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问题出现时,很少人能冷静和理性地解决。先贤圣哲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吾日三省吾身”。若我们能将面对的问题,用“深层思考法”,把可能发生的情景在脑海中预览,亲历其境,个中可能会经历一幕幕惊涛骇浪,随后再抽身出来,返回现实,像古代武侠小说般,灵魂出窍地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分析剧情,或许我们更能领略个中关键,像去洋葱衣一样,一层一层地剖析,这样我们更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疾病。为了提醒人们应尽早预防及消除“亚健康”,“亚健康”亦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定位为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
“都市病”是生活在大都市及现代城市中所激发及衍生的城市病症,如冠心病、失眠、偏头痛、高血脂及胆固醇等病疾;其他“亚健康”状态如容易疲劳、易患感冒、头痛虚汗、食欲不振、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性功能障碍等。归纳起来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信息过剩综合征、神经衰弱、肥胖症等。
早在《内经》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先贤们已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从方法上,预防“亚健康”首先应从纠正病因开始,“审因论治”,从平时的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健康,做到科学地健身、修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主动调适生活起居,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养生之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医强调情志因素,治病先治心,强调心理与身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这也正是未来医学所竭力主张的。
中医哲学,温柔敦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劳逸互结,顺其自然,应其养生之道。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或许过分热衷于营营役役的生活,缺乏适当生活调节。当人们过分沉醉于物质世界时,对事物或多或少存在些偏见,而忽略了整全的看法。我们不妨以经济学名词“宏观调控”看世事与人生,则对整个生命的看法将更为全面。
2、做一个情绪自控的人
人对周围的事物,在态度上总会有一定的反应,或是好感,或是反感,这种心理活动;就称为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通称为七情,它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并不致病。只有突然强烈的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程度,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致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时,即成为致病的因素。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即情绪的大起大落,中医称为七情内伤,对人体健康极不利。
大喜、大悲、大恐、大惊的情绪对人威胁很大,甚至会发生危险后果。例如:一位老人召集牌友在家中打麻将,牌过8圈,他摸到一张绝妙好牌,成了“全球独调”、“清一色”、“杠上开花”大牌式,顿时欣喜若狂,狂笑不止,结果乐极生悲,一头栽在麻将桌上,突发脑溢血,命归黄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观看一场电视转播的紧张足球赛时;他所看好的球队失利了,老人非常气愤,因情绪过于激动,冠心病急性发作,抢救无效死亡。因此,情绪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都应视为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大忌。
美国报道一个53岁男人回家,一推门进去,儿子、妻子正在吵架,吵得很厉害,他刚想劝几句,还来不及张口,儿子盛怒之下,操起水果刀冲他妈妈心脏一刀捅过去,从前胸捅到后胸,当场一刀把妈妈扎死。他一看恐惧一时痉挛倒在地上当时就死。法医解剖,发现这位老先生53岁动脉没有硬化,很光滑挺好的。怎么就死了呢?属于动脉痉挛闭塞,整个心脏处于高度收缩状态放不开。报纸还登过埃及一件事,医生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病人昏迷,瞳孔散大,以为病人死了,送太平间。病人一到太平间醒过来,发现自己怎么在棺材里,吓坏了,顶开盖很吃力往外爬,很痛苦,正一脚在外一脚在棺材里面时有一位护士推开停尸房门,没有思想准备,一看怎么棺材里爬出一个人那么可怕,看到那人痛苦的样子,惊叫了两声,想往外跑,来不及跑出去倒下就死了。这个病人倒活了。他告了这个医生,说我没有死,怎么就说我死了,法院判医生犯渎职罪,玩忽职守,判刑三年。
有时候一句话要了一条命。医院病房礼拜六探视,有位老太太来看老先生,挺好的,买了水果,高高兴兴,什么事也没有。而她的一句话差点要了老头一条命。她说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89年东欧事变,齐奥塞斯库被枪毙了。老先生还挺认真说,这种做法胡来,政治斗争。老太太也挺认真说:“活该,应该枪毙。”老先生说:“他就不应该枪毙。”两人为了齐奥塞斯库该不该枪毙争论起来。结果不到三分钟,老先生胸疼,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不得了,赶紧找医生做心电图。一个心电图,前壁心肌梗死,赶紧枪救,推到监护室,打上一针药,0.1克15000元钱,而这个药还挺好,半个小时化开了,最后不错完全恢复了,到出院那天,老太太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感谢救命之恩。她说,这回我真的知道生气的危害性,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往后我们俩绝对不吵架了,以后老头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老先生过去妻管严,别的不怕,就怕这个老太太,这回老先生因祸得福,他一说话,老太太就不敢气他了。
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千古秘诀: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
●学会转移。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余怒未消时,可以用看电影、听音乐、 下棋、散步等有意义的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驰下来。
●学会宣泄。人在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调节,对身心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 如果一个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而要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说出来或大哭一场。 这种发泄可以释放积于内心的郁积,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当然,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他人。
●学会自我安慰。当一个追求某项事情而得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 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 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童话一样,因此,称作“酸葡萄心理”。
●意识调节法: 运用对人生、理想、 事业等目标的追求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醒自己为了实现大目标和总任务,不要被繁琐之事所干扰。
●语言节制法:在情绪激动时,自己默诵或轻声警告“冷静些”、 “不能发火”、“注意自己的身分和影响”等词句,抑制自己的情绪; 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上“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上或挂在墙上。
●自我暗示法:估计到某些场合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紧张情绪, 就先为自己寻找几条不应产生这种情绪的有力理由。
●愉快记忆法:回忆过去经历中碰到的高兴事,或获得成功时的愉快体验,特别就该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关的过去的愉快体验。
●环境转换法: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 暂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人、物。
