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5800000004

第4章 感知“三我”,了解人性(1)

本我的利己需要

我们的任何一种行为和活动,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某种生理或心理的需要。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一个基本的问题——生存下去。为了能生存下去,人的本我会提出各种需要,这些需要都是为了个体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幸福地生活,因此,这些需要具有利己的特性。

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利己的需要本身并无好坏善恶之分,但实现这些需要的手段就有好坏善恶之分了。而且,所谓好坏之评判标准,也只是他人根据自己所处群体的价值观,做出的带有倾向性的结论而已。

比如说,狮子追杀羚羊是善是恶?是好是坏?那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正常行为,这个行为是由需要而产生的。喜欢狮子的人,看着狮子追赶羚羊的时候,他的心也会跟着狂跳:“快追!再快点!要不就会挨饿的,那么多狮崽儿可怎么办?”而同情羚羊的人,一定会感叹狮子太残忍了,自然界太残酷了!这就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得出的不同结论。

因此,人的需要本身并无善恶,善恶是群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的评判。

1.“利己”不同于“自私”

我在描述本我的特性时使用了“利己”,而没有使用“自私”一词,因为人的本我需要是中性的,利己更能体现这一中性特征,而自私则常常带有明显的感情取向。

利己是对自己有利,但并不意味着对他人不利。在人类的群体活动中,一个人的生存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真正长久的利己往往要对他人、对群体都有利。因此,利己并不妨碍利人,甚至许多时候是先要利人,才能真正达到利己的。而自私则往往潜藏着利己而损人的意味,表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和群体。

所以说,“利己”不同于“自私”,“利己”这个词也更能准确地反映人的本性。

2.利己需要——人的行为起因

人生是由无数选择组成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认为:人每时每刻都被推到抉择的十字路口,小至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大至前途命运、生死关头。人不能逃脱这种抉择,且必须独立地做出抉择。

是的,人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在做出选择:选择说还是不说,以及说什么、怎么说;选择做还是不做,以及做什么、怎样做。比如,你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既可以选择继续往前走,也可以选择左拐或右拐,还可以选择停下来观察行人的体态或思考问题,这些都得由你的选择来决定。其实,人的一生中都在做着这样的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你所有的选择必然是根据自认为“对己有利”的原则进行的。比如,你选择继续往前走,可能是因为你想早点回家;选择往右走,可能是想去酒吧喝一杯。

人的这些选择行为,天生就带有利己成分。因为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存在,人不可能超越个体本身而存在。所以,人的各种欲望、选择和做法,必然要为其个体服务。但由于人所受教育及修养不同,会使实现这种利己成分的手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儿童时期并不明显,比如儿童想要好吃的东西,喜欢漂亮的玩具,会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欲望表现出来,也没人会说他是自私自利的。那是因为所有的小孩都是如此直接坦白地表现其本我的。但随着生活阅历及所受教育的增加,这种表现利己的手段便有了迥异的变化。有的人仍然会直接表现本我要求,很少顾及他人的利益,利己行为显而易见。我们便会说:“这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而有的人实现本我要求的手段则会变得文明而含蓄,更多的是选择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利己行为隐而难见。因为他知道从长远来说,有时去帮助别人反而对自己更有利,于是就会经常采用一种迂回的利己做法。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也常常给予赞美之词:“这是个高尚而有修养的人!”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所谓高尚的人,是指那些经常选择精神利己、考虑长远利益的人;而所谓“自私”的人,则是指经常选择物质利己、获取短期利益的人。

毋庸置疑的是,一个人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各种因素,最后所做出的选择也一定会遵从对自己有利的原则,不管因素有多么复杂,也不管是选择了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

例如,当你请求朋友帮你做事时,他费时费力地帮你圆满解决了问题。可能你会问:“他的这种做法是利己的吗?”是的,他是做了利己的选择,尽管这个选择更有利于你。当时摆在他眼前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帮你做,二是不帮你。然后,他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帮助你。可以肯定的是,他认为帮助你对他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他觉得自己应该选择帮助你。换句话说,他认为此时选择帮助你,对自己更有利。

