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000000003

第3章 考试的革新走向(3)

大学是某一学科的专门化学习,理科学生的社会科学基础和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通过高中教育获得的。目前有些大学,理科学生不懂社会,不通人文、历史,由于书面语言的局限,甚至写不出像样的论文;有些文科学生不懂自然科学,不会看数据,甚至不会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现代化设备。这些能力不仅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也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应当具有的。所以文、理综合科目考试既是为了适合大学选拔的要求,也是给中学教学以良好的导向。

这种模式的高考照顾了高校和考生的自主选择,从人的素质角度考查和选拔学生;也考虑了高中的教学导向和学生的考试负担,应当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考模式。

(五)以高校组合形式命题考试

高校从各自性质和录取要求出发,多所大学组成联合招生委员会,自己命题,单独招生。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第一流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他们的招生对象和生源较为稳定,没有必要将全国的高中毕业生都筛选一遍,可以在相应的地区开设少量考点招生。再如,农林院校、地矿学院、地方师范院校等,为落实行业的政策倾斜,保证良好的生源,可以单独组织考试,提前招生。一些普通院校可以自愿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

每年招生由多个招生委员会举办的多次考试完成,学生自行掌握时间,有选择地参加。所有考生的考务工作仍由各省市招办操作,用计算机进行投档和录取,防止重复录取和学校间的不良竞争。

高校组合考试招生的优越性在于:

1、在多次考试面前,应试教育无所适从。因为不可能有哪所中学专门针对一、二个考试进行教学辅导,且每个考试依高校组合的性质不同,命题的灵活性较大,差异也较大。要适应这样的高考,中学教学只有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上下功夫,使学生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促进了中学的科目设置与教学计划的执行。

2.考试测量的方向明确,侧重“因才录取”,而不是“按分录取”。

3.学生可参加多次考试,不再是“一试定终身”,大大减少了心理压力。

4.削弱了高考内容、方式对中学教学过强的影响,使高考与会考在性质和功能上区分明确,有利于完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这种模式的组织工作颇为复杂,考试的时间安排与考生的调度难以协调,资金、人力的投入也必然大幅度增加。对部分考生来说,选择多次考试,负担必然加重。

从总体上说,这种模式是一种开放性模式,国家可以通过强化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来实现对基础教育的宏观调控管理。

(六)国家组织考试,学校自定科目

高中的9门课程都作为高考科目,还可增设综合能力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各大学、各专业可以自定其中的4~6科作为本校相关专业的考试科目,学生参加自己报考的高校及专业所要求的科目的考试。

学生根据自己的报考意向,可以只选择4~6科参加高考,也可以多选科目报考。考生不同的科目选择决策有不同的录取方向。多选科目考试可以扩大高校报名的选择范围,但高考复习压力大;只考4科,报名选择的余地小,却可以集中精力复习准备。

这种模式给学校和考生以充分的自主权,考试模式灵活,国家保留了统一命题权和统一考试权,能够保证命题质量和统一标准,是一种易为各方接受的改革模式。

但要注意到统一命题的缺陷并不会因此而弱化,同时,由于录取模式增加,考生自选模式多,录取工作量大增。少数考生会每科都考,以扩大选择范围,因而加重了考试的负担。

总结和比较上述6种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所长。总体上高考模式改革能够促进高考在4个方面有所改进:

1.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改革绝对化的文理分科的入学考试制度;

2.适当增加考试机会,改变“一试定终身”的局面;

3.加大高等学校对于科目设置和招生选择的自主权,突出专业特征;

4.增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选择考试科目,根据自己的性向特点,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大学和专业系科的机会。

六、考试的内容设计和招生改革

考分能不能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取决于考试的内容和设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不能因为目前考试的内容陈旧、规定太死而把考试的形式加以否定。好的考试设计,考分既能反映考生的知识水平也能反映考生的素质水平,所以,高招要把真正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要改革的不是考试的形式而是考试的内容和设计。

按统分录取的负面作用主要来自考生方面。表现为竞争过于激烈,考生负担太重,心理压力太大。影响到千家万户,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从根本上讲,过度竞争问题的解决,只能将选择性招生制度转变为达标性招生制度。所以,目前国家所能做到的,除了根据现有经济条件尽可能多地扩大招生名额,多渠道地广开其它形式的教育和就业门路,以分流部分考生之外,适度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按统分录取的原则,在现阶段是不应轻易改变的。所以,高招制度改革的思路也就只能是如何使现行的统考选拔制对考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