●幽默化解法:培养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或动作、 用讽刺的手法机智、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推理比较法:把困难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 把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相比较,在比较中寻觅成功的秘密,坚定成功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
●压抑升华法:不受重用,身处逆境,被人瞧不起,感到苦闷时, 可把精力投入某一项你感兴趣的事业中, 通过成功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和改善自己的心境。
●认识社会,保持达观态度。古人云:“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确实,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之,历史上和现实中没有几件事是圆满的。 为几件家中或单位上不顺心的事就悲观,情绪低落,甚至厌世,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生活中哪会有十全十美的事呢?我们在心理咨询中, 就曾遇到很多为家庭条件差或单位人际关系差或疾病纠缠等等而悲观厌世,甚至想自杀的。 生活中,人人会遇到许多坎坷和不顺心,平凡人有,名人有,大官者亦有。因此, 只要对社会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想想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不如己, 你就会坦然了。故要保持达观态度。世上不会有永远美好的事物,今天你身逆境, 情绪不佳,但通过奋斗,你就可能获得成功,受人尊敬。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人应该适应社会,保持达观态度,对生活、对人生应充满信心。
●当情绪低落时,不妨去访问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看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痛苦之外,还有多少不幸。
●提高认识和修养水平。平常,我们能看到,文化素质低的人,不善于控制自己,出口成“脏”。而一个修养高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去骂大街的。 同时,他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自我调节。因此, 提高自己的认识和修养水平,对保持愉快情绪,自我调节好情绪是很有帮助的。
3、做一个心理平衡的人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樊正伦在医学演讲中,他提出了中医养生的四个要义——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是对中医文化及其养生之道的深刻总结,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行。
中医学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只有阴阳平衡,才会少得病。
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逐步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都到医院去。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者是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到了西医医院,如果你是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检查都仅仅围绕着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细菌?病毒?用现在最时髦的话就是,得找到萨达姆在哪?拉登在哪?然后呢,用一种药物或手段把它控制了,疾病就好了。这样做是西方医学在它的发展进程中采取的主要手段。
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个部位里恐怕什么细菌病毒都有。因为你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喝的是自然的水,吃的是自然的饭。大自然给人生命的权利,给细菌病毒同样的生存权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你没得病呢?因为你可以和这些细菌病毒和平共处。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多少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病因是你自身的状态是不是给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的状态下,你如果处在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你自身的正常状态被打破,你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它就从10个变成100个,100个变成1000个。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它就危害你了。你自身又没办法抵抗它,你就病了。按西医的做法,你要想杀死它吗?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它不想死,它的变异的速度远远比我们研制药的速度快得多。大家都知道,从研制出抗生素以后,已经有7000多种抗生素了,可是在临床用的只有几十种上百种,大量研究的抗生素都因它在临床无效被淘汰了。
总之,要想达成心理的平衡,就得在如下方面做出努力。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被世界卫生组织写进1992年的《维多利亚宣言》中,称为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基石对于健康大厦的重要,人人都很清楚。对于前三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一般认为只要有恒心,只要坚持不懈是能够做到的,最难的是心理平衡,因为这不只是身体的锻炼,而是心智的磨练、修炼,需要有强烈的道德操守,强大的人格力量。
随着社会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失衡。据保守估计,中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然而社会不会为了个体的失意而停止发展,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心理疾患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医疗力量还非常薄弱,因此,现阶段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和医疗,自身的力量不容忽视。
心理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人们心态浮躁,追名逐利之风盛行,见利忘义者有之,坑蒙拐骗者有之,有的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去攫取国家的财产,去损害他人的性命,以换取自身的利益。在这种时代,要保持心理的平衡,做到“世事如云任卷舒”,真是太难太难了。名和利对人的诱惑是极大的,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争名夺利成为不少人的人生目标,用一生的心血为之奋斗。而要保持心理的平衡,就必须淡泊名利,不去追逐升官、发财,不去投机取巧,保持一种纯真朴实的心境,不挖空心思找后台,靠权贵,傍大款,不点头哈腰去送礼送钱,陪吃陪笑,不卑躬曲膝的去逢迎巴结,察言观色,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就成,省去了自寻的烦恼,就能吃得饱、睡得香,心安理得,活得愉快、率性、自由。正如古人所说: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心理时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呢?人生中失意的事、不公平的事、无可奈何的事其实是很多的。常听别人劝,常对自己说:算了,想开点。然而,事实上却不是在什么失意事委屈事上说想开点就能想开点的,有的事在心里是怎么也没法想开的;而有的事不用别人劝,自己想开点算了,还真啥事也没有了。
心理平衡需要淡泊名利,还需要讲真话,不媚俗。讲真话是人的本性,但讲真话又很难,容易得罪人,容易使自己受到别人的误解。人从小受到教育就是不说谎,“说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从幼儿园阿姨的故事到小学课本“狼来了”的课文,都教育我们必须不说谎,讲真话,而长大了进入社会,才知道讲真话不容易,鲁迅先生的文章就谈到了讲真话难的问题。而一个人要想心理健康,做到心理平衡就必须讲真话,讲假话会使人心理紧张,忐忑不安,有的假话说出来还会使人良心受到谴责,这样的结果,没病也会使人难受,身体受到伤害,所以,坚持讲真话,看到什么说什么,不掩饰,不迎合,不说违背良心的假话,才能心情舒畅、踏实、坦然,不做恶梦,不亏心,从从容容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