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2700000009

第9章 持一颗纯粹之心,做一个至诚之人

在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而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能够生活。要想让自己充实地生活,就要清楚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

【守住一颗至善之心】

人们之所以解不开心中的郁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为外物所蒙蔽,看不清自己的本心。所谓本心,即心之本体也。王阳明有言:“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他认为,至善才是人心的本体,而将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就是至善,但也未曾脱离客观事物。这种“至善是心之本体”的看法,与孟子的“人性本善”有相似之处。即从本心出发,看清自己的本心,才能摒弃一切恶的俗世观念,避免盲目攀较、自负自傲、贪得无厌等心之负累,守住一颗至善之心。

王翱,字九皋,河北盐山人,明朝永乐进士,历事明成祖、仁宗、宣宗、景帝等五朝,曾任吏部尚书十五年,死后谥号“忠肃”,因吏部本周礼天官之职,故世称“王天官”。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可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太监已经死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认为王翱是假意客气。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于是王翱拆开上衣,取出藏在里面的珠子交给他们,只见原来封存时的封印依然如故。

王翱是明朝“声实茂著”的一代名臣,在历史上,王翱不贪图别人的财物是很有名的,这与那些不管是否自己的,应该拿不应该拿都往自己兜里揣的人不同。

道德是一种习惯,不贪财是一种禀性。贪财从“贪心”开始,王翱之所以执意要把珠子还给太监的后代,是因为对于他来讲,这珠子是他心灵上的一个沉甸甸的负担,所以,他想尽办法,把这珠子赠给太监的后人,以卸掉心灵上的重负。所以,做人不要贪心,否则会让自己的心灵不堪重负。

人心本来是明亮的,只因各种私欲等污垢蒙在心上,失去了善的本性。人只要将它们清扫干净,恢复明亮,便能够看清本心,就仍然是一个好人,甚至是一个圣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善念,只是被每日的琐事繁务所蒙蔽,看不清,便以为没有,导致了消极或偏激的想法,使心中的郁结越积越大,越积越复杂,最终作出令人扼腕叹息的错误决定。因此,看清本心,明心见性,才能找到心中的郁结所在,才能找到解开心结的正确途径,才能走出心灵的围城,走向美好的人生。

底线哲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善念。看清本心,明心见性,才能找到心中的郁结所在,才能找到解开心结的正确途径,才能走出心灵的围城,走向美好的人生。

【不自欺,不欺人,坦荡生活】

一天,弟子管志道问道:“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但程子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身心上来理解。‘诚’是心的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要思诚。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要端正人心,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

在王阳明看来,用诚敬的态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复心的本体的表现。

佛家有一句话:“心香一瓣,有诚则灵。”是说看一个人是要从心而论的。当然这不是说没必要修行了,不然,打着“心香”的旗号,胡作非为,岂不是戏弄了佛家的宽容与智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感叹人们“诚心”的日渐趋下,发出“吾不欲观之矣”的喟叹。古代的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十分郑重,绝对不可马虎。但随着当时文化的衰败,即便在郑重的礼上,人们也不再心诚: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的酒以后,就想赶快走了,隆重的祭礼不过是在走形式,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形,才让孔子感叹:“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因为勉强、作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事情都逐渐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完全是为了做而做,为了结果而做,失去了诚心,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意义,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做事的快乐。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是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叮嘱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在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就在于他虔诚的佛心。

心诚不诚,也许骗得了别人,但终归骗不了自己。虽然,结果的好与坏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理想、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坦诚地对待自己的亲朋……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忠诚度、真诚度、坦诚度越高,好的结果就会越早出现。

心诚则灵,怀着一颗永不放弃、至死不渝的真诚心,就会给人带来永不言败、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作出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中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底线哲语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中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保持本色,出以真情】

泰山拔地而起,于是造就了东岳的雄伟;黄山吞云吐雾,于是成就了它的瑰丽;峨嵋清幽秀美,于是展现了它的神奇——山因自己的个性而呈现出千姿百态。雄也美,秀也美。万事万物,因有个性本真而美丽;芸芸众生,因有个性本真而永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想重用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三年工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于是又问:“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夸口说能够做到怎样,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接着问曾皙,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慢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我愿意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门这几位弟子的个性跃然纸上,子路的忠诚与勇敢,冉有的谨慎,公西华的谦虚,曾皙心灵的平静与淡然,都呼之欲出。个性就是一种特质,一种不因潮流而改变的东西,一种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只有坚持独属于自己的个性,你才是最美的。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书中曾强调,个人身处世间,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否则就会像“韩非知说之难,而以说诛。扬雄知白之不可守,而以玄死”。既然一个人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那就说明人生在世,要学会“以真示人”。但很多人都自认为聪明,可以骗得了天下人,其实,人的智慧相差无几,一个人的那点小小的伎俩怎么可能瞒得了其他人呢?

