《东西均·公符》)。

2.“一”方以智在注重统一体皆分为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时,也注重两个方面的统一。他认为,事物既对立又连接、既相反又相因是宇宙的普遍法则。他举例说:

且举大较言之,阳清阴浊,至相反也。霄壤悬判而玄黄相杂,刚柔敌应而律吕协和,雌雄异形而牝牡交感,可不谓相因乎?水湿火燥,至相反也,坎离继乾坤立极,上下经皆终水火,民用甚急,刻不相离。人身之水火交则生,不交则病,可不谓相因乎?《河图》相生,必变《洛书》相克,而后成用。四时之行,雨露而霜雪,春生而秋杀,吉凶祸福皆相倚伏。生死之几,能死则生,徇生则死。静沉动浮,理自冰炭,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极必动,动

极必静。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岂非天地间至相反者,本同处于一原乎哉?(《东西均·反因》)

这是说,大至天地阴阳,小至一人之身,以至生死祸福、律吕医占,皆对立面的统一。无统一则无对立,无对立则无统一,“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物概莫能外。方以智的这一观点取自中国古代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的思想,加上他对于《周易》的研究,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现实生活的体验得出的,不能视为简单地因袭前人。

方以智在论证二与一的关系时,说出了对立而连接的二种方式:一种是本体论的方式,一种是宇宙论的方式。宇宙论的方式指原本为一,由于它内部包含有分而为二的潜能或势用,故分而为二。本体论的方式指一之所以为一,本来由二构成;一即二,二即一;一与二非生与被生的关系,而是一种思辨的结果。方以智在论证天地阴阳等较抽象的范畴时,多取宇宙论的论证方法,而在论证较具体的事物如雌雄、水火时多取本体论的方法。另一些如坎离交济、河洛生克、生死倚伏等属于人的智识的设定时,更是取本体论的思辨方法。如:“太一分为天地,奇生偶而两中参。盖一不住一,而二即一者。”(《东西均·三征》)太一代表宇宙最高最先的混沌体,它是能生偶之奇。一不住一,谓太一由其本具的潜能和势用决定,必分而为二。雌雄、水火等则重在说它们必须在统一体中才能发生作用。离开了对待着的另一方,则

没有意义。本体论的论证重在一本二,二本一,一即二,二即一。宇宙论的论证则重在一不住一,必表现为二。方以智的论述中,以本体论的论证为多。

在方以智相反相因的思想中,对立面的相救相胜而相成是他特别重视的方面。这个观点是说,统一是斗争的统一,只有斗争(相胜)才能达到统一(相救相成)。他说:

天地惟有阴阳动静耳,非可以善恶、是非言也。圣人体道尊德以立法,故名字之。一不住一,故用因二之一,以济民行。因二剔三,二实非三、非二、非一也。举其半而用其余,用余之半皆其半。则所谓相反相因者,相救相胜而相成也。(《东西均·反因》)

这里方以智提出,阴阳动静不是价值观念,而是自然观念。圣人的作用是体认这种自然法则而以之为思想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一是二之一,不是无差别的一。一因二而用,一与二为三。但须合观一、二、三,视其为一个对立统一中的成分。孤立地、析取地讨论,一与二与三皆无意义。因为是一个统一体,举其半而另一半必为所用,此所谓“成不独成”。所以,一个矛盾统一体,必是矛盾的双方互相补充(救)、互相斗争然后互相成就。方以智非常欣赏《中庸》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认为它绝妙地表达了以上矛盾统一的思想。相害相悖是对立面的斗争,并育并行是对立面的统一。凡对立的双方都是互相补充、互相救正的,甚至消极的东西也是积极的东西所以成立的依据,如小人可以磨砺君子,祸患可以锻炼意志,危之然后能安,劳之然后能逸,怨怒然后中和,迅奋必先伏忍。故“反因即正因”。

方以智的反因即正因,是他关于性情、善恶、理欲等方面的主张的理论根据:他主张性、善、理在情、恶、欲中,二者不一不异。以智说:

性馅乎情,理混乎欲澜,犹火与薪,依之即烈。问薪何如,岂能除之乎?不能除而必言除之,适得其平。(《东西均·公符》)

