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0100000039

第39章 李渔的仪容美学(9)

第一,衣服必须“与貌相宜”。这是李渔着力阐发、谈得最多的一个方面。李渔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就的一副面孔,而这副面孔应该有特定的适宜的衣服与之相配。不同的人,面色黑白不同,皮肤粗糙细腻不同,因此,若要美,就不能穿同样颜色、同样质料的衣服;同一件衣服,不同的人穿上,就会因其面孔差异,或中看或不中看。所以,设计、制作、穿着衣服,必须选择与衣服穿着者最相宜的衣料和颜色,取得和谐的审美效果。美不是富贵和财宝,美也不是大红大紫的鲜艳色彩,如果不顾自己的相貌特征而仅凭自己财力雄厚去购置贵重衣料选择鲜艳色彩,把衣着当作玄耀富贵和财宝的手段,或者把衣着当作自己高官厚禄的标记,那就可能因衣着而成为滑稽可笑的角色。诚如李渔所说,若“贵人之妇不宜文采,而宜缟素,必欲去缟素而就文采”,那就是与自己的面色“为仇”,破坏了和谐,结果得到的不是美而是丑。还常见这样的情况:有的人看到别人穿某件衣服很漂亮,于是自己也买来穿,不料怎么看怎么别扭。这就是因为别人面色与那件衣服相宜,显得和谐,所以美;而你与那件衣服不和谐,所以不美。重要的是必须找到衣服与面孔的和谐之美。

第二,衣服必须与人的体形相称。李渔说:“衣衫之附于人身,亦犹人身之附于其地,人与地习,久始相安”。这里虽不直接指衣服与体形的关系,但道理是相通的。就是说,衣服必须与人身(包括体形)相称,和谐一致,才美。不然,就会产生“沐猴而冠”的可笑情状。不是沐猴不可着冠,而是“头与冠不相称也”。“沐猴而冠”如此,衣服与人的体形的关系也如此。李渔强调衣着与体形相称,就是要通过衣着而突出表现美的体形,并且进一步通过衣着而创造美的体形。李渔说:“妇人之妆,随家丰俭,独有价廉功倍之二物,必不可无。一曰半臂,俗呼‘背褡’者是也;一曰束腰之带,俗呼‘鸾绦’者是也。妇人之体,宜窄不宜宽,一着背褡则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妇人之腰,宜细不宜粗,一束以带则粗者细,而细者倍觉其细矣。背褡宜着于外,人皆知之;鸾绦宜束于内,人多未谙。带藏衣内,则虽有若无,似腰肢本细,非有物缩之使细也。”很显然,李渔认为“背褡”和“鸾绦”的作用,就是突现妇人本来就有的美的体形,或者重新创造妇人美的体形:所谓“一着背褡则宽者窄”,“一束以带则粗者细”,就是通过背褡和鸾绦的作用而创造美的体形,使本来不美或不大美的体形(“宽”和“粗”)变成美(“窄”和“细”)的了。所谓“窄者愈显其窄”、“细者倍觉其细”,就是通过背褡和鸾绦而突现妇人本来就有的美的体形。妇人“体窄”,是一种苗条的美;妇人“腰细”,则是线条的美(女子身体的曲线美)。通过与女子体形相称的背褡和鸾绦,达到和谐,这两种美就被表现和创造出来了。

第三,衣服必须与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素养、内在气质、社会角色等相称。在《治服第三》的各个条目当中,李渔多次谈到衣服穿着与“有德行之贤者”以及“无品无才之不肖者”的关系(或者与“智愚贤不肖”者的关系),谈到衣服穿着与“寒贱”、“富贵”的关系,谈到衣服穿着与“少长男妇”的关系,等等。所谓“德”、“行”、“品”、“才”、“智愚贤不肖”,是指人的文化素养;所谓“丰腴气象”,是指人的内在气质;所谓“富贵”、“大富长者”、“寒贱”、“丐夫菜佣”,是指人的社会角色;所谓“少长男妇”,是指人的不同性别、年龄。总的说,李渔所强调和反复申明的,是要求衣服穿着必须与上述这些方面相称、相宜,取得和谐一致,从而产生理想的审美效果。

