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8300000023

第23章 间谍人生:神秘、无情、血腥、落幕

从风流倜傥的间谍王子,到美艳绝伦的间谍公主,他们游走于虚幻与现实之间,演绎着自己的双重人生。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时期,间谍们飘忽不定的身影总是让人感到神秘莫测、诡异难辨,“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实际上,间谍的人生除了神秘,还伴随着无情、血腥等。

间谍生活的三个神话

提起间谍,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是“007”系列电影中的主人公詹姆斯·邦德。虽然詹姆斯·邦德是个虚构的人物,可他对人们的影响可不小,很多人相信真正的间谍生活就是詹姆斯·邦德那样——身手一流,不但能熟练地使用海陆空各种交通工具,甚至宇航员要用几年时间才能学会的航天飞机驾驶,也能够运用自如;开着最新款的豪华轿车,车上装备有神奇的各色武器;身着名牌西装,出入高级酒店;接触的人非富即贵,就连首相也时常要跟他通个电话,赶上他和美女亲热时,他还不见得给首相这个面子……

电影毕竟是电影,是虚构的,并非真实的特工生活状态。现实中间谍的生活与电影中詹姆斯·邦德的生活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那不过是神话而已,是不真实的。下面,我们来揭开间谍的神秘面纱,还原现实中间谍的真实生活状态。

神话之一——所有间谍都是神枪手、拳击手和赛车手。

射击、格斗、驾车都属于世界各国间谍学校的普通教学内容。但是,多数间谍工作之后就迅速失去了这些技能。间谍主要是靠智慧的头脑取胜,而非武力取胜。在俄罗斯特工当中流传这样一句俏皮话:我们的主要武器是——钢笔、酒杯、方向盘。

神话之二——情报机构付钱慷慨。间谍总是穿名牌时装,开豪华轿车,进高级饭店……

如今,最富有的特工机关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秘密情报局。但是,按西方标准,其在编人员的收入属于中等。而且,间谍们连想都不敢想拥有高级赛车、庄园和游艇,也不能指望经常进饭店狂饮海吃。只有当本部门在高级饭店举办“活动”时,才能吃上美味佳肴,喝到稀世好酒。

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奥尔德里奇·埃姆斯认为靠合法收入过不上好日子,于是与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合作。美国人说,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在同克格勃9 年的合作中,至少得到了270 万美元。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出卖中央情报局近100 份秘密情报,使数十名在苏联的美国特工暴露了身份。

大名鼎鼎的佐尔格极其贫困。苏联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每月总共才给佐尔格1000美元,这包括为他的间谍小组租赁房屋,支付日常费用。即使是这些资金也不能按时到位,同时还接到节省开支的严格命令。

现在,同驻外机构工作人员一样,在国外合法工作的俄罗斯情报人员都配备了住房和汽车。他们的工资也同外交官一样,按照具体国家的生活状况,每月为1500到4000美元。

由此可见,间谍们的收入并不算高,情报机构也不会给间谍那么多的经费,间谍总是穿名牌、开豪华轿车、进高级酒店等都是神话。

神话之三——间谍的工作危险而刺激,常会携带微型相机,趁着夜色潜入将军、外交官、部长或银行家的家中,捅开保险柜,对着有价值的情报一通狂拍。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间谍窃取情报要比我们常人想象的容易得多,一些情报简直就是他们信手拈来、信耳听来的。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埋葬着一个普通的中士,他叫杰克·邓拉普,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间谍之一。这位又高又瘦的超级间谍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担任邮差。间谍身份被揭露3年以后,杰克·邓拉普的上司才突然想起,这位一周挣100 美元的邮差驾驶的是美洲虎牌高级轿车,有一艘帆船,是豪华饭店和帆船俱乐部的常客。但是,杰克·邓拉普没有活到暴露身份的时候,把被招募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一个以使馆清洁工身份工作的人能同部长接触吗?部长桌子上的文件能随便被人拿走吗?也许普通人会认为这些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所有高级官员必定有助手和秘书,他们知道的事情并不比上司知道的少。助手和秘书就比高官易亲近多了。杰克·邓拉普正是通过与这些官员的手下套近乎,获取了许多情报。

1943年,德国人从巴滋纳那里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同英国首相丘吉尔关于盟军诺曼底登陆计划的谈话内容。巴滋纳并不是什么高官,而是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仆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巴滋纳向德国驻安卡拉的特务头子出卖了大量盟军的情报,而这位老兄获取情报的渠道也非常简单,就是听大使与各种人聊天,真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

因此,可以说间谍搜集情报并非一定危险重重,大部分的情报都来得非常容易。还是那句话,间谍是靠智慧工作。

舞台绚烂,人生扭曲

有人说,间谍的舞台是世间少有的没有灯光的舞台。舞台上,间谍们用灵魂和躯体演绎着轰轰烈烈、似幻似真的史诗;然而,当曲终人散,他们走下这个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舞台时,却忽然发现灵魂和躯体已经分离了。间谍的命运注定了他们人生的扭曲。

没人喜欢老鼠,所以老鼠不得不生活在肮脏潮湿并且不为人知的角落。因为职业的关系,有一种人不得不像老鼠一样生活,他们就是“间谍”,人们也叫他们“地下工作者”“特务”“特工”等。很多人对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怀有很深的偏见,实际上,除了那些叛国者以外,人们应该给予间谍们足够的尊重。正是因为间谍们的工作给敌人带来沉重打击,特别是战争时期,间谍们收集的情报往往对局部战争、战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个间谍,不论是维护或反对某个国家,他们都是勇敢的人、有胆量的人。

间谍没有自我

对一个间谍来说,“国家的利益”,也就是他们收集到的情报的安全性,以及其他谍报人员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为此他们可以出卖感情、出卖肉体,甚至可以出卖任何可以出卖的东西,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不顾正义的法则而不必承受良心的谴责,因为他们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对他们来说是最崇高的;相对于情报的安全,他们自我的尊严、人格都是微不足道的。

从事间谍工作的人需要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同于“英雄”们的勇敢,不同于“英雄”们的奋不顾身。相反存在于“英雄”身上的这些独特的、高贵的品质,对于一个间谍而言非但无益,反而会害了他们,成为他们获得成功的障碍。间谍需要的勇气是成年累月地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时刻警惕不要碰上冤家对头,不引起反间谍人员的任何注意而慢慢形成的。

