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提示: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一个社会无论有多少资源,总是一个有限的量。相对人们的需求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也总是不足的、稀缺的,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需要合理利用稀缺资源,首先不要浪费,其次还要积极努力去争取更多的资源,这样才能够不被稀缺所束缚,才能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粗粮”比“细粮”贵的原因——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在人们的印象中,小麦属于“细粮”,玉米属于“粗粮”,小麦的价格一直比玉米贵。可是从2006年以来,“粗粮”玉米的价格却不断上涨。甚至超过了小麦。到2007年时陕西宝鸡地区玉米的工业收购价达到1.66元/公斤,而每公斤小麦的市场价格仅为1.44元左右。人们不禁感到疑惑:经济困难时期让人们吃得难受的玉米,如今怎么又值钱了呢?而且还都比小麦贵了?
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供给与需求决定了物品的价格。价格一直比小麦低的玉米为什么突然值钱了,比小麦贵了,这种价格的变化,说明它们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都知道市场规律都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可是,反过来呢,当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后,需求量就会增加,这时就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导致物品的价格上涨,反之亦然。问题是,难道供求关系将永远以这种形式循环下去吗?它们中间就没有一个平衡吗?我们知道,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平衡是绝对存在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均衡价格。那么,什么是均衡价格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看经济理论。在微观经济分析中,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所谓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即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经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市场的供给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振荡调节,使市场的无规律性的自动调节呈现规律性。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在强迫着价格均衡。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来协调整个经济中各经济主体的决策,使消费者的购买量与厂商的产量之间保持平衡。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都由市场价格机制决定。由市场的供求均衡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产量组合,恰好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消费量组合相一致,因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那么价格是在经济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
第一:传递情报;
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
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
这三种作用是密切关联的。根据弗里德曼的解释,价格起作用的情况也就是价格机制。
然而谁都明白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任何一个东西;在被发现之前一概定价为零。那么,为什么我们总要为不同的商品付出不同的价格呢?因为,商品的价格总是在消费者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竞争中决定的,而与商品的提供者,也就是造物的人,是否收费无关。一块石头,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石头,如果我们争相去买,那么他的价格就会很高。这就是说,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会在饿汉的争抢下而涨价!
经济学家建议:学经济的效果,就是时刻都清楚意识到,万事万物,其真实价格一概不是某人或某机构可以随意制定的。所以掌握一些经济理论,合理的利用价格机制,我们会把很多现象看得更清楚!
地瓜农夫的智慧——蛛网理论
地瓜农夫种了一堆地瓜,获得了丰收,赶上地瓜涨价,卖了个好价钱,有钱了盖上了房子。也娶了个老婆,就是地瓜婆。地瓜婆和地瓜农夫一起种地瓜,见地瓜好卖,地瓜婆让娘家人也全都种上地瓜。秋天来了,该丰收了,但地瓜农夫和地瓜婆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去年地瓜缺少所以涨价,今年种的太多了,全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地瓜农夫和地瓜破婆在争吵中离婚了。一年后地瓜婆又回来了,因为地瓜农夫又挣钱了,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分开过,幸福地过着日子。因为地瓜农夫再也没有赔过钱,他请教了一个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告诉他,市场受一个叫做蛛网理论的东西在控制着,并告诉他什么时候该种地瓜,什么时候不种地瓜。
农产品频频陷入丰产不增收的怪圈。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丰收悖论”。丰收悖论是指农民在丰收之年所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年甚至歉收年还低的矛盾现象。丰收悖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和生产周期长。简而言之,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这种现象说明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的调节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就是其内在缺陷。经济学里的“蛛网理论”就揭示了这一点。
当地瓜涨价的时候,肯定是市场上缺少,这时候必然导致供应增加,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所以供应经常会超过需求,供应增多,需求就会减少,那么地瓜就会降价,接着供应就会减少,需求又会增加,地瓜又会涨价。地瓜农夫正是懂得了利用蛛网的规律,当价格下跌时候,必定是供给增加,那么下年就会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所以他在今年开始种植,下年丰收,这样地瓜农夫和地瓜婆每次都能赚不少。蛛网理论因此有“解释市场供需双方轨迹之美丽的蛛网”的美誉。
蛛网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内容之一,它是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和由于对下一周期的产量的影响产生的均衡价格的变动。引入时间这一重要因素,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考察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其变动情况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描述,得出的图像就类似蛛网,荷兰的丁伯根把这一理论形象地定名为“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认为,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时候,经济中便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比如某一产品在第一期中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第二期必然会增加生产,价格下降;因为第二期价格下跌,生产减少,又导致价格上涨;再引起第三期生产增加,价格又下跌。把各个时期的价格与产量波动画出一个图,这个图就类似于一张蜘蛛网,故有“蛛网理论”之称。
这种蛛网型波动在农业中表现最明显。以大白菜为例来说吧,新华网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例:大白菜陷恶性循环怪圈,哪里爬起来哪里摔下去——2004年11月,河北固安的白菜丰收,但是价格却经受了“寒流”,收购价低至1分钱一斤,很多白菜烂在了地里无人管,甚至出现了拿白菜喂鹅、喂羊的现象。2004年后,很多农民退出了白菜种植,结果,2005年白菜价格一路高涨。2005年的白菜“大热”又让菜农们在2006年开始大量种植白菜,于是又发生了白菜价格走低的情景,价格不及去年的l/3。难怪有人评论说:“白菜市场简直就是在哪里爬起来再在哪里摔下去!”
