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900000010

第10章 不专一己之见

本文发表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4)。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九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谋善断”。他还有一句名言:“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这些话虽然大家耳熟能详,但真正领会和切实做好却并不容易。譬如,什么算是“多谋”?怎样才能“善断”?如何看待“出主意”以及怎样尽量出好主意而不出馊主意?这里面就大有讲究。有的干部既不调查研究,也不集思广益,凭自己拍脑袋或一时心血来潮就出各种主意。“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办法多”,而且一切都得遵循自己的意志办事,甚至认为“意之所欲,信以为不逾;令之所发,概期于必行”,只要自己想做的,别人不能随便逾越;只要自己发的命令,一概要求别人不折不扣地执行,以为这样才算尽到了领导者的责任,彰显了领导者的权威。这样做,其实与毛泽东同志提倡“多谋善断”和“出主意”的初衷恰好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即使在民主意识极端缺乏的封建时代,人们也觉察和意识到政治生活中完全凭长官意志处理公务的弊端与危害,清人觉罗乌尔通阿在《居官日省录》中便提出了“虚心以延众论,不必谋自己出”的命题,认为一个高明的官员,并不一定要所有的谋略都出于自己的意念,而在于博采众论,择善而从。

清代官德丛谈不专一己之见较早指出处理政务“每事皆自决断”之不足取的,大概要算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天,唐太宗问尚书左仆射萧瑀:你对隋文帝怎么看?萧瑀回答说:隋文帝“勤劳思政”,每天坐朝,从早到晚,“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唐太宗不以为然,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接着,唐太宗强调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他还进一步算了一笔账:即使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仅凭个人一己之力,每天处分十件事,五件做得很好,那还有五件是没有做好的。一天做错五件事,“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政体第二》)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把能否听取群臣意见而不独断专行,提高到政权存亡的高度,这大概是唐太宗能够成为史上少有的明君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在上者“每事皆自决断”,下属们难免“不敢直言”,一味“承顺”。这种情况,在封建官场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而其后果则是更加加重了官员们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恶习。前引《居官日省录》有这么一段描写:“居官之人,身处民上,一令百从,谀言日至。自视地位高于人,才识无不高于人,自是之见渐习渐惯,其尚能低首下心,勤学好问也哉?趾高气扬,非独办事乖错,必贻民物之忧。即终身才识,亦以一得自阻矣。吁,可畏哉!”一个人身居官位,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说话行事,往往一呼百应,“一令百从”。周围的人们或者出于尊重,或者出于礼貌,自然还会有人出于趋炎附势、攀援献媚的心理,常常会送上种种赞誉和奉承。一个严于律己、有自知之明的人,固然能清醒地对待这些,不至于忘乎所以,而有些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却往往难以自持,浸淫日久,不免“自是之见渐习渐惯”,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地位高于人,才识无不高于人”,于是目空四海,颐指气使,再也没有了向别人“低首下心,勤学好问”的谦虚谨慎之态了。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员,怎样在“谀言”包围和自我膨胀的恶性循环下,一步步变得趾高气扬,独断专行,结果既在公务上乖谬失误,“贻民物之忧”,又阻塞了个人聪明才智的进步和提升。这不论于公于私,确实是一件十分“可畏”的事情。

习惯于独断专行的人,常常以为自己有魄力、有决断、有主见,是敢作敢为、器识远大的表现。其实正好相反,正如唐太宗对隋文帝所批评的,“每事皆自决断”,原因是“多疑于物”,“不肯信任百司”,恰恰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缺乏容人之量的反映。清代有一部不知作者姓名的书,叫做《刑幕要略》,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近来居官者间有薄视幕友,趾高气扬,遇事独出己见,不待商榷,此固才非远大,难与共事。”(《官箴书集成》,第5册,26页)这个判断的深刻之处,在于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趾高气扬,遇事独出己见”的“居官者”,其实是“才非远大”的庸才,不但没有恢宏气度,而且难以共事。这也许可以如醍醐灌顶,让这些人从自鸣得意的良好自我感觉中清醒过来。

强调不必凡事都要“谋自己出”,当然不是说主政者不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判断,而是说出主意、做决策,需要有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过程。对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对各种正面的、反面的、赞成的、反对的意见都了解了,然后衡量利弊得失,择善而从,作出合乎实际的决断,这样才能叫做“善断”。这一点,清代的官箴书中就有不少总结实践经验而得出的颇有见地的论述。有人说:一个高明的官员,应该“广询博访,取决贤智,不专一己之见,而求通舆论之公”(金庸斋:《居官必览》)。也有人说:“任用人材,兴作事功,自己已有一定之见,然不可独用己意,则排沮者必多,吾事败矣。稽于众,取诸人以为善,然后可。”(陈宏谋:《从政遗规》)还有人强调官员在审理词讼、断狱判案时,“必虚公详慎,勿任一时之性,勿执一己之见”(田文镜:《州县事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的公平和公正,避免因主观武断、好恶任意、欺骗蒙蔽、瞻顾徇情而造成冤假错案。所有这些,都强调处事理政时,必须尽量多听各种意见,所谓“兼听则明”,而不能一切“独用己意”,专执“一己之见”,否则必定导致“心不明”而“于理不合”的后果。郑端在《政学录》中用八个字概括固执己见的恶劣影响,叫做“偏听生奸,独任成乱”(卷3),偏听偏信,容易为奸人所乘;独断专行,必定会事乖政乱。这是居官者必须时刻警惕、引以为戒的。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做官: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做人做事做官: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用自己终生实践来做出回答的课题。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书记》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LAWS

