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2900000019

第19章 隋唐五代时期(4)

唐朝在全盛时期有相当数量的羁縻州,所谓羁縻,就是来去任便的意思。归附唐朝的羁縻州多是落后的游牧民族,或是因为战败,或是为了寻求唐王朝的保护而归附。它们的来去对唐朝廷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损失,但羁縻州的数量从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国家国力的盛衰。唐朝前期国力强盛的时候,相当数量的羁縻州先后归附,到中期的时候,国力开始衰微,除了在剑南和岭南等地还保留一部分羁縻州以外,其余或被夺走,或自行离开了。这显示着唐王朝的繁荣一步步消退在历史的进程中。

藩镇割据的形势

唐朝时期发生过两次大割据,第一次的发动者是内附唐朝的统治阶级;第二次则是汉族统治阶级的内部分裂。

唐朝和东汉一样,都允许内附朝廷的其他民族大量迁徙到边境内居住。大量的内附人民在高度发展的唐朝社会里,经济文化方面都经历着一个融合的过程。然而,由于天宝年间政治的腐朽,使得融合的过程变成了战争的形式。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居住在营州,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任用这二人为小将。安禄山和史思明都非常狡猾又有勇力,很快就都得到了张守珪,甚至到后来唐玄宗的重用。744年,安禄山兼任平卢和范阳两镇的节度使。750年,安禄山又被任命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黄河以北的军政和民政都在他一人的掌控之下。他乘机集合了一批党徒,有了谋反之心,并开始积极策划谋反。755年,安禄山以惩戒杨国忠为借口,正式起兵反叛。当时安禄山的部下有很多士兵是不赞成反叛的,但是在安禄山的淫威之下,也不敢有二话。安禄山攻入洛阳,而史思明则留守河北。756年,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攻入长安城,唐玄宗逃往成都,唐肃宗即位。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自立为皇帝。761年,史朝义又杀史思明,自立为燕帝。762年,史朝义被唐军击败,并于763年逃往范阳,范阳守将击杀史朝义,安史之乱在形式上来说结束了。

尽管安禄山和史思明死了,但他们所留下来的军队依然和唐朝处在对立的地位,保持着原有的特性。史朝义的部将在史朝义死后先后投降唐朝。763年,朝廷任命这些降将为节度使,名义上来说是把河北归还给了朝廷,但实质是朝廷承认了安史之乱叛军的割据。

一般来说,实行割据的藩镇必须取得大唐朝廷的官爵,以此表示他们并非叛徒。而在割据的境内,他们自己实行管理,制定管理方式,并供养大量的军队,而这些所需要的费用,自然都是从民众身上剥削来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而腐朽的唐朝廷,一方面承认藩镇的割据,另一方面又要抵御他们,故而也供养了大量的军队,人民的痛苦可想而知。

割据河北的强大藩镇中有三镇最为强大,分别是魏博镇、成德镇和幽州镇。

魏博镇的割据者是田承嗣,他是安禄山的死党,是一名汉人。田承嗣是所有叛将之中最为凶恶狡猾的一个,在投降唐王朝之后就一直积极准备着进行永久的割据。812年,魏博镇内讧,当时朝廷是唐宪宗在位,朝廷还算有威望,魏博镇内讧,成为节度使的田弘正决定归附唐王朝,魏博镇四十九年的割据总算是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割据势力就此消亡。

822年,魏博镇牙兵拥护牙将史宪诚反叛,节度使田弘正的儿子田布被迫自杀。829年,牙军又杀史宪诚,拥立何进滔为节度使。870年,牙军又杀何氏继承人,拥立韩君雄。883年,乐彦祯废除韩氏继承人,自立为节度使。888年,牙将又杀乐氏继承人,拥立罗弘信。后来罗弘信依附朱全忠。906年,魏博镇节度使罗绍威忌惮牙军的势力,依靠朱全忠诛灭牙军,魏博镇从此衰弱,被朱全忠所支配。912年,杨师厚攻灭罗氏,结束了魏博镇一百五十年的割据。

成德镇的割据者是李宝臣,原本是奚人,后来做了范阳将领张锁高的义子,改名为张忠志。安禄山反叛之后,他又成为安禄山的义子。他投降唐王朝比较早,朝廷便封他为成德镇节度使,赐名李宝臣。781年,李宝臣死,儿子李惟岳继任。682年,王武俊杀了李惟岳,成德镇投降唐朝。

