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2700000013

第13章 用人要疑 疑人要用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罗贯中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说用人要信任。但是综观诸葛亮的用人轨迹,令人不免有这样的感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在为政用人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仅以诸葛亮用魏延一事来作例证。

魏延本是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大将,因不满韩玄残暴不仁,在韩玄欲杀老将黄忠时挺身而出,为老将黄忠抱打不平,并杀死韩玄,投奔刘备。诸葛亮认为“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因此就想把前来投降刘备的魏延斩首,以免将来留有祸害。但刘备坚持如果杀了魏延,那么投降的人会人人自危,这样不利于蜀汉大业的发展。因此在刘备的坚持下,诸葛亮赦免了魏延。在起用魏延上,诸葛亮的做法比较耐人寻味:一方面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认为魏延天生具有叛逆性,迟早要谋反。另一方面诸葛亮并没有因为怀疑魏延一定要反叛而束缚其手脚,而是放手使用,任由魏延在西蜀立下赫赫大功。同时诸葛亮并没有因为魏延立下战功而放松对他的警惕,而是一直保持着对魏延的警惕。在临死之前交给杨仪一个锦囊,秘密嘱咐道:“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果不出其所料,诸葛亮死后,魏延反叛,幸亏孔明临终之时秘密交授马岱以密计才杀死魏延,使其不至乱蜀。

在现代社会中,“魏延”式的人物同样存在,他们有能力,有事业心,也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又不甘寂寞,不甘屈于人下,这样的人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他们使用得当,对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使用不当,对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极大。

某大企业A,其总裁张某颇为欣赏同行另一家公司副总经理李某,因此诚邀李某加盟A,李某事业心和能力都很强,恰好当时事业上正有些不如意,因此二人一拍即合,联手创业,在李某管理A后,销售额和利润猛增,企业知名度越来越大,但随着业务的深入发展,张、李二人营销理念上的分歧导致了张、李之间的矛盾,最后二人的矛盾越来越深,个性强硬又不愿任人摆布的李某率一半的高层营销人员集体跳槽,给A企业造成了极大损失。

倘若A总裁张某熟知诸葛亮任用魏延的经验,并以身仿效,那么损失也许能够避免。诸葛亮之所以高明,之所以智慧,就是因为他深知人性,对魏延这样的人首先要用,因为魏有才华,有能力,不失为一员勇猛大将,正是诸葛亮放手使用魏延,使其屡立战功,对西蜀的事业发展贡献颇大。但用的同时还要“疑”,因魏延为人不甘人下,所以诸葛亮知道除了自己,魏延不会真心服哪一个人,那么自己撒手人寰以后,魏延必反,那么如果魏延谋反,就应事先制定政策,平灭叛将,将西蜀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事实证明了诸葛亮的正确。倘若诸葛亮因疑心不用魏延,那么西蜀就会损失一员独当一面的大将,使得原本缺兵少将的西蜀在人才方面更是捉襟见肘,如果诸葛亮用魏延而不有所警惕、有所顾虑的话,那么对于诸葛亮死后魏延的谋反,西蜀就会束手无策,任由魏延行事,诸葛亮半生经营的事业就会毁在魏延之手。

用人要疑,并不是说,在用人时对谁也没有信心,疑神疑鬼,不敢放手使用,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用人谋略。在用人时心中有一个最底线的考虑,万一手下或合伙辜负了自己的信任,怎么办?这种疑心,会使得自己在用人时居于主动,处变不惊。善用者必会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同类推荐
  • 成功与你只隔一个冬天

    成功与你只隔一个冬天

    成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但生命的奖赏总是远在旅途的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所以,我们要放眼未来,勇往直前,抱着一个合理的信念、一个明确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那么,成功就不再是海市蜃楼,它就会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本书通过自我认识、树立信念、确立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塑造心态、相信自我、突破障碍、矢志不移的坚持下去等几个方案,促使我们改头换面,彻底的改变人生的不佳状态,从而帮助读者创造奇迹,走向生活的成功。
  •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如同一面魔镜,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权力争夺,总有人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名利得失,总有人游刃有余、进退自如——这如同喜剧。同时,也总有人满腹经纶却终生不得志;君子清正廉洁,却屡屡受挫——这如同悲剧。在这历史的悲喜剧中,总有规律可循,博弈智慧就是其一,也是人立身体处世的根本。
  •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中,15位博学多才、个性迥异的国学大师们化身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将人生的智慧娓娓道来。他们的话语或洗练精粹、幽默风趣;或犀利深邃、发人深省,让青少年朋友们在豁达博爱的情怀中品读人生百味,学会自强不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智慧交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交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系列。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热门推荐
  • 逍遥王妃成长记

