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5400000249

第249章 柳暗花明

说来也巧,在四万颓废的不成人样的时候,整天借酒浇愁,沈府倒也没什么事找他,不见了沈琪霜和宫师鲁,木南夏西山等人更是不见踪影,似乎所有人都在为到来的战争忙着,或是真忙,或是慌乱。而当四万的精神恢复过来的时候,大顺也终于把战争的情况理出了头绪,一切事情都快速而又高效的展开,所以马上就有事情找到四万头上来了。

来找四万的事情自然是沈府的事情,但是这毕竟是沈府自己一方小天地的事情,在大顺朝廷,还发生了一件别的大事,看似顺理成章,而且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现在选择在这个时机发生,似乎也是最为合理的时机,但是产生的影响却出乎人们的预料,或者说,正在某些人的预料之中。

这件事情就是,木铁风费尽心力积极推行已然卓有成效但始终都得不到朝廷正面支持的新募兵法,在剑门关失守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第一时间被通过了。

要知道,新募兵法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征兵练兵的新方案章程,但其核心却是涉及到大顺军制内涵的全面改革,其中牵涉面之广,对权利构成的影响之深远,具体事务的复杂程度都是现在难以预计的。往大了说,由于军队逐步掌握了实权,甚至能够改变一个国家权力体制的基础。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木铁风一上交,皇帝一点头签字盖章就算施行了。新募兵法的实施必须要得到朝廷几乎是绝大多数官员和部门的支持,才有可能真正的实施下去,毕竟里面涉及的许多具体事务,是需要地方官府和官员去做的,而不能由枢密院兵部插手或是军队去代劳。

新募兵法说来复杂,其实核心内容就是抽取新丁入伍,组建新军,给予独立的体制,以新法操训,最终目的是要把军队的指挥权收归武将所有,而打破以往武将管兵训兵,而一打仗却总是由文官担任统帅的格局。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募兵法已经实施了,在剿灭白莲教的战斗中,作为实验的新军表现出了较强的战斗力,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而这次大义军队在江北示威的时候,朝廷也首先抽调现有的新军来拱卫应天,西路军的组建也以新训的新军为主,对新军的战斗力表示了极大的信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新募兵法其实已经失败了,由于在剿灭白莲教一役中东方欢打了个漂亮的胜仗,这次以新军为主组成的西路军的统帅仍然由文官出身的东方欢担任,文官集团轻而易举的就窃取了新募兵法的成果,东方欢的权力甚至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方面军统帅都大,当然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因为东方欢争气,确实能打仗。

可大顺的顽疾症结恰恰也就在这里,东方欢是能打仗,可别的文官呢?指挥权宁可交给连刀都没摸过的文官,也不给武将。一军之帅在上任打仗之前甚至都不认识自己手下的军队和将领。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监军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这仗该怎么打?如果是文官统帅放心的把军队交给手下将领,倒也没太大问题,关键是绝大多数时候这些人都牢牢的把住手中军权,而且极度不信任武将,或者是干脆不懂军事瞎指挥,更可怕的是本来不懂却自以为自己很懂军事把大家往死里指挥,这种情况下手下的将领打仗也都是为了先保住自己。

外行指挥内行,权力不分明,上令不下达,各怀心思,事情往往就坏在这些上面,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教训。

也不是没有能打仗的文官,但是实在是太稀少了,现在大顺朝廷上下,也就能找出一个东方欢,算是打过仗的,而那些经历过战场的武将,仍然只是东方元帅手下的一个小卒子,除了木铁风一个特例,武将这个地位从古自今都未改变。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因为除了东方欢,没有任何的文官对新募兵法和这只新军有深刻的了解。

按理说,新募兵法的试验达到了现在这个成效是朝廷乐于看到的。既练出了能打仗的军队,指挥权又没有旁落,但是新募兵法一直迟迟没有通过实施,而没有正式通过,就得不到朝廷的支持,那新军也仅仅就是用于试验的那么一点儿人,还远远不够足以应付大型规模的战争。

以夏因明为首的文官集团考虑的也十分周到老成,大顺历来以文制武,武将没什么地位,但是由于木铁风这个英雄式的人物的出现,武将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被提升到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的高度,而光统皇帝政变亲政甚至也是主要依靠的军队的力量和木铁风的支持才能成功。

木铁风的威望在民间极为崇高,如果新募兵法真的得到了有力的实施,那军队的指挥权真的归属了军方将领,那文官集团岂不是成了军方的陪衬,甚至连皇帝也就是个空架子了。

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顺朝廷历来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克制军队权力的扩大,宁可冒着军队弱化打不了仗的危险。大顺历史上经常被北方侵略,有好几次面临灭国的危险,但是,却从来没有从内部,被军队威胁到自己的政权。这一点,大顺做的非常成功。