一个优秀的谍报人员,不能酗酒,不能有情人。谈情说爱常常使间谍送命,因为感情往往出人意料地难以控制。喜欢传播谣言、多嘴多舌的人,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同伴都是一种威胁。处在极度焦虑和期待中的间谍们,必须完全控制住随时可能溢于言表的情感,因为他们的工作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杀死敌人,也能杀死他们自己。

间谍没有朋友

作为一个间谍,往往持仿造的身份证件,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形单影只,没有朋友。他不能相信任何一个人,不能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印象、希望、恐惧和秘密向任何一个人倾诉,即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朋友,甚至家人也要守口如瓶。他们的神经时刻处于高度的警戒之中,对周围的任何一个人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此外,他们必须承受常人无法理解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不知道亲切地拍着他们肩膀的人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因此,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既要对周围的一切保持高度的戒心,但同时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作为一个间谍,他们要善于控制感情,训练自己的力量、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露出破绽。即使是睡着的时候、做爱的时候,也必须控制好自己的神经,因为做梦时的一句梦话、做爱时的一声呓语,都足以让他们命丧黄泉。对一个间谍而言,谨言慎行是十分重要的。稍一不慎,任何微小的疏忽都会被可能比他们还狡猾的反间谍人员抓住,从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间谍没有权利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培训特工时,第一条法则就是要求每一名特工保证不能被抓住。因此,间谍在执行任务时总是随身携带着各种药品,其中一种就是用于自杀的,其成分一般是烈性药物,微小的剂量足可使间谍瞬间毙命。对于间谍来说,一旦被抓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等待他们的将是生不如死的日子。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德国、日本采用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比如在无麻醉的情况下把削尖的针状物插入指心,或者拔掉指甲,或者给犯人灌辣椒水,或者用牙钻钻磨牙神经等。其实有些审讯手段虽然简单,听起来不会让人毛骨悚然,但同样能摧垮犯人的意志,比如说有着古老历史的水刑——行刑之时,每隔几秒钟就把一滴水滴在犯人的头上,用不了多久,就足以摧垮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力。反复中断睡眠法,饥饿,使用药物等也是常用的不人道的审讯方法。对于常年克制自己、承受孤单、猜疑的间谍来说,一旦抵抗力被摧垮,就会心甘情愿地将他们所知道的全盘托出,以便得到精神上的解脱。除了一些具有外交豁免权的间谍以外,等待大部分间谍的往往是死刑或者终身监禁,特别是战争时期,他们的命丢得更快。

间谍是勇敢的战士,但他们却不能像战场上的战士一样享受战俘的权利。其实一个被抓的间谍即便不被处死,也不会有任何人和部门再相信他了,包括他效力的祖国。

所以,对于一个间谍来说,任何时候他们都要承受被抓、被处死的巨大心理压力,他们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看到升起的太阳。

间谍只有国,没有家

自国家诞生的那一天起,各路间谍就纷纷被染上国别色彩,间谍们以隐蔽的方式打入对方营垒,进行发展组织、窃取机密及其他各种破坏活动,以颠覆对方国家的政权。使用间谍搞离间和颠覆活动,消灭异国,扩大势力范围,已成为了国家冲突中一种不动兵戈、制伏政敌的有效手法。

然而,在这些间谍被染上国别色彩的同时,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灵魂也被夺走了,间谍们被迫走上一条舍弃伦理、亲情乃至生命的不归路,演绎了一段隐匿于黑暗之中的别样人生。可叹的是,拥有如此命运的人并不占少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隐蔽战线上的间谍战如火如荼,当时各国的主要间谍机构中央情报局、克格勃一处、军情六处等无一例外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下的间谍到别国去搜集、传递、分析信息,获取情报,企图在战争中做到知己知彼,从而为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各种反情报机构像联邦调查局、克格勃、军情五处等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和手段铲除潜藏于内部的间谍,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利益。由于间谍战的酷烈,能够完成任务并能全身而退的间谍屈指可数。

为了从抓获的间谍口中得到重要情报,反间谍机构要对被捕的间谍进行严厉的审讯,偶尔也会拷打他们。当国家荣辱和个人存亡发生激烈撞击的时候,一些间谍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们的使命告诫自己不能供出任何情报,否则会危及间谍任务和其他参与间谍的安全。

美国曾指使中情局的人去破译法国的密码,苏联人曾派人去搞芬兰的经济情报,德国外交官因刺探日本的汽车制造技术被驱逐出境。这些背负光荣任务的间谍明知前途的坎坷,但是他们心中只有国没有个人。他们会毅然决然地踏上旅程,在寂寞和残酷的斗争中,激励他们的正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荣誉宣言。美国的间谍飞行员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便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位。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间谍一直密切关注着冷战中的对手——苏联,因为他们要洞悉对手的一切。高性能的U-2飞机研制成功后,飞行员鲍尔斯立即被委以重任,成为其首批驾驶者之一。

1960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上正在进行着盛大的庆祝劳动节的阅兵式。此时的鲍尔斯已经驾驶着U-2飞机进入了苏联的领空。鲍尔斯将驾驶侦察机穿越整个苏联,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拍照侦察。

美国这边还在沾沾自喜——在美国中央情报局高级官员蔡斯·布兰顿看来,U-2飞机是当时最先进的飞机,飞得很高也很安全,所以鲍尔斯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但是,U-2飞机也有隐患,U-2飞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它们无法自我防卫空对空导弹,以及目测引航的地对空导弹的威胁。

U-2飞机起飞4个小时后,还是被苏联的防空雷达发现了。苏联的防空导弹马上锁定了目标。

苏军一共发射了14枚防空导弹,其中的一枚在鲍尔斯的机尾附近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摧毁了机尾,严重破坏了U-2飞机的构造。此时,鲍尔斯心里十分清楚,要想完成这次任务已经不可能了。

这是富有戏剧性的一幕——防空导弹成功击落鲍尔斯所驾飞机的技术,正是由一名美国间谍泄露给苏联的。

U-2飞机被击中后,鲍尔斯迅速启动弹射座椅并打开了降落伞。当他坠落的时候,苏联人早已在地面上等着他了。鲍尔斯面对的是,3个月的不间断审讯,每天的审讯都要持续16个小时。

