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说某某人是一个“秉性坚强的人”,某某人是一个“秉性软弱的人”……这里所说的“坚强”、“软弱”等等,实际上都是秉性的意志特征。通常人们总是用一个人的意志特征代指他的秉性特征,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意志特征是一个人秉性特征的主导倾向,是秉性的核心内容。人类从洪荒时代的愚昧走向现代社会的文明,创造了无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断创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人类的伟大实践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顽强性,体现了人类特有的意志力。现代科学发现,在比较高级的动物中,也可以表现出“灵性”,也就是具有简单的思维能力和意识,也可以有情感表现,甚至是非常丰富和动人的情感。但是,动物不可能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烙印,这只有人能够做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各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理想的意图”在高级动物中可能也有所反映,可要变成“理想的力量”却只有人类才能实现。所以说,意志是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的人类思维中最艳丽的一枝,是人类心理花园的一朵奇葩。
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行动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无需意志努力的初级行动,第二个层次才是意志行动。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起或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须的行动;二是抑制和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欲望和行动。意志行动是人脑的高级机能,必须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的参加。当一个人执行意志行动时,有声语言或无声语言都参与其中,起着命令、调节、制止等作用。一般年龄越小的人,有声语言越突出,下决心干什么,嘴上就讲什么;年龄越大,无声语言也就越占主导地位。但当人们遇到特别大的困难,要克服很大的痛苦时,往往也以有声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意志行动这种心理特征最能够反映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反映成人与小孩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差异,它也是反映我们秉性坚强、成熟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
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说,强调意志在秉性中的核心地位,也许更有现实意义。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象公园散步那么自在,像剧院里观戏那样轻松。人生既不是平川纵马,也不是河边嬉水;它是严峻的、曲折的、艰苦的历程。没有意志活动,人就会成为本能欲望的奴隶,就会被那些消极的情绪所控制,就会陷进那些不良生活习惯的泥淖而不能自拔。而一个人想要取得一点成绩,就要准备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生活的事实告诉人们,成绩的大小与意志的强弱往往是成正比的。英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弄清狂犬病的病源,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承受了三个孩子接连死去的打击,最后,自己的性命也差点搭进去。所以当有人问他成功的奥秘时,他回答得很干脆:“告诉你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然而,虽然人人希望取得成就,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具备这种坚持精神的。苏联诗人奥加辽在一首诗中曾辛辣地讽刺过那种缺乏意志的“软骨病”患者:
我想要什么?想着一切都很美好!
我渴望着知识,我希望有功劳,
还怀着荒诞的忧虑心情渴望着爱情,
生活上的一切动荡都能感觉到!
可是暗自觉得,一切愿望都是徒劳,
我的生活既暗淡,内心又虚弱,
我的企望不声不响地化为泡影了,
我的种种尝试把精力耗尽了。
是啊,没有意志力的人,只能将自己编织进长吁短叹和自我幻想的罗网里。
在人生的征途上,阻碍着我们实现预想目标的困难来自两方面:外部困难和内心困难。外部困难诸如自然界的严寒酷暑、狂风巨浪;社会上恶势力的围攻、落后势力的嘲讽、亲友的怀疑和误会、领导者的不信任等等。内心困难则是自己心理上的障碍,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更直接、更大量,而且外在的困难最后也是转化为内心困难而起破坏人的行为动机的作用。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一生做过不少有悖于良心的丑事。他偷窃过别人的钱财,调戏过妇女,诬陷过清白无辜的小姑娘,产生过淫秽的邪念……这些丑行一直搅得他坐卧不安,经常陷入羞愧、悔恨和痛苦的深渊。他一直想把它们公诸于世,一为清算自己,二为警戒后世。但由于种种顾虑和担忧,他一直没有勇气执笔为文。直到晚年,他才战胜了自己的怯懦,写成了著名的《仟悔录》一书,对以往的丑行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和清算。他这种长期的顾虑、怯懦,就是一种内心困难。不过,不管是内心的困难还是外部的困难,都是可以凭借意志去战胜它们的。中国诗人郭小川在《向困难进军》一诗中令人振奋地歌唱道:
困难,
这是一种愚蠢而又懦弱的东西,
它惯于对着惊恐的眼睛,
卖弄它的威力,
而只要听到刚健的脚步声,
就象老鼠似地,
俏俏向后缩去,
它从来不能战胜,
人们的英雄的意志。
没有意志,热情可能流为浮躁;没有意志,诚实可能导致轻易的叛变;没有意志,理想可能流为空想;一切秉性特征只有与良好的意志特征结合起来,才能放出夺目的光辉!