第四,衣服必须与一定社会历史的时代风尚和文化氛围相称。李渔所谓“红紫深艳之色,违时失尚,反不若浅淡之合宜”,正是说的这层意思。就是说,衣服“深艳”也好,“浅淡”也好,应该考虑与时代风尚和文化氛围相称、相宜,和谐一致;不然,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所抛弃。当然,谈到与时尚相宜,可能问题比较复杂。一是对时尚的把握是否准确。不同的人因其出身、经历、教养、学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眼中的时尚可能很不相同。有的人所把握的时尚可能符合或接近时代主流,有的人则远离或有背于时代主流。二是时尚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不可作形而上学的凝固的理解。李渔对所处时代流行的有关衣服穿着的审美风尚问题有着自己的把握。在谈到妇女的裙子时,他说:“近日吴门所尚‘百裥裙’,可谓尽美。予谓此裙宜配盛服,又不宜于家常,惜物力也。较旧制稍增,较新制略减,人前十幅,家居八幅,则得丰俭之宜矣。吴门新式,又有所谓‘月华裙’者一裥之中,五色俱备,犹皎月之现光华也,予独怪而不取。人工物料,十倍常裙,暴殄天物,不待言矣,而又不甚美观。盖下体之服,宜淡不宜浓,宜纯不宜杂。予尝读旧诗,见‘飘扬血色裙拖地’、‘红裙妒杀石榴花’等句,颇笑前人之笨。若果如是,则亦艳妆村姑而已矣,乌足动雅人韵士之心哉?惟近制‘弹墨裙’,颇饶别致,然犹未获我心,嗣当别出新裁,以正同调。思而未制,不敢轻以误人也。”在这里,李渔对当时“吴门所尚‘百裥裙’”的评价,大体公允;而对吴门最新流行的“月华裙”的指摘,则未必恰当。他的观点流露出男子中心主义的弊端。他的出发点是妇女裙子,盖下体之服,宜淡宜纯而不宜浓不宜杂。因为女人属男人所有,对其下体须“掩藏秘器,爱护家珍”;而“月华裙”“五色俱备,犹皎月之现光华”,太惹眼了,所以,“予独怪而不取”。由此更进一步,他对古时的“血色裙”、“石榴裙”也提出质疑,未免有点假道学。在我们今天看来,当时吴门新式“月华裙”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时尚以及古代“血色裙”、“石榴裙”的审美趣味,没有什么不好,倒是表现出人们健康的美学追求。

上面我们介绍了李渔所提倡的衣服须“与人相称”、“与貌相宜”的美学原则。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相称”、“相宜”呢?李渔认为,必须“相体裁衣”。这既是李渔所倡导的创造服装美的又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又是实现“与人相称”、“与貌相宜”美学原则的途径、方法和操作规程。

李渔在《治服第三》“衣衫”条中谈了妇人之衣“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并且指出面色白嫩、体态轻盈的女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好,之后,他说:“此等即非国色,亦去夷光、王嫱不远矣,然当世有几人哉?稍近中材者,即当相体裁衣,不得混施色相矣。”其实,李渔这几句话说得并不确切,也不圆满。“相体裁衣”不是只对“稍近中材者”才适用,那些长得十分漂亮的女人如王嫱者流同样需要。可以说,“相体裁衣”是衣服设计和制作时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和普遍原则。为什么?因为服装美是由设计者、制作者、穿着者、观赏者在设计、剪裁缝制、穿着和观赏的实践中,通过密切合作,达到和谐一致,从而共同创造出来的;缺少了其中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而穿着者则是中心。

服装是给人穿的。服装再漂亮,不穿也显示不出来;而且不穿,那漂亮实际上也不存在。这样,穿着的主体就显得特别重要,服装美的创造也自然以他为中心来进行。所谓服装的和谐美,主要就是服装同穿它的人之间的和谐。设计者必须根据穿着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衣料和色彩,设计款式,中间经过缝制者精心制作,再由穿着者穿在身上,最后通过观赏者的眼睛,才能看到这件衣服是否“与人相称”、“与貌相宜”,是否和谐,是否美。这个以穿着者为中心创造服装美的过程,就是“相体裁衣”的过程,即设计者、制作者“相”穿着者之“体”而“裁衣”(制衣)的过程。无论谁做衣服,要想美,都不能不经历这个过程,不能不遵守这个规律。美如王嫱者,做的衣服如果不合“体”,也不漂亮,也没有服装美;更何况“中材”、“下材”者流。