现行的高招制度原则上是公正、有效、经济、可行的,所以改革应该是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完善。有鉴于现行高招制度对考生负面影响太大,应更多地考虑考生的利益和方便。事实上,方便考生,给予考生更多的机会,既可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而使其充分发挥才学,又可为高校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而使人才尽其用。具体可供操作的办法是:

(一)实行统考成绩保留一年制。即考生的某科成绩超过某一既定分数线(如百分制,八十分或九十分以上)成绩允许保留而带入下一年。考生(未录取或自愿不录取者)下一年可不参加该科目的统考。该科成绩通过折算(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计入总分。此办法的实质是选拔制与达标制的一种结合,好处是既不影响学校对考生要求的质量,又能减轻考生的负担。

(二)实行录取考生选择学校制。即上线考生的档案可多次投档而同时被几个学校录取。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录取学校或专业。该办法的好处是充分尊重考生的兴趣和志愿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高校间的竞争而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

(三)实行考生录取资格保留一年制。即考生当年被某高校录取,但是,考生个人认为不理想又不愿完全放弃,遇到这种情况,允许其保留录取资格一年。该办法的好处是可大大减轻“一锤定音”制给考生的心理压力和给高校带来的选择损失。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使高校有更多的考生可供选择。

七、高考改革的大趋势

面对来自知识经济时代的压力和挑战。教育内容的改革在各国普遍受到高度重视,形成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程改革运动。作为对压力和挑战的积极应答,各国的教育内容经过改革都具有了新的面貌,高考内容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科学与技术含量增多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最后的10年里,各国在对未来教育进行战略思考时,都无一例外地把科学和技术的教育放在首位,使其在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增设科学教育的选修课,在课程计划中增加若干科学教育方面的新学科。在规划未来教育时,许多国家一概都把科学和技术列在议事日程上。

(二)人文科学东山再起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不仅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更是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竞争。因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各国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前提,人文素质将是素质教育的重心。在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由于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的出现,使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利益越来越相关,因此有人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用以说明地球上的人们交往与互动将更加频繁。那么,“地球村”的趋势将给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这就是要注重人文教育、注重人性的发展即人文素养。

鉴于这种共识,一个普遍的趋势是在教育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安排上,给人文学科以与自然学科同等的地位。

(三)数学成为课程的重点

数学之所以能在教育内容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数学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现代科学越来越需要用数学表达其定量和定性的规律,数学被称为“整理宇宙秩序”的一门科学。正因为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未来社会的人要想较好地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必须首先学好数学,打好数学的基础。

根据如上的世界性课程改革趋势,我国一方面积极参照世界性的教改蓝本,另一方面又根据本土特色确定我们自己的课程革新内容和体系。无论如何,科学和技术、人文学科及数学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三大课程体系,高考的内容也必将渗透这三大方面。当然,道德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也将组成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内容。

高考制度(包括科目、内容、形式、方式等)改革的思路已经形成,势在必行,步伐也会加快。据教育部权威人士称,高考的改革将会是“非常平稳地进行,因为影响面太大。不会是突变的,我们将先在一部分省市进行试点,逐步地进行”。

八、专家的建议

我们知道,这些年来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几乎都是围着高考转,由高考把学校分成了重点校、普通校和薄弱校,因而出现了保重点校、上普通校、改造薄弱校之说。基础教育很难贯彻我们的教育方针,人们普遍认为高考是“拦路虎”,高考不改革——普通高中无法改革。但是,从现在的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来看,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象,那么这种状况高中教育是不是还要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呢?高中能不能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需要我们先调整一下观念和认识。

(一)基础教育应有自己的独立性

基础教育具有其他任何教育阶段、教育内容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它的基础性,它的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性。因此,基础教育的目标应当根据国家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但是高中的目标并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目标,任何选拔都只能以选拔对象的实际基础作前提,这个基本关系是十分清楚的。长期以来,这种关系被倒置,甚至是一种非逻辑混乱,形成了一个荒诞的中心:人才靠“高考”选拔,基础教育靠“高考左右”,长此下去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实践告诉我们,“文革”后恢复高考时,连续两届高考试题的水平只及现在的中考的程度,但是选拔的人才直到今天仍然为各界人士所称道,公认是十几年中水平最高的。“文革”前高考试题中的难题,其中许多已成为现行教材中的基本练习,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水平是高的。这说明,高考只能从实际出发,高考题目难不一定选拔出高水平的人才,追随高考难题的教学并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标志。“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这是基础教育的决策者没有坚持基础教育的自主性的结果。因为“大纲”是由基础教育决策者制订的,高考是根据“大纲”命题的,是以基础教育的目标为前提的。

