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利他,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能,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十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能,有智能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一个人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他修了利他,都是有功德的,说得“宿命”一点,都会得到好报应的。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像盖茨这样的大名鼎鼎的慈善家早就懂得:利他主义能提高他的声望。古语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要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奉献,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帮助。只是一味要求别人的爱心却拒绝付出自己的爱心必将被社会不容。
哀叫是声音,讲话也是声音;皱一下眉头是一种表情,展露一个笑容也是一种表情,同样是表情,为何我们不展露笑容?同样是声音,为何我们不多说一句有益人心的话?
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渴望帮助,渴望雪中送炭,以解自己燃眉之急。这是人之常理。那么换一个角度,当别人遇到麻烦时,不也同样焦急、渴望吗?社会需要爱心,人类需要帮助。也许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可救活一个溺水的人;也许只是薄薄的一条毯子,就可以温暖一个冻僵的人;也许只是一句话,一只温暖的手,就可以唤回失望者的希望。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
7、做一个心灵流畅的人
想起吴小莉说的一句话,她说生活应该是有弹性的!
琴弦因为富有弹性,所以,能奏出各种美妙的乐曲;金钟因为富有弹性,所以,能撞出声闻数里的强音;弓弩因为富有弹性,所以,能射出直透石棱的箭羽;发条因为富有弹性,所以,钟表走出了平稳的节奏;小草因为富有弹性,所以,不怕狂风暴雨的吹打;松柏因为富有弹性,所以,不惧层层冰雪的重压……
弹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化解了冲突,创造了和谐;缓和了撞击,建立了平衡;避免了扭毁,保全了物性。在退缩中还原、吸纳中释放,是弹性的灵魂;看似柔若海绵、实乃钢骨铮铮,是弹性的本质;平静中充满着时刻迎接挑战的张力,对抗中却悄然的把对方变成了自己的同盟,这是弹性的内涵。
因此,大自然既然能够赋予天地间万物如此迷人的属性,她同样也能成为我们内在心灵的一种智慧和外在生命的一种品质!
当心灵有了弹性,我们的生命便像是演奏家手中的六弦琴,会被弹出一支支悦耳动听的妙曲;不管在人生的岁月里,我们的心灵要经受着多少次的不幸、挫折和失意的敲打,但是,从那琴弦上飘逸而出的便都是希望的音符和激情浪漫的畅想曲。
当心灵有了弹性,我们的生命便像是穿越生活之海的帆船,一阵阵狂风的袭扰,只能使高高的桅杆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一次次浪涛的洗礼,正是为航海者的引吭高歌奏响的和弦。因为我们能笑对曾经或正面临的苦难和灾祸,所以,我们能深深地理解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因为我们能坦然地接受命运的挑战,所以,生活中我们胸中有着一份不会被负面情绪置换的自信和乐观。
当心灵有了弹性,我们的精神便不会再像窗子上的玻璃一样的脆弱,经不起小小丸石的轻轻一击,而是像重锤下的战鼓,擂的愈猛,声音就愈是激越高昂;逆境里,我们就不会被悲观和绝望的情绪所控制;磨难中,我们不会熄灭心中的希望和梦想;压力下,我们会更加兴奋和刚强。
当心灵有了弹性,我们的襟怀就会变得更加博大和宽敞,我们的语言就会变得更加幽默和风趣,我们的为人就会变得更加谦逊和大度,我们的处世就会变得更加智慧和圆融,我们的心态就会变得更加阳光和畅达,我们的生活变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洒脱,我们的追求就会变得更加高远和执着……
当心灵有了弹性,我们就不会再被名利拖累的心力交瘁,不会再为成败孤注一掷,不会再被得失弄的寝食不安;不会太过于注重他人的臧否而失去自我,不会再把简单的问题想的深奥复杂,不会再将明白的事情搞的玄之又玄;不会再在春风得意时目空一切,不会再在失魂落魄时自轻自贱……
因此,拥有了富于弹性的心灵,我们便拥有了自在流畅的人生!
