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智慧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聪明的谋略,老子是第一个将宇宙观与政治观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哲学大师,道家智慧最鲜明的体现就在于对人世间一系列利害转化关系的深刻洞察。 道家站在人生的边缘,带着超越的眼光审视人生现实的荒谬和矛盾,批判人类自身理智的浅薄与愚蠢,以“道”的观点来看世界,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类理智的狂妄与僭越。
1、学会按规律做事
老子在《道德经》中精辟地向我们论证了“尊重规律”的观点。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
老子主张人要师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有两个意思,一就是具体的大自然,指山河大地,森林河流。二就是浩大的宇宙及其规律。人在宇宙中,人是宇宙人,因此人如果合于自然之道,合于宇宙规律,人就可以是自然,就可以是宇宙,当然能有一番大作为、大境界。从被约束到自由,从自由到启然,从自然到自化,从白化到自圣自美,可以为天人。
春秋时宋国有一名技艺高超的雕刻家,他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在国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他打算为国王用象牙刻一片树叶,花了三年时间才把它刻成。他刻的这片树叶长短适中,厚薄合度,叶片上微微露出的筋脉、微毛和细芒,都历历可见,色泽光润而鲜艳,把它放在真树叶中也分辨不出来,真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国王拿起这片“树叶”左瞧瞧右看看,越看越惊奇,对那名雕刻家说;“你是我国的一大国宝,你灵巧的双手完全能巧夺天工,你看,这片‘树叶’比从树上天然长成的还中看。”此人因刻了这片“树叶”的功劳,在宋国当上了大官,位至公卿。
列子听到这件事后感叹说:“人力再巧也不能夺天工。且不说这片雕成的‘树叶’没有生命力,即使有生命又怎么样呢?假如老天也要三年才能长成一片树叶,那天下的树几乎都没有叶子了。”
不依靠自然法则提供的条件,而只凭一个人的本事;不顺应自然的规律,而只信任一个人的智巧,这种以人为意见代替自然规律的行为,就活像用三年时间刻一片“树叶”一样,一定会劳而无功,刻的“树叶”再好看也没有生命,即使能“以假乱真”也仍然是假的。
如果把春播的作物放在冬天下种,就是谷神也不能使它丰收;如果按季节耕种,加上年成风调雨顺,就是傻瓜也会吃穿不愁。凭借个人的力量,只根据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神也不会有所作为;因任自然的法则行事,个人则无为清净,蠢货也能成其大业。
现在提倡“低头做事”。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就是用脑做事、调研做事、专心做事、低调做事。其他的都好理解,关于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呐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作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也不过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的气质和品格。和“低头做事”比,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是不是看只说不练,眼高手低?我们是不是抓大放小,挑肥拣瘦?我们是不是追星望月,好高骛远?
我们是不是跳出了个人荣辱的小圈子,面对现实,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做明天、后天才能做的蠢事?
我们是不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是不是循序渐进,合乎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
有个寓言说,有一家人养了一头母牛,平时都是每天挤奶一次以供自用,一天主人决定要宴请客人,便想每天挤下一些奶积攒着,等到请客那天牛奶会丰富些。可是又一想,离请客的那天还有一个月呢?如果挤下来放到那天,不都要变质了吗?还不如在牛肚里储藏着,到时候又多又新鲜,岂不更好!于是他就这么做了,请客的日子来到了,宾客们纷纷入座,那主人便兴冲冲地跑去挤奶,结果大失所忘,一滴奶也挤不出来。从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出,牛乳分泌奶汁有自身的规律,人的认识必须符合这个规律。否则,凭想当然办事,必然会闹出上面那个牛主人的笑话。