如果“大纲”的制订和修订吃不准,那是主持者教育观念陈腐不懂得什么是学科科学体系的基础,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的缘故。数学、物理、语文、政治等学科都存在类似的严重倾向。基础教育具有其独立的内涵,科学、准确地把握住“基础”的教育目标而不为高考所动,却让高考追随才是解开高考羁绊的正确思路。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是基础教育的护卫、战士,而不是高考的雇佣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取决于基础教育的自主性的确立。

(二)必要的措施和方法

尽管我们的基础教育首先要解决决策观念问题,但是,对于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干扰又不能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以遏制其负面影响。专家学者的意见之一是采取高考与普通高中教学脱钩,从而中止追求“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目标。办法是国家规定普通高中基本学制,只规定国家合格考试,而高考则是毕业生自己的事,高考事务由社会完成。高考升学率与毕业学校没有直接名誉关系,从而达到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关于基本学制有两年、两年半、三年三种意见。其中二年制的主张仅侧重对所学知识的考虑,没有顾及全面发展的其他方面;两年半的主张是留半年由学生自主或参加社会补习班(预科)复习备考;三年制的意见则主张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使“升学”和“求职”教育均等,毕业后面临平等的竞争机会。

上述建议无疑是好的,但有两个实际问题需引起注意:

1.与之相配套的社会教育网络的建立需要条件和时间,师资也有可能从正规学校中大量流出,可能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

2.在法律不健全、社会风气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出新的社会问题,影响人才的健康成长。

关于改革高考组织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

1.分层、分类法:改革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为国管重点大学和各省市地方分别为两个层次命题考试,各省市地方可以组织跨省招生考试,但不是全国的大范围性质。

除师范、艺术、体育、国际交往等院校分类招考外,还应细分为理科、工科、医农科、文史科、经贸科等,考试科目应要求各有所异。

为了保证普通高中毕业生基本素质水平,在分层、分类,考试中,可以考虑全国统一仅考数学和语文两个基础工具学科。

2.改革选拔办法。国家只考语文、数学两个基础工具学科,其他由毕业学校根据考生平日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提供考生民主推荐名单,录取学校也可自行加试专业相关学科科目。此法在一定的法制、民主的环境条件下是一个可行的常态人才选拔法。

(三)改革考试科目和内容

如果上述方法难以成型,则应对考试科目做调整。其中呼声最为强烈的是:

1.突出语文、数学考试。

2.取消政治考试。考政治实际是背政治,走脱离实际甚至表里不一之路,结果有悖于政治学科教育之本意;不考政治,而教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考不等于不重视。

3.减少门类的数量控制,在控制数量范围内由招考高校确定具体的考试科目,这样,可缓解取消考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矛盾。

4.控制高考内容,维护“大纲”的权威性。要变更试题观念,靠知识点的量多和难题、偏题取胜是最简单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只有运用和挖掘最低限度基础知识的内涵,设计出具有一定效能和区分度的试题,能够考察出学生的潜在能力,才是真正的高水平,也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

同类推荐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本书系统而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如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强化技能,控制技能等。全书内容密切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导的一些理论和实际进行分析,致力于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引入日常教学实践中。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热门推荐
  • 风月一笑思无期

    风月一笑思无期

    问世间情为何物?答曰:一物降一物。风月: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心塞。苏南:我爱的人爱着一个不回家的人,心塞塞。司无期:成就霸业,一统江湖!哎哎,好歹我也是主角,砍我干什么?文艺版:贪狼星与帝王星本就是相克的两星,一星不顾常伦要扰乱这天下,一星身带天命要平了这乱世。此世间人皆猜这风月仙子是那帝星,还是那温雅右相是贪狼?却不知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乱了。两星相慕,一个爱不得,一个爱而不得,不提也罢,也罢啊
  • 凰舞:叹