东晋时,王家是大家族,社会地位很高,因此当时的太尉郗鉴就想在王家挑选女婿。

郗鉴这个女儿,才貌双全,郗鉴爱如掌上明珠,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一定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王家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嗣甚多,个个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嗣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您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一个袒腹的青年人仰卧在靠东墙的床上,似乎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鉴报告:“王家的少爷个个都好,他们听到了相公要挑选女婿的消息以后,个个都打扮得齐齐整整,装模作样,循规蹈矩,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于是马上派人再去打听,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鉴来到王府,见到王羲之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

王羲之并不因有人来挑选女婿就刻意打扮自己,这就是显其真。一个以真示人的人一定会有一个好前途,所以王羲之被选中了。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活出自我。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何必把自己的人生交到别人的手中,何必要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何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自己的人生!

伪装自己、改变自己只会丢失了自己,这样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须按照他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无须效仿他人,要相信自己,保持自我的本色,无须去寻求这样那样的机心,应以真心对待万事万物。事实上,只要我们在遵守团体规则的前提下能够保持自我本色,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底线哲语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须按照他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无须效仿他人,要相信自己,保持自我的本色。只要我们在遵守团体规则的前提下能够保持自我本色,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孔子眼里,无论是“好仁者”或“恶不仁者”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人性本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人性本仁。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一种仁爱的表现。如果我们给别人东西,最好想想对方或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如果连自己都不想要,那么最好还是把这个东西拿回去。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周围有许多与自己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为使学习顺利、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人们都愿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推己及人则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途径。

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再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真正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在古稀之年,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杨夫人每次都耐心地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杨夫人盛好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甚是心疼。一次,他劝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杨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虽是仆人,但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一席话说得儿子点头称赞。

杨夫人之所以能做到慈悲为怀,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心地善良,懂得体贴与关怀的人。她会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能够为别人着想。她的一席话既教育了儿子,也温暖了仆人们的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培养推己及人的美德,搞好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把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情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己所欲”才施于人,推己及人也要有自己的“道”,即原则。要知道,不是所有于己有益的东西都适用于他人,当然也不是所有对某一个人有益的东西,别人都能接受。在他们不想接受时,绝不能以“这是为他们好”为由,强迫其接受,因为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同,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如果侵犯这一权利,不是也掉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陷阱了吗?

底线哲语

我们要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把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情义。

【心地光明,同流世俗不合污】

王阳明临死前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回顾他的一生,少年时起便立下大志,勤读诗书;初入仕途被人陷害,贬谪龙场三年,吃尽了人间之苦,身心都大受打击,却也在此悟道,受用一生;而后频频得志,名震天下,桃李满布天下。王阳明的一生波折与荣誉共生,他认为自己这一生不愧对百姓,不愧对国家,了无遗憾。

王阳明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是因为他的一生虽同流世俗但并没有合污,而是在辛勤地付出,为百姓和国家鞠躬尽瘁,真正实现他“狂而不狷”的狂者胸次。

古语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意思是说,处在太平盛世,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处在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随机应变、圆滑老练;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善良的人,态度应当宽厚;对待邪恶的人,态度应当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态度应当宽厚和严厉并用。

身处污浊环境中时,我们如果能保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操守,能从容淡定,不失自我,便不需急于撇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是真正的狂者胸次——同流世俗而不合污。

孙叔敖原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三个月后做了令尹(宰相)。

他善于教化引导人民,因而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有位孤丘老人很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问他:“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孙叔敖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胸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普遍。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孤丘老人感到很满意,于是走了。

孙叔敖按照自己说的做了,避免了不少麻烦,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复职。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对此很不理解,就登门拜访孙叔敖,问他:“你三次担任令尹,也没有感到荣耀;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开始对此感到疑惑,现在看你的气色又是如此平和,你的心里到底是怎样的呢?”孙叔敖回答说:“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辞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觉得荣耀或忧愁。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的追求是随顺自然,悠闲自得,哪里有工夫顾得上什么人间的贵贱呢?”肩吾对他的话很钦佩。

孙叔敖没有被免职和复职的风波扰乱心绪,而是保持着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的淡然心境。为人处世,我们确实需要一颗方正的心。有圆无方,则谓之太柔,太柔之人缺筋骨,乏魄力,少大志,在生活中难以有大作为;但若有方无圆,则性情太刚,太刚则易折。

