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7100000007

第7章 工作在城市(1)

待不下的城市

对于第一代打工群体来讲,由于年龄、知识和技能的限制,他/她们把自己定位在“农民工”这个标签上,认为自己老了是要回农村老家的;从情感上来讲也认定农村是家。也许可以说,对于打工第一代来讲,他/她们想要待在农村,但是现在却需要待在城市。

对于新生代打工群体来讲,从精神诉求和物质追求上,他/她们希望“家在城市”,当然这并不排除从情感上对农村的家的依恋和回忆。也就是说,对于新生代打工群体来讲,不仅是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需要他/她们待在城市,更主要的是,他/她们想要待在城市。

可见,不同年龄阶段的打工群体的诉求差别很大:对于第一代打工群体来讲,主要是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的问题;对于新生代打工群体来讲,主要是在城市的居住权和工作权的问题,当然,对于新生代打工者来讲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也同样是重要的,而且是居住权和工作权的组成部分。

但是,打工者在城市的生活现状非常的不容乐观。

从工作上来讲:很多打工者的工资收入很低、难有社会保障、劳动时间长、工作内容枯燥乏味、没有发展前景。

从居住上来讲:很多打工者在住在集体宿舍,私人生活成了工厂生活的延伸;很多打工者的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表现在:居住面积极为狭小,没有必要的生活设施、生活环境很不安全。

从子女教育上来讲:很多打工者的子女无法和父母在城市团圆,这造成了两代人生活的残缺;父母一方面无法享受天伦之乐,更重要的是无法承担教育子女的社会责任;子女缺失家长的教育和爱护难以健康成长。

从精神文化上来讲:当社会允许打工者在城市居住只是为了购买他/她们的劳动力,当打工者在城市居住只是为了可以出卖劳动力、而不是为了建设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的时候,那么宿舍和打工者聚居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成了廉价劳动力的集中营。如果是这样,那么在这样的地方,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都成了很不合时宜的词汇。

打工者换工作比较频繁,平均一到两年换一次工作,有一些工友甚至一年换几次工作。工友换工作的原因很多,但是都是因为对工作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满。如果我们问工友:“有多少人是出于兴趣或者喜欢做而从事现在所做的工作?”,我们的统计结果一定是接近于零。打工者在做着他/她们不喜欢做的工作,工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仅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这就是打工者在城市的工作现状。

有些打工者因为各种原因暂时回到农村老家生活,他/她们都发现,无论城市工作和生活多么让人痛苦和无奈,还是比在老家生活更加可以忍受。一个工友告诉我:“回到老家,镇上的街道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头,实在无处可去。邻居和相亲也大都是老人,没有什么可以沟通的。只能每天在家里看电视。实在待不下去。”一个女工打工了将近10年回到老家以后,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忍受没有工作每天只是带孩子和做家务的生活,她告诉我说:“在厂子里,工作虽然累,但是姐妹们可以说说话,可以有收入,有工作心里觉得充实。”可见,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是仅仅由于生存需要而从事的工作也已经赋予了打工者不同的生命意义。

工作是打工者城市生活的核心,没有工作打工者就无法继续在城市待下去。工作是打工者的全部依赖,然而工作只为打工者提供了收入来源,却无法为打工者提供完整的城市生活。

一、工作很不稳定

下面的两个调查数据都显示出打工者工作的不稳定性。

全国总工会做的《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27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每年变换工作0.26次(也就是说平均3年就要换一个工作),传统农民工为0.09次(也就是说平均11年换一次工作)。在换过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主动提出结束合同的比例为88.2%,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16.9个百分点。接近五分之一(19.2%)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近期有换工作的打算,超过传统农民工(14.9%)4.3个百分点。

根据北京工友之家2009年所做的《打工者居住状况和未来发展调查报告》28显示,在深圳的新生代打工者每1年半换一次工作,在苏州的新生代打工者每2年换一次工作。

在和工友的交流中我发现,工友的工作稳定性差别很大,有的工友一年之内也许就换好几份工作,而有的工友可能10年都在一个厂里工作,但是总的趋势很明显,就是打工者的工作是很不稳定的。

