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9400000015

第15章 怎样理解天人合一(2)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用天干地支记年(时)中隐藏着多少天机啊!难以想象祖先在没有先进科学观测仪器的年代,是如何发现这些规律的,古人的聪明才智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三)现代科学的“可重复性”不适于人类

现代科学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科学的东西必须是可重复的,用实验的方法是可以再现的。”即可以用同样的条件、方法,再现同样的结果。从平面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受宇宙天时、地利和个体差异(遗传基础、生活、家庭环境、职业劳役、社会地位、情绪心态等)的影响,就不可能再现同样的条件。当然不同的人,在相同的致病因素作用下,也就不可能表现同样的症状。

在同一个人体上,科学上所要求的可重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人类能活两个“甲子”的人几乎没有,60年一遇的相同年运条件,而人体又早已是时过境迁,人体从青少年变成了中老年,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状况会有天壤之别。所以,一个人身上的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时空气宜不同,治疗方法就会不同。

从这个角度看,中医学又是时间科学,气象科学。

一年之中,有阳气的“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同样的病,调理方药要顺应当时的五行运势。因此,现代医学上要求的“可重复性”客观上不存在,在不同的时间针对同一种病都用规范统一的医疗模式来治就缺乏科学性。相比之下,中医的时空化、个性化、辨证施治的医疗模式更显其科学性(科学的定义:实事求是),其难点在于医生对时空、个体差异的把握以及辨证施治的水平。

三、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古人以北斗星柄的指向变化记录二十四节气,现代天文学把太阳直射地球的相对位置准确标记,太阳直射赤道时是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时是夏至和冬至,“两分两至”是一年内阴阳二气变化的转折点,所以二十四节气是对一年内阴阳二气变化比较详细的标记,用于指导人类生产、生活。人们习惯了春、夏、秋、冬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对五运六气、七日节律等细微的变化感到陌生。二十四节气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的、渐进的,人们才没有明显的感觉。

(一)什么是节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在讲“肺主气,主治节”的这一重要功能前,首先探讨了气的概念:“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这段话明确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的周期就称做气,一年有二十四个气,原来这个气指的就是节气。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天人怎么合一呢?说白了就是天地在变化人也要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节律要能够同步,天人就合一了。

(二)肺主“治节”意义何在什么是肺主治节。岐伯讲的三候为一气,实际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节与气实际上是非常相近的概念,就像竹竿,节间为气,节就是关节。治节,就是治这个“关节”。“治节”这个概念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它与“肺为气之本”和“调节”是相呼应的。

刘力红老师从三个方面思考其相关性,摘录如下:其一,肺脏处于胸中,其外包以肋骨,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是二十四节气这个数,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其二,节与关节也有关联,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十二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合起来还是二十四个面,每一个面与一个节气相应。其三,四肢应四时,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正好应“六气为一时(季)”。

常常在两个节气之间下雨阴天,被称作“交节闹天儿”。人的骨关节与天气变化有关,这是平常百姓都知道的,我们可以问一问一些关节有毛病的人,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气象仪器。气象预报说没有阴雨,他可以说有,结果真的就有阴雨。他为什么敢这样断言呢?因为他的关节有反应,这个反应与天气的变化是十分相符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关节看做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个感应器。而这个感应器是由肺来掌管的。弄清了肺与节气的这层关系,肺的意义也起了根本的变化,他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主呼吸之气”的概念。以上是讲在一年的层次上天人合一,是由肺来与之相应、来调控的。

《思考中医》中把肺主治节的功能描绘成收音机的“微调”,是人与天气“频率”的随时调频,天人合一首先要在这个层次上同步。书中还描述了年与年之间的转换,是由“肝为罢极之本”这个功能完成的(此处从略),相当于收音机的“粗调”,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与天地“阴尽阳生”同步合一的。

四、七日节律与生物钟

如果把来自地球之外的约束力做一个排序,太阳对地球的控制力是最主要的,形成阴阳四时五行决定性规律。其次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形成五运六气规律,影响地球气候异常(设想:如果没有这五大行星的影响,地球是不是每年都是风调雨顺呢)。第三就是作为地球卫星的月亮,距离地球最近,它对地球生物的影响是比较深层次的。月球绕地球一周是28~29天(农历1个月),月亮的满月、上弦、新月、下弦的变化与地球海洋出现四次(4×7)潮汐变化高度相关,它使地球生物出现明显的七日节律(地球水陆比与生物体含水量一致)。例如鸡雏21(3×7)天孵化,猫孕期63(9×7)天,兔28(4×7)天,虎105(15×7)天,人280(40×7)天。女人经期28天正是月球围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现代细胞生物学发现,生物从受精卵至胚胎,演变的是天地自然演化形成的规律,所以有“腹中虽一日,地上几千年”的说法,说明人是天地“合气”的自然产物,是天地运行的规律给生命规定了运动的程序和轨迹。《易经》