就拿这一次来说,新训的十万新军,指挥权又乖乖的落到了东方欢的手里,而且还派有传统的监军太监,应该说,以东方欢现在的权势和威望,监军太监不敢太过放肆干扰军队的指挥,但是监军毕竟代表皇帝,初春在宫里也是得宠的大太监,监军才是名义上的军队权利一把手,东方欢也不得不尊重。

这么看来,一切都和以前一样,文官统帅太监监军,当然了,木铁风累死累活,为大顺练出了一支能打仗的部队,也不是没有收获。

夏因明等大臣明知现在的制度存有极大的缺陷,军队极度腐朽,大义铁骑如悬在头顶上的利剑时时威胁着大顺的安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还是硬顶着不让新募兵法实施,而光统皇帝也有同样的顾虑,害怕木铁风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军队姓木不姓刘了,虽然对木铁风一口子的支持,但是却从未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表过态,就这么先试验着,看看效果再说,拖得一天是一天,也不着急这一时。

但是随着战争的轰然来临,这下不改也不行了。还不知道要打多久的仗,虽然大顺从来没有为钱粮犯过愁,但是现有军队明显应付不了大义铁骑的攻势,新军的正式组建势在必行。

紧迫感,终究不如砍下来的刀子来的更有力度。

这次大顺朝廷以令人咂舌的高效率和高支持率通过了新募兵法,并且得到了强有力的执行,各地方衙门官府紧锣密鼓的开始抽选新丁送往兵营,当然了,抽的主要是穷人家的孩子,当官的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有的是办法,是不会去的。

表面上看来,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新募兵法得到了强有力的实施是一件大好事,实施的正合时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时候了。文官集团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摒弃成见,团结一心,为新募兵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局面似乎一片大好。

但是,似乎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一点,这次是真打仗了,而打仗,是要死人的。理所当然的,这些朝廷大员负责决策的人家的孩子,是不会参军的。

如果在平时,能参军是一件美差,能够名正言顺的吃皇粮,混日子,穷人家的孩子很多都想办法要进入军队。

但是现在不同了,把孩子送进军队,那就是送死去了。跟大义铁骑死磕,唉呀妈呀,还是省省吧。

大顺本来就比较富裕,就算是穷人家,混口饭吃也实在不难,实在没办法的也可以阉了进宫,哪怕是当乌龟当牛郎当强盗当贼呢,干什么不比送死强。

而新募兵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坚决的一如既往的坚持了不公平不公开的官僚作风,穷人家的孩子被强行抽丁,而富人家的孩子和官员的子弟则交钱就可以免征。

这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老百姓并不知道那么多的内幕,只知道新募兵法是木铁风推行的,自己每年辛辛苦苦种地,交那么多的税,养活那么多的军队都是吃干饭的,现在打起来了,木老将军顶不住大义的进攻了,要自己家的孩子上去送死。

这个怨念,变成了对木铁风的怨恨。

破天荒的,在底层老百姓中间,开始有大量的人咒骂木铁风,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各种各样的谣言四起,木铁风的形象逐渐向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靠拢。

本来应该是挽救国家危亡的英雄,但是木铁风的威望,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却出人意料的降到了最低点。

但是木铁风早已投入到了大量的军务工作之中,根本无心也无力去搭理。

反观之,东方玉随父出征,夏因明之子夏西山应征参军,这二人获得了民间高度的赞誉。还有一些朝廷官员的子弟应征入伍,为一直以来贪污腐化的朝廷文官赢得了不错的评价。

但是老百姓们不知道,只有东方玉是真的跟着东方欢上了前线,而夏西山,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应天。

所谓偶像,不过如此。

不过这一切都和四万没什么关系,但是战争的动荡影响着全天下的格局,除了夺走了小楼杀手的性命以外,其他的事情最终也会直接干涉到四万的生活,谁都无法逃脱。

西川当地的局势更是复杂,大顺朝廷在西川的军队和官府早已溃散,而由于大义刚开始的失误,西川民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自发反抗的义军组织。大义军方对此焦头烂额,本来大义铁骑战力天下无双,用于野战争雄,攻城拔寨是一柄无上利器,但是在西川多山之地与民间无处不在的反抗势力作战实在是捉襟见肘,处处受治。虽然大义正在往西川增派军队,遣往官员,招抚降官,拼了老命的稳定西川局势,越来越少的民间反抗势力也在铁骑铁血镇压下逐渐的销声匿迹,逐步进入西川其实是效忠大义朝廷或是自发进入西川的大义江湖人士也从中出力不少,但是大义实际上占领西川的进度被延缓了许多。

由于开始的失误,大义铁骑一度陷入了西川全民抗战的泥潭之中,而大义铁骑的数量限制,也使得他们无法把西川抛向身后贸然进兵。

东方欢在进军途中得到这个消息后,忽然感觉到,这不仅仅是大顺的危机,更是一个机会。

现在东方欢收拢了江西以西大批成建制的军队,虽然不知道战斗力如何,人数却极为庞大,使得东方欢的自信心极度膨胀,如果能将大义铁骑的主要力量消灭在西川,前景光是想象起来都很幸福。

