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4800000023

第23章 决战泰晤士报(2)

汤姆逊收购了《泰晤士报》之后,丹尼斯·汉密尔顿成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这两份报纸的总编。《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位很博学的编辑威廉·里斯莫格,成为《泰晤士报》的主编,而哈罗德·埃文斯担任《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主编。

埃文斯是一位铁路工程师的儿子,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报业。当然,他过去也是一位记者。他先是负责《北部回音》的编辑工作,获得了成功。由此名声大震,人们都把他视为一位侠胆义肠、仗义执言的好编辑。

1966年,汉密尔顿把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并将他带到伦敦,做他的助手。一年以后,汉密尔顿提拔了他。拥有一小队出色记者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不仅是一家盈利的报纸,而且也是一家很有人情味的,令人激动的报纸。

在汉密尔顿和埃文斯的领导下,《星期日泰晤土报》发展出了新闻行业的新技术。他们组织的一小队记者,被冠以“窥视”的名字。这个名字很快就闻名于世。他们的劳动成果使报纸有了很强的特色。埃文斯将“窥视”编入一个正规的调查小组。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期间,报纸发表了大量的内幕调查报告,并公之于众。这其中包括金·菲尔比事件。菲尔比是苏联克格勃安插在英国秘密情报局M16中的间谍,这一丑闻曾经被搞得沸沸扬扬。埃文斯的小组还调查了发生在法国北部的麦·道公司DC-10的空难事件。此外,报纸将大量的钱花在调查毒品犯罪的问题上。

埃文斯把报纸和新闻事业看作是一种社会武器。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他要报纸永远痛斥政府,蔑视法律,要将所有的秘密,尤其是政府内部见不得人的事情挖出来,公之于众。他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招来了许多批评,说它的风格是生锈的、冒牌的新闻,他的新闻更多的是装饰品,表面上闪光发亮,却没有多少实际内容。但是,埃文斯和他的支持者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他们是为普通公民服务的,目的是保护公民免受伤害。在政治上,他们的报纸是中立的。虽然他们批评政府,但并非激进分子。

可能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这份报纸具有某些警察的精神。埃文斯雇用了一些非常熟练的记者。在他们当中,战果最为辉煌、最具有杀伤力的人是布鲁斯·帕奇。他是一位很有性格特色的编辑,有时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不惜去研究18世纪德国历史或分子物理。

尽管报纸严肃认真的调查在继续,但是,到70年代末,这种精神有些褪色,甚至凋谢枯萎。埃文斯反复无常,有时是擅自作出各种决定。

他本人倒是精力充沛,常常是骑着一辆摩托车跑来跑去。他离了婚,但很快又结了婚。他与人合作出版了一本关于滑冰的书,竟然卖得不错。

随后,他又帮助编辑出版了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回忆录。尽管他一直以不与政治家来往而自居,但他的这一举动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的羡慕。

《星期日泰晤士报》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新闻方面,都获得了成功,简直是大放异彩。但它的“老姐”《泰晤士报》在70年代的情况却不算太好。

《泰晤士报》的主编威廉·里斯莫格是一个倔强的知识分子。他较早开始使报纸现代化,使用大标题和短句子。尽管这一变化不是那么激烈,也不太突然,但对于报纸的某些年轻的传统主义者来说,变动得实在太多了,太过分了。在70年代初期,他们开始抱怨了。加上当时报纸的收人情况不好,于是,许多变动被取消了。

当1976年报纸的老板汤姆逊先生去世时,报纸的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今后会发生什么事。在过去那些年里,汤姆逊为这两份报纸亏了不少的钱。他喜欢它们,也喜欢英格兰。但他的儿子却不是这样,他可没有这么罗曼蒂克的感情。他生活在加拿大,发现伦敦远不那么令人感到舒适。这与他的父亲可大不一样。

在70年代,英国的报纸管理阶层都在认真地考虑如何引进划算的“新技术”,也就是计算机化。如果记者和广告设计人员可以直接把稿件输入计算机排版系统,不仅漂亮,而且可以减少一些打字员。但是,打字员们都属于全国绘图协会。全国绘图协会拒绝任何这样的革命,除非报纸的资方同意“重复输入”。也就是说,由任何非协会会员所打印的东西,必须由全国绘图协会的人再重新输入一次。在无休止的谈判之后,在一次又一次停工之后,在损失了数以千计的报纸之后,由汤姆逊家族控制的国际汤姆逊集团失去了耐心。他们告诉工会,除非工会同意不中断生产,并引入一些新技术,否则,他们就在1978年11月底关闭这两份报纸。公司的经理们确信,在经过“短期的剧烈震动”后,全国绘图协会将会退却。但是,他们估计错了。