意思是,性在情中,理在欲中,犹火在薪中,不能割裂。情与欲不能除,除则无性无理,但对于情与欲,又不能不言除。不能除而言除,最后的结果是性情理欲得到调谐。方以智反对尽除情欲,也反对放任情欲,认为此皆两偏。克制与放任的斗争,最后的结果是两者的统一。这就是方以智所谓“公符”。公符既指公理,又指现实。而公符就是理想与现实在历史中由斗争而统一,由不谐调而谐调的结果。公理即现实,此亦“凡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之意。他又说:

天而人,人而天。继续之初,微乎危乎,成之皆阴承阳,而性在情习中。下地之时,善在恶中,理在欲中,前喻素彩是也。当知素在彩先,而有彩之后,素已在彩中矣。故曰:第一念是善,第二即恶。仁一,而甲坼之芽即二。(《东西均·公符》)

这是认为,就人的性情善恶说,是天和人、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出生之后,皆既有人性(微)也有人情(危)。性在情中,理在欲中。先天之性是善的来源,后天之情是恶的来源,现实的人皆先天后天不二,故善恶皆有。犹如图画,色彩与素底不二。方以智还认为,既然性善情恶,现实的人是性在情中而得公符,对待它的办法便是不特别在善恶上起意,不起意则善恶双泯,无善恶可言。这是第一义谛。

方以智关于一与二的关系,总的说,是继承了中国古代关于两一的理论,其中一些比较具体的说法直接取自张载。张载关于两一有一十分精彩的论述,他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正蒙·参两》)意思是说,气中分为阴阳二种对立的势用,由阴阳的统一故气的作用神妙不测,由一气分为两种对立的势用,所以才有万物的化生。统一时有两端在,两端在运化中推行于一。张载还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正蒙·太和》)这是张载气论的中心观点,其太虚、太和、神化、性命诸范畴皆从这里推演出来。张载的思想对后世特别是气学派思想家影响很大。方以智关于两一、神化的某些论述有取于张载,但思考得更加精微。如方以智说:

一而神,二而化,正谓化其一,而神于两也。一必用二,无言之行生也;两乃用一,上天之载无地。弄微言而屑越大义,与扶大义而不通微言,皆不知行生之载,全大全微者也。(《易余·性命质》)

“一而神,二而化”与“一故神,两故化”相同,皆一与二为神与化的根据之意。“化其一而神于两”是说,“两故化”是由于两乃一之两,没有一则两之用不会发生,“神于两”是由于一之神必以二为作用。没有二则一之神无发用之地。故“一必用二”,“两乃用一”。一必用二,故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两乃用一,故无声无臭之天非别为一物,乃即四时百物。方以智批评的,是偏于一与偏于二两种偏向,弄微言者偏于本体,多形上学之玄论,而遗四时百物。扶大义者则拘守目前,不知天人神化之妙。二者皆只知一端,陷于偏弊。方以智的根本观点是,以二为用,二因一乃神。他说:“因二为真一,执一为遁一,贞一则二神,离二则一死。”(《易余·中正寂场功》)也就是,正确的一,乃表现为二之一。如执一而不知二,则偏于一,此一亦终将不守。方以智的这些思想,论证较张载更为细密,二与一的对立统一关系更加突出,但张载的论证止于两一,而方以智在两一之外,还有大一。这是方以智与张载的重要区别。这个区别的根源在张载以气为最高概念,而方以智则以太极为最高范畴,太极是最高的统一体。所以,具体的两一之上还有生出此两一之大一。

3.“三”在方以智这里,对待之两端的矛盾统一是一个层次,在它之上还有本体与之形成另一层次,这个本体就是生出此对待之两端而又主宰、泯没此对待之两端的绝对的一。这两个层次的关系他用∴(读伊)来表示,∴也叫圆伊三点,他说: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热门推荐
  • 位置

    位置

    宇宙空间是如此的大,除了地球以外有没有人类存在,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吗?有不同吗?
  • 重生之凡人高手在都市

