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5700000020

第20章 阴阳思想(2)

人生底根本欲望是生底意志,如果修己治人要无欲无为,就不能不否定人间,像佛教一样,主张除灭意志和无生。现在书中找不出一句含有这种意义底句子。老子也含有中国思想底特性,每一说理便是解释现实,生活底直接问题,不但肯定人生,并且指示怎样保持底方术。人底本性与道底本质底关系如何,老子一样地没有说明,甚至现出矛盾。如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书中最矛盾的一句话。知者和言者都是有为,不言可以说是无作为,不知却不能说是无为。即然主张无为,行不言之教,为什么还立个知者?既然弃知,瞎说一气,岂不更妙!大概这两句是当时流俗的谣谚,编《老子》底引来讽世底。《老子》中这类矛盾思想大抵都含着时代的背景。编者或撰者抱着反抗当时的文化、道德和政治。在那时候,人君以术临民,人民以智巧相欺,越讲道德仁义,人生越乱,于是感到教育无功,政治无效,智慧无利,言说无补。在文化史上,这种主张每出现于社会极乱底时代,是颓废的、消极的,这种思想家,对于人生只理会它底腐败的、恶的、破坏的和失败的方面,甚至执持诡辩家或嬉笑怒骂底态度。他对于现实底不满常缺乏革新底理想,常主张复古。这可以叫做黑暗时代哲学,或乱世哲学。

乱世哲学底中心思潮只能溢出两条路,一是反抗既成的组织与已立的学说,二是信仰机械的或定命的生活。走这两条路底结果,是返古主义与柔顺主义。因为目前的制度、思想等,都被看为致乱底根由,任你怎样创立新法,只会越弄越坏,倒不如回到太古的朴素生活好。又,无论你怎样创制,也逃不了已定的命运,逃不了那最根本的法理或道。这思想底归宿,对于前途定抱悲观,对于自我定成为独善主义甚至利己主义。在《老子》里尽力地反对仁义孝慈,鼓吹反到古初的大道。伦常的观念一点也没有,所以善恶底界限也不必分明。第二十章‘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便是善恶为无分别底口气。在实际生活上,这是不成的,《老子》里所说底道尽管玄妙,在实践上免不了显示底疏忽和矛盾底原故即在这上头。不讲道德,不谈制度,便来说取天下,结果非到说出自欺欺人底话不可。

老子底玄学也很支离,并不深妙。所说一生二,乃至生万物,并未说明为什么这样生法。道因何而有?欲因何而生?玄之又玄,是什么意思?编纂者或作者都没说明。我们到处可以看出书中回避深沉的思索和表示冥想及神秘的心态。佛家否定理智,却常行超越理智底静虑,把达到无念无想底境地来做思惟底目的。道家不但没有这个,反要依赖理智去过生活。这样,无论文如何,谈不到玄理,只能在常识底范围里说一两句聪明话,什么‘婴儿’‘赤子’‘侯王’‘刍狗’‘雄雌’‘玄牝之门’,等等,都搬出来了。这样的思想只能算是常识的思考,在思想程度上算不了什么,因为它底根本精神只在说明怎样过日子。如果硬要加个哲学底徽号,至多只能说是处世哲学罢了。

女子底服饰

人类说是最会求进步底动物,然而对于某种事体发生一个新意见底时候,必定要经过许久的怀疑,或是一番的痛苦,才能够把它实现出来。甚至明知旧模样旧方法底缺点,还不敢“斩钉截铁”地把它改过来咧。好像男女底服饰,本来可以随意改换底,但是有一度的改换,也必费了好些唇舌在理论上做工夫,才肯羞羞缩缩地去试行。所以现在男女底服饰,从形式上看去,却比古时好;如果从实质上看呢?那就和原人底装束差不多了。

服饰底改换,大概先从男子起首。古时男女底装束是一样底,后来男女有了分工底趋向,服饰就自然而然地随着换啦。男子底事业越多,他底服饰越复杂,而且改换得快。女子底工作只在家庭里面,而且所做底事与服饰没有直接底关系,所以它底改换也就慢了。我们细细看来,女子底服饰,到底离原人很近。