二、工作不稳定的原因

在讨论打工者总换工作的原因的时候,我做的是经验性的分析,完全根据工友所讲的故事来判断,并没有企图做任何数据分析。打工者自己选择离开是换工作主要原因,被老板开除的情况有,但是占少数。打工者自己选择离开的原因很多,从我下面要讲的工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下面的原因:

*因企业条件和工作性质所迫被动离开的:工作条件差、劳动保护差、工作无聊;

*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主动离开的:为了谋求技术提升、为了谋求更好的待遇;

*道德的选择:觉得所从事的工作太没有良心了,就选择离开了。

一般来讲,工作不稳定是贬义的,因为工作不稳定多会导致收入不稳定和居住地不稳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够频繁换工作也意味着工作机会比较多,这样的机会给打工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提供一种可能性,也给企业造成压力迫使其改善条件。问题是,如果对于打工者来讲,换工作换来换去都没有出路,那么打工者就很难谋求长远发展;如果对于企业来讲,劳动力成本低廉而且劳动力供过于求,那么工人的流动也不会必然促进企业用工条件的改善。

我下面要讲的是工友不断换工作的故事,这些是打工者、企业和社会必须去面对的无奈现状。

工作脏、工资还低

王佳(女)是贵州人,1981年出生,初中毕业,29岁。1998年开始外出打工,到现在(2010年)打工12年了,中间生孩子休假1年,学日语1年,换过6份工作,最短的工作是第一份工作,做了5个月,最长的一份工作做了3年多。她是这样告诉我她的第一次打工经历的:“1998年第一次打工,到了东莞,那个厂子是做印字的。做那个东西,手都脱皮了,弄到衣服上都洗不掉,都被氧化了。当时做了四五个月。第一个月发了250块工资,好高兴啊。250块钱对我来说很多了。去寮步镇上买衣服,再买别的什么的就花了200块,不是一天花的,可能一个礼拜左右吧。200块就花没了,最后就剩50块。做了一段时间后,听亲戚和朋友他们讲其他地方的工资,就感觉自己工资太低了,工作也比较脏。当时有一个塑料厂招工,离我那儿也没有多远。我们几个就换厂了。也就是1999年换到那个塑料厂的,在那里做了一年吧。”

担心受工伤

聂夏云(女)是河南人,1990年出生,中专毕业,1997年开始打工,在断断续续打工的3年中换了5份工作,最短的做了1个月,最长的做了8个月。她是这样告诉我她的第一次打工经历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的一个塑胶厂里面,和我表姐一个厂,做手机外壳的,是出口的。2007年10月份进厂,到2008年6月份出来的。那个工厂待遇不好,也不包吃不包住,加班加点地工作,一个月最多可以拿到1700元。那个厂子里面的机器,你要是不小心手就会受工伤。有一个女孩子上夜班的时候,我跟她一个班,一点多的时候她的手就被压断了。自从她手压断之后,我每天晚上上班的时候感觉脑子里面就会听见救护车的声音,然后就特别的害怕,再加上那种气味,就受不了。”

老家村里的小餐厅不规范

王宇(女),河南人,1990年出生,20岁,高中毕业。在不到2年的打工生涯中,已经换了4份工作。她给我讲了她打工所做的第一份工作的经历:“刚毕业的头半年在老家村子里的小饭店工作。饭店就在家旁边,很小的饭店。工资好低哦,一个月500元。我们村子挺热闹的,街面上两边都是商品房,然后中间有一段卖菜和卖肉的什么的。在老家饭店的工作时间长,很不规范。尤其是夏天晚上有夜市,搞到12点都很正常。没有给固定的休息时间,下午两点的时候是饭店生意很淡的时候,小饭馆老板总能为你找点事做。比如说他让你串羊肉串,或者包点饺子,让你闲不了,要不就叫你看着。反正在小餐厅工作没有人可以干长的,我从8月份干到12月份就不干了。”

工作太无聊

陈若水(男)是湖南人,1980年出生,初中毕业。1997年开始外出打工,一共换了10多个工作,最短的只做了半天,最长的做了3年。他给我讲了他在广州做保安的经历:“2002年10月份我又到了广州,我堂哥介绍我在一个小区里面做保安。工资那个时候是600块钱一个月,包吃包住,一天上班12个小时,相当于是两班倒。没什么事做整天坐在那里,因为坐在那里很无聊,就会想起以前的很多事情,然后就会想自己的一些感情的过程,还有打工的事情。那个时候是我第一次对我以前所走过的路有很系统的回忆。当时做保安做了两个月,我们那个小区里面有四个保安,那个时候天天就坐在那里,刚开始的话可能会想以前的一些东西,后来慢慢就无法忍受了,这也不是一回事,又学不到什么技术,又赚不到钱,还不如走了。”