在刺眼的聚光灯下,苏联人对鲍尔斯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但鲍尔斯的意志十分坚定,打定主意绝不投降。当苏联人气急败坏地对他施以酷刑时,沦为俘虏的鲍尔斯只能面临着两种抉择:要么继续忍受这非人的折磨,要么用中央情报局给他的毒药自杀。

1960年夏天,鲍尔斯在莫斯科受到了公开审判。他走过宣判礼堂中间那条长长的过道,最终站到了被告席上,鲍尔斯郑重说道:“我恳求法院把我当成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敌人来审判。”

但是,苏联人面前的鲍尔斯就是一个空中间谍,就是一个来自美国的敌人。最后,鲍尔斯因间谍行为被判有罪,并将在苏联监狱中服刑12年。

不过,鲍尔斯的牢狱生涯提前结束了。服刑仅仅18个月后,苏联人就用鲍尔斯换回了苏联的间谍鲁道夫·阿贝尔。鲍尔斯终于得以回到美国。

鲍尔斯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同时也是一名忠于国家的间谍。鲍尔斯从来没有因被俘后的坚强不屈而把自己当英雄,只是觉得为国家做了一件他应该做的事情。对这位间谍来说,对国家命令的绝对服从、对飞行的无限热爱和一次绝密的侦察任务,几乎葬送了他的性命。

通常,有一个情报部门搜集高度机密的情报,同时配备一个反间谍谍部门以对付敌方间谍。情报官员和间谍之间存在重要区别,大部分官员是该部门的职业人员,而间谍的身份则因国、因人而异,或者取决于他们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工作。因此,对间谍来说,充当何种身份与角色仅仅是战略需要和技术问题,而真正的牺牲则是忘却自己,全心全意地报效祖国。

1938年深秋,英日两国谈判破裂之后,奉命出海巡逻的英国“切尔切克”号远洋侦察船,突然在日本海附近发现了一艘白色的橡皮艇。

随着海浪漂浮的橡皮艇上有两个日本人。背上插着一把匕首的男性早已气绝身亡,美艳动人的女性因疲劳和寒冷昏迷了过去。经过随船医生的诊治,那名左嘴角上侧长有美人痣的日本女性恢复了知觉。

日本姑娘自称松岛长卷,醒来之后便一直恳请前往英国避难。松岛长卷说自己毕业于东京海洋军事学院,父亲松岛平健是一名进步的国会议员。不久前父亲突遭暗杀,她本人亦被强征入伍,从事潜艇设计工作。

誓报杀父之仇,松岛长卷便私下将日军最新的潜艇资料偷拍下来,藏在一把匕首的柄部,决定独自划艇投奔英国。英国情报机关从东京各报得到松岛平健遇害的消息,确证左嘴角长有美人痣的姑娘正是松岛长卷。不久,鉴于松岛长卷慷慨地提供日军最新的潜艇资料这一贡献,应她的要求及其本人专长,一向谨慎的英国人破例同意康复的松岛长卷到那彼尔船厂去工作。这个船厂是英国最大的造船厂,当时正在秘密研制一种新型的军用潜艇。

松岛长卷在船厂没工作多久,便以自己的美貌、睿智引起了新型潜艇总设计师司特伍斯的注意,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1939年圣诞节,司特伍斯和松岛长卷决定举行婚礼,将日子定在新型潜艇下水试航这一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值喜庆达到高潮之际,松岛长卷突然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猝然死去。松岛长卷死后,日本当局索要尸体,经过反复协商,英国最终“勉强”同意松岛长卷的尸体交由日本红十字会运送回国。

当松岛长卷的尸体被安放在鲜花丛中时,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东条冥郎先是阴鸷地扫了一眼列队排满礼堂的敢死队员,突然狞笑着走上前去掀开裹尸布,转身仰天吼道:“瞧,这就是我对天皇的奉献,她就是我的亲生女儿东条枝子!”原来,这是东条冥郎的狂妄计划:逼迫女儿东条枝子冒充松岛长卷投奔英国,想尽一切办法窃取英军的潜艇制造的情报。

为了能够让女儿顺利地完成任务,东条冥郎挖空心思地请人为女儿装上了一颗逼真的美人痣,并假装割除阑尾而残暴地在女儿腹部开了一刀,塞进去了一架极其精巧的照相机。父女事先计划好:一旦东条枝子偷拍到所需要的潜艇资料,便立即毁掉相机,再将微缩胶卷封入特制的胶丸内,然后视情况将胶丸连同催发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物一并吞入肚中,以便造成众目睽睽之下暴死的假象。

谁知当暴戾的东条冥郎找到本应藏有英军情报的胶丸而兴奋地伸手擢取时,引来的却是出人意料的爆炸声,伴随东条枝子尸体的七零八落,东条冥郎也应声倒地。至此,这一惨绝人寰的计划终以日本人的失败而告终。

实际上,东条冥郎的诡计早就被东条枝子的“恋人”司特伍斯揭穿了。

不少间谍用灵魂和命运虔诚地回报了祖国,其间的悲喜人生也被演绎成精彩的故事流传下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人成为间谍的那一天起,他的人生就充分地融入了国家的命运之中而不再有个人。

亦喜亦悲的归宿

在间谍这个神秘的职业里,间谍在隐秘战线上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但是,无论他们如何成功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注定只是一个棋子,一个供掌权者指挥的棋子,一旦没有了利用的价值,注定要被抛弃,注定要自谋生路。

由于间谍职业的需要,间谍的生涯是短暂的。当然,间谍生涯的结局不外乎两种,一是生,一是死。对于那些死者,人们只有缅怀和崇敬。而那些生者,那些从此离开间谍生涯的人,就不可避免地走上另外一条路,过另外一种生活。

在这些退休间谍的队伍中,有艺高胆大的爆破专家、百发百中的枪手、飞檐走壁的攀岩高手、技术顶尖的电脑黑客。他们当中有些人能连续做200个俯卧撑,擅长擒拿格斗、投弹射击、野外求生,对篇幅不太长的文件过目不忘,能熟练驾驶各式飞机、汽车、舰船和装甲运兵车等。间谍们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超,当然这充分得益于极其苛刻的选拔和“地狱般”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间谍不仅有一身过硬的武功,还有清醒的头脑。他们不仅是行动的机器,而且还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各种突发事件,并且能够在最严峻的形势下找到最适宜的解决办法,果断作出选择。