    凰舞:叹

    叹一季繁花落尽,叹一曲曲终人离。叹世间薄凉冷漠,叹鲜血染红江山。活一生,意义到底何在?愿去求索。当炽热的心渐渐冷却雪花在她手中,不化。
  • 最强修真女

    最强修真女

    刚大学毕业的女主------潇苒因看了一本小说而穿越到了女二号的世界中,她发誓她一定要改变自己被杀的命运,她不求荣华富贵,那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求平平淡淡,找个爱自己的人过完这一生,孰不知这一切都在慢慢改变。看她如何飞到成仙,问斩红尘......但是请问一下我身旁这一个腹黑的男人是谁,他不是应该在女主旁吗?怎么在我这了,苍天啊......
  • 大漠锋镝录

    大漠锋镝录

    改朝换代,中原大乱,倭寇乘虚而入,深入我腹地,盘据楼兰古城,扼制丝路,疯狂地抢劫盗掘,杀人如麻。大顺朝昙花一现,八千子弟流落江湖,成为各方势力争夺捕杀的目标。忠臣义士,铁血男儿,驰骋大漠,诛灭倭寇,喋血大漠,血染黄沙,马革裹尸,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请看大漠锋镝录。
  • 前夫,放了我

    前夫,放了我

    她是名门淑女,沈家千金。一见钟情的相遇,为了他,她用她所有的资源帮他上位。可谁曾想,当他摇身变为豪门贵公子,为爱倾其所有的她换来的却是那一纸离婚协议书!
  • 诡行天下

    诡行天下

    贪嗔爱欲痴,善恶一念间。他大哥失踪了,留给他唯一的线索只是一个地名,两人一路寻找,却遇到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案件……这世间真有魑魅魍魉么?民间传说、消失的古法、巫术咒语、是否都真实存在?是异术还是心魔,一鼠一猫带你揭开层层迷雾。
  • 林美叶之死

    林美叶之死

    一个美丽的弃婴被收养成童养媳,动乱的年代,她的命运被造反派头目占有后,又被批斗游街,最后她投井自尽......
  • 梦落倾城恋,冷颜醉倾城

    梦落倾城恋,冷颜醉倾城

    黑道帝皇,误入陷阱,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一个架空朝代,穿越在炎落国荆丞相家。被指婚断袖之嫌邪王,又意外遇见几个出色的美男。冷漠的杀手遇见邪魅霸道的他,不食人间烟火的他,温润如玉的他,狡猾腹黑的他,爽朗洒脱的他,又该如何?那个邪魅霸道的男子将她搂入怀中,霸道的宣誓着主权。既然桃花漫天开得灿烂,那么他便开一朵,掐一朵。冷漠的邪拧美人荊司藍宁可我负世人,定不让世人负我一分。邪魅嗜血的邪王君墨珩既然爱了就是黄泉碧落,要宠就要生生世世。既然爱上你,就不会后悔,那就是骨血一般深沉,不可割舍。【女主不是聖母。】简介无能,跳坑一看便知分晓。此文尚未定向,还不确定一对一还是np。可以在评论下给些意见。
  • 一品阑珊赋

    一品阑珊赋

    她是夜阑珊,一个顶着她人灵魂却卑贱到尘埃里的死刑犯。他是夙岚,一个云国身份最为尊贵的男子。他们本不该有交集,命运却偏偏让他们相遇。她说,“我这般阴狠毒辣,是好,还是不好?”他当然说好,因为只有她这般狠辣的时候,他才能够透过她,看到曾经的自己以及那个她。于是,为着他这一句好,她风里来,雨里去,当真将单纯的自己修炼成那个人人见到都要说一声毒妇的人。她说,“一个人没有了原来的身份样貌,是好,还是不好?”他当然还是说好,因为只有她不是公主的时候,她才不用喊他一声皇叔。于是,她便顶着这个之前无比厌倦的名字,开始了只属于夜阑珊的生活。
  • 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是清李伯元的代表作,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它也是首次对清末官场的腐败进行全面否定的作品,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整本书以若干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连接写成。一个个故事通常同地方说起最终讲到北京,自然过渡连缀最终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官场现形图。整个官僚体制中形形色色的大小官吏、胥使差役的行为心态,一一予以暴露。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名列前10。人民文学出版社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官场现形记》列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