演义的事物发展变化的7日最小周期,比如日历所用的7日一周称为一个“星期”

是不是也与月球有关系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把一个星期称为一个“礼拜”,这样就把人类拜神、拜祖、拜高堂的文化活动与自然规律紧密联系起来了。

现代生物学在生物体内找生物钟一直没有结果。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讲解天地运行的时间节律时说: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年节律、四季节律;月球绕地球一周28天阴历月节律、七日节律;地球自转一周使生物代谢呈现昼夜节律,昼夜间的阴阳运动呈现的是子午流注规律等,说明人类是必须遵循一日四时五行的生物。可见,生物钟就是太阳系行星运动对地球生物生理活动具有绝对控制的时间节律,这种控制力量是生物自身无法抗拒的。所以阴阳五行规律是决定生命稳定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决定力量。人的主观能动不遵循这个规律,必然导致生命节律紊乱(内分泌紊乱),进而疴疾起、灾害生。

五、子午流注是人体昼夜五行规律

一天内太阳东升西降的昼夜变化,同样形成了日春、日夏、日秋、日冬,浓缩了一年的阴阳五行运动模式。24小时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人体在一天之内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与24小时相应,演绎着人体小宇宙中阴阳五行运动的节律——子午流注规律。图5-2是用《易经》十二消息卦演示的一日内天地阴阳运动规律,从子时一阳生,到巳时阳气最盛;从午时一阴生,到亥时阴气最盛,人体脏腑、十二经络气血的生、长、化、收、藏运行其中。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参透人体而揭示的规律。它起源于《灵枢·卫气行篇》的人体气血昼夜周流五十周,人体十二经各有“主政”之时的概念,完善于金元时期的《子午流注针经》,主要用于针灸“开穴、取穴”针法。笔者研究发现子午流注规律正是阴阳“生、长、化、收、藏”五行运动在人体内的具体表现,也是天人合一、相应在一天之内的具体表现,见表5-4。笔者在养生实践中,根据子午流注规律对照检查身体早期出现的异常,通过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用药等,及时纠正与子午流注规律不相符的现象,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经过几年的细心观察和体验,非常实用和有效。

将子午流注规律分别叙述如下:

(1)子时(23点至凌晨1点)。此时自然界一阳生起,是天地及人体“阴极阳生”的时刻,胆经与之相应,代谢活动最旺(五行:藏、化),要求人必须在深睡眠状态下度过,完成胆汁的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认为:“胆为中正之官,藏精,主决断。五脏六腑十二经正气皆取于胆。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可见胆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2)丑时(1~3点)。此时二阳生起,肝经开始活动最旺。《黄帝内经》认为:

肝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藏血、藏魂,主生发疏泄、主动,人卧则血归肝。血液的新陈代谢通常在丑时最旺盛(五行:藏、化)。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耗伤肾精、肾气,就无法完成血液的新陈代谢。

(3)寅时(3~5点)。此时自然界阴阳各半,人体肺经与之相应,宣发、肃降活动最旺(五行:生)。肺为相府之官,为华盖,护在心脏(君主)之上。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的血液供给肺,通过肺的宣发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在此时有肺病的人反应强烈。

(4)卯时(5~7点)。此时自然界阳气过半,人体大肠经与之相应,吸收和排泄活动最旺。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首先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水分、排出粪便(气机升降)。实践证明,大便不在这段时间排出,预示着身体将会出问题,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5)辰时(7~9点)。此时自然界阳气接近隆盛,人体胃经与之相应,借助自然界隆盛的阳热,进食消化活动最旺(五行:生、化)。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主消化、降浊。早晨是一天中能量补充的关键时刻,人在7点钟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吸收。早晨不吃或吃不好,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水平,给身体造成伤害。

(6)巳时(9~11点)。此时自然界阳气最盛,脾经与之相应,运化吸收活动最旺(五行:生、长、化)。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统血、升清。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是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血液的统领。素有“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之说。脾胃为表里器官,是人体长养百骸的营养、能量来源。脾胃功能好,人体气血充足,口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邪已入脾经。