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性。规律的呈现以隐蔽性为特征,它潜伏在事情的过程中,需要人的深度思考去把握。有的人把表象视为本质,把游离在本质上的泡沫,视为总结规律的重要数据,其结果得出的只是反常的规律,而反常的规律一旦奉为某种样板,被自上而下层层传达,其轰轰烈烈的悲剧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违反规律,不仅是事倍功半高成本高消耗的问题,最终必然要遭到规律的惩罚;尊重规律,也不仅是事半功倍低成本低消耗的问题,它的行为本身即是良性循环的开始。
生活中,有不少做蠢事的人。比如:文眉文成括号,割双眼皮割成肚脐眼的爱美一族;高价买来假债券,一心要到外国况换巨款,钱到手怎么花都预先想好了的寻宝一族;自己过马路差点没叫汽车轧死,却敢预测别人有血光之灾的算命先生……
我们大家都有可能做蠢事,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愚蠢指数。一般来说,我们的愚蠢指数大约在二百二三十左右,稍有闪失,就升到了二百五。由此可见,愚蠢和不愚蠢之间,相隔并不很远。
我们的先人对愚蠢非常在意,总结出各种各样的愚蠢——画蛇添足/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水中捞月/杞人忧天/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班门弄斧/驴头不对马嘴/此地无银三百两……先人心肠好,替晚辈担忧,于是把这些愚蠢化作成语,口口相传,留给后人作教训。后人要强,哪一个也不愿当傻瓜,就将成语背得滚瓜烂熟,谁知有时身不由已,蠢事照做不误。因此,江山代有蠢人出,谁都可能二百五。
愚蠢似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大愚蠢;一种是小愚蠢。小愚蠢人人难免,时不时就来一次,但他们是可以被谅解的,而且具有独特的益处——不断为你指出人类的局限性,使你不至于太乱来。另有一些小愚蠢,比如孩子喂绒毛狗喝牛奶之类,其愚蠢指数将超越二百五,上升到二百六七十,那就不是愚蠢,而是可爱的童趣。
最怕的是大愚蠢,一旦赶上了,哭不得笑不得,后果甚忧。一些大愚蠢是由集体出演的,比如上个世纪50年代全民打麻雀,60年代全国跳“忠字舞”,70年代围湖造田破坏生态。在那些岁月里,不断有成亿成亿的人站出来,于同一时间嘿哟嘿哟地干同一件事,说是气壮山河,其实差点没把山河气死。
一些大愚蠢是由个人,主要是由极少数权柄在握的个人造成的。比如:重大项目的决策失误,由国家当冤大头,交巨额“学费”;在自然文化遗产区盖粗俗楼宇,盖完了自鸣得意,到处推广;徇私,受贿,包二三四五奶,警察梆梆敲门,面露喜色,以为是六奶来了。凡制造这些愚蠢的人,其愚蠢指数势必嗖嗖上升,变成二千五,二万五,亦即十倍的愚蠢,百倍的祸害。
还有些愚蠢,都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拥有的。比如路遇一人说他有血光之灾,需用报纸把所有存款包住作法方可化解,便颠颠地取了钱“作法”,结果钱不翼而飞;还有人听信致富神话,倾其所有养海狸鼠,种速生林,结果从云端跌落下来,摔得头破血流;还有的做事信马由缰,从不遵守规则,到头来也是以身家作为“学费”……这些愚蠢皆因“贪”和“利”,很难界定是大还是小,但几乎根植在每一个人心底。
愚蠢的蠢字很奇怪,居然用两个小“虫”垫底。事实上,虫子并不愚蠢,鸟兽花木也不愚蠢,即使无生命如石头也不愚蠢。它们都按规律办事,该来就该来,该走就走,繁殖时不忸怩,屹立时不傲慢。愚蠢是人的专利,人干了蠢事,不但自讨苦吃,天地万物都跟着倒霉。
能把愚蠢指数降下来的人,就是聪明人。我们不是神,下降到零很难,但只要努力,总能想出办法,离二百五那个刻度远一些。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间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问:“你到底是谁?”
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领悟’。”
樵夫心想:我现在就是缺少“领悟”啊!把它捉回去算了!
这时,“领悟”就说:“你现在想捉我吗?”
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趁它不注意时赶紧捉住它!
结果,“领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将我捉住。”
樵夫的心事都被“领悟”看穿,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领悟”发现。
它又开口:“你因为没有捉住我而生气吧!”
