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7600000028

第28章 文化选择(15)

把“移行”和调和理解成社会进化的法则,实际上不但是洋务以来一些人的历史文化观念,而且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折衷”意识相联系的。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以及由此衍生的调和折衷观念,长处在于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方面,局限却是将新旧事物之间的对立状态和否定意味给抹杀了。尤其是,当把这一观念上升到社会历史演化规律的角度去运用时,也就将事物的质变性质给否定了,演化只剩下量的增加或减少。章士钊等人宣扬事物演化是“移行的而非超越的”,其含义正在于此。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现代化,要学习西方文化而实现自我的革命性超越和突破的历史要求,这一论调的实质就在于坚持传统国粹的保守立场了。

于是,这些人便合逻辑地得出结论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在于通过学习西方近代文化去追求现代化,而在于“统整”传统中国文化去救济全世界。《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的话最具代表性:

吾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盖产生西洋文明之西洋人,方自陷于混乱矛盾之中,而亟亟有待于救济,吾人乃希望借西洋文明以救济吾人,斯真问道于盲矣!

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固有之文明,其本有系统者则明了之,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整之。一面尽力输入西洋学说,使其融合于吾固有文明之中。西洋之断片的文明如满地散钱,以吾固有文明为绳索,一以贯之。今日西洋之种种主义主张,骤闻之似有与吾固有文明之一局部,扩大而精详之者也。吾固有文明之特长,即在于统整且经数千年之久未受苦何之推毁,已示世人以文明统整之可以成功。今后果能融合西洋思想以统整世界之文明,则非特吾人之自身得赖以救济,全世界之救济亦在于是(相反,若是以西洋文明来救济——作者所加),是犹望魔鬼之接引以入天堂也。魔鬼乎,魔鬼乎,汝其速灭。

显然,这已经不是什么文化融会意义上的调和互补了,而是要以中国传统固有文化去统整西方文化乃至全世界文明了。在这里,文化态度上的调和论、文化分类意义上的物质精神截然两分法以及文化演进规律的“移行”渐进体认,也就不再是各自孤立的,而成为互为里表的一体的了。一方面,由于两分法,所以文化的发展必在于调和;另方面,正因为“移行”的演化的理则,所以就不能使文化的选择背离调和一途。而调和论的主论根据和实际主张,实际上又都是要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落伍,也没有过时,而西方文明也不怎么先进,也并没有什么更多的值得称道的地方。于是,文化选择乃至能够拯救中国的就只有维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了。这既是“五四”新文化浪潮勃兴的特定文化背景,又是“五四”文化批判的现实针对性所在。

“五四”文化浪潮正是在这一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相求相逆向的文化背景下勃兴的,也是在其激发和冲突同深入展开的。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为代表的“五四”

文化旗手们,所以那么敏锐地要与形形色色的调和论、折衷论者展开论争,正是因为他们一眼就识破了隐藏在调和论背后的复古保守态度和立场。陈、李慷慨直言,痛陈调和派不必拿什么折衷的话来捣乱,胡适则联想到洋务时期的“中体西用”,以为调和论者不过是它的故伎重演,而鲁迅除写下了大量辛辣的揭露折衷派的文字外,更直接从历史文化的演化规律的高度去反对调和移行说,确认文化的演进机制是“偏至”的,而不是折衷的。“五四”的大形势将中西文化的冲突性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的文化态度成为人民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追求什么和反对什么的灵敏尺度,调和折衷抑或是反传统学西方,两种选择尖锐地对立起来。调和派说,物质与精神是分离的,西方只有物质,而精神属于东方中国;反传统派则说,物质与精神是统一的、一体的,西方有西方的物质,也有相应的精神文明,东方有东方的物质,也就有同样相应的精神文明。调和论者说,物质的进步必然带来道德的沦丧,所以挽救人心的出路在于维护传统道德;反传统者则说,道德的根源在经济,道德的进步跟经济生活相联系,所以救中国的法子唯有“科学”一味。调和论者说,文化发展的原因在于能调和,所以应该用中国文化去调和统调西方文化;反传统论者则说,调和只能是导致复古,而复旧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中国现在必须将“把人不当人”的玄学鬼话连根拔掉!这样,在反对调和论的战争中,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终于给自己确立了一元论的精神物质统一观。在这里,中西文化的差异,就不是民族性的,而勿宁说是时代性的,这样的时差含义上的中西文化之别,就获得了先进与落后、近代与古代的分野,由此,反传统论者也就自然地走上了以时代性为价值尺度的一元的文化发展观。而当这些文化旗手以此作为自己文化选择的参照系和价值标准的时候,全面地反传统立场和态度也就自然成为其文化选择的基本态度了。