这种蛛网型波动告诉我们,不能让农民单独的面向市场。农民没有足够的力量像大企业那样做出比较正确的市场预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市场,或者承担得起市场风险。 “蛛网理论”曾经建立的现实的背景是西方国家农民的一些经历。那么,西方的农民是如何走出这种“网”的呢?
在过去数百年中,美国的柑橘农民也曾有过类似于蛛网的周期性波动的痛苦经历。柑橘生产跟别的粮食一样,具有周期性。每当柑橘歉收时,农民很高兴,可是当柑橘丰收时,农民却烦恼了。柑橘农民掌握不了这种生产的变化,被类似山峰一样波动的价格折磨得晕头转向。于是他们苦苦冥想摆脱困境的出路,最终有人想出了高招,组建了一个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新奇士协会。
新奇士协会是农民自己组建的销售组织。农民将柑橘卖给协会,由协会去面对市场。协会控制了供给,在市场上就有了发言权,供大于求时,协会可以控制供给和价格,以减少农民的损失。同时,协会也为农民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以及切实可用的技术等各方面的帮助。作为一个强大的组织,协会还做了许多农民单独做不到的事。例如注册了柑橘的“新奇士”商标,组织产品的出口,进行柑橘储藏、保鲜、加工、调节供给以及做了大量的宣传等等。这些做法使农民在供给上稳定了量,从而在与需求发生较量时平衡了市场力量,这样柑橘的价格也就有了保障。柑橘的价格也就有了保障。农民由于看到了不会赔钱,当然就增加了种植柑橘的积极性,而良好的销售业绩也保障了农民的收入,保住了农民的利益。
由此可见,要让农民走出这种蛛网理论的局限,并不能光靠农民单薄的自身力量,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经济学家建议:蛛网理论告诉我们,价格下跌的时候,要增加供应,价格上升的时候要减少供应,蛛网理论看似很完美的解释了市场供求双方的博弈过程,但蛛网限于理论层面,地瓜农夫与地瓜婆的故事也只是故事,现实中,市场都是不完全竞争的,信息很难判断,太过复杂了,蛛网理论告诉我们的是一个趋势,对我们具有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市场,我们不可迷信蛛网,但是也不能不信蛛网。
因为有了咖啡所以需要冰糖——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如是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对于“萨伊定律”简单地理解就是“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认为,一种商品要由另一种商品来购买,因为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那么,一种产品生产出来,与它价值相当的其他产品就有了销路,也就是创造了一定的需求。所以,社会上某些产品供过于求的原因不在于货币不足,也不在于需求不足,而是因为能与之相交换的其他产品太少了,因此应该扩大生产,以实现供需的平衡。
由此,萨伊提出这样的观点:(1)生产越多,产品越多样化,销售状况会越好,经济状况会越好,经济会越繁荣。(2)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对外贸易,我们在购买国外商品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国商品的生产与销售。(3)国家的政策重点在干如何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不是鼓励消费或进行贸易保护。
例如咖啡厅里必须需要冰糖,因为你觉得他们是互补的,冰糖企业不可能卖不出冰糖去,因为咖啡厅需要,那如果咖啡厅倒闭了,冰糖也就卖不出去了,没人需要了,可能你会想咖啡厅不会倒闭,因为人们永远需要喝咖啡。可是人们失业了,连饭店都不去的时候,怎么去喝咖啡?那人们为什么会失业呢?企业倒闭了,企业是生产工作制服的,而工作制服是供给冰糖企业的,冰糖企业不在需要工作制服了,因为冰糖卖不出去了,原因是咖啡店不要冰糖了,因为咖啡店倒闭了……
就此来看,冰糖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因为通过上面的循环可以看出,咖啡店倒闭是因为冰糖企业倒闭造成的,而冰糖卖不出去,是因为咖啡店倒闭造成的。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这就是萨伊定律所要说明的道理。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自身可以创造需求,产品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因为产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杯子的企业,是为了利用杯子换回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比如塑料,而生产塑料的企业是为了换回自己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原材料,如此不断循环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圈,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通过交换换出去。依靠产品本身就可以创造需求,一时的供需失衡只是出现在个别部门,总体来看供给和需要是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