在报纸被关闭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工会没有做出任何有实质性的让步。最后,公司不得不自己来解决这一问题。关门造成了4000万英镑的损失。1979年11月报纸重新开张时,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汤姆逊家族只好自认倒霉。在报纸歇业期间,报纸的经理和记者们照拿工资。这还不算,汤姆逊家族甚至对全国绘图协会的要求做出了让步,同意“重复输入”。

1980年间,印刷工会继续经常中断报纸的出版,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泰晤士报》严重亏损。到秋天时,全年的税前损失大约达到1500万英镑。肯·汤姆逊觉得,他佩服他父亲对报纸的热爱,但不明白这么长时间里,他是怎样弥补报纸的亏损的。1980年的8月,《泰晤士报》的记者们也起来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对于汤姆逊来说,他已经受够了。

如果记者们也不忠诚,那他为什么还继续自寻烦恼呢?

1980年10月22日,他把报纸推出来卖。他让一家投资银行来负责出售,投标日期截止于12月31日。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来买它,报纸将在3月初关闭。汤姆逊家族当然极力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将意味着公司必须支付3600万英镑的补偿金。

谁将是最终的老板?

有可能买《泰晤士报》的人很多。这其中包括洛德·罗斯莫尔,他是老报王诺斯克利弗的后裔,现在是联合报业集团的老板,拥有《每日邮报》。另一个人是《电讯报》集团的老板洛德·马休斯。还有野心勃勃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佩尔加门出版公司的老板,他对任何一份报纸都喜欢插上一脚。大西洋富田公司也是一个候选人,这家美国的石油公司曾经和默多克竞争《观察家报》,最终得手。然后,就是默多克了。

以前他一直说他将“永远”不会买《泰晤士报》。当出售的计划刚一公布的时候,他说他没有真正的兴趣。他手头的事情已经够他忙活一气的了,而《泰晤士报》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漩涡,是可能会咬伤自己的“一条蛇”。

默多克也知道,自他在1960年买下《太阳报》以来,英国的报业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经是一份英国报纸的老板了,这意味着如果他试图再买下一份报纸,他投标的报价必须通过垄断与兼并委员会的检查,这可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可能会不同意。然而,这也有一个漏洞。如果考虑到报纸肯定是不赚钱的,而且有关闭的威胁,一个已经有一份报纸的老板的投标就不会受到挑战。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里斯莫格和埃文斯决定联合起来,自己来拯救他们的报纸。里斯莫格先是飞到美国,去寻求支持者,没有明显的收获。但他在纽约遇到了默多克,被这个人的绅士风度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也许默多克不是那种“职业记者们所害怕的”魔鬼,根本就用不着担心。默多克显然对埃文斯充满了敬佩之情。埃文斯本人为他的集团在费力地寻找支持者。他也来到了美国。但是,他在美国遇到的人都觉得,报纸不应当是由集团来经营的。有些人是被伦敦的印刷工会给吓坏了:“这简直是骇人听闻。”他一无所获地回到了伦敦。这时,伦敦的《卫报》表示有兴趣,但只是对《星期日泰晤士报》。它说不愿意与保守的《泰晤士报》发生任何联系。

在12月初,默多克来到伦敦,参加路透社召开的一个会议。在伦敦的投资银行家洛德·卡托的公寓里,他遇到了《泰晤士报》的执行编辑戈登·布伦顿。布伦顿和默多克早就认识,他们过去常在报纸出版商协会的会议上见面。这个协会是一个报纸老板的组织,他们过去企图联合起来对付印刷工会,但却徒劳无功。布伦顿曾经说过,默多克是很少的能够信守诺言的出版商之一。布伦顿是一个管理者,而不是一个记者。他敬佩默多克的商业头脑,把他视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希望默多克买下报纸。相反,他瞧不起马克斯韦尔,也不信任罗斯莫尔,这两个人显然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候选人。