现时女子底服饰,从生理方面看去,不合适底地方很多。她们所谓之改换底,都是从美观上着想。孰不知美要出于自然才有价值,若故意弄成一种不自然的美,那缠脚娘走路底婀娜模样也可以在美学上占位置了。我以为现时女子底事业比往时宽广得多,若还不想去改换她们底服饰,就恐怕不能和事业适应了。

事业与服饰有直接的关系,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呢?比如欧洲在大战以前,女子底服饰差不多没有什么改变。到战事发生以后,好些男子底事业都要请女子帮忙。她们对于某种事业必定不能穿裙去做底,就换穿裤子了;对于某种事业必定不能带长头发去做底,也就剪短了。欧洲底女子在事业上感受了许多不方便,方才把服饰渐渐地改变一点,这也是证明人类对于改换底意见是很不急进底。新社会底男女对于种种事情,都要求一个最合适底方法去改换它。既然知道别人因为受了痛苦才去改换,我们何不先把它改换来避去等等痛苦呢?

在现在的世界里头,男女的服饰是应当一样底。这里头底益处很大,我们先从女子的服饰批评一下,再提那改换底益处罢。我不是说过女子底服饰和原人差不多吗?这是由哪里看出来底呢?

第一样是穿裙。古时的男女没有不穿裙底。现在底女子也少有不穿裙底。穿裙的缘故有两种说法,(甲)因为古时没有想出缝裤底方法,只用树叶或是兽皮往身上一团;到发明纺织底时候,还是照老样子做上。(乙)是因为礼仪底束缚。怎么说呢?我们对于过去底事物,很容易把他当作神圣。所以常常将古人平日底行为,拿来当仪式的举动;将古人平日底装饰,拿来当仪式的衣冠;女子平日穿裤子是服装进步底一个现象。偏偏在礼节上就要加上一条裙,那岂不是很无谓吗?

第二样是饰品。女子所用的手镯、脚钏、指环、耳环等等物件,现在底人都想那是美术的安置;其实从历史上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以女子当奴隶底大记号,是新女子应当弃绝底。古时希伯来人的风俗,凡奴隶服役到期满以后不愿离开主人底,主人就可以在家神面前把那奴隶底耳朵穿了,为底是表明他已经永久服从那一家。希伯来语Ne—zem有耳环鼻环两个意思。人类有时也用鼻环,然而平常都是兽类用底,可见穿耳穿鼻决不是美术的要求,不过是表明一个永久的奴隶底记号便了,至于手镯脚钏更是明而易见底,可以不必说了。有人要问耳环手镯等物既然是奴隶用底,为什么从古以来这些东西都是用很实底材料去做呢?这可怪不得。人底装束有一分美的要求是不必说底,“披毛戴角编贝文身”,就是美的要求,和手镯耳环绝不相同底。用贵重的材料去做这些东西大概是在略婚时代以后。那时底女子虽说是由父母择配,然而父母底财产一点也不能带去,父母因为爱子底缘故,只得将贵重的材料去做这些装饰品,一来可以留住那服从底记号,二来可以教子女间接的承受产业。现在底印度人还有类乎这样底举动。印度女子也是不能承受父母底产业底,到要出嫁底时候,父母就用金镑或是银钱给她做装饰。将金钱连起来当饰品,也就没有人敢说那是父母底财产了。印度底新妇满身用“金镑链子”围住,也是和用贵重的材料去做装饰一样。不过印度人底方法妥当而且直接,不像用金银去打首饰底周折便了。

第三样是留发。头上底饰品自然是因为留长头发才有底,如果没有长头发,首饰也就无所附着了。古时底人类和现在属蛮族,男女留发底很多,断发底倒是很少。我想在古时候,男女留长头发是必须底,因为头发和他们底事业有直接的关系。人类起首学扛东西底方法,就是用头颅去顶底(现在好些古国还有这样底光景),他们必要借着头发做垫子。全身底毫毛惟独头发格外地长,也许是由于这个缘故发达而来底。至于当头发做装饰品,还是以后底事。装饰头发底模样非常之多,都是女子被男子征服以后,女子在家里没事做底时节,就多在身体底装饰上用功夫。那些形形色色的髻子辫子都是女子在无聊生活中所结下来底果子。现在有好些爱装饰底女子,梳一个头就要费了大半天底工夫,可不是因为她们底工夫太富余吗?