“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虽有其清高自傲,但很多时候常常只能换来屈原式的含恨离世或是文人式的抑郁不得志。与之相较,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或许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底线哲语

“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虽有其清高自傲,但很多时候常常只能换来屈原式的含恨离世或是文人式的抑郁不得志。与之相较,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或许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遇到你真的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要用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遇到匆匆离开你生活的人时,要谢谢他曾经陪你走过的路,因为他将是你回忆中精彩的一部分。遇到现在和相伴一生的人,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因为抓住了,所以拥有着;因为拥有了,所以幸福着;因为幸福了,所以珍惜着。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扫出心中的清静之地、克服发怒这种典型的慢性自杀行为、根除过分的依赖心理……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敢于打开心灵之门。青年们:睁大眼睛看看这精彩的世界吧,打开心灵的窗户,接收更多的灿烂阳光和新鲜空气吧!如果你勇敢地敞开心扉,全身心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你一定会发现一个神奇的“新大陆”。
  • 这辈子,该怎么活

    这辈子,该怎么活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是对生命的感悟却因人而异。短短数十载,人这辈子,该怎么活呢? 人这一辈子,活着是美丽的,尽管有时候活着有许许多多痛苦,但和死亡相比,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死亡犹如飘零的枯叶,没有生机,没有梦想,没有生存的目标,也无法散发出鲜活的清香,而活着还可以感受温馨的阳光,编织各种绚丽的梦幻。曾几何时,煎熬中苦撑度日的我们,不经意间已是雨过天晴,当初那似乎致命的阴霾全都化作了虚无。此时,你就会暗自庆幸“我还活着”!经历过死亡的洗礼,才知道活着有多么可贵!不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语人生。
  • 自动自发(员工培训版)

    自动自发(员工培训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自动自发的员工。如果你是企业的老板,想培养勤奋敬业、忠诚可靠的优秀员工,你需要将本书赠送给他们;如果你是一名员工,想创造骄人业绩,想得到老板的赏识与提拔,你更需要读读本书。
  •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本书阐述了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阻碍我们成功的诸多因素,并提供了一系列战胜自我、摆脱困境、成就大业的方法。
热门推荐
  • 阴山道士笔记

    阴山道士笔记

    我是一个阴山传人,天生童子,一出生就惹上了死人秽,差点命归黄泉,后来一个糟老头的出现,把我领入了阴山门下。本书讲述民间流传的众多诡异故事,邪神入主家神像,黄牛伏身克水鬼……各种风水刑煞,玄易知识,还有隐藏在民间各个地域隐而不显的民间法脉。风水易数,灵异怪谈……应有尽有。
  • 行脚商人的奇闻异录

    行脚商人的奇闻异录

    你以为鬼只能杀了?你以为鬼只能被封印起来?你以为古董就值人民币?让我带你走进不一样的修真世界,领略不同的天地。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赫尔之门

    赫尔之门

    世界正在改变,从大地的阴影里,从大海的波涛中,从苍穹的浓云间,是的,我预见到。《红树书—希葛历1666年》
  •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我都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可谁知道它是那么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其实,换一个人,并不会天色正常。
  • 办公室风声

    办公室风声

    五星大酒店,唯一“申奥”良机!管理层两大派系针锋相对,办公室暗涌危机。机密资料大量外泄,内忧外患,每个人都在演戏!孰真孰假,谁才是老鬼?风声鹤唳,职场新秀夏商竟破格提拔,机会还是阴谋?她如何才能在派系斗争中生存?如何才能应付对手打压和同事搞鬼?如何才能不穿小鞋,不背黑锅,不做炮灰?看《办公室风声》,职场无往而不胜!
  • 不孕不育中医治疗学

    不孕不育中医治疗学

    本书分为三篇16章。上篇简要介绍了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经典理论著作的主要内容;中篇和下篇分别系统论述了不孕不育的中医发病机制、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其中的方药大多是作者30余年从事不孕不育临床工作与研究的经验总结,立方遣药平允而无偏颇,疗效显著。现代研究进展部分介绍了国内许多著名中医学家治疗不孕不育的宝贵经验。本书的特点是突出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一部临床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可供中医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及专业科研人员和不孕不育的患者阅读参考。
  • 风云之艳杀狼妃

    风云之艳杀狼妃

    南城特工卿月在一场刺杀任务中陨落,却意外开启一场新的际遇,在这全新的世界,她又将闯出怎样的天地?
  • 我的阴阳先生录

    我的阴阳先生录

    21世纪,科学的推崇使得大家都不在相信灵异事物。命运的抉择,让我拥有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阴谋,诡计,命运的捉弄一次次的发生在我身边。
  • 三元延寿参赞书

    三元延寿参赞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