秉性的情绪特征
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内心体验,并由此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一个人产生了情绪后,整个生活就笼罩上了特定的色彩。但人与人的情绪差异是很大的。人的情绪特征表现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四个方面。
情绪的强度表现为人受情绪感染和支配的程度,表现为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比如,有些人的情绪常如钱塘江的春潮,“涛似连天崩雪来”,不可遏止;有些人却常似“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平缓得很;有些人笑起来声振环宇,有人尽管内心乐滋滋的,却不露声色。
情绪的稳定性表现为情绪的起伏和波动程度。有一句俗话,叫“小孩的脸、一刻变三变”,刚刚还泪下数行,一会儿又破涕为笑,说明小孩的情绪是不稳定的。青少年当然不致如此,但各人的稳定程度也是很有差别的。仅仅以交往为例,有些同学昨天还如胶似漆,今天却如同路人了,如果常有这种情况,就是一种情绪很不稳定的表现。
情绪的持久性表现为情绪对身体、生活、学习、工作影响的久暂程度。比如一次考试过后,一位同学得知自己的成绩优异,欣喜若狂,立志要更加发奋学习,但这种情绪很快就消逝了;另一位同学同样是成绩优异,他外表看似平静,但内心却很激动,而且化成了他学习的持久动力。再如,一位同学受到批评后,悔恨交加,赌咒发誓,欲争取进步,但时过境迁,故态复萌;另一位同学却是牢牢记在心中,时时鞭策自己。
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情绪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定色彩。比如,有些人总是精神饱满,乐观愉快,遇到什么挫折,不过如同跌个跟头,爬起来,一复如初;有些人却老是精神萎靡,悲观忧郁,就象《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样,终日对窗长叹,以泪洗面,即便有什么喜事,也仅如一阵春风,很快就飘走了。
秉性的态度特征
古代希腊有位大哲人,叫苏格拉底,他不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著述丰富,而且广招门生,运用著名的启发式谈话法,启迪青年智慧。同时,苏格拉底还具备学而不厌、虚怀若谷的品质。当人们惊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却回答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这是苏格拉底对自己的基本态度。说到待人的态度,中国有一位与苏格拉底几乎是同时代的思想家孔子,他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称为世界十大名言之一。这里面确实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现在,我们先来分析对己的态度。
所谓对己的态度,就是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基本评价和行为倾向。自谦还是自傲,可以说,是个体秉性结构中对自身态度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大凡自视颇高、自以为是的人,不谦虚不用说,往往还喜欢吹嘘、标榜自己,生怕人家不知道,不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把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结果反被荣誉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马克思对这种品质最厌恶了。有一次,马克思的朋友库格曼在《未来报》上看到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雅科比的演说,其主要内容都是从马克思那里抄去的,但偏偏不提马克思的名字。于是,库格曼写信问雅科比:“为什么您只引亚里士多德、德·梅斯特尔、欧文、冯·根次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话,而不提学者卡尔·马克思的名字呢?上述诸人和卡尔·马克思相比,除了亚里士多德,都是微不足道的,而您却不提这位被公正地称之为19世纪的智星的思想家;……”后来,库格曼把这封批评雅科比的信也寄给了马克思。马克思看后很不满意,回信道:“你和雅科比的通信我基本上同意,但过分赞扬我的活动是十分令人厌恶的。一切总归有个限度。”他在回答库格曼劝他写传记的信中说:“就我的本意来说是坚决反对的。现在我恳切地请求您彻底放弃开这种玩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是否谦虚不仅是对知识的态度,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
但是,谦虚并不是毫无主见,人云亦云,甚至无原则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谦虚是以服从真理为前提的。从心理学上说,这又涉及到对自己态度的另一对明显特征:自信与自卑。
自信就是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对自己能力、见解的信念。坂本保之介是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在小时候他一直被认为是脑子笨的学生,在中学一年级500名学生中,他名列第470名。初二年级后,他逐步赶了上来,进入了前10名。为什么在短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呢?多年后他在回顾往昔的时候,深有感慨地说,是因为他的父亲帮助他克服了自卑感,树立了自信心。当时他的父亲经常对他说:“你无论是下河捕鱼,还是上山捉鸟,都干得非常出色,这就证明你的头脑比一般人好;下围棋或下象棋的规则,我一教你,你马上能学会。如果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的。”这样,他逐渐摆脱了过去一直束缚住他的自卑绳索,刻苦努力,终于跨入著名学者之林。