在离开间谍生涯后的新环境里,这些人身怀绝技自然不怕找不到饭碗。昔日训练有素的间谍纷纷改换门庭,靠着特殊技能,有的担任公司保安顾问,有的成为富翁们出色的保镖或教授防身术的教练,有的甚至还开起了自己的公司,工作稳定且收入不菲。当然,虽然大多数间谍退役人员都是守法公民,但也不乏参与黑社会活动、成为职业杀手的“危险分子”。离开间谍生涯的人有着不同的归宿。

最光荣的归宿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能荣归故里是自己甚至是整个家族最大的荣耀。

古代有句话曾说,如果一个人富而不归,则如衣绣夜行,在情感上没有任何满足。

对于一个间谍而言,这种普通的人情世故也是同样的。他们中有的为政府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勋,政府不但对他们进行表彰,甚至在他们退休后,还给了他们很好的安置。对他们来说,最有趣的莫过于去国家间谍博物馆里当馆长或者导游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看到,间谍在国外从事间谍工作时,容易意外被捕,而一旦被当地政府捕获,则意味着要通过外交才能被解救。

对于一些掌握着国家重要机密,对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间谍,政府也会出面交涉,直至间谍回国,从此再不踏入那个国家。这些间谍虽然在国外出现间谍丑闻,但是一旦回到国内,则被视为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备受礼遇。

有趣的是,由于间谍是政府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因此政府对于捕获的间谍,会通过合适的方式给予交换或者交还。这样,也给了间谍们一些生存保障。

最幸福的归宿

有一部分间谍是幸运的。他们在职时已经赚好足够下半辈子生活的钱,或许退休时还能从政府那里领来一笔数字不小的生活费。从此之后,结束间谍生涯,享受生活似乎成为了他们的生活重点。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小镇,买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养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

闲暇时,他们可以抽空去地中海晒太阳,也可以去夏威夷度假,甚至还可以去中非打猎,有时还可以约三两好友,聚聚会,喝喝酒,过着让人羡慕而又逍遥的生活。

最有“钱途”的归宿

经历了半生杀戮的间谍在退役后,甘心充当职业杀手的间谍毕竟是少数人,相当多的退休间谍走的是合法的道路——涉足商海。当然,根据他们自身的条件,他们选择得最多的是开一家保安公司或者经济情报公司。据统计,在俄罗斯有l万家保安公司和经济情报服务公司,而其中大半是由退役的克格勃间谍组建的。

美国48岁的退休特工杰佛逊曾是反间谍专家,他与以前的一些同事们在美国底特律建立了德森保安公司,并聘用了20名退休的间谍当助手。德森保安公司向其客户提供各种安全方面的服务,包括提供武装警卫人员、防弹轿车和办公室电子防盗设备。杰佛逊曾开玩笑说:“我们的本领再次得到发挥,我们公司所从事的工作同以前为国家所从事的工作很近似。但是,我们得到的利润却更高。这为我们安度晚年打下了基础。”杰佛逊以前的上司维尔逊则开办了一家规模更大的商业机构保安公司,拥有职员300多人。

还有一些退役间谍利用自己的情报网来为本土企业家和外商服务,帮助他们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对要进行海外扩张的投资者来说,海外投资收益与风险同在,因为投资者不得不面对当地国内法律间的矛盾,滥用权力,腐败以及黑手党的报复等问题。因此,投资者需要借助当地的情报公司充分地了解当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如果投资者要签一个大合同或寻找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时,往往会来找情报服务公司为他们调查诸如合作伙伴是否同黑手党有联系,某家公司与政界的关系等问题。如此一来,将大大降低他们的投资风险。

除此之外,一些退休间谍人员还别出心裁,将他们以前研究出的一些“专利产品”推向市场,转化为独具吸引力的商品。例如,某个国家的退休间谍就推出了一种外语速成教程,利用间谍培训机构对间谍进行特训时使用的方法,宣称仅用一周就可以让学习者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这种附带有录像资料的教材包括英、德、法、日等12国语言,一上市就引来对学习外语热情高涨的人们的抢购。从前供间谍强化外语用的教材,如今却摆上了书店的柜台并成为学习外语方面的畅销书籍,这也许是老一辈间谍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事情。

最落魄的归宿

提起间谍,我们常常会想起邦德女郎。但实际上,大多数间谍并不是像邦德那样到处有红粉相伴。事实上,间谍似乎比警察更难找到合适的女人。间谍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妻子和孩子也是奢侈品。

一旦他们结束了自己的间谍生涯,何去何从他们自己都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间谍的生活,而陡然离开,让他们自己都不能适应。

当然,虽然不知所措,口袋里有钱的流浪生活还是不错的。他们至少可以不用在最初的日子里去为生活而奔波,不用为生计发愁。

最可悲的归宿

阿拉维加斯某富翁死在卧室里,某球星开车行驶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时被枪击,一名黑手党头目在离开饭店时倒在狙击手的枪下……每当读到这些轰动性报道时,我们大概不会想到,或许某位被高价请来的杀手曾经就是一个为国家卖命的间谍。

作为世界一流的职业杀手,退休间谍和特工在地下雇佣杀手市场里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40多岁的职业杀手戴卫森曾经也是一个间谍,每当他听到雇凶杀人时,脸上就会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任务的价码——2万至5万美元,并且知道那些凶手很可能就是他曾经的同事。这位以前专门从事颠覆和绑架工作的间谍现在已经成了一名专门传授暗杀技巧的“杀人专家”。任何人只要愿意出大价钱,都能从戴卫森那儿学习到杀人的技巧和方案。

在世界各地,雇凶杀手活动极为猖獗。1998年11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最著名的改革派人士加林娜·斯塔罗沃伊托娃与她的助手在其寓所门前遭到枪手袭击。对现场的分析表明,无论是对作案时间、地点的选择,还是实施过程以及撤离路线的安排,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杀手所为。

与针对政界人士的谋杀相比,退休间谍参与商业界的暗杀活动,在世界各地更是屡见不鲜。1999年初,欧洲最大的饭店集团之一俄罗斯饭店经理车姆巴立斯托夫在其寓所遭暗杀。车姆巴立斯托夫一向小心谨慎,注重安全防范,并雇有好几名私人保镖,没想到还是死于非命。

由于从一些已侦破的凶杀案件中发现了间谍的踪迹,人们对间谍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对他们神秘的崇敬而逐渐变为厌恶和害怕。对于成为职业杀手的间谍来说,他们在结束一段杀戮生涯之后,又开始了另一种杀戮,注定无法有好收场。