    逍遥王妃成长记

    宅女倪小青,一不小心醒来发现睡在乱葬岗,好不容易遇到好心人,准备开开心心过生活。不想又被抓到军营里充数,瞒着女儿身战战兢兢混在伙房里当个伙头兵。却又不小心被一只粉色大火鸡看到女儿身,幸亏一把泥呼到脸上,谁也认不出谁!突然有一天,倪小青一不留神阵前斩杀了敌军一员大将,喜滋滋的跑到皇帝老儿面前领赏,钱还没数完呢,却又迷迷糊糊的被这粉色的王爷拐到家里,成了他的管家婆,还是没有工钱的!倪小青大怒,一拍桌子!凭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毒美人:王爷别闹我有药

    毒美人:王爷别闹我有药

    人家穿越都是,皇后,公主,王妃,为毛我穿越就一爹不疼,姨娘狠,庶妹渣的倒霉嫡女。不怕,一毒在手,王爷快到碗里来。传闻,京都陌家有二女,嫡女无才,貌无盐,庶女才华,美如画。“小姐,小姐,你看看人家这么说你,你怎么不反驳呀”丫鬟绯烟着急地看着自家悠哉悠哉躺在美人卧上的大小姐,某夏不紧不慢地说“说就说呗,我还谢谢他。”完了完了小姐没救了。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国民校草带回家

    国民校草带回家

    【此坑已弃,勿入!感谢收藏点击的读者大大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感情是可以用来回忆的,而安好这辈子遇见的最狂不过肖泽扬,最暖不过林耀阳,最美不过秦天。所以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安好再次跟秦天说这句话时,他回答道:“这个世界上,任何的感情都值得去回忆,比如你。”
  • 红楼之碧水盈玉

    红楼之碧水盈玉

    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
  • 末世庶女狂

    末世庶女狂

    司小菀是个很苦逼的女人。刚考上大学发现自己“被私生女”了……刚得了个空间发现末世来了……刚烧了变丧尸的邻居就被村长发现了……虽然如此,日子还得过,带着从宋朝穿越过来的瞎子妈,带着从邻居家救出的八月小包子,末世,变强变强更强。渣爸自私,见鬼!所谓的妹妹白莲花,见鬼!所谓的继母公主病,见鬼!挠了挠头,司小菀发誓,这关自己毛线事继续潇潇洒洒过日子快快乐乐养包子好好孝顺老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六甲咒法

    六甲咒法

    天下一生之中;自有千亿之鬼。去神更远,去鬼而近。天下凶凶,不可得知此。今记其真名,使人知之,一知鬼名,邪不敢前;三呼其鬼名,鬼怪即绝,上天鬼、下地鬼并煞。几鬼皆有姓名,子知,三呼鬼名,万鬼听令!急急如律令!敕!敕!敕!
  • 侯门庶妃

    侯门庶妃

    霜花变,繁花尽,何人在盼故人归?皇权变,阊阖开,谁人谋了这天下?侯门深宅,中宫之策,康庄大道,谁在回廊挑灯看剑?乱世之中,锦绣坦途,幽怨深深何人等到繁华落尽?于红尘中,谱写一首离歌清唱。犹记梦回当年,一度坚城万里,再度缱绻柔情,三度爱恨别离。
  • 宁先生,别来无恙

    宁先生,别来无恙

    除了宁先生,你可以拒绝任何人。这个信条,从一开始就烙印进她的脑海。然而,安然偏不信这个邪,总有一天她会趾高气扬地通知他,宁总裁,你出局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念想

    时光念想

    最后的一封信,苏蓝不知道夏岩有没有打开,只知道在时间消失的关口,她突然就遇上了另一个让她心再次跳动的人。她等了他六年,和他去同一所学校,迎合他所有的爱好,直到发现自己不再是自己,那一场在时光里的念想,始终牵动着她的心,直到影童出现,她才明白他之所以从不回头是因为他不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