    LAW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道三清

    至道三清

    三清派分为玉清,上清,太清三派。玉清者万物之根本,天地之父母上清者万法之源头,仙道之宗主太清者盖教化万灵,人神之真师上清弟子流星带艺入门,身后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太清异宝惑神面具四十年前被夺走,背后隐藏什么惊人的阴谋?此书难以签约,因为故事初期进展慢,风格是传统玄幻,玄的感觉会在中后期出来,显得慢热犯了网络作品大忌,但是我会坚持完成,即便花上近年时间
  • 踩着青春的尾巴

    踩着青春的尾巴

    欧阳偲偲16岁高中女生神经大条,为青梅竹马打了一架,莫名的收到丢失的手机,又被突然来的同座过分的照顾,就在她慌乱应付着身边的突发事件时,另一个一脸伪善笑容的家伙又在她的心房里种了一颗种子。简介无力,请见下面详情
  • 上神太难逑

    上神太难逑

    不弃坑的七月表示:新坑已挖,欢迎跳入:http://novel.hongxiu.com/a/1297375/《醉君怀,妖妻不愁嫁》六界盛传,神界最最威严、最最冷情、最最帅气的司法神尊竟然被司预上神收服了!!!*他是上古金龙,唯一一只神力堪比天帝的神兽,天帝俱他,将其封为司法神尊,贬至人界,掌管凡间权势地位。她是人,却是异类,出生之时夏末降雪,一双琥珀色双眸,更被认定为妖物,惨遭丢弃,却很巧的遇到了他。*他与她朝夕相伴,他疼她、宠她甚至爱她。十八岁生辰,她大放异彩从异类少女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之母,土灵化身。却也成为妖、魔两界争相竞逐的向往。传闻,食之血肉可长生不老。*他奉诏入天,回来却只见一具僵硬的尸骸,第一次他慌了心神。为夺她魂魄,他入冥府,智斗四殿阎罗。她无肉身,他拔下护心龙鳞,助她成型。却不曾想她一飞冲天,羽化成龙,从此脱胎换骨。他为她逆天改命,天道谴责,罚下六道情劫。*魂入冥府,她悠然自得玩转四殿阎罗。离家出走,撞上一只邪魅的货。妖王挑起她的下巴,“只要你愿意嫁给本尊,本尊一定会比夜临风更疼你宠你爱你,如何?”“这个有点难度……”雨汐蹙眉沉思,想的入神。“在本尊眼里,不存在任何难度。”“好吧,只要你做到两点,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你。”“嗯?”妖王挑眉。“第一,变成女人跟我待在一起,第二,你要等我重新投胎,然后你再把我捡回去养个十八年……”“……”妖王挥袖,暴走。*五行宫外,石竹花精修炼成仙化成她的模样,与他纠缠不清。南海之滨,巧遇水族公主。赤海寻仙,误闯麒麟洞,惹上麒麟老祖独生女。人间除妖,救下才女,誓与他生死相随。神域密林,万年蛇精对他一见倾心。雨汐怒了!“说,你到底爱谁?!”*简介无能,正文有爱,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群号:133.122.358。
  •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的订立与效力,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 你是我心底的暖:史上最浪漫的情书

    你是我心底的暖:史上最浪漫的情书

    全书分为六个篇章,共编译了一百多封情书。书信的作者既有政治家、诗人,也有小说家、音乐家、钢琴家和戏剧家等等,全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师。此中表达的情感或轰轰烈烈如波涛汹涌,或典雅含蓄如溪流潺潺,或甜蜜单纯,或痴迷纷乱,让读者从这些温情的文字中,看到世界名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体会鸿雁传情这种方式的独特滋味。看名人的字字真情,回味那些引人遐思的爱情往事,顾盼自己的恋爱之路,也许你会幡然领悟,懂得如何追求爱、表达爱、掌握爱、珍藏爱、铭记爱,深刻地感受爱。
  • 父亲的战争

    父亲的战争

    《父亲的战争》的构思初衷,则试图通过一群生动的人物,重塑在共和国诞生之初那场伟大的剿匪运动中的一代无名英雄,是他们在一次次的短兵相接和血肉相搏中,真正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匪的历史。同样。《父亲的战争》也将通过对不同匪类的刻画,重新诠释旧中国形成而遗留的各种人生悲剧。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