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900000009

第9章 信者居官立事之本

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100406。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八我国传统道德一向强调“诚信为本”。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讲的是守信在立身处世中的重要性;所谓“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讲的是治国理政中建立政治公信力的重要性。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凝聚成两句箴言,叫做“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

这样一种传统伦理观念,在清代仍然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郑端所撰的《政学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信者居官立事之本。与民信,则不疑而事可集矣。期会必如其约,无因冗暂违;告谕必如其言,无因事暂改。行之始必要之终,责诸人必先责己。”“毋面诺而背违,毋阳非而阴是。处同僚亦然。有言必践,久久自然孚洽。苟一时欺诳,则终身见疑矣。”(卷3)汪辉祖的《佐治药言》也说:“官能予人以信,人自帖服。”可见,不论是对于百姓还是同僚,都必须“有言必践”,说到做到。约定的事情不要随意违反,讲过的话不要随意改变。更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面诺而背违”,“阳非而阴是”。只要对百姓承诺守信,民众就会信任你,就能做到政通人和,什么事情也都可以做好了。相反,如果你任意欺骗,失信于人,别人也就永远对你心存疑虑,怀揣戒备。

清代官德丛谈信者居官立事之本可惜,在封建时代,官场风气却浑浊污秽,真正能够将信作为“立政之本”的官员,几乎是凤毛麟角。或者可以说,人们对于官员诚信的呼唤与企盼,恰恰根源于官场诚信的缺失。

政治生活中无信、失信、寡信的现象,有哪些主要表现呢?

一是决策轻率,朝令夕改。一些官员自以为大权在握,一令百从,因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凭个人意志定进止。行一政,举一事,既不作调查研究,也不经集思广益,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一旦遇到阻力,碰见困难,或者发现有扞格难行之处,就立即改变主意,另搞一套。如此朝令夕改,下面自然就无所适从,人们也就对之失去了信任。所以陈宏谋在《从政遗规》中说:“立法之初,贵乎参酌事情,必轻重得宜,可行而无弊者,则播告之。既立之后,谨守勿失,信如四时,坚如金石,则民之所畏,不敢犯矣。或立法之初,不能参酌事情,轻重不伦,遽施于下,既而见其有不可行者,复遂废格,则后有良法,人将视为不信之具矣。令何自而行,禁何自而止乎!”(卷上)文中所谓守信是为了让民有“所畏”而“不敢犯”,自然是封建统治立场的本质流露,但其中讲到为政守信应该从慎于立法、谨于守法做起的道理,却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是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在封建时代,相当一部分官员的处世准则,不是如何朝乾夕惕,勤于公务,而是怎样固宠保位,飞黄腾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皇权的奴颜婢膝,对上司的曲意逢迎,就成为混迹官场的不二法门。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各级官吏是“十分精神,三分办政事,七分奉上官”(《清世祖实录》,卷118)。也就是说官员的主要精力不在于办理政事,而在于伺奉上司。要讨得上官的欢心,就得善于揣摩,工于迎合,所谓“望风希旨”,“先意承志”,一切看上司的脸色行事。不但平日里对上司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即使集会议事,很多官员也是窥测观望,俯仰随人。康熙皇帝曾经说,大臣们“凡遇会议”,“乃一二人倡率持议于前,众遂附和于后,又其甚者,虽在会议之班,茫无知识,随众画题,更有于集议时缄默自容,及至偾事,巧行推卸”(《大清十朝圣训》,康熙朝)。对于这样一些人来说,他的主张和议论都是按政治风向的变动而随风摇摆,要么随声附和,要么缄默不语,一旦情况有变,立即翻云覆雨,把自己洗刷和推卸得一干二净。在这种人身上,当然找不到任何“信”的影子。