在成德镇投降后,唐德宗任命王武俊为恒冀观察使。王武俊怨恨朝廷不封他为节度使,于是起兵反叛。但是在784年,王武俊再次投降唐朝,这一次终于得到了成德军节度使的名号。820年,王氏继承人王承元归附朝廷。唐穆宗任命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王承元为义成节度使。822年,牙军在王庭凑的鼓动下杀死田弘正,又恢复了割据。直至922年,成德镇的割据才正式消亡。

幽州镇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党羽的巢穴,也是三个叛镇中最为强大的。在史朝义死后,唐王朝任命安禄山的部下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768年,李怀仙遭到部下的谋杀,其部下朱希彩成为节度使。772年,朱希彩被部下所杀,朱泚成为新的节度使。773年,朱泚在朱滔劝说下于774年归附朝廷。此后幽州又经过一系列的动乱,直至913年,幽州镇才结束了它的割据。

在唐朝后期,朝廷已经放弃了河北,不打算再对三个割据叛镇浪费兵力。在黄巢起义发动以前,唐朝在河南地区的兵力十分薄弱,江南地区就更是兵力空虚了,因此,当起义爆发以后,受到唐朝军队的阻力并不大。但是就在这个时期,一大批的势力趁乱崛起,拥兵割据,其中八个非常有势力的割据者演变成为后来的五代十国。

唐末农民大起义

在唐朝前期,朝廷对民众的剥削还在能忍受的限度内,故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较为缓和。到安史之乱后,民众负担日益增加,农民起义在浙东地区第一次爆发了。

762年,袁晁率领众人在台州起义,并迅速攻占了浙东州县。763年,李光弼派兵将袁晁击败,浙东又归唐朝所有。虽然袁晁失败了,但它的起义是符合人民愿望的,同时也揭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859年,唐懿宗继位时候,裘甫率众在浙东地区起义,在他起兵的时候不过拥有一百多人的兵力,到860年,他所率领的起义军已经增加到了一千多人,并依然还在增长之中。民众们带着迫切的希望纷纷前来响应裘甫的起义。但当时,唐朝的兵力还处于优势地位,故而裘甫的起义并没有成功,但即便如此,起义的浪潮却是再也无法遏制了。裘甫的起义标志着唐朝廷崩溃的开端。

868年,徐州地区兵士作乱,拥护庞勋为首领,朝廷发兵攻打徐州,直到869年,才消灭了庞勋率领下的叛军。起义之后,唐王朝更加残酷地从民众身上搜刮军费,使得民众四处聚众反抗。

874年,王仙芝率领数千人在长垣起义,次年,黄巢率领数千人响应王仙芝的起义。当时王仙芝和黄巢的起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声势浩大。

王仙芝和黄巢所统率的起义军起初采取流动的方式进行作战,尽量避免与唐王朝的军队产生直接碰撞。在起义初期,这是非常必要的,起义队伍还不够壮大,还不足以与唐王朝正面相抗衡。

起义军使朝廷感到了恐慌,于是,唐朝廷打算收买起义军的首领王仙芝,承诺给予他一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空名,而王仙芝居然无耻地接受了这个封号,背叛了起义军,从此与黄巢决裂。而起义军的势力也遭到了削弱。

879年,黄巢军在岭南发生大疫病,将领们提议北上去图大事,黄巢听从将士的建议,决意北上。朝廷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来阻止黄巢的北上。

880年,经过与唐军的厮杀之后,起义军渡过淮河,直逼长安。881年,黄巢军攻入长安,自立为皇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黄巢自身由于出身低微,学识浅薄,故而也不具备政治才能。起义军在长安前后历经了三年,三年中并未做出什么贡献,也没有能够建立起稳固的政权。黄巢急于求成地拿到了皇帝的称号之后,又迅速地走向失败。

883年,唐兵攻回长安,黄巢逃到河南,兵士散尽,当时,起义军的势力实质上已经消亡。黄巢在河南率领一些残余的兵将,最终被李克用击破,黄巢逃走。

虽然起义军最后走向了失败,但民众起义的力量始终是强大的,早已经支离破碎的唐朝廷经过这一冲击之后加速了其统治的崩溃,再也无法长久地支持下去了,而统治势力的衰弱必然使得割据势力有机可乘,各霸一方,唐王朝走向结束,大分裂的五代十国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三、大分裂时代——五代十国

