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羊赛——摔跤摔出媳妇来
来到山西忻州地区,一定要去看看当地的摔跤比赛——“挠羊赛”。那些赤背上阵、技艺超群的汉子们有如钢打铁铸般结实,一上场交上手,便使出搭、拉、掼、拧、拌等各种招数,如龙争虎斗,英武矫健,最后在千百名跤手的摔打较量中选出“挠羊汉”。你若亲睹,定会为那激烈紧张、威武雄壮的场面而惊叹!
忻州的摔跤,传说起源于南宋。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为抵御金兵,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在岳家军中设有角抵训练。岳飞遇害后,其部下有个忻州籍的士兵陈效婴,回到家乡,把在军中学到的摔跤技术传授给乡亲,以酬抗金心愿。从此,摔跤作为强身自卫之术,在忻州、原平一带流传开来,成为一种习俗。历史上这一地区曾有许多摔跤能手出现,为忻州赢得了“摔跤之乡”的美誉。 忻州的摔跤,不但在恰逢集会、唱大戏时会有村与村、县与县之间的正式比赛,平时自发性的群众摔跤活动也很频繁。冬季农闲时,在田间、地头也常有擂台式的对抗赛。正式比赛不分体重级别,不分年龄大小,均一跤见胜负。摔跤手不穿跤衣,赤膊上阵。比赛时不准抓对方的裤子,只可双脚板着地,其他身体部位一沾地便告失败。输者淘汰,赢者继续与新手对赛。连续摔倒5名对手者,称为“好汉”;连续摔倒6名对手者,称为“挠羊汉”,获得比赛的最高奖励——一只又肥又大的白羊。
忻州方言称扛为“挠”,所以摔跤比赛被称为“挠羊赛”,称获胜者为“挠羊汉”。挠羊赛多在晚上举行,观看者将赛场周围挤得水泄不通,个个眼睛瞪得溜圆。随着跤手们激烈精彩的争夺,比赛高潮叠起,喝彩声震天动地。连那些素日深锁院门的大姑娘,遇有跤赛,也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到几里外的邻村看摔跤。挠羊汉在当地是最受人热爱和崇敬的英雄,人们认为他就像出生在三晋大地的关云长,具有“过五关斩六将”的非凡本领。在赛场上,有的父亲当场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挠羊汉做妻子,姑娘也以嫁给挠羊汉为荣。摔跤能摔出媳妇来,这在忻州并非奇谈怪事。
忻州摔跤尚武的习俗,除了历史传承因素之外,还与本地的地理生态环境有关。忻州地处晋北,境内群山盆地交错,雄关险隘相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加上这里气候寒冷,冬季多风,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需要有超常的生命力,有过人的体魄和勇敢。同时,忻州北面与蒙古游牧地区毗连,北方少数民族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在这里交融,逐渐形成了本地习武好强的风尚。
·九曲黄河阵——黄河岸边的古老游艺活动
“四四方方一座城,住着三百六十兵,天天晚上来操练,个个头上甩红缨。”这首谜语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九曲黄河阵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五,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中最有趣味的就是山西平鲁县一带村庄的九曲黄河灯阵。会期长达三至五天,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黄河阵,四邻八方的人们都扶老携幼赶来观赏。
关于九曲黄河阵的来历,众说纷纭。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相传商周时期,姜子牙伐纣,商朝闻太师请来好友赵公明抵御,赵公明战败丧生。赵公明的三个妹妹——云霄、碧霄、琼霄为之报仇,设下九曲黄河阵,最后“三霄”阵破人亡,后人为感念赵公明及“三霄”为朋友尽义气不惜牺牲生命,便模仿古人摆起九曲黄河阵,并逐渐演变成了游艺活动黄河灯阵,供人们观赏。又有传说此阵是按照当年黄帝战蚩尤时摆的阵式传承而来,在黄帝传说的发祥地河北涿鹿,人们至今还有正月十五从黄陵故地迎来黄帝灵牌后进入黄河阵游乐的习俗。
黄河灯阵一般设在广阔的打谷场或河滩上。阵图很有讲究,由专人画地为图,插杆为阵。外阵为大方阵,内阵为小方阵,万字套环,阵灯横竖成行;阵内设活门81座,死门19座;全阵共有361根杆,每行19根,用绳子在杆中间连接,杆顶端悬灯。阵的进出口处扎一个柏枝牌楼,悬灯结彩,两侧楹柱上张贴春联。阵中央树一根粗而高的主杆,杆顶悬一巨型灯笼,并置有烟火。灯阵外面有许多篝火供游人取暖,为灯场不可缺少的陪衬。