也就在这时候,“五四”文化思潮从其基本价值取向上,第一次全面地从文化学的意义上将自己与传统文化真正自觉地对立了起来,“五四”的反传统主义也就获得了整体的含义。说其是与传统文化的“真正地自觉地”的对立,是相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选择浪潮而言的。“五四”之前,虽然人们为了摆脱传统文化在西方冲击下的困境,不断地追求着文化的突破,但都未能获得上述的含义。太平天国文化选择虽然与传统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但这是虚假的对立,它并未能显示出文化选择的时代性要求,说到底依然是以传统反传统;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压根儿就不是要否定传统,反倒是以西方的技艺来补充传统从而更好地维护传统成为他们的价值目标;康有为曾经历数过传统文化给人间酿成的种种苦难,梁启超曾经通过文化比较力倡“新民”

之说,严复也一再宣布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别,然而,维新派的反传统毕竟停留在那么抽象含混和笼统的水平上,人们谁也弄不清他们内心世界的文化观念的历史规定性到底是什么;辛亥革命将文化选择挤在狭小的政治变革的甬道上,革命派的视野在被挤扁了的文化浪潮里无法将文化选择的时代要求真正自觉地辨识出来。相反,“五四”思潮一方面在前辈们不断的失败中重新放开了视野,深层心理价值系统终于被揭示出来,另方面,逆向的文化态度使“五四”

进步思潮更加明确了和深化了文化选择和追求的实质所在。

一元论的文化观和科学民主的口号所以成为一时之时尚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相对于“五四”思潮而言,其意义并不在它是一种新观念和新看法,而在于它标志着“五四”思潮对于文化选择而言,它是自觉的,这种崭新的观念和取向不再是部分和点滴的要求,不再是某一具体问题和具体情绪,而首先是一种理性反思的结果,它意味着人们已经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冲突不再是中国与外国的冲突,而实质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冲突,是现在的我与既往的我的冲突,这一冲突是内在的、深刻的和不可调和的。在这种情形下的文化对立,才是一种真正的对立,问题已经十分简单,任何一丝的对传统的保留和执迷,都将意味着当下的存在和毁灭和未来的断送。所以,这种对立,是一种自觉的经过了理解之后的对立。“五四”的全面反传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情绪化的产物。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我是刘璋

    三国之我是刘璋

    李文穿越了,无奈的成为了少年时代的刘璋,他能在刘备的手里守住基业么?能在战火连天的三国时代闯出一番名望么?一切的一切还不可知······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刘璋称霸巴蜀,精兵良将不可胜数,世家诚心归附,蛮王俯首,兼有陇右,此亦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为今之计,当连横孙刘,共抗曹操,伺机夺取天下以全将军之志。————诸葛亮《隆中对》
  • 君临大宋之雄霸天下

    君临大宋之雄霸天下

    借用狄更斯《双城记》开头几句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大宋,就是这样的一个充满矛盾让人又爱又恨的王朝,然而我们又对她真实的面貌心知几何……唐君本无心,是阴差阳错也好,是冥冥之中注定也罢。无论如何,一息之间,唐君出现在了宋夏边境六盘山下的一个叫梅谷堡的小山寨……无需蛊惑,看过再说,点击、收藏、推荐、订阅、打赏的请一起砸来……
  • 拳戏天下

    拳戏天下

    他穿越了,他重生了!每天夜里他都会看到无边黑暗中有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就像一双色迷迷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盯着自己。他不甘于当一辈子的浮夸权贵,一心想要学武,历经艰难之后,学会了一套拳法.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抄着拳头的穿越少年,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最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打自己想打的人!
  • 归来无玥

    归来无玥

    十四年前的一场浩劫让她举家罹难,十四年后她素手纤衣归来,只为给那个风流潇洒的皇子解毒,然而这一次入京,却让她意外地卷入皇子之争,耳后世族倾轧,强敌压境,宫廷政变,波谲云诡......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却又水到渠成,幕后是一支什么样的手在拨云弄月,搅动风云,让沉寂已久的大桓朝堂掀起巨浪,让平静多年的三国硝烟再起.....一切等你来揭晓......(澍荷查了多少资料,画了好些地图,翻了不少史书,才写得倚云,以东晋为蓝本的架空小说,绝对越看越有味道,当然你也可以跟澍荷探讨下攻城掠地的法子,没准能用上哦)
  •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诸葛文编著的《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涵盖了可谓是人类的全部历史,浩渺无垠。为了方面读者朋友们阅读,《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写,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脉络通顺。
热门推荐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寻归宁