越过苍茫五千年,历尽沧海桑田,省略阴晴圆缺,检阅历史的荒芜、人文的醇厚、山川云空的壮美和城市的繁华,以及许多爱恨情仇精彩的演绎;感受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和沉浮宠辱,那只是与生命本质没有关联的细节,错过了的不必去隐晦在心,应该还心情一个本来;留意过世事变迁、落花流水与晨钟暮鼓所昭示的沉闷哲理,不需要自己为此动容。
找一些东西激活心灵,比如音乐、绘画和自由流动的诗歌,比如生死和天真。陶然于因纯洁而美丽的艺术勾勒出的景况里,生命便没有了负担,心灵就会绽开另一种流畅和生动。
孩童们那未曾格式化的未曾雕凿的表情和神态,会让人们回归原态,而原态是人们最惬意、最舒展、最向往的生存本色,在那种状态下的人生,如今看来只能一种理想。
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很痛苦,那不仅仅是为了抵御风寒,不仅仅是为了装点体面。抿紧的嘴唇,低顺的眉眼,做作的惊诧,还有那笑的尴尬和忐忑的坐立。真为人们伤心为自己难受,为了一段短暂岁月里的虚荣,人生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可怕的是经常不知道人生除了应尽的义务和必须的生计,人们在追求什么,而最终得到了什么。
“生予多思拂心垢,洗尽铅华才通灵。”真的人生,是流畅而不放纵,执著而不固执,率真而不盲目,洒脱而不轻狂,这是一种境界,可以凭自己的觉悟去修行。心是一颗善良正直的心,那里面盛满了美丽、平实和安详;欲是一种质朴真挚的欲,那是一份份源自真切爱恨的坦裎,是毫无功利的奉献企图。
放飞心情不等于流浪人生,同样超脱也不等于冷漠,生命的真相严肃地征示:生是浩瀚宇宙赋予人的一个偶然,而认真活在每一天,才是你自己最正确的选择。
8、做一个心灵随意的人
随意是非常好的放下执着的方法。因为,要真正达到随意的状态,需要心灵的开放逐渐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随着心灵的开放,心灵也将逐渐激活,生命的自在、从容、逍遥等等这些体验将会逐渐的体验到。
佛家有个“八风不动”,所谓“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责骂攻击是讥,痛苦是苦,快乐是乐。佛家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这是非常高的修养,一般人很难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就是要人在逆境顺境都有平和的心。孟子也有两句话:“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就是人有时会得到意料不到的赞扬,有时会遭到过于苛求的诋毁。那是人生中的常事,不足为奇。人们随随便便,那是他的品格、个性,不必重视,不必去责备他。一千人就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其实有许多东西我们并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况且非要追求,也只能是邯郸学步。
一切如在梦中,不可强求,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记得有一则禅故事是这样说的: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我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有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有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一个心宽且有才华的人来说,一切的苦境、险阻、失败等等,都不过是人生对自己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并欣然接受。这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苛求生活。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一般认为,心宽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但从更深的层次看,心宽即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人若能看透“随意”二字,是福气。你说,人这一辈子,工作、理想、家庭这几样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有的人诸事如意、万般顺心、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事随人愿,这当然无话可说。但大多数人是磕磕碰碰、似顺不顺,就是顺也是“顺”得别扭。不是“顺”去了一层皮,也“顺”去了一根筋,难以尽如人意。如若想不通便会烦恼缠身、牢骚满腹,倒把人家看不顺起来。他算什么?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比我差,他怎么就提拔了呢?他算什么?长得跟土老冒似地,人没人样,凭什么就把那美人给娶了?他算什么?高中都没毕业,怎就当了大老板?他算什么?走狗运,怎么500万大奖就让他给中了?他算什么……
大凡有这种想法心思的人都是年轻气盛者或对世事看不透者,许多事是横看不惯,竖看不直,心中不服。这种人是糊涂,他们不懂得世间事既能发生就有它发生的必然和道理,对事物发展的不平衡引起了心理的不平衡。于是牢骚满腹,忧虑满怀,倒伤了自己的肝,伤了自己的肺。
而聪明者乃是懂得“随意”二字者。这类人凡事不认命也不强求;凡事尽努力却不勉强,知道奋斗与机遇的关系;成功是必然,失败有使然。知道人与人不可比,事与事也不可计较。所以这类人想得开、看得透,知道世间万物怎能全的道理。你说吧,官大了,责任也就大了,烦心的事也就多了。官越大,危险也就更大,因为高处不胜寒;伴侣漂亮或英俊,感官上满足了,但担心的事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为美丽的花容易招蜂惹蝶,“家有丑妻宝中宝”,便是由此而来。所以说,任何事是有一利,便有一弊,成功有成功的喜悦,平淡自有平淡的安逸。
其实,这“随意”二字便是顺其自然,人生要奋斗,要努力,要进步,这是必须肯定的,也是名正言顺的,问题是只要你努力了,便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了。千万不能太刻意,更不能去委屈求全,奴颜媚膝,低声下气,失去了做人的傲骨和原则。世人各有志,但要听自然,我不思量能为王为霸,更不能强求成名成家,我不妄想存款百万,也不想豪宅大厦,但只是尽心尽力,努力随缘。有也不狂喜,无也不言败,三餐有蔬饭,夜眠有被盖,有时薄酒饮几杯,有时闲书读几篇。人生无荣又无辱,便是知足人生,便是随缘人生了。有词说的好:他人骑马我骑驴,如若相比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想不通者,念上几遍此词便心安也。
话又说回来。“随意”二字是专为世间那些过于争强好胜、过于忧虑、过于倔强者而言的。并不是世间一切都“随意”,如果说反正是“随意”,我就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这是不可能的。若终日袖手闲荡,好吃懒做,听天由命,则又是大错也。你说世间岂有不读书能满腹经伦?不耕田能有稻收?不春种能有秋获?士农工学商皆如此也。所以说“随意”二字须辩证地看待。不能以为随缘便一切坐等,而要尽自己之力而努力,而努力了事情也办不好,则就要以“随意”解读了。只要学得“随意”二字,即除了许多烦恼,享了许多快活,一生受用不尽。反之,不能“随意”之人,必为贪恋摆脱不开,人生最苦处也只是此心,必致妄想妄为,有东想西,得陇望蜀,忧虑不已,这叫做勉强为之,犹如古代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徒自苦其身心也。
花开花落,人来人往,秋去冬来,聚散离合,一切都是这样自然而且必然。我们不能抗拒自然的规律,就如我们不能拒绝鲜花开放,不能拒绝秋果成熟。即使不会有沧桑,不会有坎坷,我们终究步入人为的人情世故中。时间是一把最锋利的刻刀,我们无法拒绝它的划痕,无法回避它刺入的痛感,时间,终究把每个童稚婴儿雕刻成满目沧桑的老人。
佛家有一道谒云: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原意是说,佛界的人要经常省视自身,不再让任何凡尘俗缘沾惹,以保持超脱、宁静的思想境界。联想到我们生活在俗世里的芸芸众生,虽然难以达到佛家的淡泊、寡欲和与世无争,至少还可以经常提醒自己,审视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太多无谓的烦恼压伤了脆弱的心灵,要有意识地时时加以清理,使我们的心灵永保健康、鲜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