也许大顺不单是把大义赶出剑门关,更能兵出剑门关外,到时候说不定谁统一谁呢。

一想到这个美好前景,东方欢便忍不住的激动。

但是除了东方欢自己,大顺朝廷谁都没敢这么想,他们最大的指望就是东方欢能够把大义军队阻挡在西川,为下一步的决战争取时间,谁也不知道东方欢的战略思维早就与他们迈上了不同的道路。

同类推荐
  • 大宋游侠录

    大宋游侠录

    暂无简介。慢慢写,慢慢想,不确定能不能完成。
  • 剑侠之冰火侠情

    剑侠之冰火侠情

    强者生存,弱者亡,这是中原武林生存不变的法则。一个武林世家破败的少年,为了重振当年的威望,踏上了武林之旅。
  • 连城往事

    连城往事

    连成风在江湖上如何掀起腥风血雨,玄灵子如何看透红尘?
  • 游儿传

    游儿传

    这是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当所有武林中人日复一日灰头土脸的寻找宝藏时,突然就有这么一天,宝藏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游儿家院子里,你说这事奇不奇怪?绝世高手?隐士修人?在他眼里这都不是事,因为他是混混,一个臭名远播的地痞无赖。江湖风雨即来,且看游儿如何翻云覆雨!
  • 兰绣绅

    兰绣绅

    柔茫三尺,无往不利;名利如土,悲喜凭心;情义两难,忠孝坎坷;秉之为善,剑指恶强。
热门推荐
  • 古风拾沙之恩怨情仇

    古风拾沙之恩怨情仇

    她,相府嫡女,娘亲被人放火活活烧死!十四岁,她跪对火后废墟,对天发誓:“我绝不会让我娘死得不明不白!我定要那个纵火真凶生不如死!”他,覃国的镜王爷,五岁被人刺杀,被迫离宫拜师万丈崖。七年后,他再次归来,母妃却早在一年前被人诬陷自杀!他恨着皇宫的一切!争皇位!成为世人眼中野心勃勃之人!命运让以复仇为动力而活着的两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
  • 冥拥

    冥拥

    风中,如钩的月亮被阴云渐渐遮蔽了。月亮完全消失的时候,时间到了它所等待的这一刻——这一刻的到来,就好像一本存封多年的书注定要被人打开第一页,又好像一久旱之后天空注定要下雨——躺在石棺中的少年睁开了他的双眼!少年醒了,他真的没有死。可是,如果他没有死,为什么会躺在这金字塔的石棺之中?如果他没有死,为什么会在这座坟墓里沉睡这么久?又是为什么,会让他在沉睡了整整十五年之后,在今夜醒来呢。没有人知道——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道。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

    本书以“文学欣赏”为主线,精选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家名篇,分为绪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四部分。
  • 修仙之陌上花开

    修仙之陌上花开

    这一世,谁许我浪迹天涯,笑过打马,不离不弃青丝白发。这一世,谁许我花前月下,共赏烟花,琴瑟和鸣凤求鸳答。这一世,谁许我一世牵挂,相思难罢,地老天荒此情不拔。这一世,谁许我三千墨画,绘我风华,容颜可拟闭月羞花。
  • 御风神妖

    御风神妖

    这是一个被称为光芒与玫瑰的时代。这样一段关于神与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织,毁灭与拯救的故事!那些被埋藏的秘密,那段被遗忘的历史,那些被抹去的辉煌,在两千年后苏醒塔阳的手上,都将一一被揭开!
  • 凤临天下小飞来也

    凤临天下小飞来也

    抱着必死之心陨落原以为是生命的结束却不想是另一个开始
  • 靖康之后

    靖康之后

    没兵?抢!抢出一个大大的军队!没钱?抢!抢出一个大大的金钱帝国!谁说靖康之后,北宋亡?
  • 我的修真分身

    我的修真分身

    新书【最强快递】已经上传,求收藏推荐。…………在一声莫名的雷鸣后,林夕发现在修真界有了一个分身,从此人生天翻地覆……是龙就要翱翔于九天之上,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位面文明的碰撞,无数天骄的对决,无尽之征战,永无止境的血与火……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位面征服史。也是一个誓要诸天尽暗的大魔头成长录。
  • 魔王要开挂

    魔王要开挂

    土肥圆横死穿越,成为异界魔王陛下,身边一溜美男,可惜个个是人家后宫!那个,宰相大人。继和勇者一起私奔,和勇者一起绑架魔王后,你们最终是要走上恋(谋)爱(反)这条路了吗?混淡啊,你知不知道你和勇者站在一起互相扇巴掌的场景才是大家真正想看到的!————————————————————————————————“陛下,勇者已经被你玩坏掉了。”“我只是想证明,扭曲阴暗的你和她真的不合适。”某魔王表示:专注拆CP一百年。……这是一个大龄剩女穿进「少女恋爱游戏」,努力治疗腹黑精分男的故事。(已有完结书X2本,请放心跳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