    不寻归宁

    顾宁,宁,取之安宁。寄予了美好愿望的名字。然而拥有美好名字的顾宁,生活却不竟如意。她的来到破坏了两个本应幸福美满的家庭,由此被抛弃。一切突如其来,却又那么理所当然。到头来,终究却还是拂不去众人对她的厌恶。可是,她真的没错啊。为什么她的一生注定是错误呢。到后来的某天,她们或许会发现她的好吧。等待,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来。她所有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的,即使失去一切,也在所不惜。她不介意。她最亲的人带她来到这个世界,她最亲的人抛弃了她。她出生在冬日的初阳升起之时,本应充满希望,却又深陷绝望。所有人都应该感谢她的坚强。让她在他们的生命里开了一朵绚丽的花。
  • 道语

    道语

    华清门下萧遥下山修行游历偶遇祁国南宫月,二人同生共死性情相投而相恋,哪知二人之恋触发天下修仙乱势。各种异兽现世,诡异的鬼宗,神秘的天宗,虚幻的魅宗,正统的华清,飘逸的凤仙,刚烈的雷云,邪恶的巫教等等势力缠绕在一起。种种欲望人心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为大家解析何谓之情,何谓之道。
  • 狡猾王爷蠢奸细

    狡猾王爷蠢奸细

    皇上是没人了吗?让个厨娘的女儿当奸细,真是有多恨南宫脂脂。这个蠢女人,喝点酒就说实话,喝点酒就说实话能不能让这个游戏好玩点。难得高冷的大将军想找点好玩的事做做,可是这个姑娘也太容易说实话了吧。来了个二皇子好像有点难搞,竟然要偷走脂脂。当本将军是傻的,那么容易被你弄走怎么做我的战神!本大将军的东西谁都别想抢走,就算一块大肥肉也不行。
  • 战武圣主

    战武圣主

    混沌现,无神出,万千合,乾坤乱,圣主一。他八岁,那年他离开了家,那年他开始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武者,武师,大武师……武王。白天修炼,晚上也修炼。只有不断变强,才可以踏出一条回家的路。辗转多地,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过多的停留,有人问过为什么?他怕停下来就忘了,自己是一个还没有找到路回家的人。十九岁武王,二十一岁找到家,二十八岁他终于回到家。此时大陆上,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百多年过去了,那个八岁的小孩,已经是一个绝世武神,成就一代圣主,霸绝万世。
  • 山村诡事

    山村诡事

    边境线上的守兵离奇失踪!是阴谋,还是可怕的传说真实再现?张子晨发誓要追查事情的真相,但在深夜岗哨中竟被女鬼缠身,结下不解之缘,与女鬼一路相伴……
  • 生亦何欢

    生亦何欢

    师门被屠戮殆尽,却不知是何人所为!死里逃生的主人公孤身拜在明道宫门下学艺,以期查明凶手,报仇雪恨。熟料阴阳差错,主人公被怀疑是千帆门叛逆之徒,遭正教人士通缉追杀...那么与之相伴的爱情与友谊又将何去何从呢...
  • 网游决战天下

    网游决战天下

    一本关于《决战》的小说,还记得2002年的那个夏天吗?我们一起来回忆那些关于决战的故事吧!
  • 仙妖同修

    仙妖同修

    天道初成,万物皆可修。欲修自身成仙,定要随天意而为。逆天意而行修自身者,罪之。天道无情太上无道,无情无道之天控制人妖修行,逆天行之降天罚,若要行逆天事必要做逆天修,天说我有罪,那做罪仙又如何!天要我随之,可命运在我,逆天而顺己道!辰曦,少年之人,得天地未开秩序未生之妖石却踏上了修仙之路,修道苦旅无涯,仙妖同体之人,又如何于秩序下的天道修自身之道,前路艰险,各种美丽仙子魅惑小妖,带着自己的吃货小宠一路向前,破乱阻者,又如何踏上那修自身而踏天之道?!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