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人结婚时,新郎与新娘要各吃一块蘸有盐水的馕,其用意在于借助盐的神力传导作用,使新婚夫妇爱情天长地久,含有祝愿婚姻美满幸福、白头到老之意。此外,在维吾尔族民间,还普遍流行着以盐起誓的习俗。在发生民事纠纷或其他激烈的争执时,他们常常会借食盐来赌咒发誓,以此表示某种决心或者对某件事、某句话表示坚决否定。在受到欺辱的时候,他们又会借助食盐的“灵力”来发出诅咒。
维吾尔族民间对盐还有种种禁忌,就连洗碗刷锅的泔水也有忌讳,不能随意泼洒,特别忌讳泼在容易被人践踏的地方,因为在泔水里可能会有盐分含在其中。由于这种忌讳,人们就把泔水倒在较偏僻而固定的地方,这种地方在维族语里叫“亚拉克”。人们走到这里时不能跨越,而只能绕行。这一禁忌体现了维族人对食盐的敬畏,也包含他们对粮食的重视与崇拜。
对于馕等含有盐分的传统食物,维吾尔族人也存在种种禁忌。例如在开始吃饭时,人们要在洗净手后,以彬彬有礼的恭敬态度靠近摆食物的餐布单,跪坐着先做祈祷后才可进食。更有趣的是,盐有时还被维吾尔族人用作“逐客”的工具。当到家里来的客人不受欢迎,或者来的不是时候,主人碍于面子又不好当面下逐客令时,就会悄悄走进厨房,把盛盐的葫芦摇一摇,挪一挪。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行动,在食盐神力的作用下,客人会自动告辞离去。而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既能实现“逐客”的愿望,又不显得失礼,足见他们心地之善良。
维吾尔族人一般还认为,经常处在逆境的人或倒了邪霉的人,一定是亵渎了食盐的人,可见他们对食盐的敬畏之深。当你来到维吾尔族人家做客时,可千万要当心才好,切莫在食盐上“犯忌”,引起不快。
·虔诚行“净礼"——爱好卫生的伊斯兰教风俗
喜爱清洁、讲究卫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民族的共同特点之一。在中国,宁夏地区的回族人伴随着这种宗教观念的树立和宗教活动的进行,也普遍养成了讲究清洁卫生的习俗。
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在穆斯林礼拜前必须行“净礼”。“净礼”包括沐浴、净衣和净处,但一般主要指净身。“净礼”又分为大净和小净。何谓“大净”、“小净”呢?《古兰经》中说道:“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当抹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所以,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或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称为“大净”。此外,在“居麻日”和其他宗教节日礼拜时,一般也要做“大净”。教规还规定,教徒在呕吐、流血或睡眠后作礼拜时,须洗手、洗脸、洗肘、漱口、洗鼻孔,用湿手抹头、冲洗双足,此称为“小净”。可见大净和小净都是进行洗浴,但这种洗浴并非可随意而为,而是有特定的讲究和程序。
在爱好卫生风俗习惯的长期影响下,回族人形成了特别的洁净观和对水的特别感情。他们认为,洗过的水只能往下流,而不能往上反复洗涤。因而,平时洗手洗脚喜欢冲洗,洗澡也喜欢淋浴。
在冲洗时,他们爱用“汤瓶”,其状如茶壶而体形略高,有盖有把,向外流水的瓶嘴很小,不洁之物不易进入,一般是供作礼拜前“小净”时用。这种用具的做工考究,款式简朴,是回族人必备的器具。现如今,汤瓶壶的种类除铜制的以外,还有用搪瓷、锡、铝、铁等制做的,各有千秋。其实它也不再单是一种器具,而且具有了厚重的文化意义,汤瓶壶图标往往成为穆斯林的一种标志。在著名的回族武术中,甚至还有根据使用汤瓶的动作而创的“汤瓶七式”以及被称为伊斯兰气功的“汤瓶功”。回族人在淋浴时,则多使用“吊罐”,在西北许多回族人家的门后,都可以见到这种水具。
由于回族人的这种洁净观念,他们对于水源卫生便予以特别的重视。在一些回族居住的乡村和城镇街巷里,专门有公共水井。井口用砖、石砌成井沿,而且要加盖。这里的井上备有打水用的专用水桶,以防各家各户的水桶把病菌、赃物带入井内。这种对水源的爱护,寄托着他们对水的浓厚感情。因此,这里的水清洁、凉爽,没有污染,能保障人身健康。
回族人爱洁净的习惯,已溶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到回族的村庄看一看,只见屋前屋后、室内室外,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收拾得千干净净。各种炊室用具和室内的各种摆设都擦得铮明瓦亮,家家户户的屋内都飘出卫生香淡淡的香味,使人产生一种很舒适、清新的感觉。
·宁夏“花儿” ——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
宁夏地区的“花儿”是一种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它以粗犷豪放、坦荡直露著称。因其旋律高亢、嘹亮、婉转、舒展,形式自由活泼、语言朴实,深受回、汉、东乡、撤拉、保安、裕固、土、藏等各族人民喜欢。可以说,“花儿”是中国民歌百花丛中一朵艳丽的花。
“花儿”亦称“少年”,因对歌时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而得名,旧称“野曲子”、“山歌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花儿的起源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花儿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的.其中回族对花儿的问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所以人们一提起“花儿”,往往称其为“回族花儿”。