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导,而自卑则使人多愁善感,畏首畏尾,失却成功的希望。正如马克思所说:“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啮着心灵的毒蛇,它吸取着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培根对自卑的分析则是:“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事实也正是如此。近代物理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量子假说”,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先作出的。但由于自卑胆怯,他不但没有发展这一假说,反而长时间对自己的发现抱怀疑态度。他在一封信中披露了自己的自卑怯懦心理:“我生性喜欢平和,不愿进行任何吉凶未卜的冒险。”结果,本来可以同牛顿的万有引力说相媲美的一个发现,被他自己放弃掉了。
为什么有些人自信,有些人自卑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一是成功的经验。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反之,一个人几次努力都失败了,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挫折中只盯住眼前的得失,形成自卑感,难以自拔。二是外界的评价,特别是权威人士或家长、教师的评价。有些家长、教师对子女、学生的期望、抱负非但不给以支持和鼓励,还说他们是“好高骛远”,这当然对他们的自信是一个打击。第三,导致自卑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自我评价的偏颇。有些人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自己的许多弱点,有些人过分夸大了自己的缺陷,总爱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不能冷静地分析所受的挫折,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结果自怨自艾,失去了自信心,形成了自卑感。
现在再来看看待人的态度。所谓待人的态度,就是在交往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倾向。在待人的态度上,主要也有两组两极对立。
一是热情与冷淡的对立。热情和冷淡是人的基本感情的综合表现,也是对于他人的一种基本态度特征。对人是热情还是冷淡,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态度反馈。心理学家们进行过实验研究,当一个人被描述为是一个热情的人时,同时人们就附加给他友好、平易、乐观、坦率等品质;而一个人被描述为是一个冷淡的人时,同时人们就附加给他严峻、苛求、悲观、难处等品质。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情对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人的思考》一书中说:“当一个人从小就深信,没有友谊,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诚挚的感情,没有真理,就不可能有真正欢乐的时候,他就会成为一个为心灵美、为大众的幸福而战斗的真正的战士。”事实上,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各自只把感情隐藏在内心深处,那将是一幅何等冷落凄凉的图画啊!
被人认为是热情还是冷淡,可能与各人的秉性类型有关系。有些人秉性内向,情感内隐,感情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不明显,就可能被误认为是“冷淡”。其实他们倒可能是情感深沉,非常友好,助人为乐的。有些人秉性外向,情感冲动、迅速而强烈,形诸于色,很容易给人“热情”的印象。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容易鉴别的,时间长了大家都会了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导致对人热情和冷淡的不同态度的更深刻的原因,乃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之不同。有些人由于生活的挫折,家庭的熏陶,或不正确的思想影响.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追求,“看破红尘”,只想消极避世,了此一生,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对人的冷淡态度,而对人的冷淡态度又会强化这种错误观念。其实,人总是社会的人,洁身自好、顾影自怜的态度,并不能改变现状,相反只是在为自己设置陷阱。再说,真、善、美终究是生活的主色彩,大多数人的心灵是美好的、善良的。因此,不要把自己当作生活中的匆匆过客,当作现实世界的消极适应者,而要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热情地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