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我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反应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领悟”看穿。我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
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用心地砍柴。
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却意外地压在“领悟”上面,“领悟”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人们不要去强求不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顺其自然。违背规律去办事,就会步步艰难,而学会顺应规律,就会得心应手,一路坦途。
2、学会创造性做事
中国需要创造性人才,中国的艺术需要创造性人才。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生涯也需要创造性。不必把创造看得那么神秘。什么叫创造,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新的科学理论产生才叫创造,那就高不可攀了。创造可以从低级到高级,知识少、能力不强的幼儿、少年也可以创造,当然那是低级的。很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上的创造需要很多的知识,很强的能力,那是高级的,没有低级的创造习惯,也就不能发展高级的创造。”
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不合理、不方便、不习惯、不顺手、不科学的用具、用品和方法,把它革新或改进一下,就是创造发明。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想问题,你就会看到,生活处处有创造,发明就在你身边。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发明者。发明创造也不仅是大科学家和少数天才者的专利。
也就是说你不一定非要成为爱迪生或瓦特,但可以提出有创见的办法,可以在改进或革新日常生活用品中做出成绩,谁能说这不是发明创造呢?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般而言,大脑的先天禀赋,发展潜力都是基本相同的,有差别也并不大,除了白痴及某些病患者,所有的人都具有创造潜力,都有完成某种发明的可能。只不过一般人的潜在创造力没有开发和利用起来,而发明者的创造力得到了开发和利用而已。
人脑是用进废退,越用越灵,越有创造力。越不用,越沉睡、越迟钝笨拙。人的大脑的创造力是有待开发的矿藏和宝库,应该珍惜、开发和利用它。有的人又会说,环境太平凡了,生活太单调了,不可能有什么创造。这种也是模糊认识。其实不是平凡中、单调中没有创造,是缺少发现,缺少发明的意识。平中见奇,平中见伟大。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慧眼岂不识真金?”它告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引起思考。在那些天天被人碰到却又熟视无睹的普遍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亦不失为一种发明创造的重要方法。
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是世纪在英国发明的。但是,当时的邮票却没有今天这样的齿孔。因此,使用起来颇为不便,邮局卖邮票,营业员得准备有剪刀,以便把连在一起的邮票剪开。世纪的一天,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里,一位新闻记者喝完了酒后,匆匆地写了一篇稿件,装进信封后,掏出一大张邮票,却因没带小刀而犯了难,问遍周围的人都没有借到刀具,在无可奈何之际,只见他从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两张邮票的空隙之间,扎出了一连串均匀的小孔,然后就很整齐地把邮票撕了下来。这件事被坐在一旁的颇有慧眼的发明家亨利·亚瑟尔看得真真切切,他佩服这位记者的巧妙,并记住了那一行行的小孔洞,更产生了“为什么不能在邮票印完之后就打上一行行齿孔”的联想。于是,他立即研制了打孔机,并成功地获得了打孔机的发明专利权。
这是对现实的、自然的现象随处留心取得的创造发明,它是随处留心法所指要“留心”的主要方面。
人的许多创造性的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囿于“成事”,不敢冲破习惯势力的束缚,不愿摒弃传统习俗的陋见。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反常逆变的思维方式,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探索新思路。
海外学者倡导了一种“逆向学习法”,它同一般的学习常规正相反,其特点是强调“先思”,即一开始就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思考问题。思维的基本程序是:结论问题思考求证对照彻底理解。“逆向学习法”大大调动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效果较之循序渐进的“顺向学习法”更为明显。
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军事、经济领域,无疑会比他人高出一招,胜算一筹。
当摩擦系数接近于零的超滑剂——聚四氟乙烯和它的衍生物问世后,多数人把两眼盯在它的润滑作用上。而一些善于逆向思维的人们,则考虑用何种方法把它喷洒到敌人的航母甲板上,战时让敌人的舰载飞机飞不起来,落不下去,使敌人的航母失去应有的作用。后者的思路比前者要高出一筹。
当美国首次爆发了“计算机病毒”感染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于是人们都在“防毒”、“解毒”上作起文章。就在这时,一些善于逆向思考的人,则调换了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倘若“倒一个个儿”,把“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软杀伤武器,战时用它破坏敌人的计算机的内存与程序,不就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吗?若能如此,电子战将变得更为复杂。这种设想,在后来的海湾战争中得到了实战的运用。
由此不难看出,破格思考,是开启智慧闸门的金钥匙,是挖掘你的潜力的利剑。
“用火烧东西时,火在东西的什么方位上?”“当然在下边!”不错,大多数场合火在下方;不过,在河边烤鱼时火在侧旁;用放大镜集聚太阳光点燃黑纸时则在上部。有时会强烈地坚信不移“火在下方”,不妨把这种“坚信不移”称之为固定观念,有这种观念的人难以想得出“火在上方”的烧鱼器。夏普开发的烤用器,电热铬镍合金线就是装在上方的。这样的结构,即使烤鱼滴油也不会燃烧冒烟。这种想法是执著坚信不移“火在下方”者所难以想象的。
固定观念的另一种类型是“框框”,即不经任何人的示意却自作主张地把自己封闭在一定的框框里,关在框框里思考事物。
要想做具有创造性的人,首先要了解具有创造性的人的特征:
具有创造性的人与众不同,而且并不介意与众不同,具有创造性的人应当认识并接受这一点。
具有创造性的人豁达大度、乐观向上,从不把任何事情看得过于严重,即使是很严肃的事情也是如此。
具有创造性的人从不循规蹈矩;对墨守成规的人嗤之以鼻。他们往往放荡不羁,喜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爱以新的方法去干老的工作。
具有创造性的人崇尚冒险精神,这种人爱交游,喜爱观察新事物,喜好探索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