“相体裁衣”也可以叫做“量体裁衣”(或“称体裁衣”)。据从事服装美学研究多年的孔寿山先生说,此语大概见于《南齐书·张融传》:“(太祖)手诏赐融衣曰:‘……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着,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可见,古人早已掌握了“相体裁衣”的美学规律并运用于实践之中。而且,“相体裁衣”也与现代科学的美学思想相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谈到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所谓“美的规律”,其实就是依据“物种的尺度”即客体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即主体的尺度来创造美。具体到服装美的创造,“相体裁衣”实际上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按照两个尺度相统一的原则来造型。“体”,是客体的尺度;“相”,表现了设计者、制作者的主体的尺度。两个尺度统一,合体,和谐,服装美就出来了。

“相体裁衣”如何具体操作呢?李渔说:“相体裁衣之法,变化多端,不应胶柱而论,然不得已而强言其略,则在务从其近而已。面颜近白者,衣色可深可浅,其近黑者,则不宜浅而独宜深,浅则愈彰其黑矣。肌肤近腻者,衣服可精可粗;其近糙者,则不宜精而独宜粗,精则愈形其糙矣。然而贫贱之家,求为精与深而不能,富贵之家欲为粗与浅而不可,则奈何?曰:不难。布苎有精粗深浅之别,绮罗文采亦有精粗深浅之别,非谓布苎必粗而罗绮必精,锦绣必深而缟素必浅也。绸与缎之体质不光、花纹突起者,即是精中之粗,深中之浅;布与苎之纱线紧密、漂染精工者,即是粗中之精,浅中之深。凡予所言皆贵贱咸宜之事,既不详绣户而略衡门,亦不私贫家而遗富室。盖美女未尝择地而生,佳人不能选夫而嫁。务使读是编者人人有裨,则怜香惜玉之念,有同雨露之均施矣。”这段话的一个中心意思是,服装的设计、裁剪、制作、穿着等,必须充分个性化、多样化,“变化多端,不应胶柱而论”;而“相体裁衣”就是按照个性化的原则来创造服装美。

世界上的人,就其能呼吸、能进行新陈代谢、有思想、有七情六欲等特性而言,不存在抽象的人,只存在个别的人,只存在具体的张三、李四、王五……。所有个别的人合在一起,才成人类。那“抽象的人”,只是观念中的存在,理论上的存在。因此,每个人都必然有他独特的个性,都有他“什么人都不像”的地方。那么,服装的设计、剪裁、制作、穿着,就必须因人而异,就必须“相”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而“裁衣”。李渔在这里着重讲的是人的面色有“黑”、“白”不同,皮肤有细腻、粗糙之别,必须作个性化处理。面色白或比较白的,衣服颜色深浅都相宜;但面色黑或比较黑的,就不宜浅色衣服,而宜深色衣服--若浅色,一对照,面色之黑的弱点就愈发衬托出来。同样的道理,皮肤粗糙者也不宜质料十分精细的衣服,那粗糙皮肤在精细衣料衬托下会更显粗糙。但是,这种“黑”、“白”、“粗”、“细”的归类,仍然是一般化的。事实上,“黑”、较“黑”、十分“黑”,“白”、比较“白”、非常“白”,等等,又有无穷差别。“粗”与“细”也一样。所以,李渔说,这只是“强言其略”而已,具体操作时,必须根据“变化多端”的实际情况作多样化的处理,“不应胶柱”。