一个自愿努力工作的人,是利己的吗?是的,一位努力工作的人,其行为是在付出自己的劳动,而他内心的想法很可能是为了获得更多金钱等物质利益,或是为了得到名誉、地位、别人的赞美、他人的拥护和认同;如果既不为利也不为名,则必然是为内心,他想要忏悔、补过,或者想要愉快、优越的感觉。

一个人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是利己行为吗?当然是利己行为。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他是在比较过多种选择后,认为此时顺从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所以权衡之后选择了忍气吞声。

甚至一位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我们也常常会说他是个自私的人:“他自己解脱了,一了百了,却把思念和痛苦留给了他的亲人和朋友。”

需要说明的是,人的选择遵循“对自己有利”的原则,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起因,他期望选择的是利己。但其行为结果,即实际效果——外人的评价,则可能是利己利人,或是利己不损人,抑或利己损人,甚至是损己损人的。

如果一个人因为认识上的差错,选择的最终结果是对自己不利的,那也只能算是认识的差错,不能说明他当时就想对自己不利。好比一个人买股票是为了升值,如果判断失误,股价不升反降,那只能说明他判断失误,而不能说明他当时就是选择了对自己不利。虽然有时事情的发展结果与期望的不一致,但所有期望的起因一定是“对自己有利”。

3.高尚行为——精神利己的选择

严格地说,毫不利己的行为是没有的,只不过有些行为是物质利己,有些行为是精神利己而已。当一个人选择精神利己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有了听起来很动人的缘由。

也许你常听到有人说:“我如此力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众!”

我想问这些“高尚”人士:“你为什么要为大众讲话?”

“我觉得应该为大众讲话,我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那么,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是你的某种需要,可能是精神需要,也可能是讨好百姓,为将来积累资本。总之,既然是“你自己的”某种需要,自然也是利己的。当然,我们不否认这样的利己同时也利人。

所以有人说,为自己低层次动因的行为,寻找合乎理性的高层次借口,不愧为文明人的一大嗜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力战病魔坚持工作,他自己也坚信“责任是他的动力”。有关专家则刻薄地指出,促使他连任的是他根深蒂固的“权欲”,“想到即将被人取而代之颇感不快”。

不仅个体的选择具有利己性,其实许多看似伟大的集体性认同也一样带有利己属性。

可能我们觉得爱国爱集体不是自私行为,那为什么不爱他国和不爱另外的集体呢?因为他国和另外的集体中没有自己。因为他国、另外的集体中没有张三,所以张三也不希望你爱他国和另外的集体,只有你爱自己的国家和集体,才会得到张三等同胞的称赞。

为什么大家都赞同保护地球?因为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为什么我们不去爱那些离地球几亿光年之外的星球?因为那里没有我们!那里的一切都与我们无关!既然“热爱大自然”这样广大的爱,竟也包含着“有用”的功利目的,那么还有什么样的爱是不带有利己成分呢?

再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讨厌自私的人?主要原因大概只有一个:和自私的人在一起,自己得不到好处,否则人们可能就会喜欢自私的人了。比如,你的男朋友说:“我只爱你一个人。”你一定很感动,因为你从中得到好处——精神愉悦。如果他说:“我不仅爱你,也爱别的女人。”你就会脸色骤变:“那你找她们去,别再来找我了!”此时,对博大的爱,你便无法欣赏了。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国家从国际关系中获利。那么,在自己的国家中,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倡个人获利呢?其实,只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人类是可以做到个人获益的同时,也让其他人受益的,比如,爱心捐助、保护自然等。

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太爱强化群体意识,而漠视了个体意识的合理存在。

利己需要是创造的原动力

正是人的利己需要和欲望,才带来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所以说需要和欲望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有的人拼命挣钱,是源于他对金钱的需要;有的人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因为他对权力的渴望;有的人喜欢众星捧月的感觉,是出于他的爱慕虚荣……世界上人们的一切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随着这些“需要”的欲望不断增强,人们宁愿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和满足这个“需要”。于是,社会的生产力也不断提高。离开了这些“需要”,人们的努力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快就消耗殆尽,人们的创造激情也渐渐衰竭,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此,利己需要是人类创造的原动力,它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着绵延不绝的动力。

那么,当每个人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人生道路上狂奔不止的时候,是否会带来社会的混乱不堪呢?