    重生之凡人高手在都市

    欧阳修原本是一个大学生,意外让他死亡,居然和阎王称兄道弟打赌,赌他的一生这个赌注他是否可以赢?且看重生之凡人高手在都市……
  • 中了骚包一箭

    中了骚包一箭

    落魄的梵纳伯爵运气似乎不太好。稀里糊涂的和人做了笔交易,稀里糊涂的和人打了场赌。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神秘戒指发出的氤氲光芒似乎为他指引出了道路,但这条路似乎有些怪异。稀里糊涂的出走帝国,稀里糊涂地捡了个婴儿,总之,最后稀里糊涂就成了超级奶爸。善(fu)良(hei)的少年也从此走上了匡(sao)扶(qi)正(dang)义(yang)的五好市民之路,力图将社会的正能量发扬光大。我可以骂你,你也可以骂我,但你骂我我就要打你,你可以还手,但你绝对打不过我,没错,我就是要光明正大的欺负你!——枫叶伯爵梵纳
  • 穿越之我是疯王妃

    穿越之我是疯王妃

    他,临月王朝的第一王爷,因为他皇弟的一道圣旨,就要娶这么个疯女人为妃。而他,一直不娶,是因为答应了心里的她,等她回来娶她当妃,可是誓言却因此而破.赫连铭翱,临月王朝的皇帝,最高权力统治者,至从第一次相遇,便誓言要保护她一生,让她幸福快乐的活着!赫连铭尘,临月王朝三皇子,临月第一美男子,他始终将爱放在心底,默默的付出,直至终于可以言明的时候,一道圣旨,将他和她永远分隔,她成了他的嫂子。
  • 校花的班长大人

    校花的班长大人

    一只手能算未来,一双眼能看天机,年仅十七岁坐上死神佣兵团首领之位,代号:镰刀!在一次完成SSS级任务回到基地的途中,接到了一份神秘的委托,以身体局部落下终身残疾的原因辞去首领之位。易容之后以“江月”这个名字进入江南市的第三十六中学高三七班中,并奉委托照顾神女校花“慕容轩兒”。之后,史上第一位翻云覆雨的班长大人诞生了,整个江南市从此群魔乱舞!
  •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大陆历3235年,“噬血朱雀”出世。纵观“噬血朱雀”的一生,他让人们明白了何为英雄。人族、精灵族、矮人族、神袭族、魔劣族。所有种族围绕着他,在大陆上书写下傲人的传奇。
  • 阔少请签字

    阔少请签字

    “哼!你个贱女人,当初千方百计地让我娶了你,现在居然敢给我出轨!我告诉你,你是我龙擎天的女人,就算我不要你,你也别想着勾搭别人!”龙擎天狠狠地捏着季馨儿的下巴,无情地说道。“龙擎天,既然你不爱我,为什么还要锁着我。”季馨儿双眼含泪,哽咽地说道。知道了自己的婚姻不过只是一场交易,季馨儿毅然决然地签署了离婚协议书:“龙擎天,你不就是想要我季家的财产么,我已经找律师把我手里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你了。现在,我手上有份离婚协议书,你签字吧。”
  • 绝色杀手穿越:兽妃天下

    绝色杀手穿越:兽妃天下

    杀手界代号天刹的她因报仇死亡后穿越异世。重生的她还未睁开眼便注定惊艳人世。他是风家唯一的传人,受到全家上下独一无二的宠爱,传说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场变故,人人口中的痞子竟然拥有超卓的武功,无双的智慧,异世大乱中,看他如何只手遮天,翻云覆雨。风起云涌,七雄争霸,龙吟虎啸,谁与争锋!当世人惊叹他的才能时,才发现他竟然是她!【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替嫁太子妃(完结)

    替嫁太子妃(完结)

    若兰一个年轻的女孩爱玩爱闹更爱帅哥一次意外的穿越,她来到了古代哈!走了桃花运了,身边竟然美男如云梦兰,一个豪门闺秀,未来的太子妃竟然说是若兰的双胞胎姐妹太子,一个邪魔太岁,最后娶的竟然是替姐出嫁的冒牌货他恨她发誓折磨她可是,她可不是古代的那些娇弱的小姐想象捏泥人似的摆布她?哼!门都没有!……偏不在乎他!自由自在穿梭在众美男之间气死他可是,糟糕的是,为什么看他伤心失意的时候她会难过在他被废的时候,她为什么发誓永远守着他为了他,她在宫廷的权力斗争中会失去自我吗本文轻松搞笑,其中穿插复杂的宫斗,请喜欢的亲们收藏哦!推荐偶的新文爱妃——好香http://novel.hongxiu.com/a/238067/QQ群号:85268653
  • 两湖麈谈录

    两湖麈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