胡恒建(男)是贵州人,1988年出生,念到初二,上过技校。2003年技校毕业实习时开始打工,在7年里,断断续续地工作,一共换过5份工作,最短的做了半年,最长的干了1年多,中途回家了好几次。他给我讲了他在东莞做保安的经历:“2008年的时候在东莞塘厦做保安,做了应该是十个月左右。天天都要上班,工资一个月1100元,固定的,每天上十二个小时。你没满三个月,要扣钱的,扣了以后,大概就是九百多块。干满3个月以后,就扣得少些,但是也扣。这个工作太无聊,12个小时,两班倒,就是给厂里面把门的那些。太没意思,就坐那里玩儿手机,老板来了看见你玩儿手机,还要被罚款。上夜班的时候,更无聊,又不敢睡觉,老板随时都有可能来。然后就不做了,就回家了。回家待了好几个月呢。”

觉得工作性质没有出息

冉石峰(男)是重庆人,1990年出生。高一的时候辍学,然后开始打工,出来打工的三年中已经换了7份工作了,最短的一份工作是做电话推销员,只做了一天;最长的一份工作是在重庆一家公益组织工作了一年。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酒吧当服务员,这份工作他只做了一个月。2010年9月,我在重庆和在那里工作的小冉聊天,他是这样告诉我的:“稀里糊涂不上学了以后,就想找个工作。当时县城里有一个朋友在酒吧里面,就去找他了。县城里面真的没有什么工作,只能当服务员。当时觉得当服务员的话太没有出息了,干了一个月我就不做了。”

为了技术提升

陈若水(男)是湖南人,1980年出生,初中毕业。1997年开始外出打工,一共换了10多个工作,最短的只做了半天,最长的做了3年。他给我讲了为了学到模具技术多次换工作的经历:

“2004年,那个时候我基本上已经自立了,社会上那些骗人的把戏基本上已经骗不到我了,也不会希望别人介绍工作,都是自己找工作。我先去我姐夫的叔叔那里学做模具,我学了三个月后就自己出来找工作。那时候一直在深圳。我进了第一家厂,在里面干了半天之后,那个老板说我的技术还不行,这里不能要我。不过那个老板算好的,他把半天的工资结算给我了。

“第二次,我进一个厂里面做了一个星期。我刚进去那老板就要出差,他走的时候交代我一件事情,就是别人把材料送过来之后,按照图纸加工。我在加工的时候看图纸看错了,把它搞坏了,材料也报废了,我自己感觉不好意思,还没等他回来我自己就走了。工资也没有要。

“第三次,进到大康那里一个厂,在那里做了两个月。刚开始,老板让我开车床,后来看我技术不怎么样,就叫我打杂,我就走了。

“又换了一个厂,还是在大康,是一个模具机械加工厂。这里做的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做了两个月之后我就不想做了。因为做模具,是需要多做一些精密的东西,技术才会提升的。我想辞工的时候,那个老板说,不要走了,给我加工资。后来,给我加了两次工资,过了年之后,我又辞工,他又给我加了一次。刚刚进去的时候是600的底薪,那个时候600的底薪比普工是要高的,另外还有加班费。到后来加到差不多900多到1000的样子,另外还有加班费。那个老板觉得我这个人比较听话,做事也比较勤快,有的时候不用安排就自己做了。那个老板人很好,我最后走的时候,他还想留我在那里做,还答应给我再加工资。我告诉他,以我的技术,在那个时候也就只值那个工资,我只是想多出去闯一闯,想多学一些东西,多见一些东西,做这行的见得越多技术提升得越快。我最后就走了