(7)午时(11~13点)。此时自然界从阳气最盛向阴生转化,人的心经与之相应,活动最旺(五行:长、化)。“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宣通气血运行,完成“阳极一阴生”的转换过程,此时午睡片刻,养神、养气、养筋,对于维护心脏健康大有裨益,使人在下午精力充沛。

(8)未时(13~15点)。此时自然界二阴生起,人体小肠经泌别清浊的活动最旺(五行:长、化、收)。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

(9)申时(15~17点)。此时自然界阴阳各半,阳气开始收聚,膀胱经与之相应,活动最旺(五行:收)。膀胱为州都之官,贮藏水液。此时排出多余水分,带出余邪之热,为肾经收藏做好准备。如果此时膀胱经邪热过盛(尿液色重,有时咳而遗尿)不利于人体收藏(气化精)活动。

(10)酉时(17~19点)。此时自然界阴气过半,阳气收聚,人体肾经与之相应,收藏活动最旺(五行:化、收)。《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精的,“肾为作强之官,为人体先天之本,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人体经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储藏精华阶段。

(11)戌时(19~21点)。此时自然界夜幕笼罩,阴气已重。人体心包经与之相应,清理活动最旺(五行:收)。“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为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伤心”。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在戌时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功能处于健康状态。

(12)亥时(21~23点)。此时自然界阴气最重,人体三焦经与之相应,疏通水道活动最旺(五行:收、藏)。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三焦具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功能。中医理论把气血、津液的通道统称为脉络。“三焦通百脉”,亥时睡觉,百脉疏通、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从亥时至寅时(21点至凌晨3点)。这段时间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为日冬,日冬阴静是人睡眠的良辰。这一段时间深睡眠,阳气藏养、新陈代谢(化)充分,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第二天良好的精神状态。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夜间可以听到拔节的声音。植物和人类同属细胞生物,生理、生化、生物节律基本相同,人类错过细胞分裂的时间段,新生的细胞不健康,也弥补不上消亡细胞,人就会过早的生病、衰老。所以,人要跟着太阳走,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人在太阳面前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人不借天力将逐渐无力,这是客观真理。总之人体经脉生理活动旺盛次序与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人要主动跟上这个节奏,不做与之相矛盾活动是人类科学养生的核心内容。

运用子午流注规律,要根据自身状况逐渐摸索适合的养生方式。同时注意时差问题,中国统一用北京时间,太阳在北京正上方是北京时间11~13点,在北京以外的地区,使用北京时间要计算时差,要以太阳正对自己的时间为午时(11~13点),左右按两个小时一个时辰推算。

六、怎样理解“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一)自从盘古开天地

远古人类在适应自然、生存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天地最初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许多自然现象赋予了神话的解释。其中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形象地解释了天地人的起源和形成过程。“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着的《三五历纪》。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像蛋壳一样的黑暗团中,经一万八千年的沉睡,醒来后他不能忍受黑暗,用自己的一颗牙齿变成神斧劈向四方,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又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他死后骨骼变成了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他的灵魂就传给了人类。

在哥白尼“日心说”确立之前,人类是这样看待自然的:太阳每天围绕“地”

这个大圆盘转。这应该是《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或“清阳为天,浊阴归地”的背景。古人把天地形成的过程,用先天八卦的乾天、坤地来表示。

(二)古今科学有惊人的一致性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卷(千万个怎样)

    心理健康卷(千万个怎样)

    本书针对人们的各种性格弱点,提出了培养健康心理的各种方案,比如:怎样应付压力、怎样克服懊悔心理、怎样排遣寂寞等等。
  • 不生病的养生智慧

    不生病的养生智慧

    人们总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病,却很少有人想到在生病之前去防病。防病于未然,才是最正确的养生之道。不管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好,还是人体也好,必须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我们自己的身体,可以说就是一台最精密的机器,了解这台机器的功能,知道如何使用这台机器,是创造高效率的先决条件,是得到一生幸福的先决条件。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关键,是在于人们是否能够懂得养生之道。人不可能不死,但是可以通过后天调养,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康复力、抗衰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 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饮食观念体质养生法,因人而补脏腑调补最关键常见保健品应怎样服用运动是最便宜的长寿药中医养生功等。
  • 家庭常用治疗小窍门