最不幸的归宿

间谍的人生充满传奇,可到头来,却要在监狱里度过残生,这是很多间谍在最初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的。

在有些情况下,政府可能会忽略对某些退休间谍的补贴和礼遇,这些间谍往往容易恼羞成怒。在他们为国家和政府卖命这么长时间后,政府却不实现对自己的承诺,这容易使他们内心极度不平衡,容易产生与政府对抗的心理,甚至开始威胁政府出卖机密。

但是,一个间谍是永远无法和政府对抗的,这也注定了他们的不幸。这些叛逆的间谍往往会遭到政府的逮捕,在牢狱里度过他们的后半生。

最安静的归宿

对于经历过太多的血雨腥风的间谍来说,退休之后过一段安静而平和的日子是最大的愿望。对于政府来说,让这些知道太多国家机密的间谍从此销声匿迹,成为人群里不起眼的一个,或许也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这些曾经在谍海里翻云覆雨的间谍们,开始化身成了某个小城的一个街头买菜的大叔,在默默无闻中了此一生。

在刀锋上行走

间谍的生涯充满矛盾和斗争,它是用一种生活掩护另一种生活,从一种生活背叛到另一种生活的过程。从这个身份到那个身份,两个身份都不能作为和别人维持正常亲密关系的基础。

间谍们有着不同身份,必须随时穿梭于不同生活间,也就意味着必须随时拋弃掉任何真挚、稳固的感情联系。

1945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荷兰一家报纸公开披露:从1942年3月至1944年4月,英国情报部门故意使数十名荷兰间谍牺牲于德国人精心设计的“北极行动”中,以迷惑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使他们相信盟军会在荷兰登陆。消息一出,荷兰群情激愤,荷兰议会更是向英国政府提出公开指责和进行事件调查的要求。几十年来,“北极行动”之谜一直让英荷两国纠缠不清,成为“二战”中一个难解的谜团。

1996年荷兰政府突然宣布了一项新的措施,在“德国间谍”玛塔·哈丽的家乡为她筹建一个纪念堂,彻底恢复了她的名誉。纪念堂的负责人解释说,玛塔·哈丽利用她的双重身份周旋于德法两国,暗地里为荷兰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她为了使自己对国家有所建树,不惜忍辱负重,献出了个人的一切。

战争时期的间谍活动,易于引起人们的警觉,但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忽略了仍然存在着的间谍反间谍斗争,更不理解这种斗争的尖锐、激烈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战争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虽未发生全球大战,但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地区性的冲突和战争不断发生。正是在这段时期产生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间谍情报组织,花费了最多的秘密活动经费,使用空前复杂诡秘的间谍手段进行从情报、心战、策反到政治颠覆、准军事行动等各式各样的破坏活动。

对于和平年代的间谍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也会因和平的延续而延长,甚至有可能在间谍之路上徘徊一生。徘徊的代价是惨重的,不少人为此耗费了大半生的光阴,更有人在环境的蛊惑下发生了意志的动摇,他们甘愿冒身败名裂的危险踏上一条歧路。

据《每日电讯》《独立报》等媒体报道,在英国间谍史上,许多重要机构的官员沦为国外情报部门的间谍,大部分是美色诱惑所致。但是,英国国家档案馆最新解密的一份文件显示,对于1971年被捕的英国海军上尉大卫·宾格哈姆来说,他为苏联充当间谍的动机却有些非同寻常——由于老婆酷爱赌博挥霍无度,他不得不当间谍给老婆还债。

20世纪60年代末期,大卫·宾格哈姆是一名海军潜艇和护卫舰的声呐专家。由于工作需要,他可以自由接触那些属于高度机密级别的英国核武器文件。大卫·宾格哈姆的间谍行为一直无人察觉,直到有一次当他试图从朴茨茅斯市的上司那里搞“独家情报”时,才“东窗事发”。1971年8月被捕之后,大卫·宾格哈姆对于自己的间谍行为向英国情报机构统统招供,希望能得到组织上的从轻发落。

大卫·宾格哈姆在被捕后交代称,尽管他和老婆共养育4个孩子,可是老婆一点也不顾家,花钱如流水。他的妻子每个星期都要到商场去疯狂大采购,家中仅名贵裘皮大衣就有近10套。更可怕的是,他妻子还嗜赌如命,而且逢赌必输,把大卫·宾格哈姆的辛苦积蓄花得精光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巨额债务。

无奈之下,夫妻两人唯有绞尽脑汁另寻财路。1969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卫·宾格哈姆的妻子与苏情报部门安插在英国的一位秘密特工搭上了线,并立刻向后者极力推荐“在海军敏感部门工作”的老公,双方一拍即合。

随后,大卫·宾格哈姆接到一份妻子拍来的电报说,她又欠债了,孩子也转交给别人照顾。大卫·宾格哈姆闻讯后立刻请了探亲假火速回家。后来大卫·宾格哈姆回到船上时,神色轻松地告诉上级说,家庭内部纠纷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他所谓的“彻底解决”竟是当苏联间谍。2个月之后,大卫·宾格哈姆就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

从1970年1月到1971年7月,大卫·宾格哈姆先后将8份关于海军作战策略和武器装备的绝密文件偷偷送给苏联情报部门,而条件就是后者帮他老婆还清所欠的所有债务。遗憾的是,大卫·宾格哈姆总共只得到了区区5000英镑报酬,还没来得及还清老婆的债务便身陷囹圄。据一名高级指挥官称,大卫·宾格哈姆给苏联情报部门的那些文件,“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估量”。

黑暗之中的千面人生

间谍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谍报人员的活动都要秘密进行,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外国,间谍的活动具有非法性质,一旦真实身份曝光则可能身陷囹圄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因此,谍报机构在实施谍报任务之前,首先要选择安插间谍的渠道,表面上既要符合潜入国法律,又要符合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以免遭到怀疑。与选择渠道一样重要的便是物色胜任该任务的间谍人选,并为其设计出最为恰当的掩护身份。

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是克格勃上校,有“当代王牌间谍”之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过潜入国德国的铁十字勋章。鲁道夫·阿贝尔精通六国语言,还对摄影、绘画、文学等感兴趣。鲁道夫·阿贝尔深通谍术,善于伪装,装什么像什么,成功地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西方谍报机关称他为“千面人”。鲁道夫·阿贝尔在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使其经历一直被作为培养间谍新手的教材范例。