当明月升起,吉时一到,鸣炮三声,“灯官”入场,这时场内的灯光亮起来。锣鼓队、秧歌队披红挂绿,首先入阵,沿着方阵的外墙一圈圈地往方阵中心转。秧歌队领舞的男角称“鼓子”,女角谓“拉花”。男角随着唢呐曲牌进行表演,动作刚劲有力,敏捷利落;女角的表演轻盈细腻,温娴多情,队员们舞着红绸,给夜空抹上了片片红霞。接着,各种社火队伍,以及村中男女老少,也依序入阵。人们自由自在地随处徜徉,一派热闹景象。那些平素很少出门的妇女,也在这时出来看热闹,游九曲。在花灯阵中,她们沿着灯杆连成的纵横回旋的道路绕来绕去,有的走了半天又绕了回来,引来一阵阵欢笑。老年人也在儿女的搀扶下进入阵中,转至阵中心主杆下绕行一周,又虔诚地用双手摸杆,当地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当活动进入高潮,主杆上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阵内火树银花,五颜六色,变化万千,与皓月辉映。一时阵内阵外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群情激昂,热闹非凡。
转黄河灯阵,除观灯赏月增加节日气氛外,相传能顺利出阵者,一年之中还会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在辛勤劳作一年之后,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共度良宵佳节,盼望人寿年丰,使古老的黄河披上盛装,焕发青春。
·安塞腰鼓——豪迈奔放的陕北娱乐
腰鼓是极具民俗特色的一种打击乐器,打腰鼓是陕北延安地区人民逢年过节时举行的一种喜庆娱乐活动。腰鼓以安塞县最为著名。安塞腰鼓,气势磅礴,它展现黄土高原古代居民的风采,让人们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泰国英勇善战的将士,听见奔腾咆哮的黄河涛声。它那豪迈道劲的舞姿、雄健的造型和阵阵激昂的鼓乐,又像一条狂飙奋起的黄色巨龙。
腰鼓大约起源于远古先民的狩猎活动。远古时,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人类部落,人们将树干掏空,两端蒙上牛皮,挂于腰间,用敲击的鼓声来驱赶野兽,进行狩猎,后来又用于部落之间的作战和报警。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军中已普遍使用腰鼓,守望的士兵遇敌突袭,便擂响腰鼓报警。到了宋代,这里是北宋和西夏国的边界,为安定边塞,政府正式设置安塞县,安塞腰鼓也随之得名,历千年不衰,成为当地群众深爱而不可缺少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
安塞腰鼓的鼓队由三部分组成,这就是“伞头”、“踢鼓子”和“拉花”。“伞头”为鼓队之首,由两人各举一把花伞领队开路。腰鼓队中男队员是主力,他们击打腰鼓叫“踢鼓子”;女队员的表演叫“拉花”。表演不限人数多少,可以一人单打,两人对打,多人群打,最多时有数百个腰鼓同场表演。鼓手们头扎红、黄头巾,身穿黑色衣裤,腰间挂着圆柱形的红色小鼓,手执红绸飘忽的鼓槌,边击边舞,一会儿进,一会儿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个个龙腾虎跃。
安塞腰鼓的艺术表现形式,既有传统的民间腰鼓的打法和技巧,舞步基调也一致,同时又独具风采,以民族器乐——唢呐吹奏为伴奏,融合吸收民间舞蹈、武术的技巧,动作整齐、凝练、洒脱、大方。“伞头”手中的花伞不停地舞动,指挥腰鼓手走出不同的队形。随着队形的变化,腰鼓手们不时变换击鼓的舞姿。
腰鼓在表演形式上有“列队鼓”和“踢地鼓”之分。列队鼓又叫“过街鼓”,以行进表演为主,边敲边走,边舞边行,是用于走街串巷庆贺新春和喜庆的。踢地鼓又叫“踢场子”,以在村院广场表演为主。鼓手们在敲打腰鼓的同时,蹦、跳、翻、跃、踢、蹬、踏、跷,充分体现了北方人民剽悍、豪爽、刚强、纯厚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加上鼓手们即兴的摇头扭腰,抖肩颤胯,使舞蹈显得更加雄浑刚健,潇洒舒展。
在表演风格上,安塞腰鼓又有“文鼓”和“武鼓”之别。“文鼓”鼓点清扬,动作娴熟,单打单舞,对打对舞,多以即兴表演为主。“武鼓”的人数较多,有时可达数百人,场面宏大,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