    家庭常用治疗小窍门

    《家庭常用治疗小窍门》所辑的治疗窍门是从不计其数的方帖中精选出来的,历经无数实践,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家庭常用治疗小窍门》按照常见症状和内、外、妇、儿、男、五官、皮肤、肿瘤、骨伤等各科疾病进行归纳,既有常见病,又有伤透脑筋的疑难病症。每则治疗窍门都详细介绍了其配方、用法、功效与主治,用起来非常方便。《家庭常用治疗小窍门》收录的治疗窍门所用材料司空见惯,随手可得,不仅能为你节省花费,而且实用价值极高。若患有疾病时,不妨尝试一下书中的奇方妙招,所节约的支出和获得的治疗效果,都会让你感到受益良多。
  •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早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或食物来源不充足而导致营养不良的时代了。在优越的社会物质环境中,随之而来的却是在营养知识没有完全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诸多不懂营养、乱补营养和营养过剩的问题。《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介绍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运用科学的营养理论,结合精妙的烹饪加工,做出色、香、味、养俱全的美味佳肴。
热门推荐
  • 天元仙魔录

    天元仙魔录

    阴阳始把混沌分,天元仙界中间成。五行相生又相克,天地造化育生灵。窃得此界修仙气,练就混元金丹名。金丹破碎元婴现,与念相合神元成。待到元神渡劫日,飞升成仙笑苍生!
  • 爱我你怕了吗

    爱我你怕了吗

    “啪嗒啪嗒”,莫芝芝嘴里叼着薯片,两只手随便在键盘上敲了两下,便见屏幕上穿着鹅黄春衫的小姑娘挥动起手中的双剑,而她前方不远处的青衫剑客便突地由防转攻,几个华丽的技能接二连三地爆出来,让对面的三人很快挺尸。
  • 现代渡劫专家

    现代渡劫专家

    起点四组的签约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收藏。从5月9日至6月14日已经更新了20万字,都不知道刷票,都不知道新人榜,不取得了如此惨淡的推荐成绩都难,哎,啥都不说了,还希望大大们支持。“记者就不能农民么?记者就不能小白么?记者就不能财迷么?”仁丹本身是名记者,虽是首次写YY文,但是也会适当加入工作经历,在某些情节方面以飨对记者职业有些好奇的读者。“不重修、不转世,就要一点点傻傻地成长。主人公易天是名记者,由于一次采访任务,为了活命,杀了化蛇修成亘古无一的妖人丹,也引发了隔三差五降下来的妖人劫,通过各种手段和机敏的头脑,当然少不了的还有运气,修炼成了双胞胎元婴,更发现自己是某人的传人,于是挑战冥王、阎罗王、蜀山、昆仑甚至仙帝,终于发现世界原来是……本书书友群11387959,欢迎加入
  • 梅花冢

    梅花冢

    青冥行者,沧浪过客,一世牵绊,半生为敌。血泪江湖里的美人心计,刀光剑影中的爱恨情仇,一个孤苦无助的孤儿如何华丽变身名动天下的妖女?且看两段生死难舍的旷世情缘,四十年诡谲浪漫的美人传奇。
  • 混沌弑天诀

    混沌弑天诀

    修真六大世界宗门林立,修者千万,众生如蚁。一个灵根平庸的少年,凭着一门独一无二的双修之法,逆天改命,在修仙道路上走上巅峰……
  • 小小茶肆

    小小茶肆

    小小茶叶店,卖的是茶,藏的是妖,品味的却是人生
  • 玄天诀正篇

    玄天诀正篇

    你们对神了解多少?上古神话故事?中外神话故事?故事你们敢信吗?在这里,有你需要的对神界的渴望,有对神界,冥界,魔界,妖界,凡界及虚空界的曝光,你需要的神,都在这里,你需要的辛密都将在你们眼前呈现,一段六界不为人知的旅行,慢慢展开……
  • 暧昧盛开的季节

    暧昧盛开的季节

    本书属于动漫同人类作品,《契约与羁绊》是继动画版《黑执事》24话后续,本书高度保持与原著在精神实质上的一致性。《契约与羁绊》表现的正是处于天平两端的“契约”与“羁绊”,在塞巴斯将的心中,这架天平到底应该往哪边倾斜?
  • 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该书编选团队在广泛阅读浙师大国际儿童文学馆本年度订阅的数十种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及综合性报刊和大量图书的基础上,对入选篇目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推敲。我们力图通过选文,对2015 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的短篇作品,包括童话、小说、儿童诗、散文的创作概貌,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映和呈现。
  • 曙光

    曙光

    作者避开惯常的血腥写法,以情感人,以理教人,以文化服人。绕过官场争斗,浓墨重彩写农民的权力和农村发展方向,有意呼吁又批判了官场,重跑官不重实干。朱为民这个为民做官,不为官做官的人终究得不到重用!全书读来令人回味,又不得不掩卷思考。