1904年7月,鲁道夫·阿贝尔生于莫斯科,他从小聪明过人,20岁就精通六国语言——德语、波兰语、希伯来语等。1939年,鲁道夫·阿贝尔潜入被德军占领的波兰,把自己打扮成狂热崇拜纳粹主义的德国侨民,成功地加入德军与纳粹党,不久又进入了德军最高统帅部情报局,当了司机,并随德军来到苏联战场。

1941年,鲁道夫·阿贝尔所在的部队将一支苏军部队包围了。苏军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伤亡惨重。突然,战场上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苏军用全部剩余火力,不顾一切地掩护一辆重型坦克突围。面对此种情况,德军指挥官立刻意识到坦克中必有异乎寻常的人物或文件,于是马上命令优秀官兵组织突击队,冲上去拦截。

然而,在苏军雨点般的火力前,突击队员一批批倒下了,德军指挥官气得直跺脚。鲁道夫·阿贝尔在一旁一直密切关注着战场,十分冷静。忽然之间,他发现坦克不动了,立刻意识到里面的人可能牺牲了。当时,最后一批突击队正在溃退,而新的突击队尚未组建,鲁道夫·阿贝尔立即端枪抱炸药挺身请战:“请允许我用生命效忠元首!”德军指挥官对他投以赞许与期待的目光,并立即批准。鲁道夫·阿贝尔猫腰神速前进,接近坦克时,又巧妙地利用苏军的射击死角,爬上坦克,飞快钻进坦克里。果然里面已无人能动了,的的确确有一包高度机密的文件在坦克中。鲁道夫·阿贝尔立即烧掉密件,又迅速跃起,炸毁坦克。愤怒的苏军子弹一齐射向他,鲁道夫·阿贝尔身负重伤,失去了知觉。醒来时,他已躺在医院里。德军司令为鲁道夫·阿贝尔的英勇所折服,奖给他一枚铁十字勋章,并将他升为情报官。

与此同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鲁道夫·阿贝尔被克里姆林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并颁发勋章。因为鲁道夫·阿贝尔充分利用纳粹给予的权力与信任,窃取了大量核心机密。鲁道夫·阿贝尔曾窃取极端机密的希姆莱的代表同美国间谍头子杜勒斯在瑞士的密谈内容。敌对双方同时给予最高奖赏,这在世界间谍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1948年,鲁道夫·阿贝尔绕道加拿大潜入美国,负责克格勃在北美洲的谍报活动。1950年,鲁道夫·阿贝尔在纽约建立了苏联间谍组织秘密指挥部。间谍的生涯是充满各种危险的。1957年,鲁道夫·阿贝尔的一名新助手海赫伦突然背叛,出卖了他,而他却全然不知。美国人大喜过望,鲁道夫·阿贝尔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巨谍。美国人决定秘密逮捕他,企图策反他,使之成为暗中为美国效力的双重间谍。

这天,便衣闯进了鲁道夫·阿贝尔的寓所,此刻的他处变不惊,语气坚定。此时鲁道夫·阿贝尔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一本超微密码本,于是他立即设法分散对方的注意,将密码本变魔术一般捏在手心,然后平静地请求上厕所。鲁道夫·阿贝尔在冲水的瞬间,将密码本抛入翻滚的水花中冲走,而这一切身后的美国特工竟然毫无察觉。接着,鲁道夫·阿贝尔想到抄写的电报收录纸还放在一团白纸下,突然看到画板上的那幅他还没有画完的油画,灵机一动,以遗憾的口气说:“留着它还有什么用呢。”随手将那团白纸连同电报纸揉成一团,用它将油画全部抹掉。这团纸很快被颜料浸透。最后,鲁道夫·阿贝尔想到了胸前领带别针里还有一粒超微胶片,上面有总部的重要指示。但是,这时他已被押上轿车。鲁道夫·阿贝尔装作漫不经心地按动别针。身边的特工发现了,取下别针,却什么也没发现,又还给了他。鲁道夫·阿贝尔一摸别针,心中大喜,胶片已无声无息地掉在昏暗的车内。鲁道夫·阿贝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密件此时已经全部被安全处理掉了。

1957年11月15日,53岁的鲁道夫·阿贝尔在美国因犯间谍罪被判30年监禁。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鲁道夫·阿贝尔在听到实际上对他来说等于终身监禁的判决时,表现出 “出奇的镇定”。鲁道夫·阿贝尔的律师对此十分惊讶:“这名镇定的职业间谍的自控能力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实际上,鲁道夫·阿贝尔只在监狱里待了4年多。1962年2月10日,苏联在连接西柏林和波茨坦的格利尼克大桥上用U-2高空侦察机驾驶员鲍尔斯,将鲁道夫·阿贝尔交换了回去。

间谍只有利用合法而又合适的身份,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间谍身份隐藏起来,才能较安全地完成任务。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掩护身份的间谍是根本不存在的。间谍使用的掩护身份可谓五花八门,从西装革履的外交官到酒店服务生,甚至是风月场所的舞女,都有可能是间谍。

使用掩护身份的间谍就如同风格各异的演艺明星,他们在掩护身份之下展开别开生面的间谍竞技,在没有灯光的舞台上演绎别样的千面人生。一般来说,间谍惯用的掩护身份是外交官、记者、商人和学者等。

某一领域的科研人员

当今,高科技情报已经成为各国情报机构的关注重点,只懂得军政情报需要、缺乏高科技知识的情报人员已显得落后于时代,无法满足高科技情报搜集的需要。要打入科研单位并获得高科技情报,搜集情报的人本身应当具有一定的科研学术水平。

1986年8月23日,在纽约地铁站台上,一名衣着得体、英语流利的苏联人正在翻阅一份有关美国国防计划的机密文件。就在这时,他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逮捕。此人名叫扎哈罗夫,是克格勃训练有素的物理学家,其公开身份为苏联驻联合国组织科学技术专家。在近4年时间里,扎哈罗夫活跃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物色、培养可能为苏联提供技术和军事情报的人。

随处可见的留学生

留学生身份是间谍们惯用的掩护身份。留学生不仅可以方便地出入各院校实验室,了解该国科技研究动态,还可以与院校里的专家、学者或大学生进行大量的接触,从而掌握他们的情况,并趁机发展合适的人选为己方间谍。