其实,人的个性特点绝不只是表现在面色黑白,皮肤粗细,以及高矮、胖瘦等外在形貌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内在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文化素养、学识、阅历等等方面。要真正做到“相体裁衣”,就不仅要“相”外在特征,而且更要“相”内在特征。可惜,李渔对后面这一点基本没有涉及。当然,我们也不能对三百多年前的李渔过于苛求,责备他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历史前进到今天,就不同了。譬如,现代的服装设计师和制作者,就会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形貌和各种性格特点,通过不同的款式、衣料等等多种手段,创造出不同风格和情调的富有个性特点的服装美,“用刚性结构的直线表现坚毅,用柔性结构的曲线表现娇媚,用博大的量感表现雄豪,用合体的西装表现潇洒,用新奇的款式表现浪漫,用不规则的随意式表现放达,用雕塑感表现端庄,用柔软感表现温顺”,“用黄色表现青春的纯情,用紫色表现成熟的丰韵”,等等--何宝庆、张博颖的《服装选择与个性美》一书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相当到位。

李渔在《治服第三》中还涉及到了服装美学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审美与实用的关系问题。

同类推荐
  •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将自身特殊体验与人生感悟、现实关怀融会贯通,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局限(如某些“80后”、“90后,,作家热衷的语言游戏、虚拟生活、撒娇和玩世心态),思想视野较为宽广,具备了向上生长和向内掘进的力量。再加上张成对语言的超常敏感和悟性,对各种艺术方法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他的写作达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境界。
  • 17·少女症

    17·少女症

    《17·少女症》是由饶雪漫主编,11位畅销书作者共同创作的主题书。 收录了饶雪漫最新短篇小说《吃猫粮的少女》。豆瓣最会八前任作者张躲躲带来的《最好的时光》纯美动人。畅销书《你好,有故事的人》作者丛平平讲述《青春期兵荒马乱》。暖心作家冷莹的《爱你是段独行路》教人直面失恋。冰心文学奖得主王璐琪写给闺蜜的《一封信》戳人泪点。凤凰雪漫签约作家王宇坤《粉红至上》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还依次收录有薇拉、为安、张秋寒、春十三少、辜妤洁、刘小念的最新短篇小说。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昆仑春雪

    昆仑春雪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丝是由一群有志于潜行西部军旅,吸吮生活之树汁液,探触西部军人情怀的军旅作家,通力合作而构成的纪实文学书系。这里有一幅幅西部地区雄奇壮美的自然风景。这里有一串串西部土地上繁茂生长的真实故事。这里有一支支西部军人绚丽的生命之歌。
  • 花开的山谷

    花开的山谷

    草馨儿的这本《花开的山谷》,既有云朵的飘逸又有礁石的沉重;既有山溪的宁静也有瀑布的跌宕;既有水晶的清淳也有流水的透彻;既有子规啼血的深情也有蝶栖花蕊的温馨草馨儿的诗,既紧贴了时代火热的生活,又艺术地挥洒着诗意的想象与意境的深远与辽阔。她让平常变得不平常,她让宁静的水流产生诗的波浪……
热门推荐
  • 灵境虚天

    灵境虚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灭我我灭天。小小年纪便是经历灭族之痛,被所有人蔑视的他在悬崖上立下那有些狂妄的誓言。跟随神秘男子外出修习,集灵珠,收魔兽,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最终站在位面的巅峰!面对其他位面的入侵者,身为位面主宰的他,又将如何抉择?
  • 灵异杂志社

    灵异杂志社

    没有进入灵异杂志社之前,袁凌以为【灵异】的人只是脑洞开的大了一点,所以出版的杂志全部是以灵异事件为主。万万没想到……在袁凌面前,小猫变狐狸,狐狸又成了活生生的人,还是俊无比美的男人,这下淡定不了了。自那以后,灵异事件满天飞,异类物种满街跑,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连神话人物都出来!!!惊吓过度的袁凌无奈伸手扶墙,喃喃自语:“别理我,我想静静……”
  • 君王

    君王

    一睁眼,朱栩重生到了明朝,但是这个明朝怎么有点怪怪的?原来大一统的明帝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华夏。这是在时间的岔路口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的平行世界,朱栩没有办法,只能凭着自己明国皇子的身份,开始了统一中原的历程。
  • 独踏天下