由以上三种事情看来,女子要在新社会里头活动,必定先要把她们底服饰改换改换,才能够配得上。不然,必要多出许多障碍来。要改换女子底服饰,先要选定三种要素——

(甲)要合乎生理。缠脚束腰结胸穿耳自然是不合生理底。然而现在还有许多人不曾想到留发也是不合生理底事情。我们想想头颅是何等贵重底东西,岂忍得教它“纳垢藏污”吗?要清洁,短的头发倒是很方便,若是长底呢?那就非常费事了。因为头发积垢,就用油去调整它;油用得越多,越容易收纳尘土。尘土多了,自然会变成“霉菌客栈”,百病底传布也要从那里发生了。

(乙)要便于操作。女子穿裙和留发是很不便于操作底。人越忙越觉得时间短少,现在底女子忙底时候快到了,如果还是一天用了半天底工夫去装饰身体,那么女子底工作可就不能和男子平等了。这又是给反对妇女社会活动底人做口实了。

(丙)要不诱起肉欲。现在女子底服饰常常和色情有直接的关系。有好些女子故意把她们底装束弄得非常妖冶,那还离不开当自己做玩具底倾向。最好就是废除等等有害底文饰,教凡身上底一丝一毫都有真美底价值,绝不是一种“卖淫性底美”就可以咧。

要合乎这三种要素,非得先和男子底服装一样不可,男子底服饰因为职业底缘故,自然是很复杂。若是女子能够做某种事业,就当和做那事业底男子底服饰一样。平常底女子也就可以和平常底男子一样。这种益处:一来可以泯灭性的区别;二来可以除掉等级服从底记号;三来可以节省许多无益的费用;四来可以得着许多有用的光阴。其余底益处还多,我就不往下再说了。总之,女子底服饰是有改换底必要底,要改换非得先和男子一样不可。

男子对于女子改装底怀疑,就是怕女子显出不斯文底模样来。女子自己的怀疑,就是怕难于结婚。其实这两种观念都是因为少人敢放胆去做才能发生底。若是说女子“断发男服”起来就不斯文,请问个个男子都不斯文吗?若说在男子就斯文,在女子就不斯文,那是武断底话,可以不必辩了。至于结婚底问题是很容易解决底。从前鼓励放脚底时候,也是有许多人怀着“大脚就没人要”底鬼胎,现在又怎样啦?若是个个人都要娶改装底女子,那就不怕女子不改装;若是女子都改装,也不怕没人要。

1920年1月

猫乘此文收入1947年商务印书馆版《国粹与国学》时有较大的改动。

猫不入六畜之数,大概因为古人要所豢养底禽兽底肉可以供祭祀及蒸享底用处,并且可以成群繁殖起来底才算家畜。在古人眼里,猫是一种神秘而有威力底动物。它底眼睛能因时变化,走路疾速而无声,升屋上树非常自在等等,都可以教人去想它是非凡的。事实上,猫在农业文化底社会底地位正如狗在游牧文化底社会里一样。古人先会养狗是当然的。汉以前人家居然知道养猫,可是没听过到市里去买猫。当时养底大都是半野的狸,猎人获到,取数十钱底代价,卖给人家。《韩非子》里,有“将狸攻鼠”,“令狸执鼠”底话。《说苑》“使麒骥捕鼠,不如百钱之狸。”和《盐铁论》里“鼠穷啮狸”,都可以说明当时只有半野的狸,没有纯豢的猫。后世人虽有“家猫为猫,野猫为狸”底说法,其实上面所说底狸都是已经被养熟了底。字书说狸是里居底兽,所以狸字从里;名为猫是因“鼠善害苗,而猫能捕之,去苗之害,故字从苗”。这两说固然可以讲得过去,但对于猫字似乎还是象声为多,所以《本草纲目》说“猫有苗茅二音,其名自呼”。我们不要想猫字比狸字晚,《诗经大雅韩奕》有“有猫有虎”底一句,《郊特牲》也有“迎猫为其食鼠底话。看来称猫,是有些尊重底意思,不然,不能用一个很恭敬的迎字。也许当时在一定的节期从田野间迎接到家里来供养底称为猫,平常养底才称为狸,后来猫底名称用开了,狸底名字也就渐渐给忘了。现在对于黑斑猫还叫做“铁狸”,也可以说猫狸两字在某一阶段也是同意义的。