20世纪30年代,日本海军军官纷纷到美国留学,有的是伪装成留学生从事间谍活动,宫崎岁男就是其中的一位。宫崎岁男于1933年作为交换留学生来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大学学英语。28岁的汤普森是马里兰州的农场工人,他在海滩上闲逛时遇到了宫崎岁男。这位日本军官向他提供每月500美元的报酬,外加各种费用,要他侦察美国海军的情况。汤普森为此买了一套海军军士的军装,登上在圣帕德罗和圣地亚哥基地停泊的数艘美国军舰,打听火炮数据、技术改进以及有关军事演习的情况。

无所不在的商人

商人入境一般不会遭到拒绝,即使是敌对国有时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相互购买自己急需的物资,所以商人往往是间谍最好的面具。商人,尤其是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几乎可以前往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从事考察投资环境、交货运货等商务活动。待考察的所谓“投资环境”内容十分广泛,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情报,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局势、军事动态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等,都是投资者或者跨国集团公司的领导人需要了解的情况。

因此,以商人为掩护身份的间谍较具有隐蔽性,也有条件在商务工作中搜集到更多有价值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高科技情报。

掩护间谍情报机构进行活动的商号、企业,有官办、半官办的,也有私营的。即便两国断绝关系,或是在战争期间,通常这些企业仍然可以继续存在。一旦间谍活动暴露,也不会涉及大使馆或直接牵连政府。

被叙利亚秘密警察送上绞刑架的伊利·科恩具备一系列的特殊才能,所以当伊利·科恩还只是一个埃及公民时,摩萨德就发现了他。随后,哈雷尔对他亲自栽培。之后,伊利·科恩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叙利亚。事实证明伊利·科恩没有辜负哈雷尔的教诲。

科恩被绞死两年后的“六日战争”中,以军凶猛、快速、准确的进攻,不到一周就摧垮了曾被以军认为不可突破的戈兰防线,占领了戈兰高地,叙军损失惨重,被迫停战。这正是伊利·科恩为以军提供了叙军雷区、炮兵阵地和步兵堑壕的精确位置的结果。

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地方的记者

记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调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其职业就是搜集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并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以记者为掩护身份,对间谍来说,如同猛虎添翼,既可以公开大胆地进行情报搜集,又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

理查德·佐尔格,可以说是以记者为掩护身份的典型范例。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汉堡大学的博士,在东京德国使馆内有单独办公室并与使馆官员亲密无间的著名记者竟是为莫斯科工作的。从1920年入行到1941年被捕,理查德·佐尔格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成功地游走于“二战”期间的多个战场,他“就德国要发动对苏战争提出的警告”和“对日本不会在西伯利亚采取行动作出的准确判断”已作为谍报活动的典范载入史册。他的胆识和智慧一直为人们所称颂,被誉为“最有胆识的间谍”。

合法外交官

外交官一般是许多国家谍报人员最常用的掩护身份,而驻外大使馆和领事馆则是他们开展谍报活动的前沿基地。对于美国中央情报局或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来说,驻外职业特工往往都披着外交官的合法身份。以外交官为掩护身份进行谍报活动的案例也可谓数不胜数,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当属苏联情报机构。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材料,苏联驻美国华盛顿地区的外交官中间谍占50%,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些大使馆中,间谍人数甚至占80%。更有甚者,一些苏联大使的真实身份是间谍。

这些间谍人员的外交官身份是一个可以“显灵”的护身符,他们可以利用工作之便自由地游走于城乡之间,展开大量的调查和探访工作。即使在行动中出现纰漏被抓,他们还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庇护,一般很少危及生命安全,顶多是被驱逐出境了事。不少外交官有间谍使命似乎已经成了铁打的事实,因此外交官遭到驱逐也越来越司空见惯。

当然,外交官被驱逐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有着确定规则的。除了考虑到外交官个人行为的性质、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之外,“对等原则”也是其中重要的规则之一。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甲国要驱逐乙国10名外交官,即使乙国并没有发现甲国有10名外交官从事间谍活动,但乙国也会驱逐10人相抵。199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发现埃姆斯后,美国就驱逐了俄罗斯驻华盛顿情报站站长。作为报复,俄罗斯也驱逐了美国中央情报局驻莫斯科情报站站长。

附:本章内容主要参考:

1.阿文编著,《生死谍战:世界著名间谍案纪实》,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版。

2.孙建民主编,《世界大间谍》,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王军校、钱源主编,《国际超级间谍档案》,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后记)

他们是谁?他们干过什么?他们如何开展工作?最精彩的无非是黑暗中的舞蹈,极震撼的莫过于无声中的狂啸。用计谋扭转乾坤,以暗战改变历史,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之后却连背影都见不到……谍海茫茫,带给我们的是一部部惊心动魄的传奇、一幕幕绝处逢生的场景和一个个也许永远解不开的谜……

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虽然战争十分频繁,但总有大打之后彼此喘口气所带来的和平时期,而间谍及情报战争却始终贯穿整个人类的历史。一代代间谍前仆后继,不断地演绎着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秘密战争,其激烈程度和残酷性足以令任何一个洞悉内幕的人为之动容,并心悸不已。

在这个由人类智慧缔造的第二战场上,间谍凭借的不仅仅是强壮的身体和高超的技巧,更是柔弱胜刚强、变劣势为优势的智慧。可以说,当智慧融入间谍领域的时候,间谍这一职业便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也正是间谍诞生的那一天,人类的智慧史从此多了一个庞大的分支。

时移境迁,世界各国的绝密档案或因解密或因泄露,将尘封多年的史实真相披露于世,神秘间谍的真容也偶露一角。通过这显露的一角,我们看到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愈演愈烈,甚至可以说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差不多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间谍与反间谍之间“静悄悄”的争斗。只要人类存在,隐蔽战线上的谍战就不会停止,间谍的故事就不会完结。

此外,间谍活动是各国的高级机密,尤其是间谍活动的一些具体细节,大都被各个国家列为绝密而不予公开。因此,有些谍案虽然被公之于众,但其具体细节却并不为人所知,一些报道和著述对它们的描述,大多数会有不全面或者不准确的地方,甚至是矛盾的。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一问题。对此,笔者只能尽量多地借鉴和参阅文献作品,并从中挑选更加合理、更加符合逻辑的内容。因此,本书中存在与有的著作不相符的地方,在所难免。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上掌握的材料有限,书中可能有很多不够全面或者不够准确的内容。在此,笔者谨向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并期望读者勘正。