唐末农民起义失败以后,割据势力日益发展,横行一时。唐朝时期经济非常发达,早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经济区域。在唐朝末期,东北方向有强大的辽国。唐末的割据之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不是汉人,而是参与争夺中原地区的沙陀人。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局面更为分裂破碎,民众们所遭受的苦痛更为严重。

统治中原地区的五个朝廷

907-923年:梁朝

883年,朱全忠率领部众数百人到达宣武镇,由于他善于谋略又具备勇力,很快就拥有了强大的地位。到905年的时候,朱全忠已经占据了关中和关东的广大地区,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割据军阀。907年,朱全忠逼迫皇帝禅让,自己登帝位,建立了梁朝,称梁太祖。

梁朝是一个非常短促的小朝廷,但是在统治期间,却改革了唐朝时期留下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如此,但梁朝并不稳定,从开国一直到灭亡,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大小小的战争。

910年,梁太祖意图消灭成德镇,成德镇节度使王熔急忙向晋王李存勖求援,李存勖派了大军前来援助。911年,双方在高邑决战,以梁军大败而告终。经过这次大败之后,优势从梁朝廷转到了晋朝廷。

梁朝在败给晋朝之后,一直对晋兵十分畏惧,梁太祖也因此抑郁痛苦,脾性也更加暴躁无常。后梁太祖第三子朱友珪杀了梁太祖,妄图称帝,但遭到群臣的反对。913年,梁太祖第四子朱友贞杀了朱友珪,登上帝位。同年,李存勖准备全力攻打梁朝廷,双方都出动了全部兵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923年,李存勖在魏州自立为唐皇帝,称唐庄宗。唐庄宗一举消灭了梁国,梁末帝自杀,梁国灭亡,先后共17年。

923-936年:唐朝

唐庄宗是一个敢于冒险猛攻的将领,在灭亡梁朝之后,他的豪气就全部消失了。在政治方面,唐庄宗没有任何才能,反而算是个唐王朝腐朽势力的代表,他将梁太祖所改革掉的唐朝的弊端又都恢复了。

921年,唐庄宗已经准备要筹备做皇帝,并期待建立一个和唐朝一样的朝廷。923年,唐庄宗正式称帝。唐庄宗是个昏庸无知的人,亲信宦官和伶官。据说有一次,他称帝之后面涂粉墨和一些伶人演戏,演到高兴之处大声喊自己的诨名“李天下,李天下”,此时一个伶人冲上去打了他一个耳光,生气地说:“理天下的只有一个人,怎么叫两个!”他挨打之后竟还很高兴,厚赏了这个伶人。被唐庄宗宠爱的伶人们趾高气扬,辱弄朝官,群臣愤恨,却不敢有所异议。

唐庄宗还十分骄矜自满,看不得别人比他强,将所有立国的功劳都据为己有。他不犒赏功臣,却重用伶人和宦官,惹得朝臣们也十分不满。

924年,唐庄宗派了使官去前蜀国打探形势,使官回报说蜀国君主荒淫无道,蜀国已经腐朽不堪,不能自保。唐庄宗很高兴,准备出兵攻灭蜀国。就在这个时候,南汉国刘岩也派使官来洛阳打探形势,使官回报说唐庄宗骄淫放荡,唐朝廷已经腐败不堪。最终,在这次灭蜀战争之中,王衍的蜀国势力与唐庄宗的唐势力同时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926年,唐庄宗死,唐明宗即位。唐明宗比唐庄宗要好一些,对唐庄宗留下的政治弊端也做了一些修正。在他称帝的七年里,战事很稀少,社会也较为稳定,可以说,唐明宗算是一个好皇帝。唐明宗死后唐愍帝即位。唐愍帝猜忌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后李从珂起兵反抗,杀死了唐愍帝。李从珂进入洛阳,继承帝位,称为唐废帝。

唐废帝和石敬瑭一向彼此猜忌,936年,唐废帝将石敬瑭调任,希望借此牵制他。石敬瑭早已打算反叛,自然拒绝这次调任,与唐废帝公开决裂。后石敬瑭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亲,以此求得契丹的援助。同年,石敬瑭攻灭唐朝,唐废帝带着本家老幼登楼自焚,唐朝正式灭亡,先后共十四年。