三是巧言令色,名实相悖。也有一些官员,热衷于做表明文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文告上冠冕堂皇,天花乱坠;言谈中关心民瘼,多方许诺,实际的作为却判若天壤。其实,我们的先哲早就说过,“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给人们随便作出种种承诺,到时候无法兑现,就必然失信于人。所以,陆陇其在《莅政摘要》中强调:“言必求其可践,事必求其可行。”“毫不失信,则令不亵而法自行。”(卷下)可实际情况是,有的人言行之间,完全是南辕而北辙,不但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更常常用漂亮的言辞掩盖自己的丑恶行径。叶燮在《己畦琐语》中记录了当时官场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每见当事悬示云:清白自矢,神明共鉴。且曰:苟有贪污,岂无报应。甚矣,言之可畏也。而取利之方,已不遗余力,无剩智矣。呜呼,纸上之言,吾谁欺,欺天乎?”(卷6)用尽所有的智慧,不遗余力地攫取不义之财,但照样可以信誓旦旦,对天发誓,表示如有贪污,必遭报应,此类清代官场司空见惯的“贪官倡廉”的滑稽剧,上天可欺,民心难容,老百姓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四是目无定见,耳有偏听。林则徐曾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座右铭。器识窄小,心存偏私,追名逐利,物欲缠身的人,就必定观察事物时没有主见,听取意见时偏听偏信,不可能刚正不阿,言而有信。田文镜在《州县事宜》中这样说:“倘利欲有以薰心,苞苴不无染指,目无定见,耳有偏听。器量不公,或喜怒而任性;面皮不冷,或瞻顾而徇情。则是在己一身,全无栓束,众人匿笑,奚有遵循。”(“关防”条)信则不疑。你处事既然没有定准,别人当然也就无所“遵循”。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要求“为有司者,审理词讼,事无大小,必虚公详慎,勿任一时之性,勿执一己之见”(同上书,“听断”条)。这样才能昭信于世,同时也得到世人的信任。

在我国的传统伦理中,“信”总是与“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诚以立万事之本,有诚则必有信。“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有事于民,莫不应矣。”(陈宏谋:《从政遗规》,卷下)诚信的要义是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一诚有余,百伪不足。”一味弄虚作假,不但偾事害政,对个人也往往弄巧成拙,遗患无穷。《从政遗规》强调:“当官处事,但务着实。如涂擦文书,追改日月,重易押字,万一败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养诚心,事君不欺之道也。百种奸伪,不如一实。反复变诈,不如慎始。”(卷上)这里虽然揭露了“奸伪”“变诈”的种种弊害,但其落脚点还离不开作伪有违于“事君不欺之道”,这种“忠君”观念,对于封建士人来说,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而袁守定的《图民录》则超出这个思想藩篱,着眼于老百姓的“不可欺”,其中说:“若有一毫粉饰,则老百姓断不可欺。”“官之心术,百姓无不知之,洞然无所蔽隔。居是职者,呜可不诚。”(卷1)应该说,这个认识,较之《从政遗规》来,又显胜一筹了。

同类推荐
  •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研究范围是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状况与历史意义,集中展示了历史学界在中国与周边诸邻国关系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历练党性的熔炉

    历练党性的熔炉

    本书是一部记述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发展历程的史实类著作,反映了该校创立、探索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一代代党校人奋斗拼搏的足迹。该书共分六章,即创建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文革”前期、恢复时期、正规化和改革时期、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时期。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冷战后的联合国

    冷战后的联合国

    本书作者以丰富独特的经历,展开历史性的回顾和评述,书中将析论冷战后联合国体制和使命策略的发展变化,多方位地刻画它在国际矛盾纷争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和其缺陷不足。并为联合国的将来和世界和平提出一些建议。
热门推荐
  • 腐女历险记

    腐女历险记

    苏白是个大龄宅腐,在一家日资企业做小小的翻译,因为老板是日本人,略猥琐,苏白学了一身跆拳道防身。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苏白穿越到了古代。醒过来的她,居然魂穿到南风馆楼老板的身体里,做了那南风楼的挂名老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伪天才

    超级伪天才

    不得不说他真一个天才,每一个了解他的人,都承认他就是一个天才。一目十行,记忆无双。任何招式,只要被他看到,就能完全记下。理解不凡,独辟蹊径。任何能力,只要被他明白,就能复制使用,甚至还能创造出更好的方式。他强悍的学习能力,强大的创新能力,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惊讶不已。任何与他作对的敌人,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不但是修炼,其他方面同样不逊色,每次事情的发生似乎都有所预感般早就有所准备,让人感觉奇怪。可实际上,他本就是一个记性差,没有逻辑能力的废柴一个。伪天才,同样也是天才啊。
  • 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血玫瑰(第5部)

    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血玫瑰(第5部)

    乞丐般的大肠杆菌大畅却自称是“大肠埃希王国的金刀驸马、恩凯将军的结义弟兄、小草大师的入室弟子、行吟天下的情歌王子”。他从白细胞实验室及艾滋病病毒老巢无间地狱逃了出来,他要凭着一套棍歌棍舞、凭着对青青公主无比深沉的爱,要冲破一道道白细胞大军防线,率领无数细菌回归原乡……
  • 重生盛世荣华

    重生盛世荣华

    当四爷后宅被各种穿越重生把持,会是悲剧还是喜剧?当穿越阿哥跟重生福晋凑到一起,重生福晋会过上跟别的福晋怎样不同的让人羡慕的生活?请看一个重生的福晋如何展开自己的幸福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书愤