编 者

2012年7月

参考书目

1.江河编著,《间谍——历史阴影下的神秘职业与“幕后”文化》,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

2.亚诺编著,《 KGB克格勃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3.刘浩冰编著,《英国特工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4.亚诺编著,《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5.亚诺编著,《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6.祝枕漱编著,《以色列特工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7.方慧颖编著,《德国特工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8.陈风著,《军统完全档案》,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9.阿文编著,《生死谍战:世界著名间谍案纪实》,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版。

10.孙建民主编,《世界大间谍》,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1.王军校、钱源主编,《国际超级间谍档案》,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12.阿文编著,《王牌女谍:世界著名女间谍案纪实》,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版。

13.詹来宇编著,《谍海泛舟》,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沃克曼著,刘彬、文智译,《间谍的历史》,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

15.(英)克里斯托弗·安德鲁、(英)瓦西里·米特罗欣著,《克格勃绝密档案》,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16.罗尘著,《联邦调查局》,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7.朱韫、时攀编,《军统档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

18.洪堡著,《中央情报局》,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9.宋涛编著,《SPY百年经典间谍全纪录》,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20.姜子钒编著,《世界特工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21.http://book.tiexue.net/(铁血读书网)。

22.http://news.xinhuanet.com(新华网)。

23.www.tianyabook.com/kegebo/(《克格勃全史》)。

24.http://news.sina.com.cn(新浪新闻)。

同类推荐
  • 硝烟飘过青春的岁月

    硝烟飘过青春的岁月

    她不由自主的看了看那些鸟儿,脸上微微泛起了红润,手里拿着的一张信纸在微微的颤动。远处,一辆吉普车停在状元亭边上,里面坐着俩个身穿黑色便服,肩上都跨着盒子炮的年轻男子,眼睛不时的看着情人阁这边的一对年轻人。
  • 战舰之争

    战舰之争

    华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近代后,华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正当战争再一次一触即发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改变大华国历史的人物,他就是现任海军总督的陆涛!好吧其实就一个科技宅(天才?)在异界(过去?)的故事(搞笑?)!笑~
  • 打败米国

    打败米国

    《打败米国》,现时中我们没有打败米国,在小说中我们来意淫一下,看看世界的霸权国家是如何一步步惨败的,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米国、大家都懂得,为什么说米国大家都懂得呢?因为米国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它的影响力地球人都知道,所以说米国大家都懂得。但米国的霸权主义却遭到地球人的反对,有这样两个小国却偏偏不信邪,聚集起一群正义之士对强大的霸权国家进行有力的反击,利用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经过跌荡起付峰回路转的变数,终于击败强权霸道的国家让世界回归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中来。看看米国庞大黄金储备是如何成为废纸的,看看米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如何成为摆设的请看《打败米国》。
  • 使命之机械战争

    使命之机械战争

    为了赢得人类与机械部队的战争,泛亚联盟的科学家秘密地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杀戮武器“机甲”。五位怀着强烈复仇心理的战士成为了第一批“机甲勇士”,他们到底能不能完成所有的任务呢?
  •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敌军工作是包括伪军在内的,也称敌伪军工作 。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伪军,争取伪军反正,削弱和消来敌人的力量,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的战绩也是显著的,积累的经验也是丰富的。本书为集了中撰写争取和教育俘虏,对伪军则略而未写。二是关于朝鲜独立同盟问题。在侵华日军中有一部分是被强征入伍的朝鲜籍士后,他们被八路军、新四军俘虏后觉悟起来,反对日本法西斯军部发动的侵略战争,组建成立了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和在华日人反战团体一起,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敌工部门,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
  • 张耀明的异界幸福生活

    张耀明的异界幸福生活

    宅男张耀明莫名穿越,附身于异界采药少年身上,回去无望,无奈只有顶着异界少年身份,在这武力至上的异世界生活下去,他在修炼斗气时,无意与前世所学全真功法混合,发生异变,从此艰险无比的修行之路变得顺畅无比。
  • 万妖至皇

    万妖至皇

    弱肉强食,宁有种乎?妖族,天生卑微?妖族,只配奴役?妖族,永远只能藏匿于白山黑水之间?不!十万大山之中,少年仰天咆哮,崛起于宗门小派,征战于九州大陆。他誓要为妖族正名,上古血脉,万妖臣服!
  • 龙女在农家

    龙女在农家

    特警李小冉睡了一觉,再醒来已是异世农家女,孰料她的身世另有玄机……双重身份的她,会得到上天怎样的眷顾?她在异世带领亲人致富奔小康,机缘巧合,牵扯皇家,两世经历加上天相助,让她成为异世的幕后主宰,前缘未了的她,又能否返回前世亲人身边,她的结局到底如何呢……
  • 杀天界

    杀天界

    众神大战的六万年后,大陆一片纷乱危机……秦无作为孤儿,将如何学会斗技、魔法、炼丹术、制符术、炼器术,御兽术,成为拥有千年寿命的斗士王。他含有修罗血液,被秦堡他人称作修罗妖兽,受尽嘲笑,尝尽孤独,但是没人知道修罗属于六万年前的天族一脉,秦无该如何解谜一般的领悟修罗力量,成为一个升级疯狂、魔武双修、战斗强悍的天才。
  •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完美女凰进化论

    完美女凰进化论

    夏雨莫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高中生,性格装冷漠,在一次的野外之旅中穿越,发现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路上遇上了面瘫帅哥,得到了自己的守护兽并进了城堡变成女凰,从此以后小沫沫就被一群帅哥们包围,做她的女王,一场温暖又带点搞笑的女王之旅开始了!
  • 造物主宰

    造物主宰

    我经常游走在虚拟的真实,与现实的虚幻之间。虚拟的游戏世界,被复制成了真实的世界,我的意识从此开始进化。我,一个现实世界里的废材;却成为了新世界的主宰。神进入我的世界里捣乱,被我把意识删除,轮回成了凡界的猪!凡界就是我所处的现实世界;而我就是从现实世界里走出来的,又一个超越了神的存在。超越了神的存在被称作真我,俗称造物主。真我创造了一个世界;同时,也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