不会,虽然人们的本我需要具有利己的特性,但是这些利己天性并不能阻止人类的和谐与进步,也不能阻止文明的发展。因为人们越来越懂得:自利自爱本身是正常的人类本性,也是驱使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实现自利自爱的手段才是决定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

保护自然,优美的自然环境会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因而应该宣传和提倡;那些破坏自然的人想从中得到更多的私利,而选择了破坏更多人的利益,所以应该谴责和禁止。“保护”和“破坏”的手段决定了社会的取舍。一个人选择利己,这并没有什么值得谴责的,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用社会法律和道德准则来约束他,使他通过正常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也会给他人带来利益。

古人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人想赚很多钱,那好啊,请你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请你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请你创造出更适合人们需要的歌曲,请你为更多的人指明成功之路……只要你满足了人们更多的愿望,人们就会给你更多的金钱和荣誉作为回报。你得到了金钱和荣誉,其他人得到了更好的商品和服务,社会还增加了就业机会。这样的利己行为同时也在利人,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这也正是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既有残酷的竞争和贪婪的物欲,又有丰富的物质和高度的文明的原因所在。

卢梭认为:人的自爱离不开外部条件,人们在自爱的同时也必须爱那些保护其生存的人。如果一个人处处、事事只想到自己,即仅仅只爱他自己的话,他就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他的生存条件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人不能只是爱自己,还要爱别人;不仅希望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别人幸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爱人。从本性上说人应当是自爱的,而从理性上说却又应当去爱别人。

一个人爱己并不妨碍自己去爱人,同样当一个人做着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时,并不是必定要损害别人的利益。由于人在社会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些事情可能对当事双方均有利,也可能对全人类都有益。一项好的发明——电灯的出现,不仅使发明者赢得美名,也给全人类带来了光明。一位精明、诚实的商人将商品卖出去后,不但自己得到了利润,顾客也得到了满意的商品和服务。

因此,为了真正利己、长远利己,人们在选择行为时应该目光远大,而不是急功近利。

有一句话说得好:合群不是美德,乃是需要;利己不是罪恶,乃是人性。

1.损人利己——最终无法成就自己

尽管社会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损人利己”(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达到利己)现象,但更多的是“不损人而利己”(通过正常渠道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而我们还可以做到“利人利己”(通过好的渠道和方式来取得自己与他人利益的双赢)。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要归功于后两种力量的推动。因此,我们的社会政策应该限制前者——“损人利己”,鼓励后两者——“不损人而利己”和“利人利己”,其中应大力提倡“利人利己”。

我们要摒弃损人利己现象,每个有智慧的人也应该抛弃损人利己的行为。从长远来看,损人利己必然转化为损人损己。因为你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他人。你损人,渐渐地别人会认清你的真面目,不会再对你友好,亲人远离你,朋友冷落你,客户不信任你,孤立的你会有什么好结果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依靠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成就自己的。即使有,也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在有限时间里蒙蔽一部分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时间里蒙蔽所有的人。”

对于那些在社会上作恶的人,那些不遵守规则,靠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以及坑蒙拐骗手段富起来的少数人,则应该被社会所摒弃,因为他们只是自己获利而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2.利己不损人——保护个人的创造积极性

利己不损人常常可转化为利己利人。

如果你的行为利己而不损人,那么,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你会逐渐地将这些有利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最终会导致利己利人。比如《鲁宾逊漂流记》中流落孤岛的鲁宾逊(其现实中的原形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一个苏格兰水手),他的传奇经历激励了世人——不畏艰难,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信心,追求美好的生活。他为求自我生存而奋斗的利己行为已转化为有利于世人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其实质就是允许人们以符合法律和道德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奋斗,而一个人在为自己利益奋斗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先富起来的少数人会希望自己有更大的发展,获取更大的利益,那么也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结果是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又带动了更多的人走向富裕。这就是利己、利民、利国的大好事。

引导人们的利己心理为公众服务,才能保证个人前进的澎湃动力,才能使个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人类社会的无数变迁也证明了,只有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为公行为,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利己利人——取得利益的双赢