“花儿”在西北各省区均有流传,其中宁夏“花儿”不同于甘肃、青海等地的花儿。甘肃、青海惯以“令”来命名花儿的曲牌,比如有以地名命名的地区令,以族名命名的民族令,以花名命名的花令等。宁夏“花儿”则想唱什么是什么,且以“花儿”为所有歌调的统称。从艺术特色上分析,除一般花儿的规律特征外,宁夏花儿还有信天游和民谣成分,甚至还把伊斯兰咏经的音调加了进来,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演唱起来别具风韵。
“花儿”的语言,采用了不少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外来语汇,同时大量使用地区色彩很浓的方言、土语,据记载“花儿”形成之初并非使用汉语演唱,而且“花儿”这一汉语名词也是在明代大量向西北边疆移民,汉民族语言普及到甘肃、青海、宁夏一带以后,才出现的。独有的语汇特点,使得花儿具有非常生动活泼的风格。例如“尕”字在西北方言中本是“小”的意思,回族“花儿”中经常出现的“尕妹子”、“尕花儿”、“尕畦里”、“尕牡丹”等等语汇,不论是唱还是读都令人觉得格外亲切。
宁夏花儿内容兼收并蓄,无不可唱,无论唱什么都可随口而出。其演唱形式,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三种,还有“整花”与“散花”之别,既呵抒情,又可叙事,且长于景物描述。在所有宁夏花儿中,情歌尤多,格调委婉曲折,令人荡气回肠。既是情歌,自然多是男女对唱。如果是集体对唱则更有意思,不但歌声风趣生动,动作也很特别,要把一一只手放在耳后娓娓而唱。如今,盛大的现代“花儿”演唱会,让民间歌手们有了一展歌喉的大好时机。
而今“花儿”又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不再只是民间演唱的艺术。著名的花儿歌舞剧《曼苏尔》的唱词和对白,采用的便是回族人喜闻乐见的“花儿”形式,这使得“花儿”这朵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之花,在回族与其他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越开越艳。
·维族歌舞 ——天山南北的歌舞艺术
在美丽富饶的天山南北,浩瀚的戈壁沙漠,居住着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他们在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舞蹈艺术,使这里很早就获得了歌舞之乡的称誉。伴随着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驼铃声,维族歌舞也驰名中外。 据《史记》、《汉书》、《大唐西域记》记载,维族歌舞历史很悠久,深为古代中原人民喜爱,对中原乐舞的繁荣和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历代诗人文士都纷纷写诗做文,描述维族歌舞的优美技艺,把“连击三声画鼓催”的出场,“左旋右旋不知疲”的旋转,“转身转彀宝带鸣”的踊跃,“扬眉弄目踏花毡”的表演,“弹指、撼头、弄目、掎脚、乍动乍息,或踊或跃”的动作,都写得惟妙惟肖。
时至今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仍旧继续传承了优良的舞蹈传统,维吾尔族人的歌舞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传统舞蹈种类很多,有大鼓舞、铁环舞、顶碗舞、普塔舞、手鼓舞、摘葡萄舞、“夏地亚纳”舞等等。跳舞对于任何一个维吾尔族人都不是难事,他们的舞姿优美,尤其擅长抖肩、动脖和旋转等极富特色的动作。
赛乃姆是丰富多彩的维吾尔族民间歌舞中风格独特的一种形式,按地域可分为库尔勒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哈密赛乃姆、库车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伊犁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的舞蹈动作有碎步、磋步、双腿交插后撤步、踮地移步等舞步,每种都具有独特风格。手的动作在这种舞蹈中也占有重要作用,舞动时一般不超过头部高度,手腕、手掌和手臂的翻动动作有内外小腕花、小动肩等,整个身体也随手臂及舞姿的变化而微微自然摇动,突出体现了伊犁赛乃姆独特的艺术韵味。在表演者尽情即兴舞蹈时,围坐四周的人们的情绪也不断高涨,连声高喊着“凯那!”(加油啊!)“巴力卡勒拉!”(妙啊!),全场便如同一片欢乐的海洋。
麦西热甫也是一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总称,其中又以多郎麦西热甫名声最响。其名称是特指流传于麦盖提县、巴楚县、阿瓦提县和莎车县等被统称“多郎”地区的民间的麦西热甫,地理位置大致在天山以南叶尔羌河流域。多郎麦西热甫的内容主要分为多郎木卡姆、多郎舞、“黛莱”游戏和诉罚等四种文艺形式,其中的“黛莱”游戏尤为其他地区歌舞娱乐中所少见。
在一段多郎麦西热甫结束后,“黛莱”游戏就开始了。主持人把腰带拧成“黛莱”(一种软鞭),然后把黛莱放在托盘里,随意让一人拿起作游戏开头人。拿到黛莱鞭的人便开始任意寻找“接鞭人”。他会走到一位被邀请人的跟前,向他发出挑战。这时候被邀请者立即起身抢夺黛莱鞭,拿鞭人却不会让对方轻易得到,于是就时而左晃右闪,时而以舞蹈姿势就地转圈。为了迷惑对方,有时他还会故意来个虚晃动作。被邀请者的动作在此期间要与拿鞭人同步,倘若反映迟钝或判断错误没有同时转动,或转错了方向,就会给拿鞭人鞭打的机会,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