农业文化底社会尊重猫,因为它能毁灭那残害禾稼底田鼠和仓凛里、家室里底家鼠。以猫为神,最早的是埃及。古埃及人知道猫在第十一朝时代,据说是从纽比亚(Nubia)传进去底。自那时代以后,埃及才有猫首人身底神像。猫神名伊路鲁士(AElums)。人当猫为神圣,甚至做成猫底木乃伊;杀猫者受死刑。他以为猫是月女神,因为它底眼睛可以像月一样有圆缺。中国古时迎猫底礼仪不可详知,从八蜡底祭礼看来,它与先啬、司啬等神同列,可见得它是相当地被尊重。祭猫底礼大概在周秦以后已经不行,所以人们不像往昔那么尊重它。黄汉《猫苑》(卷上)说“丁雨生云,安南有猫将军庙,其神猫首人身,甚著灵异。中国人往者,必祈祷,决休咎。”这位猫神到底管什么事,不得而知,若依作者底附说,此猫字即毛字之讹,因为明朝毛尚书曾平安南,猫将军即毛尚书。这样看来,他与猫神就没什么关系了。铸画猫形来镇压老鼠底事却有些那个。《夷门广牍记》,“刻木为猫,用黄鼠狼尿,调五色画之,鼠见则避。”《猫苑》底作者弓邓椿画猫云:“僧道宏每往人家画猫则无鼠。”作者又说:“山阴童树善画墨猫,凡画于端午午时者,皆可辟鼠,然不轻画也。余友张韵泉(凯)家,藏有一幅。尝谓悬此,鼠耗果靖。”(卷上形相章)又记,“吴小亭家藏王忘庵所画鸟猫图,自题十六字云,‘日危,宿危?炽尔杀机。鸟圆炯炯,鼠辈何知?,’余按家香铁待诏,重午画钟馗,诗云:‘画猫日主金危危’,则知危日值危宿,画猫有灵。必兼金日者,金为白虎之神,忘庵句盖本乎此。”又记:“朱赤霞上舍(城)云,凡端午日取枫瘿刻为猫枕,可辟鼠,兼可僻邪恶。”由辟鼠底功效进而可以辟盗贼。《猫苑》(卷上)有一个例。作者说:“刘月农巡尹(荫棠)云:番禺县属之沙湾茭塘界上有老鼠山。其地向为盗薮。前督李制府瑚患之,于山顶祷大铁猫以镇之。猫则张口撑爪,形制高巨。予曾缉捕至此,亲登以观。而游人往往以食物巾扇等投入猫口,谓果其腹,不知何故。”

养蚕人家也怕老鼠食蚕,故杭州人每于五月初一日看竞渡后,必向娘娘庙买泥猫回家,不专为给孩子玩,并且可以攘鼠。

以上所举底事例都含有巫术意味,并非当猫做神。清代天津船厂有铁猫将军,受敕封,每年例由天津道躬诣祭祀一次。金陵城北铁猫场有铁猫长四尺许,横卧水泊中,相传抚弄它,可以得子。每年中秋夜,士女都到那里去。这与猫没关系,乃是船锭。船又叫铁猫,是何取义,不敢强解,现在猫写作锚,也许离开本义更远了。