同类推荐
  • 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执行困境的突破

    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执行困境的突破

    本书是关于研究企业管理技术革新方面的专著,书中包括了:企业执行力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破坏性创新的内容扩展与研究机会、本书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基础、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执行力关键因素识别等内容。
  • 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

    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

    本书内容有:销售团队的现状与发展、销售团队的组建、销售团队的培训、销售团队的目标、销售团队的会议、销售团队的冲突管理等。
  •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在当前的管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就是管理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本书作者认为,管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管理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不同场合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技能。书中原理的阐述与技能的结合,案例分析与管理游戏相交融,使读者能从概念和原理上得以提升,又可以在具体技术和方法上有所改善。这是第一批,包括了7个专题的基本内容,从管理沟通、谈判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到团队建设技能、激励下属技能,再到个的时间管理、个人压力调节等,都是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后面还会不断推出新的专题。
  •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这是一本直接向全中国最牛团队取经的团队管理书籍。如何带好一个团队?这让许多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感到困惑!尽管有很多书籍在向我们不厌其烦地传授带团队的方法,但仍无法完全解决带团队过程中诸多潜在而未知的新问题。本书将用直接简单的语言,以“像马云一样带团队”为视角,展现阿里巴巴这支神秘的团队,向广大读者诠释马云及其团队执行力的管理之道和创新理念。本书颠覆了传统经管书说教式的、高深莫测的管理理论,以马云日常工作中如何抓团队的简单实用语录为主线,用这些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全新的不落俗套的幽默生动诙谐的小案例作为辅助,力图帮你解决管理团队过程中复杂棘手的问题!
  • 老板的思维

    老板的思维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书,它试图为读者提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指导思想、一般思路和基本原则,并精选了大量相关的实战案例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本书试图以资源效率为主线,将各种工商管理理论的精华内容串连起来,并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全书共分为理念篇、诠释篇、实务篇三部份。其中理念篇着重介绍资源效率视角对“管理理论从林”、企业、企业家、资源、价值、效率等各种概念的理解;诠释篇主要从资源效率的视角来诠释企业的一些常规经营管理活动;实务篇则是介绍以资源效率思维来开展的一些经营管理活动,这些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着眼于业务的效率管理活动,以及着眼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资源的资源管理活动。
热门推荐
  • 都市鬼道

    都市鬼道

    《此书已废,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对不上,这是我的一个错误,一直想删除,可却删不了,抱歉,勿看!》陆阳,先天道体,天生阴阳眼,从小跟随爷爷修炼道法,斩妖除魔,捍卫正道!
  • 王俊凯一定要等我回来

    王俊凯一定要等我回来

    一不小心,她闯进了他的世界,一道完美的弧线,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
  • 问仙路

    问仙路

    一个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菇凉莫名穿越到修真界,不怕,咱有头脑,咱还要会职业规划,看菇凉怎样利用职业优势发展出一片另类修仙路。
  • 死亡推演

    死亡推演

    诡眼所见,线索立体呈现,秘密暴露无遗。手术刀下,死人开口说话,一切真相大白。IQ超过180的神探法医。用死亡演绎出迷雾中最美的华尔兹,用推理诠释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四字纲鉴

    四字纲鉴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远古历史传说和历朝历代的帝王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法制史等篇章。全书按照编年史的体例,采用四言压韵的方式,使得全书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易读易记。本书是一部体裁新颖、别开生面的中国通史。
  • 学困生转化技巧

    学困生转化技巧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
  • 看得破,跳得过:视角变了,世界就变了

    看得破,跳得过:视角变了,世界就变了

    人生,换一个角度去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本书以此为主旨,引导读者转换过去的视角,学着以新的角度看待与思考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以现在的视角解读过去、以平凡的角度看待生活、以内省的角度衡量自己等,从而发现生活不同的面貌与意义,化解困惑与迷茫,练就豁达、淡然的心境,领悟“只要看得破,一切都能跳得过”的真谛。
  • 妖娆灵植师

    妖娆灵植师

    这是个修真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可是灵气却越来越少,高阶修士越来越少。韩曦语作为一个普通的底层修士,原本就应该碌碌无为一辈子,可一不小心,就改变了整个世界。
  • 温柔难得

    温柔难得

    台湾作家[湛清]的免费全本小说《温柔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