    独踏天下

    莫名其妙回到十年前,开始又一次圣战之旅。不为称王称霸,只为逍遥天下。游戏人生,独踏天下。
  • 2010星座人性攻略

    2010星座人性攻略

    本书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星座印象,舍弃了以往刻板制式的叙述,反而是结合对当下人物的观察,为各个星座揭开面纱,做出贴切且生动的描述。 第二部分,谈的是各个星座在2010年的详细运势,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你早一步知道:应该提防谁出的招,什么时候该朝哪个方向全力以赴,让你过得轻松写意,也可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史无前例地增加个人保健知识,将各星座可能发生的健康危机与时下的文明病作结合,提出了“养生之道”——该怎么吃、该怎么做,直截了当告知各位。不过,人体的健康并不单靠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撑持,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因此建议读者可。浏览所有星座的养生之道,全方位保健才最安心。
  • 最后一个魁师

    最后一个魁师

    魁师:源于上古兴盛于五代十国,鼎盛于宋。魁如字面意思,意为与鬼争斗。魁师,也可理解为与鬼争斗之人。即宋之后,虽历尽元、明、清、民国,魁师依旧鼎盛。建国之后,破四旧、斩迷信,妖孽不出,鬼魅不现,故而魁师也隐匿与人间。
  • 我的女皇陛下不可能这么可爱

    我的女皇陛下不可能这么可爱

    我穿越了,不为拯救世界,只打算花前月下。我身边有高冷傲娇的女皇,有热情似火的邻国公主,有害羞可人的千金,还有终日里兵不离手的佣兵女团长。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是个太监。
  •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简介:(本文是现代自强独立的小女子在古代找到真爱的故事。女主个性独立得很别扭,男主腹黑得很欠揍。虽然过程很纠结,结局一定很完美~坑品保证,亲们放心跳坑吧~))菱歌开了新文,求支持~:http://novel.hongxiu.com/a/808233/俏厨娘,秀色可餐-----携子闯江湖。她执掌“鸿鳞阁”,手握天下讯息,见钱眼开,待价而沽,来者都是客,人走茶即凉。却不知她再次穿越而来,只为还一份知己之情。绝情弃爱,薄情负我之人,我亦待之无情。他左拥右抱,妃嫔成群,却迫她入宫,只想重拾旧梦。“朕年过而立,膝下无子,龙嗣不兴,滋事体大,举国忧心,若卿家这一击使朕不能人事,这可是逆天之罪,罪无可赦。”她无奈入主太医院,伺机报复,绝不认输。他一忍再忍,终究忍无可忍。“陛下,此及楚大夫所配之良药,可助陛下大展龙威。”他一脸黑线,怒砸医堂,赐她一夜春宵:“楚卿先试试药力如何?”他如暗夜中的鬼魅,不经意的相遇。“你好香,”初见时,他笑得邪魅,“我会再找你。”“你也不错,下次再约?”她媚笑回应。“我等着你亲手揭下我的面具,拿下我的面具,看到我的脸,你就是我的人了。”他似是诱惑似是胁迫。“哈,夜魃大人的生意经真不错。看了你的脸就是你的人?那摸你一下岂不是下辈子都要跟着你了。”她大为不屑,嗤之以鼻。终于有一天,她发现,原来,他一直守护在身边。-----本文也许稍稍慢热,亲只需一点点耐心,一定会看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喜欢,收藏吧,嘿嘿~--推荐:菱歌的已完结文:http://novel.hongxiu.com/a/592171/强宠王爷,我不是你的妃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723520/狼嫡女,翻手为云
  • 都市修真教师

    都市修真教师

    大道三千,证道无缘一个修道之人带着前世千年的道果,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现世。又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藏龙学校的教师。“天龙仙体,白虎仙体,朱雀仙体,玄武仙体!”“我这些学生都不简单啊!”“修罗之体,杀戮魔躯,斗战魂体,玄阴之体!”“靠,连混沌战体都有?还让不让劳资活了?”这是一本学生养成,也是一本热血的修道求仙之路。且看一个来自异界的修道者,如何养成一堆仙神,最后成为万仙之师!
  • 浅醉且听风吟

    浅醉且听风吟

    开始,只是因为多看了一眼,多去关注了一会,多去想了一下,就有了故事。那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没有过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段感情,就算随着岁月老去,也会在自己的心底留下痕迹无法抹去。希望不要错过,希望不要后悔,可惜却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