    书愤

    温雅,端庄,娴静,从容,大方。全都一模一样。从神情举止,到性情模样。全都是一般样子。够了,真的够了。难道天下好女子就该同你们一般,难道要活下去就得这般戴上一层温顺忍让的面具?我不,我偏不。我不要她明亮张扬,我也不要她委屈迂回。为什么女子,再泼辣再果敢再狠绝也不过是阴毒?按常理,若是冷,就该有个人给她暖,若是她怕,就该有个人来护。她在暗里孤独,就该有人给她光与陪伴。但我不给。每个人的陷阱都只有自己能发现,自己爬出来。他人的光和温暖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是慢性毒药。写到这么多了,终于明白为啥越来越难写,越来越难以把握。这文写到二十万字,估计还没有人看出来本文cp和主线。我承认,其实根本就没有主线。没爱情,爱情是应青木和杜涵煦,戏份不多,挺暖,没楚风的事儿。友情,有那么一点点,但是这仅存的卑微友情迅速地就消失了。亲情,穿越之前发洪水,哪儿还有精力去想家人。没有升级,宫斗的话,我们知道从答应之类的开始慢慢最终升到皇后升到贵妃什么的就算完,但是楚风也不会进宫。她没有想要保护的人,也没有人保护她。坦白说吧就是这妹子在那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会永恒地孤独下去。我是疯狂的,疯狂迷恋这种感觉,在一个不属于自己自己也不属于的世界,全无联系,孤独,没有目的地活着,没有人来关心,又觉得悲哀,又觉得病态的满足。最终永恒地孤独下去。没人看。我就当是练笔,练一下争斗如何写,练一下亲情友情爱情怎么写,练一下人物描绘,练一下文笔,练一下长篇的布局和把握能力。其实我自认写得也不差,只是真的进展太慢了……好吧,是根本没有进展。我想表达的一些东西,其实是:世界需要平衡。没有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穿越不能当万能外挂用有时候是会碰壁的。孤独和悲剧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然而如果你不信,那就不是,一个人心里有什么,ta能看见的就是什么。面对未知世界我们总有恐惧,然而无论你有多么害怕,你都必须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明天。还有,相信温暖,这世界就温暖。同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梧桐锁》的故事不完,《书愤》就不能完,但是假同人可能无法勾起人的耐心吧。说不定以后《梧桐锁》的故事我也会写,更温暖光明一些,没有这么黑暗。最近看了《白鹿原》,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主线的故事。不过为什么这是一本好书?因为那里面有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
  • 卡牌风暴

    卡牌风暴

    一个人,一段传奇。一张卡,一个帝国。地球元年,末日危机爆发,诸天百族入侵。李铭与地球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末日的危机下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请看孤烟冷作品:一个人的帝国
  • 亿万总裁的掌心宝

    亿万总裁的掌心宝

    为家族抵债,她被迫嫁人,婚后,所谓的老公不仅不碰她,还在外花天酒地,女人无数。小三欺负到头上来,她下定决心离婚,却被小三陷害上了他的床。她以为他是出卖身体的男公关,却不知他的真实身份是千亿家族的豪门总裁。再次见面,他火速领证,将她拐回了家,成为全城羡艳的叶太太。从此以后,她成为亿万总裁的掌心宝。凡是欺她辱她的,都被他狠狠地踩在地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吞天

    异世吞天

    万花同窟。百美一怀。废物天才。灭寂归来。凤凰涅槃。在战巅峰。新书等级:灵肉、奥义、天人、神变、仙灵、无极、圣灵。每境十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仙侠,这是我的仙侠。
  • 辣手相师

    辣手相师

    山野小道士邢楠初入大都市,偶遇少妇,邂逅白富美,懵懂的他开始懂得,不对姑娘耍流氓,就是混蛋;不对美女动手动脚,就是神经病!初出茅庐的他,面对骇人的‘血门惊魂局’居然还有心情与美妇玩耍;面对号令相师的‘三省玄门令’,居然敢说‘滚’!
  • 殿下要革命:王牌窃女太无情

    殿下要革命:王牌窃女太无情

    桀骜不驯的吸血鬼,善于伪装的偶像明星,冷酷凶残的暗夜杀手;当这三个并非寻常的极品美男遭遇神偷女的‘寒风’侵袭时……“以后你有事,本殿一定帮你。”“如果可以,我想成为能给你幸福的那个人。”“但愿下辈子,你不是eleven,我也不是s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