同类推荐
  •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唐诗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它如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数不尽的珍宝。历代人吟之诵之,借此体味人生苦乐,感悟生活哲理,议论社会时弊……《时光文库: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的选编,参照了多种唐诗选本,提取各家精华,旨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诗读物,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 《零点乐话》主持伍洲彤:听话

    《零点乐话》主持伍洲彤:听话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一开始就意味着不会结束,比如黑夜与白昼,比如我与你。这是一张青春散场时的记忆票根,这是一封思念枯萎前的告白情书,用眼睛聆听的情感日记——20年不变情怀,20年真情写就,这是伍洲彤为全国历史最悠久的电台午夜直播节目《零点乐话》20年纪念而作的唯一随笔集。情感、音乐、故人、往事……那些年陪伴过我们的歌,那些年陪伴过我们的人,如今还好吗?在哪里呀?快乐吗?六亿光阴,永不能忘;六亿光阴,别来无恙。它们被一一珍藏在了这部书里,只待有一天等你发现:原来你的故事一直被铭记,原来你的青春并不孤单,原来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所经历的困惑、迷茫、了悟、释怀……其实都一样。
  • 先秦散文研究

    先秦散文研究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与繁荣、《尚书》《春秋》与《国语》、《左传》、《战国策》、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先秦说理散文的早期作品等。
热门推荐
  • 菊花的刺

    菊花的刺

    出身于武林世家的燕二少遭诬陷身入囹圄,燕大少遭不幸身首异处,“快手”王小呆和“丐帮名誉总监察”李员外,二人义薄云天,舍生忘死,身入龙潭虎穴,明察暗访,决心查出陷害燕家的凶手。然而整个案情错综复杂,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一神秘儒衫人暗中相助,使他们发现一场惊天谜案。
  • 五拳总诀歌

    五拳总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调节100招

    心理调节100招

    《心理调节100招》一书可以给你提供很多有效的建议。本书从生活、工作、 情感、学习等诸多方面入手,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案例,有针对性地对100个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着重对这些心理问题的调节方法进行了翔实的讲解。本书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力图给读者提供一本全方位的心理调节指导读物,让读者能够“一书在手,心理健康”。
  • 嫡女疯后

    嫡女疯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策,毒后归来

    嫡女策,毒后归来

    他让人挖我心,分我尸,置我于阿鼻地狱。却不曾想我一朝涅槃,重洗一盘天下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容失色等爱人

    花容失色等爱人

    本是倾国之貌,却要以丑视人。本是男儿身,却以女儿状相遇。本该相爱,却只能相恨。一次相亲宴,欧阳青音满脸长疮,五官扭曲,原本想往权势,但耐不住这丑陋的长相,所有人都转过身去,但就只有他,一眼认出了那个太行山上的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悔足球梦

    无悔足球梦

    那不只是足球,那是我整个的青春。因为足球,我哭过笑过,也许我们都有过球星梦,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球星。可那又怎样,我们经历过,我们努力过,那么便无悔了
  • 穿越之欢沁记事

    穿越之欢沁记事

    曾经是大学教师的王欢沁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首先她以为只是做农妇,然后悲催的发现自己居然连当农妇都成了奢侈的愿望,再然后……
  • 水晶少年

    水晶少年

    “即便如此,我也想为弱者做点什么?”少年冷虫曦带着些许羞赧喊出这句话。一场灾难,虫曦带着妹妹逃离家中。数年漂泊流离,世道无情摧残没有改变他那颗水晶一般的美丽心。在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虫曦该如何守住初心,找到幸福的所在?偶遇的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他们与虫曦将交织出什么样的命运?来往不迎,过往不恋,不忘初衷,方得始终。在充满魔法,科技,并渗透着东方文化的西元大陆,虫曦与他的同伴们将经历着一场场九死一生、惊心动魄的奇妙冒险。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役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役篇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空战、陆战战役。内容包括伦敦保卫战,闪击丹麦、挪威,荷兰空降作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