“然后我进到一个黑厂那里,就是什么都没有的一个厂,没有工卡、没有合同、没有工作证。其实,这些东西在前面几个厂也都没有,只是前面的那几个厂老板还算比较讲信用,而这个老板一点信用都没有。那时候我进去,讲好的底薪是九百,但是后来他拖欠我工资。我在进厂的时候就知道他这种人可能有点儿靠不住,就防着他。他那里不包吃嘛,我就说我没有生活费,要他先支付生活费,支付了两次,到该发工资时,他没发,说没钱。这个厂只有几个人,有的是他的亲戚,他们不着急要工资,我看他不发工资,我就走了。

“然后,我又回到横岗,进了羽田电机厂,在一个模具房里面。这个厂还可以,稍微正规一点,按劳动法来的,22天制,一周休息两天。每天晚上一般是加班到九点半,礼拜六会加班,礼拜六算三倍工资的。那个时候包括加班费一个月可以挣到1900元。”

寻求更好的待遇

同类推荐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为了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国家政策精神与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普通百姓的《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采用问答阐述的形式,针对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运用现行政策法规进行解析,对案例进行点评、支招,提示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政策,理智、策略地应对民生问题,打理好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都是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分为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百姓理财、文化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六个部分,案例真实、具体、鲜活,代表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姓的民情和民意。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比较全面系统地评述了党的九十年,这些评述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从更加宽广的视野,全面了解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和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们党及其领导人的深刻思想和崇高风范,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与宝贵经验。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大学生村官必读

    大学生村官必读

    本书定位于大学生村官所需的知识结构,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与农村改革和建设密切相关的各种知识。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篇、基层建设篇、农村事务篇、经济管理篇、防腐拒变篇,全面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一品驭兽妃:误惹地狱邪王

    一品驭兽妃:误惹地狱邪王

    她,北堂府的嫡系长女,却是天下皆知的废物。当泠敛的眸子再度睁开,那个天真的丑女,早已更换。殊不知,被人称为废物、草包、无盐女的那层伪装之下,是如何的风华绝代,势力冲天。人前,她天真可爱装无辜,阴谋阳谋一并用;她看似纯真、无害,实则内心口蜜腹剑,腹黑的本领让人膛目结舌。天才炼丹师,驭兽师,炼器师……当这在那一层层光环剥开之际,那尊贵的血统任谁敢小觊。他,是令世人闻风丧胆的邪君,身份扑朔迷离,腹黑妖孽的黑暗势力统治者:你的命是本尊的,本尊让你生,你便生,本尊让你死,你便死。北堂泠眨眨眸子,笑的漫不经心:我若死之前,必然拉你一起下地狱。从此,天上地下,生死相随,唯尔独尊。
  • 佛说妙吉祥菩萨陀罗尼

    佛说妙吉祥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目击天安门(二)

    目击天安门(二)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狂拽冷少妖娆妻

    狂拽冷少妖娆妻

    弄死个人然后就穿越了!唔,天理报应,因果循环?可是,我想要空调电脑热水器,老天爷你倒是给我弄来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抗击尸人

    抗击尸人

    我是宇,一觉醒来,世界全变了,尸人肆虐,并不断进化,我要做的,只有活下去!求生路途中,我渐渐意识到,尸人,原来可以这么可怕!!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大地苍生

    大地苍生

    从民国初年至上个世纪中下叶,关东大地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芸芸众生在这块充满苦难和希望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爱恨情仇中交错着悲欢离合。阴谋与爱情、无私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轮回上演,在关东大地上演绎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
  • 沈氏女科辑要

    沈氏女科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蔷薇学院

    蔷薇学院

    有一个学院,他有各种各样的契约只要你愿意付出契约内要求的代价,它就可以帮你达成一切愿望但是,真的有人敢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
  • 英王

    英王

    原来,这里有绚丽的斗气,玄之又玄的斗技;有神奇的灵力,奥妙无穷的灵法。有神乎其神的丹药,神秘莫测的秘法;有无穷无尽的宝藏,九死一生的险地。有凶狠的兽人,厚道的矮人,狡诈的人类,精明的地精,美丽的精灵,霸道的巨龙,善变的恶魔,神圣的天使...现在,这里还有独一无二的“英雄联盟系统”,精妙无双的强悍技能,能让人脱胎换骨的逆天天赋,以及所向披靡的英雄传承···陌生的灵魂,欢迎来到奥尔索顿大陆!··············本书慢热,构局较大,轻微11,附带《英雄联盟》元素,敬请各位看官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