默多克就在汤姆逊定下的12月31日这个最后的界限之前,跨进了门槛。他出了一个价,100万英镑。和其他的投标者一样,默多克也知道,如果交易没有达成,汤姆逊家族将不得不在3月份关闭报纸,而且将负责支付巨额的补偿金。

在投标者中间,还有两个主编。里斯莫格组成了一个由记者们组成的小集团,名叫“《泰晤士报》记者”,他们要买下《泰晤士报》和它的附属设施。就在最后一天,摩根·格林费尔也出了一个价。他是“代表哈罗德·埃文斯,《星期日泰晤士报》主编、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他的亲密的同事们”。但埃文斯的希望很快就成了泡影。首先是《卫报》撤出了合伙,然后是工会。前工党首相詹姆斯·卡拉汉决定倾向于默多克。因为他在《太阳报》一事中,保住了就业机会,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工作。他虽然很难对付,但是值得信任。埃文斯现在也认识到,对于汤姆逊董事会来说,默多克也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他感到有点可悲,他们竟然喜欢一个外面的人,而他们过去曾经对默多克表示过轻蔑。

然后,埃文斯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路透社的总经理杰拉尔德·龙格打来的。他告诉埃文斯一个最新秘密,默多克曾经征求他的意见,要他担任《泰晤士报》的总经理,而且默多克想同埃文斯谈一谈。埃文斯给了龙格他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当天晚上,默多克就打来了电话。

“都是我的,”默多克立刻就说,“除非罗斯莫尔提出更高的价钱。

同类推荐
  •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长征英雄谱2

    长征英雄谱2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福特汽车王国

    福特汽车王国

    本书分五章,分别从福特诞生、继续前行、迎战对手、现代企业、前进之路等方面对福特公司进行了全面介绍,总结了福特汽车公司发展壮大的历程和经验。
热门推荐
  • 被当作鬼的人

    被当作鬼的人

    本书为80后代表作家的第一本散文、短篇作品集、共收录作者散文作品30余篇,外加短篇小说《一个拍巴掌的男孩》、《蛇皮女人》两篇。 从内容上看,作品主要分两大部分。
  •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安抚员工心灵的良药,成就辉煌事业的圣经。这是一些震颤心灵的文字,它告诉你工作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一篇篇文章就好像医治浑噩与浮躁的良方,帮你驱逐职场倦怠,让你重获力量,奋然前行。
  • 夜之妖姬

    夜之妖姬

    她重生为草包又花痴的月夜国小公主,世人眼中的废材又如何?见了美男流口水又如何?不学无术的单系魔斗士又如何?当她遇火重生,站在世界颠峰之时,世人还会笑她痴笑她狂么?且看她夜姬,如何纵横异世,睥睨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顾太清词选

    顾太清词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侠风云录

    剑侠风云录

    北宋初年,宋辽连连征战,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江湖中强者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小帮派之间的兼并之战也如火如荼的展开,江山动摇,江湖混乱,一些数十年未出江湖的邪道中人也趁着这乱世从出江湖。
  • 从前有个瓦罗兰

    从前有个瓦罗兰

    当一个萌萌哒的少女站在罗翊面前扑闪着大眼笑嘻嘻地说道:“我叫锐萌萌,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主人了。”罗翊原本以为少女是哪家精神病院跑出来的cosplay女孩,结果他却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电子厂的这些年

    我在电子厂的这些年

    最近闲来无事,在家扫天下,偶然发现消失已久的随手记,翻了几页感触颇多。本子里记录了我第一天到电子厂上班到消失之间一些琐碎事情,虽无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本人想借此让大家了解一下大多数打工者中个别人的日常,固突发整理出来发在网上,供网友消遣娱乐一下。
  •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无泪焚神

    无泪焚神

    QQ群:217945987这是一个废材变成烂柴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姬小狐!姬小狐的母亲是永恒帝国的,据说永恒帝国的人都是流着蓝色的眼泪。姬小狐也遗传了这种基因,但是他母亲却抛下他们父子一走了之。具体原因不详!姬小狐的父亲是一方霸主,据说和姬小狐母亲很是恩爱,后家族传言,因为姬小狐的母亲险些让这家族覆灭。其悲痛之余发誓不再娶妻的父亲却因为和秦老头的五年之约,娶了秦老头的女儿为二房。具体原因不详!然而,真正的故事却是从姬小狐二年没见的青梅竹马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呃......对,准确的说,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