936-947年:晋朝

石敬瑭可说是五代皇帝中最为可耻的人物,在他和唐废帝公开决裂之后,为了夺得皇帝的位置,他向契丹请求援助,并认契丹主当父亲,在成为皇帝之后,还出卖了广阔的土地,并许诺对契丹纳岁贡,以此换取儿皇帝的称号。自此,由于石敬瑭的出卖,契丹得到了十六州,河北平原再无险可守,契丹能够轻易地南下侵扰。

936年,石敬瑭进入洛阳,正式成为占领中原的皇帝,称晋高祖。虽然他取得了帝位,但这一切都源于契丹的帮助,故而真正做主的人,却是契丹而非石敬瑭。石敬瑭对契丹极尽恭顺,还称辽主为父皇帝。石敬瑭的地位并不稳定,只一心依靠契丹来作为他的支持,但在这样的屈辱和不安中,石敬瑭很快就郁郁而终。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成为晋出帝。

943年,辽主集合兵力,让晋军降将赵延寿统领来攻打晋朝。赵延寿想要做皇帝,于是一心愿意为辽去打仗。晋朝军民都怨恨辽国的进犯,故而作战勇猛。在抵抗辽国入侵的两次战争中,晋军都获得了胜利,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大局。此刻的晋朝已经腐败到了相当的程度,晋朝的末日已经临近。

成德节度使杜威得到晋出帝的信任,然而实际上他秘密投降了辽国,使用毒计出卖晋朝,让辽主得以引兵南下。兵临城下,晋出帝只得递上降表,947年,晋朝灭亡。而晋出帝被安置在建州,忍辱偷生活了十六年,直至964年才死去。

947-951年:汉朝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一直被晋出帝所猜疑,故而据守本境,而没有参与晋朝和辽之间的战争。晋朝灭亡后,辽主称帝的同时,刘知远也在晋阳称帝,为汉高祖。在刘知远即位之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争取晋朝旧臣的归附,于是仍然沿用晋国的国号。

由于得到民众的支持,汉高祖大军所向无敌,二十一天就进入了洛阳,改国号为汉,此后,黄河以南的州镇都归汉朝所有。948年,汉高祖死后,汉隐帝即位,遵循汉高祖的遗命杀死杜威。

汉隐帝非常厌恶各大臣,希望能用自己的亲信来执掌朝政,完成自己绝对独裁的统治。朝臣中郭威比起其他武夫而言是有些知识的,他搜罗有才能的文士,得到了文官的好感,又不吝财物,大得军心。后汉隐帝和亲信人密谋要杀郭威,郭威被迫起兵,汉军溃不成军,混乱中,汉隐帝被部下的溃兵所杀。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民族救亡卷(1937-1944)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民族救亡卷(1937-1944)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民族救亡卷(1937-1944)》本书分为“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洛川会议等部分。
  •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三国这点事儿,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涉及到两国邦交、上层意识形态;往小了说,则与人际关系、个人修养挂上钩。大人物读三国,爱放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激扬文字;小辈读三国,爱在个体现象中探讨简单的厚黑之术。“全民读史”一夜之间成为潮流话题,“三国事”更是成为最通俗的大众研究话题。原因无他,三国充满了人情练达、权谋角力,中国人又热衷“与人斗”,“三国事”简直就是一部葵花宝典。于是我们在各大书店的陈列架上看到各种有关解读趣说三国的读物层出不穷,在机场候机大厅中听到各位大师名家将“三国事”很专业地安插到人生规划的每个阶段。但,当历史走下神坛,很可能就变成一种扯淡。扯淡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扯淡的历史需要忏悔。
  • 民国烽火岁月

    民国烽火岁月

    懒散不羁的小人物意外穿越回民国时期,虽有心振作大干却无力回天,只能尽力做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他是张居正的得意门徒!他向戚继光学兵法……和俞大猷学剑法,天下无敌!在他手中,有更辉煌的万历四大征!白手起家,掌握天下,笑谈之间,成就最强悍无敌的事业!在大明万历年间,张惟功以枭雄手段掌握国政,于大航海开时之时,开创属于中国人的大明时代!
  • 重生之新民国

    重生之新民国

    这是一个热血的时代,这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时代当老一代们逐渐的退出舞台,谁还能接手这汉家留下的家产李经述,一个世家子谁又能知道,他有着另一个时代不甘的灵魂不愿意在战火中灭亡那么,就在烈火中重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收藏、推荐、点击、评论、意见等感激不尽
热门推荐
  • 轻痞男女

    轻痞男女

    传说千年一次轮回成全一对恋人,会是我吗?偏偏我心仪的女孩她却有着凄凉色彩的身世。我试图打开她的心结,却发现,她还有一个深藏在心底,令我痛不欲生的秘密。但这一切为时已晚,在满心期待中,我收到的却是她的亲笔遗书。故事的起源,还得从我们那不寻常的生日说起……
  • 暴走邻家:笑靥如花

    暴走邻家:笑靥如花

    那时的约定,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不知道是逃避还是面对,她已经整个人都慌了。为什么还要出现在她面前,为什么还要来扰乱她的心思!?——小妃子不要担心你还有我。——也许我只能是一个骑士,或者现在连骑士都算不上,但是我一定会守护你。——……【落攸】新书暴走邻家同人文,文风偏虐。新公告:所有同人文坑开始断续更新。
  • 萌宠入侵

    萌宠入侵

    莫名出现的选项,全新的世界旅程。这里是属于妖兽魔物的世界,人类只能居住在都市中苟延残喘。狂暴的火焰,极致的冰寒,无敌的霸体,不死的再生。以上所述异能,白辰宇一个都没有,不过他却发现,自己似乎和其他人有些不同。
  • 蛮妻有毒:腹黑大叔宠上天

    蛮妻有毒:腹黑大叔宠上天

    “穿军装了不起啊?真以为自己能震住百万雄师了?哼~”“震住你就够了。”“我又不是你的兵,不归你管!怎么?想罚我跑圈儿深蹲俯卧撑?”他笑,“不,我罚你当我老婆,你可以选择拒绝,但我想过了,以你的智力体力观察力,逃不过我的一线戒备。”她俏皮的弯弯眼,“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这是违反军规!”他没耐心磨,直接一把将她拎起来,“走,我带你去找组织承认错误。”“喂喂喂!你去哪儿!”“民政局。”后来啊,她笑眯眯的问他,“喂,你当初为什么娶我啊?”“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滚!”“滚可以,但能不能先让我把衣服穿上?”
  • 变化无藏

    变化无藏

    他不是雪域里的蛮人,可是从小就生活在雪域里,他的身世是一个谜,可是他不在乎,他只为养他爱他的太阳村村民战斗,他有一颗火热的心,但表情始终冰冷!
  • 姻缘错之废材小姐强势崛起

    姻缘错之废材小姐强势崛起

    谁笑谁痴,谁叹谁执着?我笑你痴,只为一双眼眸,寻我在这三千世界;你叹我执着,魂飞魄散也不肯认错。你为她斥我,欲诛我。她少了一对眼,那我便剜出我的双眸补她,可好、你不容我,那我跳下诛神台,可好?再次相见,我们形同陌路,刀剑相向!那好,你就随我共赴碧落黄泉!!“你在做什么?”“在想跳下诛神台会是怎样的”说完,她就纵身一跳,等落到人间,那身青衫染上层层血污。等到来世,她是被赶出将军府的私生女,不懂武学也不懂文书;而他是他国的妖孽王爷,他的势力布满天下。
  • 菜根谭谋略全本

    菜根谭谋略全本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体文集。《菜根谭谋略全本》编者以现代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来对它进行提炼和演绎,在每则原文基础上都加上了标题,最后还结合古今中外比较有影响的事例对原文进行了更为精辟、深刻的延伸。
  • 禁忌术之借命

    禁忌术之借命

    师傅有一门很逆天的术法,可以把死人从阎王爷手里夺回来,但是需要借用另外一个人的命,俗称“借命术”!因为借命术的强大,被歹人所贪,师傅命丧黄泉,连尸首都没有留下来。原本以为躲到乡下就平安无事,却连累唯一的亲人半死不活,为了救回奶奶,我踏上了那个另外我永远都恐惧忌恨的地方,却无意中得知了师傅惨死的真相,而我也因此被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史上第一暴后狂君

    史上第一暴后狂君

    这里有一头算计死人不偿命的黑心狼,还有一头狂妄阴狠的腹黑狼,外加一头被两只狼共同培养成长的纯洁小绵羊……成长中告诉你,腹黑和腹黑,狼和狼相斗,究竟谁更胜一筹?当21世纪的两大杀手之王再次相遇,是否还是一场两相争斗的生死较量?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